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为何能与主人一起打哈欠?

来源 :科技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443191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打哈欠可以传染,但一项新研究显示,打哈欠在人和他们的狗之间也是一种不可抑制的冲动。
  研究人员指出,这可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拥有同理心的迹象。这是一种可以识别另一个人情绪状态的能力。日本科学家为这项研究招募了25条狗及其它们的主人。狗看着它们的主人打哈欠或模仿打哈欠的嘴部动作。相比一个陌生人打哈欠,它们更有可能对主人的这个动作作出反应。
  狗对真正的打哈欠更敏感,在看到冒牌的打哈欠后做这个动作的几率很低。对于打哈欠的一个解释是可能对轻度压力作出的释放压力的反应。但事实上,狗更容易对主人真正的打哈欠作出反应,同时如果狗的心跳不变,就不可能打哈欠。研究人员说:“我的发现和打哈欠可以传染的观点一致,表明同理心的基本形式可能出现在家养狗中。”
  这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同时又是东京大学博士的特里萨·罗梅罗表示:“我们的研究显示,狗的传染性打哈欠是一种类似于人的情感连接。尽管我们的研究并没有确定打哈欠在狗中传染的准确机制,但研究中对这些狗动物进行的生理测量使我们有理由反驳打哈欠是一种不幸反应的假设。”
  编译/杨孝文
其他文献
11月20日,凤凰网刊发了《一个10岁贫穷女孩的一生》的图片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苗族女孩马星菊由于没有钱看病在家里等死的悲惨故事。摄影师不但真实地记录了马星菊生前和病中的情景,还记录了她死后家人借高利贷为其办丧礼的经过。这一报道很快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大讨论,人们不但批评这个冷漠的社会,而且把矛头也指向了摄影师。认为摄影师过于冷漠,没有施以援手。  照片是不会说谎的,说谎的只是摄影师  美国社会学
期刊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位护士下夜班后,吃了一根从冰箱拿出的黄瓜,出现严重腹泻,她就自己吃了一片苯乙呱啶止泻药,腹泻是止住了,第二天却因此导致中毒性休克而抢救无效去世。这则消息再次提醒我们,了解一些安全用药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上述腹泻的情况,它有可能是食物不洁净,是细菌性的,但也可能是因为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黄瓜,导致肠胃异常痉挛,代谢出现了问题,这些情况患者自己很难判断。苯乙呱啶确实有止泻功
期刊
如果机器人拥有了智能,那么它们会建立起自己的文明,并且取代人类文明吗?  对这个问题,许许多多的科幻作品都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解答:或是机器人霸占全世界,旨在灭绝人类;或是人类与机器人划定疆界,互不侵犯;或是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孕育出全新的文明形态……  但在《艾比斯之梦》这部作品里,作者却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由于人类的人口负增长,机器人填补了被废弃的城市等生存空间,并且“进化”出一种基于虚数的全新语
期刊
本月初,由千龙网、搜狗、新浪微博等6家网站共同发起的“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正式上线,这一开放平台由各门户网站共同提供资料,滚动发布谣言曝光信息,对于集中打击互联网谣言传播,建立行业辟谣机制开了一个好头。  笔者登陆这一平台网页,看到平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联合辟谣的优势:数据丰富,近期传播较广的谣言公示及时,同时,平台还集成了图片识别、号码查询等工具,在应用新技术辟谣方面是个创举。不过,笔
期刊
2012年的一天,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在拉萨大朝寺的金顶闪耀,八廓街的摊位还没有开始营业,来自甘肃的小伙子次仁,就已经早早的把他的妻子白玛送往大朝寺撰经,然后打开他位于八廓街头的饰品摊位开始了他普通的一天。  1989年,八廓街编制了有史以来第一份详细规划,在规划中明确地提出严禁随意地迁离居民和商户,盲目地提升街区的业态,正是当年的努力让次仁和白玛留了下来。  2004年,来自于同样的一个团队,几
期刊
目前,科学家最新发现的一种奇特粒子能够将笔记本计算机硬盘缩小至花生大小,将iPod平板电脑的硬盘缩小至米粒大小。这种粒子叫做“斯格明子(skyrmion)”,它比传统磁性介质更具稳定性,且需要能量较少,除了以超紧凑介质方式存储数据,斯格明子还能结合存储处理能力使计算机运行速度更快,并使硬盘的体积缩小。英国物理学家托尼·斯格明于1962年首次发现这种粒子的存在,斯格明子具有微型磁场,环绕着原子结构。
期刊
近期,中国内蒙古境内挖掘发现1.65亿年前类似松鼠的哺乳动物化石,它被称为现代人类的“曾曾叔父”,与人类进化出现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远古灭绝哺乳动物叫做“巨齿兽”,是哺乳类种群保存最完好的物种化石之一,它与现代哺乳动物存在着亲缘关系。它生存于1.65亿年前,与侏罗纪时期长有羽毛的恐龙同处一个时期,比霸王龙漫步地球早接近1亿年。  美国芝加哥大学有机生物和解剖学教授驼泽喜教授说:“我们最终有幸一瞥所有
期刊
马克·凯利和斯科特·凯利是唯一的一对双胞胎宇航员,目前,他们志愿将自己作为“太空小白鼠”为进行太空实验提供一个独特的机会来研究分析太空环境下人类基因的健康状况。  2012年,斯科特·凯利被挑选参与首次为期一年的国际空间站任务。上周,美国宇航局宣称,他的孪生兄弟马克·凯利在此期间一直在地面接受健康监控。研究人员在斯科特太空飞行之前和抵达国际空间站之后分别对这对孪生兄弟进行了血液和唾液样本采集,同时
期刊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北京时间8月15日下潜至太平洋一处“自然保护区”,进行海底近底观测并拍摄高清视像资料,最大下潜深度5226米。  所谓“自然保护区”是指国际海底管理局在太平洋各国勘探合同区四周划定的“环境特别受关注区”。这样的区域共有9块,不允许进行采矿活动,主要用于科研人员比对采矿区和非采矿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蛟龙”号此次下潜拍回的视频资料里清楚地记录了生活在这处“自然保护区”
期刊
由于工作很忙,我几个月都没回一次 家看望父母。好几次,父亲打来电话,我 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加班,匆匆忙忙说了几 句话就把电话给挂了。  一天上午,我打父亲的手机,居然停 机了,我只好打家里的,接电话的是母亲。 母亲说:“你爸的手机太老了,用不了了。 有几次,他戴上眼镜,眯着眼睛翻看电话 本找你的号码,拿起电话,拨了几个数字 键,又把电话放下去了 ……”  听了母亲的一番话,我的鼻子止不住 一阵发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