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连淑能,2002:259)。
在高中英语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更多关注词法、句法规则的讲解,期望用各种套用句式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但是在多年的中学英语作文教学中,笔者认识到,虽然经过大量的作文练习和句式讲解训练,但学生常犯的错误还是屡见不鲜。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即英汉两种语言背后隐藏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本文通过一些常见句式的分析,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对比英汉思维形态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为更好地指导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扫清障碍。
一、英汉思维模式与英汉语言结构
英语是一种形态型语言。形态型语言的特点决定了英语的选词造句,必然表现出其注重语言形式的接应——形合。
[例]I don’t know if he will come,but if he comes,I’ll tell you.
从以上例句来看,英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必然要外化到一些连词的使用上。正是由于if和but这两个词,使得句子之间的逻辑意义和主次关系一目了然,因此英语句法具有显性化的特征。
汉语从总体而言表现出一种重整体的思维模式,在汉语的造句上形成一种内在关系。这突出表现在进行汉语造句时,其间很少或不用形式词,而是依靠意义上的连贯——意合。
[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常见的表达隐含了汉语表达的奥妙。如果把这句话中所有省略的﹑隐含的﹑模糊的语义都加上,句子则为:
(若你能够)知己(而又)知彼,(则你能够)百战不殆;
If you can know the enemy and know yourself,then you can fight a hundred Battles without defeat.
这种形合与意合的不同思维模式,表现在高中英语写作中还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笔者根据见到情况分类如下。
[A]There be句型的错误运用。
There be句型其实是一个倒装句。要认清这个句子的本质,即be动词之后的名词才是句子的主语,说白了应归属“主系表”的句型大类。
1.There be句型中再次出现一个谓语动词,使得句子出现双谓语错误。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play basketball.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playing basketball.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who are playing basketball.
这个句子的汉语意思为:这里有很多学生在玩篮球。在翻译时,“这里有很多学生”已经是一个完整句子,而“玩篮球”就必须以一定的语法形式体现在英语表达中,融入整句的表达。采用非谓语和引入关联词who都是可行的。
[B]句子中的否定转移。
汉语语法结构比较灵活,否定的位置并没有太多必然的讲究。比如“我觉得我并不认识你”和“我并不觉得我认识你”这两句话都是正确的句子,意思上没有发生多少改变。但是在英语中:
(×)I think I don’t know you.
(√)I don’t think I know you.
由此可以看出否定的位置决定了句子的正确与否。
二、英汉思维和叙述顺序
西方人比较直接,一般直截了当的表态在先,然后再说明情况或者解释为何有这样的态度;中国人比较含蓄,一般先叙事,把事情交代清楚后,才表明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例]看电视唱歌跳舞这类活动他都不感兴趣。
(×)watching TV,dancing and singing he isn’t interested.
(√)He isn’t interested in things like watching TV,dancing and singing.
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写作练习中多引导学生注意句子的中心和表述顺序,在练习中不断熟悉这两种语言的转换规律。
三、英汉表达主客体的分明与融合
西方人在使用语言时,较多使用非人称主语,被动句和主动句并重;而汉语句子的表达常常以人称作主语,有时还会省略主语,多用主动语态。所以英语表述的主体和客体是泾渭分明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通过语态这一语法手段外化出来;而汉语中表述的主客体往往融合一处,很多表达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隐含在句意表达内部,并没有外化的语法表现手段。
在英文写作中,我们要首先判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正确选用对应的语态。
[例1]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
(×)The 30th Olympic Games hold in Londo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London.
另外,针对汉语中的无主语句,我们要合理选用增添主语,使用祈使句和There be句型等手段进行处理。
[例1]刮风了,下雨了,要上课了。
(×)wind,rain and have lesson.
(√)It blowing and raining,we are going to have a lesson.
[例2]房子前面栽了两棵树。
(×)In the front of house planted two trees.
(√)There are two trees planted in front of the house.
中国学生以汉语为母语,汉语思维模式根深蒂固。高中英文写作其实是一个英汉语转换的过程,不少学生在转换过程中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经常沿袭汉语的思维模式和语言结构,在英语表达中生搬硬套,写出了很多典型的Chinglish的句子。本文旨在阐述英汉语言不同思维模式对两种语言结构的影响,帮助英语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加深对这些差异带来的影响的认识。在两种语言的交互过程中,根据不同语言结构的特点,做必要的转化和调整,写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
在高中英语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更多关注词法、句法规则的讲解,期望用各种套用句式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但是在多年的中学英语作文教学中,笔者认识到,虽然经过大量的作文练习和句式讲解训练,但学生常犯的错误还是屡见不鲜。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即英汉两种语言背后隐藏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本文通过一些常见句式的分析,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对比英汉思维形态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为更好地指导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扫清障碍。
一、英汉思维模式与英汉语言结构
英语是一种形态型语言。形态型语言的特点决定了英语的选词造句,必然表现出其注重语言形式的接应——形合。
[例]I don’t know if he will come,but if he comes,I’ll tell you.
从以上例句来看,英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必然要外化到一些连词的使用上。正是由于if和but这两个词,使得句子之间的逻辑意义和主次关系一目了然,因此英语句法具有显性化的特征。
汉语从总体而言表现出一种重整体的思维模式,在汉语的造句上形成一种内在关系。这突出表现在进行汉语造句时,其间很少或不用形式词,而是依靠意义上的连贯——意合。
[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常见的表达隐含了汉语表达的奥妙。如果把这句话中所有省略的﹑隐含的﹑模糊的语义都加上,句子则为:
(若你能够)知己(而又)知彼,(则你能够)百战不殆;
If you can know the enemy and know yourself,then you can fight a hundred Battles without defeat.
这种形合与意合的不同思维模式,表现在高中英语写作中还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笔者根据见到情况分类如下。
[A]There be句型的错误运用。
There be句型其实是一个倒装句。要认清这个句子的本质,即be动词之后的名词才是句子的主语,说白了应归属“主系表”的句型大类。
1.There be句型中再次出现一个谓语动词,使得句子出现双谓语错误。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play basketball.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playing basketball.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who are playing basketball.
这个句子的汉语意思为:这里有很多学生在玩篮球。在翻译时,“这里有很多学生”已经是一个完整句子,而“玩篮球”就必须以一定的语法形式体现在英语表达中,融入整句的表达。采用非谓语和引入关联词who都是可行的。
[B]句子中的否定转移。
汉语语法结构比较灵活,否定的位置并没有太多必然的讲究。比如“我觉得我并不认识你”和“我并不觉得我认识你”这两句话都是正确的句子,意思上没有发生多少改变。但是在英语中:
(×)I think I don’t know you.
(√)I don’t think I know you.
由此可以看出否定的位置决定了句子的正确与否。
二、英汉思维和叙述顺序
西方人比较直接,一般直截了当的表态在先,然后再说明情况或者解释为何有这样的态度;中国人比较含蓄,一般先叙事,把事情交代清楚后,才表明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例]看电视唱歌跳舞这类活动他都不感兴趣。
(×)watching TV,dancing and singing he isn’t interested.
(√)He isn’t interested in things like watching TV,dancing and singing.
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写作练习中多引导学生注意句子的中心和表述顺序,在练习中不断熟悉这两种语言的转换规律。
三、英汉表达主客体的分明与融合
西方人在使用语言时,较多使用非人称主语,被动句和主动句并重;而汉语句子的表达常常以人称作主语,有时还会省略主语,多用主动语态。所以英语表述的主体和客体是泾渭分明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通过语态这一语法手段外化出来;而汉语中表述的主客体往往融合一处,很多表达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隐含在句意表达内部,并没有外化的语法表现手段。
在英文写作中,我们要首先判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正确选用对应的语态。
[例1]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
(×)The 30th Olympic Games hold in Londo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London.
另外,针对汉语中的无主语句,我们要合理选用增添主语,使用祈使句和There be句型等手段进行处理。
[例1]刮风了,下雨了,要上课了。
(×)wind,rain and have lesson.
(√)It blowing and raining,we are going to have a lesson.
[例2]房子前面栽了两棵树。
(×)In the front of house planted two trees.
(√)There are two trees planted in front of the house.
中国学生以汉语为母语,汉语思维模式根深蒂固。高中英文写作其实是一个英汉语转换的过程,不少学生在转换过程中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经常沿袭汉语的思维模式和语言结构,在英语表达中生搬硬套,写出了很多典型的Chinglish的句子。本文旨在阐述英汉语言不同思维模式对两种语言结构的影响,帮助英语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加深对这些差异带来的影响的认识。在两种语言的交互过程中,根据不同语言结构的特点,做必要的转化和调整,写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