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维兹莱镇距巴黎东南约200公里,坐落于勃艮第地区库雷河左岸,一座被称为“永恒的山丘”顶上。这里因传说保存有圣女玛德琳的遗体而一度成为著名的宗教圣殿,和耶路撒冷、罗马及圣雅克并称为基督教的四大圣地,许多虔诚的基督教徒都以能来此朝圣为荣。同时这里也是1147年和1189年第二次和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见证了法国的辉煌历史。
维兹莱的圣玛德琳修道院教堂(Abbey Church of Saint Mary Magdalen)是法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堂建筑之一。它建于1120~1140年,此时正值罗马风的盛行期,哥特建筑兴起的初期,因此呈现出半罗马风半哥特式的建筑特征。
教堂由四大部分组成:前廊、中厅、回廊及耳堂、祭坛及地下室。罗马式教堂起源于地下墓窟,通常内部空间低矮、阴暗。这里的地下室为典型的罗马式风格,拱顶结构,柱子短而粗壮,犹如一座冷峻、粗犷、敦实、厚重的石材陵墓。
教堂的前廊作为进入中厅的一个过渡空间,尽管在13世纪加建时增加了西立面的开窗,但是仍显得昏暗,这也正好迎合了空间氛围的营造。其目的是通过这个短暂的驻留空间,引导圣徒们由外面的世俗世界,进入到一个神圣的领域。
从前廊通过三扇石拱门进入中厅。中厅的平面宽度不大,纵向却很长。窄长且瘦高的空间形成了强烈的纵深感。中厅拱顶上色彩深浅相间的九个拱肋重复的韵律,与两侧各十开间的连续拱券,形成了明确的导向祭坛的动势。此外,那些石拱的线脚与柱头的雕饰,成为通往祭坛这段路程中的一道道风景线,营造出肃穆的氛围。
中厅的两侧是侧廊,侧廊比中厅矮的多,一方面是结构要求,用以平衡中厅拱顶的侧推力;另一方面,是满足中厅上部开高侧窗采光的要求。侧廊每个开间都作拱顶,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两层式内外立面。室内自由流动的光线显现出一种精心营造的高雅优美的效果。
教堂东端的祭坛平面接近半圆,像法国的其他教堂那样有一个被回廊围起的高高的圣坛,这是后来按哥特式风格重建的,其内墙面选用的石材比任何一个教堂都来的光亮,尺度也相对较大。哥特式结构的特点是使用交叉的肋骨尖拱,使拱顶成为框架结构,因此拱顶重量大大减轻,侧推力也大大减小,拱顶的荷载通过肋骨拱可以直接传到柱子,柱间就可能大面积的开窗,使祭坛显得尤其敞亮。
尽管罗马风教堂的装饰质朴、简洁,但是朝西的正立面却是其装饰的重点。圣玛德琳修道院教堂西立面就是一个展示法国罗马风建筑正面的典范,它采用了非对称的构图形式,其正立面划分为垂直的三部分,四层的塔楼偏置于一侧,底层外门为高高的盲连拱饰,上三层是连拱式并排的两个窄窗。高耸的塔楼强调了教堂强烈的竖向感,此种模式打破了常规双塔对称的构图,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西立面底层中间的圆拱门是典型的罗马风格。二层部分则是十三世纪改建后的形式,其尖券的外轮廓与细长的竖窗,显然是哥特式的。
教堂的南北侧立面,墙壁厚度很大,开口部分相对较小,显得沉重封闭。因为教堂建成的初期,哥特式处于萌芽阶段,侧墙依然是中厅券拱屋顶的主要承重结构。
此外,侧廊外墙又以扶壁增加对墙体的支撑。由于墙体本身庞大厚重,扶壁并未像在哥特式教堂中那样扮演非常显著的角色,而是呈方形的断面,突出墙体并不多。侧廊设计成两个楼层,而不是在哥特教堂中那样通常为一层。在教堂后来的改建中又添加了飞扶壁来支撑中厅拱顶的侧向推力。这种扶壁和飞扶壁的结构模式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堂中门上的石雕“末日审判”是法国最美的罗马式大门。大门的门楣上是雕饰华丽且层层退进的半圆拱,圆拱中间的半圆形空间布满石刻浮雕。雕饰的内容形象地记录了基督宗教的信念,即在临终前上帝要对世人进行审判。凡信仰耶稣基督并行善者可升入天堂,不得救赎者则要下地狱受罚。此类雕刻装饰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其中人物的形象会有所扭曲以适应所占据的空间。这种直观、形象的雕饰,有助于引导信徒们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达到对基督教的皈依。
此外,前廊通往中厅的三个大门拱式门楣上的雕刻,可以称得上是这个时期建筑雕饰的杰作。南门上的浮雕图案主要描述耶稣的诞生及其童年;北门上的浮雕讲述的是耶稣辉煌一生的最后阶段,展现的是耶稣正在接受十二门徒朝拜的场面;中门的内容主要展现了耶稣在为众生带来福音之际,也得到了世人的崇敬,从而导致信仰的皈依。此类题材被广泛的应用于罗马式教堂建筑的石雕装饰图案中,其目的是为信徒们营造出一个神圣的空间氛围,让信徒们在从前廊到中厅的这段行程中感受到神权的至高无上。
教堂中的柱子为典型的罗马风式。它源于带有叶饰的科林斯风格柱头,雕刻的题材或是来自古老的民间故事,或是来自圣经中的经典传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教堂中的138个柱头雕饰都是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因此每个柱头的题材和风格也不尽相同。柱头底部呈圆形,顶部呈方形,这种从圆到方的变化形状为石刻浮雕提供了最佳的创作空间,并使雕饰富有光影变化,增加了立体感,使简洁的宗教主题和场景刻画让人一目了然。
圣玛德琳修道院教堂在室内光影的处理手法上有着不同于其他教堂的独特手法。它巧妙地运用太阳运行的轨迹,精确计算冬至日(12月21日)和夏至日(6月21日)太阳入射的角度,以决定中厅高侧窗与侧廊高窗的高度和位置,使阳光能准确的落在侧墙上以及教堂中厅的中央步行道上。当信徒们从教堂前廊穿过中门进入中厅时,在沉寂昏暗的中厅内,通往祭坛的中央步行道上的阳光尤其抢眼,地面上富有韵律的光影变化,有效地增强了导向明亮祭坛的动势,使人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聚焦到祭坛,通过由黑暗到明亮的空间氛围变化,引导人们从肉体到精神上得到解脱,使真诚的信徒们在这里实现了信仰上的皈依。此外,教堂室内柱头上的装饰充分利用光影的变化来赋予它特殊的含义。柱头雕饰人物的主角是根据光的入射角来精确定位。柱头上雕饰人物的动作也是根据光线的明暗变化来精心设计。
如果说,法国的哥特式教堂陡峭的尖塔以不可羁勒地向上升腾的动势取胜,那么罗马风教堂便是以其庄严、冷峻和深沉,让法兰西这个民族拥有了庄重的底气,而圣玛德琳修道院教堂正是其经典的杰作。
(责任编辑:张双敏)
维兹莱的圣玛德琳修道院教堂(Abbey Church of Saint Mary Magdalen)是法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堂建筑之一。它建于1120~1140年,此时正值罗马风的盛行期,哥特建筑兴起的初期,因此呈现出半罗马风半哥特式的建筑特征。
教堂由四大部分组成:前廊、中厅、回廊及耳堂、祭坛及地下室。罗马式教堂起源于地下墓窟,通常内部空间低矮、阴暗。这里的地下室为典型的罗马式风格,拱顶结构,柱子短而粗壮,犹如一座冷峻、粗犷、敦实、厚重的石材陵墓。
教堂的前廊作为进入中厅的一个过渡空间,尽管在13世纪加建时增加了西立面的开窗,但是仍显得昏暗,这也正好迎合了空间氛围的营造。其目的是通过这个短暂的驻留空间,引导圣徒们由外面的世俗世界,进入到一个神圣的领域。
从前廊通过三扇石拱门进入中厅。中厅的平面宽度不大,纵向却很长。窄长且瘦高的空间形成了强烈的纵深感。中厅拱顶上色彩深浅相间的九个拱肋重复的韵律,与两侧各十开间的连续拱券,形成了明确的导向祭坛的动势。此外,那些石拱的线脚与柱头的雕饰,成为通往祭坛这段路程中的一道道风景线,营造出肃穆的氛围。
中厅的两侧是侧廊,侧廊比中厅矮的多,一方面是结构要求,用以平衡中厅拱顶的侧推力;另一方面,是满足中厅上部开高侧窗采光的要求。侧廊每个开间都作拱顶,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两层式内外立面。室内自由流动的光线显现出一种精心营造的高雅优美的效果。
教堂东端的祭坛平面接近半圆,像法国的其他教堂那样有一个被回廊围起的高高的圣坛,这是后来按哥特式风格重建的,其内墙面选用的石材比任何一个教堂都来的光亮,尺度也相对较大。哥特式结构的特点是使用交叉的肋骨尖拱,使拱顶成为框架结构,因此拱顶重量大大减轻,侧推力也大大减小,拱顶的荷载通过肋骨拱可以直接传到柱子,柱间就可能大面积的开窗,使祭坛显得尤其敞亮。
尽管罗马风教堂的装饰质朴、简洁,但是朝西的正立面却是其装饰的重点。圣玛德琳修道院教堂西立面就是一个展示法国罗马风建筑正面的典范,它采用了非对称的构图形式,其正立面划分为垂直的三部分,四层的塔楼偏置于一侧,底层外门为高高的盲连拱饰,上三层是连拱式并排的两个窄窗。高耸的塔楼强调了教堂强烈的竖向感,此种模式打破了常规双塔对称的构图,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西立面底层中间的圆拱门是典型的罗马风格。二层部分则是十三世纪改建后的形式,其尖券的外轮廓与细长的竖窗,显然是哥特式的。
教堂的南北侧立面,墙壁厚度很大,开口部分相对较小,显得沉重封闭。因为教堂建成的初期,哥特式处于萌芽阶段,侧墙依然是中厅券拱屋顶的主要承重结构。
此外,侧廊外墙又以扶壁增加对墙体的支撑。由于墙体本身庞大厚重,扶壁并未像在哥特式教堂中那样扮演非常显著的角色,而是呈方形的断面,突出墙体并不多。侧廊设计成两个楼层,而不是在哥特教堂中那样通常为一层。在教堂后来的改建中又添加了飞扶壁来支撑中厅拱顶的侧向推力。这种扶壁和飞扶壁的结构模式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堂中门上的石雕“末日审判”是法国最美的罗马式大门。大门的门楣上是雕饰华丽且层层退进的半圆拱,圆拱中间的半圆形空间布满石刻浮雕。雕饰的内容形象地记录了基督宗教的信念,即在临终前上帝要对世人进行审判。凡信仰耶稣基督并行善者可升入天堂,不得救赎者则要下地狱受罚。此类雕刻装饰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其中人物的形象会有所扭曲以适应所占据的空间。这种直观、形象的雕饰,有助于引导信徒们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达到对基督教的皈依。
此外,前廊通往中厅的三个大门拱式门楣上的雕刻,可以称得上是这个时期建筑雕饰的杰作。南门上的浮雕图案主要描述耶稣的诞生及其童年;北门上的浮雕讲述的是耶稣辉煌一生的最后阶段,展现的是耶稣正在接受十二门徒朝拜的场面;中门的内容主要展现了耶稣在为众生带来福音之际,也得到了世人的崇敬,从而导致信仰的皈依。此类题材被广泛的应用于罗马式教堂建筑的石雕装饰图案中,其目的是为信徒们营造出一个神圣的空间氛围,让信徒们在从前廊到中厅的这段行程中感受到神权的至高无上。
教堂中的柱子为典型的罗马风式。它源于带有叶饰的科林斯风格柱头,雕刻的题材或是来自古老的民间故事,或是来自圣经中的经典传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教堂中的138个柱头雕饰都是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因此每个柱头的题材和风格也不尽相同。柱头底部呈圆形,顶部呈方形,这种从圆到方的变化形状为石刻浮雕提供了最佳的创作空间,并使雕饰富有光影变化,增加了立体感,使简洁的宗教主题和场景刻画让人一目了然。
圣玛德琳修道院教堂在室内光影的处理手法上有着不同于其他教堂的独特手法。它巧妙地运用太阳运行的轨迹,精确计算冬至日(12月21日)和夏至日(6月21日)太阳入射的角度,以决定中厅高侧窗与侧廊高窗的高度和位置,使阳光能准确的落在侧墙上以及教堂中厅的中央步行道上。当信徒们从教堂前廊穿过中门进入中厅时,在沉寂昏暗的中厅内,通往祭坛的中央步行道上的阳光尤其抢眼,地面上富有韵律的光影变化,有效地增强了导向明亮祭坛的动势,使人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聚焦到祭坛,通过由黑暗到明亮的空间氛围变化,引导人们从肉体到精神上得到解脱,使真诚的信徒们在这里实现了信仰上的皈依。此外,教堂室内柱头上的装饰充分利用光影的变化来赋予它特殊的含义。柱头雕饰人物的主角是根据光的入射角来精确定位。柱头上雕饰人物的动作也是根据光线的明暗变化来精心设计。
如果说,法国的哥特式教堂陡峭的尖塔以不可羁勒地向上升腾的动势取胜,那么罗马风教堂便是以其庄严、冷峻和深沉,让法兰西这个民族拥有了庄重的底气,而圣玛德琳修道院教堂正是其经典的杰作。
(责任编辑:张双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