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著名建筑商蜂拥而入中国市场并修建各色摩天大楼之时,生活在高楼上的人愈发缺乏安全感:自2008年央视新址大火后,近日中国吉林、上海又连续发生高层建筑失火惨剧。为何高层建筑火灾频发?外表富丽堂皇的摩天楼内还隐藏了哪些看不见的隐患?
11月15日,“全国消防日”刚过一周,申城陷入一片悲痛。上海一栋教师公寓楼发生火灾,致58人死亡;此前的11月5日,19人在吉林市商厦大火中殒命。
自2008年央视新址火灾之后,高层建筑防火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类似事故却不断出现。为何高层建筑火灾频发?为何高层建筑救火如此困难?除了消防安全隐患,这些高楼还隐藏了哪些隐患?
恐怖逃生,艰难救援
“在一般建筑中很普通甚至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到了超高层建筑中都成了特殊问题。”建筑专家林贤光表示,他认为,其中消防问题“是最可怕的”。
且不说高层建筑对电力系统的高度依赖,高层建筑有大量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排气道,如果防火分隔存在问题,起火后将像_座座高耸的烟囱。一座100米高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只用半分钟就能顺着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速度大约为水平方向的10倍以上。
可以假想一座高层建筑的火警场面:倒下的人越来越多,疏散通道很快难以畅通,日常电梯在火灾状态下严禁使用,消防电梯专供消防人员使用,楼内人群能够借助的,只有垂直疏散通道。上千人在惊恐、慌乱的状态下挤入狭窄的通道。
一个极端例子:1993年,纽约世贸中心爆炸事件中,近一万人花了9小时才将楼内办公的10万人营救出来。
此外,高层建筑外表若为玻璃幕墙,如果起火后室内的人们砸窗逃生,强大的内外压差很可能将人冲卷出去。如果起火楼层较高,砸碎的玻璃坠下又将威胁地面的人员、设备。
要让生活在高楼中的人安全逃生,非常艰难。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云梯车,我国仅有一辆,高度为90米。一般的云梯车能够达到的高度上限在50米左右,起火点如果超出这一高度,便要“以自救为主”,“国际上也是如此,再高的云梯也没用。”上海市原消防总局防火监督部副部长李明德说。他说,高层建筑在面临火灾时,云梯洒水的效果非常有限,而且很多时候无法进入。
此外,直升机救援作用有限。因为直升机能贮存的水量非常少,惟一可行的是从高层的楼顶救人,但又有多少人能在火场里奔到楼顶呢?加之,直升机在低空飞行时会遇到气流和各种阻碍物,风险较大。
穿“棉袄”的高楼
正因上述原因,《上海市消防局关于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明确规定:超高层、高层建筑的墙面材料在防火性能上应优于一般多层建筑。尽管高层建筑消防标准严格,但在同济大学建筑材料研究所所长张雄看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高层建筑物材料的选用一直存在悖论:现在钢混结构大量使用,使得一旦火灾出现,钢筋容易变形塌陷,混凝土不会燃烧,但单纯使用混凝土又由于太重而不适合。
张雄把这两年加速地为建筑外墙增加保温材料的工程喻为“穿棉袄”,事实上,我国对建筑防火和建筑材料的规范从2008年那场央视大火之后做了调整。“标准比以前严了很多,有的比国外还要严格。”即便这样,高层建筑火灾事故依旧频现。
在西方’很多房子并不需要“穿棉袄”。“他们没有中国那么多的高楼,而且也不喜欢穿棉袄,即使在纽约、曼哈顿这样的大城市,高层建筑的外墙做保温的也不是那么多。因为他们有更好的方式节能。”
张雄还指出,我国制定的建筑材料标准,一向都是“中偏下”。“‘标准’只是低水平约束,因为必须要权衡各方利益。”
“在火灾中,真正因为烧死的很少'大多数都是被闷死、毒死的。”目前,高楼中大面积的地毯、复合木地板或墙壁贴面基本都是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碳氢化合物燃烧分解,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统计表明:建筑火灾中人员死亡的80%为烟气中毒窒息而死。
失效的防火墙
“我们可以保证没设计出的房屋完全符合消防标准,但很多设计好的消防道几年后就完全被堵死了,周围留有的消防场地也没了,很多住宅楼四周还有大量的可燃物。”一位叫王志刚的工程师说。
自央视大火之后,北京的建筑规范了很多。新的《高层建筑防火标准》规定,每两到三层就要设一层防火带,但“那些标准都是为新楼制定的,对于旧楼改造并没有特殊要求”。
国外摩天大楼每14层就会有一个避难所,还会有类似防空洞的防火门,防止浓烟和烈火的侵入。此外,在高层建筑外还会配备“逃生梯”和专门的逃生通道,又称“逃生井”。“那是一个像布袋子一样的东西,人可以顺着滑下去,每一层会有一个,一层接着一层地滑”。
但我国的建筑做避难层的很少,即使有也是一百米以上的,而且并不是强制规定。此外,建筑房屋验收中也存在问题。由于现在的房屋质检手段是“送检”而非“抽检”,建筑检验合格的报告比都会注明“本报告只为来样负责”的字样。所以即使质检部门出具了合格证明,也无法证实现实中的建筑没有问题。
“有时候图纸画得很好,走到工地,也许就变了,材料有可能被换掉。”因为质检部门不会用穷举法去验收,大家都存在着侥幸心理。
其他看不见的隐患
每天下午四点前后,对金茂大厦里的白领来说,是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候。东方明珠电视塔不停闪动的七彩眩光,被震旦国际广场通身金黄色的幕墙反射进来。光污染正成为高楼的另一隐患,这会引发办公人员眼睛疲劳、头疼、胸闷气短等症状。
此外,空调管道内容易孳生军团菌,空调也正成为高楼的另一大污染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援引卫生部门的数据指出:有的大楼里,军团菌的存在面积是50%,甚至还有70%的纪录,它们特别容易生活在冷却水塔和冷凝水里。
很多人还会发现,大风起时,超高层建筑“随风摇摆”。这并不夸张。随着建筑物的增高,如此高的钢结构在风力作用下,有点像一根面条,长而细,容易摇摆。
另一可能的危害是对一些地区地面沉降的加剧。每一座高层建筑都会造成一定的沉降。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严学新指出,单个高层建筑一般发生的都是均匀沉降。但是众多位置、规格不一的高层建筑形成合力,对整个城市就会造成某种程度、某种区域内的不均匀沉降,甚至引发建筑安全隐患。
从世界建筑发展趋势来看,超高建筑的重心已经从美国转移到了亚洲,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在功能上的需求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以菲力普·约翰逊为首的一大批建筑师拒绝在美国建造摩天大楼之时,世界著名的建筑商已经一个不剩地进入了中国市场。
11月15日,“全国消防日”刚过一周,申城陷入一片悲痛。上海一栋教师公寓楼发生火灾,致58人死亡;此前的11月5日,19人在吉林市商厦大火中殒命。
自2008年央视新址火灾之后,高层建筑防火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类似事故却不断出现。为何高层建筑火灾频发?为何高层建筑救火如此困难?除了消防安全隐患,这些高楼还隐藏了哪些隐患?
恐怖逃生,艰难救援
“在一般建筑中很普通甚至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到了超高层建筑中都成了特殊问题。”建筑专家林贤光表示,他认为,其中消防问题“是最可怕的”。
且不说高层建筑对电力系统的高度依赖,高层建筑有大量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排气道,如果防火分隔存在问题,起火后将像_座座高耸的烟囱。一座100米高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只用半分钟就能顺着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速度大约为水平方向的10倍以上。
可以假想一座高层建筑的火警场面:倒下的人越来越多,疏散通道很快难以畅通,日常电梯在火灾状态下严禁使用,消防电梯专供消防人员使用,楼内人群能够借助的,只有垂直疏散通道。上千人在惊恐、慌乱的状态下挤入狭窄的通道。
一个极端例子:1993年,纽约世贸中心爆炸事件中,近一万人花了9小时才将楼内办公的10万人营救出来。
此外,高层建筑外表若为玻璃幕墙,如果起火后室内的人们砸窗逃生,强大的内外压差很可能将人冲卷出去。如果起火楼层较高,砸碎的玻璃坠下又将威胁地面的人员、设备。
要让生活在高楼中的人安全逃生,非常艰难。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云梯车,我国仅有一辆,高度为90米。一般的云梯车能够达到的高度上限在50米左右,起火点如果超出这一高度,便要“以自救为主”,“国际上也是如此,再高的云梯也没用。”上海市原消防总局防火监督部副部长李明德说。他说,高层建筑在面临火灾时,云梯洒水的效果非常有限,而且很多时候无法进入。
此外,直升机救援作用有限。因为直升机能贮存的水量非常少,惟一可行的是从高层的楼顶救人,但又有多少人能在火场里奔到楼顶呢?加之,直升机在低空飞行时会遇到气流和各种阻碍物,风险较大。
穿“棉袄”的高楼
正因上述原因,《上海市消防局关于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明确规定:超高层、高层建筑的墙面材料在防火性能上应优于一般多层建筑。尽管高层建筑消防标准严格,但在同济大学建筑材料研究所所长张雄看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高层建筑物材料的选用一直存在悖论:现在钢混结构大量使用,使得一旦火灾出现,钢筋容易变形塌陷,混凝土不会燃烧,但单纯使用混凝土又由于太重而不适合。
张雄把这两年加速地为建筑外墙增加保温材料的工程喻为“穿棉袄”,事实上,我国对建筑防火和建筑材料的规范从2008年那场央视大火之后做了调整。“标准比以前严了很多,有的比国外还要严格。”即便这样,高层建筑火灾事故依旧频现。
在西方’很多房子并不需要“穿棉袄”。“他们没有中国那么多的高楼,而且也不喜欢穿棉袄,即使在纽约、曼哈顿这样的大城市,高层建筑的外墙做保温的也不是那么多。因为他们有更好的方式节能。”
张雄还指出,我国制定的建筑材料标准,一向都是“中偏下”。“‘标准’只是低水平约束,因为必须要权衡各方利益。”
“在火灾中,真正因为烧死的很少'大多数都是被闷死、毒死的。”目前,高楼中大面积的地毯、复合木地板或墙壁贴面基本都是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碳氢化合物燃烧分解,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统计表明:建筑火灾中人员死亡的80%为烟气中毒窒息而死。
失效的防火墙
“我们可以保证没设计出的房屋完全符合消防标准,但很多设计好的消防道几年后就完全被堵死了,周围留有的消防场地也没了,很多住宅楼四周还有大量的可燃物。”一位叫王志刚的工程师说。
自央视大火之后,北京的建筑规范了很多。新的《高层建筑防火标准》规定,每两到三层就要设一层防火带,但“那些标准都是为新楼制定的,对于旧楼改造并没有特殊要求”。
国外摩天大楼每14层就会有一个避难所,还会有类似防空洞的防火门,防止浓烟和烈火的侵入。此外,在高层建筑外还会配备“逃生梯”和专门的逃生通道,又称“逃生井”。“那是一个像布袋子一样的东西,人可以顺着滑下去,每一层会有一个,一层接着一层地滑”。
但我国的建筑做避难层的很少,即使有也是一百米以上的,而且并不是强制规定。此外,建筑房屋验收中也存在问题。由于现在的房屋质检手段是“送检”而非“抽检”,建筑检验合格的报告比都会注明“本报告只为来样负责”的字样。所以即使质检部门出具了合格证明,也无法证实现实中的建筑没有问题。
“有时候图纸画得很好,走到工地,也许就变了,材料有可能被换掉。”因为质检部门不会用穷举法去验收,大家都存在着侥幸心理。
其他看不见的隐患
每天下午四点前后,对金茂大厦里的白领来说,是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候。东方明珠电视塔不停闪动的七彩眩光,被震旦国际广场通身金黄色的幕墙反射进来。光污染正成为高楼的另一隐患,这会引发办公人员眼睛疲劳、头疼、胸闷气短等症状。
此外,空调管道内容易孳生军团菌,空调也正成为高楼的另一大污染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援引卫生部门的数据指出:有的大楼里,军团菌的存在面积是50%,甚至还有70%的纪录,它们特别容易生活在冷却水塔和冷凝水里。
很多人还会发现,大风起时,超高层建筑“随风摇摆”。这并不夸张。随着建筑物的增高,如此高的钢结构在风力作用下,有点像一根面条,长而细,容易摇摆。
另一可能的危害是对一些地区地面沉降的加剧。每一座高层建筑都会造成一定的沉降。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严学新指出,单个高层建筑一般发生的都是均匀沉降。但是众多位置、规格不一的高层建筑形成合力,对整个城市就会造成某种程度、某种区域内的不均匀沉降,甚至引发建筑安全隐患。
从世界建筑发展趋势来看,超高建筑的重心已经从美国转移到了亚洲,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在功能上的需求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以菲力普·约翰逊为首的一大批建筑师拒绝在美国建造摩天大楼之时,世界著名的建筑商已经一个不剩地进入了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