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建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sb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统编教材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越来越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和表达是语文的两项基本能力,阅读是输入环节,表达是输出环节,阅读是表达的基础。本文具体就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构建
  中图分类号:TU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090-01
  统编教材对小学生语文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阅读量大幅度提升。阅读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磨砺学生的意志和陶冶学生的情操。阅读学习应该是充满趣味性,但是当前很多小学生对阅读学习存在着严重的抵触情绪,多是受当前单一、被动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被动学习,进而导致学生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那么应该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具体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构建进行具体的探究。
  一、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当前语文教学陷入了死胡同,老师死教学,学生死学习,教学和学习中都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丧失了阅读兴趣。当前阅读教学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教学流程”,老师介绍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就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层次大意和主题思想,学习文章中的好词好句等。这种教学模式下,多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内容的灌输,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思考和品评,学生的思想受到了禁锢。老师应该摈弃填鸭式教学方法,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老师更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读通课文和理解文意。
  例如,在学习《丁香结》一文中,老师出示自学提示,“自由阅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和理解词语”,学生依据提示完成自学内容。然后以问题为引导,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的精读,“朗读课文全文,谈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丁香的?”“丁香结引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等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丁香结》中运用意象来传递作者的情感,在课堂最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意象,带领学生更深一步的感受文学的魅力。以问题为导向,学生自主的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阅读素质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如同一张白纸,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此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为此,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要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当前多数学生缺乏质疑能力,不能发现问题或是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惰性,学生懒于思考,阅读学习停留在表面。老师要引导学生大胆的就文章中的问题提出质疑。再者,老师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好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中,摘抄优美的语句,或者是动手仿写等,从而提升阅读学习的效果。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的著名文章之一,鲁迅先生通过细腻的描写手法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朴实、活泼、机灵、害羞、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另外,鲁迅先生还借助白描手法来描绘景物。在学习此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中描写人物形象和描摹景物的语句摘抄下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三、积极开展群文阅读
  积极开展群文阅读能够显著的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其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阅读范围的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进一步得到发展。“群文阅读”指的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多篇文章的阅读,其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速度。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将一组文章的信息进行提取、归纳以及进行创新性应用,群文阅读其是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群文阅读多是对具有关联性的一组文章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进行思维迁移和拓展,从而提升思维水平。老师可以基于文章设计科学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而开展群文阅读,最重要的就是文章的选择,老师在选择群文阅读的文章时,就可以以课本单元主题作为群文阅读的中心词,然后不断进行拓展,以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
  例如,以“童话故事”为主题开展群文阅读,老师先带领小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篇章,老师引导学生绘制文章的线路图,然后由学生自己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故事,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故事情节图,最终学生有的采用图画来绘制情节图,有的采用智慧树的形式,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上,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明辨思维、磨砺学生的意志和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提升。为此,语文老师要注重阅读教学环节,语文老师要对阅读课堂进行再设计,以此来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阅读教学的效率。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质量;采用群文阅读等方法,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和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
  参考文献:
  [1]张文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J].时代教育,2013,(16):239.
  [2]花林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3):59.
  [3]汪筱珊.小學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8):201.
  PO_07学科教育_____042’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学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教学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是目前最为重要的、最为新颖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讨论,并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0-0078-01  语文是我国教育体系
摘 要 随着教育发展,英语的学科地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小学英语作为英语教学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提升学生们的英语学习体验,突显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的首选,本文就制定小组合作学习规则、小组的合理分组和调配分工以及贴合教学目标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这三个方面着手探究多样化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摘 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音乐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高中音乐教学不仅可以陶冶高中生的情操,同时还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该积极将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以此加强对高中生的素质教育。笔者针对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高中音乐教学融合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深化教育工作者对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的认识,做
摘 要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就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开始意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并正在研究实践课程与数学教学工作有机融合的可行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根据常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类型,结合现存的数学教学问题,研究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综合实践;初中数学;教学
摘 要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难度更大,很多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过来,总是出现数学成绩不合格的现象。特别是对于从农村中学走出来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但到了高中阶段后数学成绩呈下滑的趋势,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工作。那么要让学生保持着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高中数学教师就要有衔接教学的意识,带领学生巩固初中数学知识的同时讲授新知识,给学生一个缓冲期,能让他们适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其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其考试能力的重要指标。所以,分数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学科考核中的重点知识,探究学生解题存在的障碍,并找准解决的策略,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据此,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几点有利于小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利用数学知识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造和应用能力。问题导学法就是利用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自主探讨和解决问题。基于此,本文就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简单阐述,探究了如何运用该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数学;提问能力;问题导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推行,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换言之,除了知识的传播,更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实践教学渗透统一,从而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全面发展,这也成为现代数学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笔者鉴于多年教学经验,立足于核心素养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以期望应用行之有效的策略,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动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摘 要 由于部分中小学对于开展科技活动不重视,认为中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浅薄,没有能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这样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专门死读书、读死书,不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我认为开展科技活动,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  关键词 素质;提高;科技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72-01  素质教育
摘 要 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有机融合的总称。小学数学作为学生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基础学科,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打破学科边界,运用创新思维将跨学科中的数学现象与学习内容巧妙地融合,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基础上,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提高数学教学的灵活性,使教学过程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  关键词 STEM教育理念;小学数学;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