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矸石充填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与分析

来源 :科技信息·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研究原生矸石充填开采矿压显现规律,以翟镇煤矿7203E工作面充填开采为研究背景,在7203E轨道巷、运输巷每隔50m布置一测点,采用一系列矿压设备检测充填开采时工作阻力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相似条件下垮落法开采的矿压情况,得出两巷的支柱阻力峰值在距煤壁约8m处,两巷的平均阻力峰值为17.1MPa,超前支承应力影响范围约为23m。该研究可为原生矸石充填开采矿压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原生矸石;充填开采;充填工艺;矿压显现
  1工程背景
  7203E工作面位于七采轨道东侧;南临7202E工作面,已回采完毕;东临DF3断层(倾角70°,H=0-25m);北临F19断层(倾角70°,H=0-95m)。工作面采高2.15m,走向长578m,倾斜长92m,平均采深600米,工作面采用原生矸石充填,综合机械化开采,老顶为细沙岩,平均厚度18.5米,灰黄色,较软,f=3.0,直接顶是由砂岩互层、灰黑色粉砂岩及煤2上2分层构成的复合顶,平均厚度为5.72米。直接底为灰色-灰白色细砂岩,平均厚度7.85米,成分以石英为主,颗粒均匀,分选佳,胶结物以硅质及泥质为主,孔隙胶结,细水平层理,f=4.0。基本底为灰白色中砂岩,平均厚度6.05米,以石英为主,含少量粉砂岩包裹体,多薄层状,层理发育,构成楔形及交错层理,平行层面分布。
  2 工作面充填工艺
  工作面矸石充填工艺是依靠充填式液压支架配合SGZ—630/264型充矸刮板输送机实现的。具体操作如下:各地点来的矸石从工作面的轨道巷通过充矸刮板输送机运至工作面采空区,输送机开设卸料孔,矸石通过卸料孔进行从溜尾至溜头,再从溜头至溜尾的反复充填,在矸石充填过程中,由于充填输送机运矸石负荷较大,因此必须避免受力峰值的产生。同时,为保证充填效果,输送机配备压实机构,将充填矸石进行推压夯实,确保充填矸石在接触到采空区的顶板时仍能够继续充填已达到一定的致密度。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3工作面充填规律研究
  3.1工作面充填观测点布置
  为揭示充填工作面两巷的矿压显现特征与规律,对充填体及两巷矿压进行监测:在两巷内距离工作面切眼20m、70m、120m分别布置1个测站,两巷内设置6处位移监测点,采空区内安装3台充填体应力检测仪,并通过单体支柱阻力监测仪对工作面前方单体支柱阻力进行监测,监测设备布置图如图2所示。
  3.2工作面矿压观测与分析
  在充填采煤工作面顺槽内,对超前60m范围内的单体支柱进行工作阻力监测,分析得到其支柱阻力分布规律,并选取临近地质条件一致的垮落法工作面顺槽超前单体支柱阻力数据进行对比,动态实测结果如图3所示。
  充填法与自然垮落法工作面的超前支承应力显现变化规律一致,但其峰值及影响范围存在较大差异。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时,其支柱阻力峰值位于煤壁前方12m处,峰值为23.7MPa,超前支承应力显示影响范围达到38m。而当采用充填法开采时,两巷的支柱阻力峰值在距煤壁约8m处,两巷的平均阻力峰值为17.1MPa,超前支承应力影响范围约为23m。由实测分析可知,与垮落法开采相比,采用密实充填后,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显现强度和影响范围均明显减小,充填工作面矿压显现较弱,巷道支护荷载较小。
  4主要结论
  (1)采用机械化充填法开采时依靠充填式液压支架配合SGZ—630/264型充矸刮板输送机,既能保证充填效果,又能提高充填效率。
  (2)采用充填法开采时,两巷的支柱阻力峰值在距煤壁约8m处,两巷的平均阻力峰值为17.1MPa,超前支承应力影响范围约为23m。
  (3)充填法与垮落法工作面的超前支承应力显现变化规律一致,但其峰值及影响范围存在较大差异,但原生矸石充填可有效的控制覆岩运动及地表变形,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及意义。
  参考文献:
  [1]谭云亮.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 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45-47.
  [2]王磊. 固体密实充填开采岩层移动机理及变形预测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2012:21-23.
  [3]彭文斌. FLAC 3D实用教程[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Jiang Lishuai,Sainoki Atsushi,Mitri Hani S.,et al. Influence of fracture-induced weakening on coal mine gateroad stabil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2016,88:307-317.
  [5]姚寶志. 固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规律数值模拟[J]. 煤矿安全,2012,(01):171-173.
其他文献
摘要:臭氧作为一种清洁强氧化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单独臭氧氧化降解工业废水的效率较低,为提高利用率,研究者们开发了O3/催化剂、O3/H2O2、O3/H2O2/UV等组合工艺,为此,本文综述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及其在处理工业废水中的应用,并概述臭氧高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臭氧;高级氧化;工业废水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出了
期刊
摘要:目前,在物联网领域存在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就是要为物联网的设计和实现建立统一的方法。物联网的架构设计是实现物联网架构的关键因素。本文简要介绍了物联网的结构,然后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对比研究的结构和实现方法和结构,并为您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物联网;体系结构;实现方法;服务机制  基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互联网已成为世界上根据互联网发展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物联网的出现是网络技术
期刊
摘要: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会对生活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建筑设计工作,在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智能化系统的出现可是现对上述目标的不断完善。住宅小区的建设以及业主的满意程度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最直接的一种就是建筑电气的架设、使用以及维护。智能化的建筑电气控制系统,在作业过程中可促使智能住宅的建设作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住宅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控制
期刊
摘要:发动机失火故障是致使发动机排放超限且影响发动机动力性的严重故障之一。本文对汽车发动机失火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失火故障;诊断方法  发动机失火故障诊断是汽车车载诊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发动机出现失火故障时,若不及时检修且继续使发动机运行,会引起催化器的加速损坏,其结果是导致后处理系统的损坏及排放污染物的严重超标。因此,汽车发动机失火故障诊断方法相当重要。  一、发
期刊
摘要:研究了EWIS电气接地和搭接器件的选用。基于实际工程经验列出了民机常用搭接线、搭接端子及其他器件的类型,研究了电气搭接器件选用时应考虑的环境及设计因素,并结合实际给出了选用原则,确保工程设计人员能够根据实际设计环境选择出合适的搭接器件,保证民机EWIS设计中的安全性及经济性。  关键词:EWIS;搭接线;接线端子;E3  引言:  EWIS(电气线路互联系统),指飞机上任何区域安装的,用于在
期刊
摘要:为研究薄煤层开采沿空留巷矿压规律,以翟镇煤矿11504W工作面巷旁支护为研究背景,采用“水泥+水泥浆液”为充填材料,在11504W轨道巷每隔50m布置一测点,采用十字观测法计算两帮移近量及顶底板移近量,通过围岩变形监测,得出11504W轨道巷两帮移近量为455.2mm,且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充填体侧;顶底板移近量为382.8mm,垂直位移主要表现为巷道底鼓。该研究可为薄煤层沿空留巷加强支护提供
期刊
摘要:随着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快,目前,生物质能利用最为高效、最为成熟的技术为直燃发电技术,其相对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具有利用小时数高、电能品质优等特点。在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的应用中,由于生物质燃料中含有大量的碱金属(Na、K)和Cl元素,在高温条件下极易造成受热面管腐蚀,导致受热面管失效爆管,严重影响生物质电厂锅炉的安全运行,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在人们对于汽车的选择上,往往都會将汽车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油耗性等作为首要的考虑要素。为了更好的将上述功能符合人们的需要标准,促使了电气系统设计成为了现代汽车研发设计上的重点,而在电气系统中作为其主体控制部分,汽车线束在传输电力和电信号上占有者十分关键位置,成为影响汽车整体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最为关键的环节。可靠
期刊
摘要:单片机技术对传感器网络系统中的定位精度设计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定位精度,要明确网络设计中的关键指标,及时构建网络系统,掌握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为了满足系统为微型传感器节点供电的需求,及时启动了低压装置,同时使用微弱能源来采集电路,积累了能量。本文首先介绍传感器网络设计,然后分析单片机技术在传感器网络设计中的应用,以此来指导传感器网络设计工作。  关键词:单片机技术;传感器网络设计;应
期刊
摘要:抗震性能是衡量建筑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这一点来说,设计人员必须通过有效的策略来保证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方案的完善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1土木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要求和必要性  近年来,地质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自然灾害频发,而地震灾害在各大灾害中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逐年上升。地震灾害的发生可以直接导致房屋的倒塌、建筑物的破坏、河水水坝决堤、桥梁塌陷等。严重的地震灾害还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