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里的“战争与和平”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连绵不断的战争成就了杜甫的“诗史”创作。
  一是“安史之乱”为杜甫的诗史创作立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不仅彻底改变了唐朝发展的走向,也彻底改变了杜甫的生命轨迹。杜甫一边在战争的烽火中不停地辗转奔突,一边用他天才的诗歌创作记录个人遭际和时代变迁。如“三吏”“三别”等名篇,均写于诗人在战火中逃亡之际,既反映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也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仁爱精神。由于安史叛军是对唐朝政权侵犯最久、危害最大的主要力量,而杜甫向来支持国家统一,崇尚各民族和平,反对狭隘的民族分裂主义和不义战争,因此,杜甫诗歌更多地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安史叛军,表达了对“羯胡事主终无赖”的强烈愤慨。
  二是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战争为杜甫的诗史创作铸魂。杜甫从乾元二年(759)秋写《秦州杂诗》始,至大历三年(768)秋写《秋日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三十韵》止,十年时间写了以吐蕃侵扰为题材的诗四十余首,真实反映了唐王朝和吐蕃曲折复杂关系的变化历程。由于唐玄宗的穷兵黩武和边将的好大喜功,客观上给黎民百姓带来了沉痛的灾难,杜甫毫不犹豫地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唐朝统治者。无论是《兵车行》中对“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悲惨情景的刻画,还是在“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中蕴含的对非正义战争的愤怒谴责,都生动地反映了被迫应征人民的痛苦,形象地说明了对吐蕃的开边战争不得人心,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的反战立场。
  杜甫漂泊西南时期的生活相对安静平和,在此期间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真实幸福生活的珍惜和满足,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一是偏安一隅享受家庭生活的天伦之乐。无论是“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的“各美其美”,或是“晒药能无妇,应门亦有儿”(《秦州杂诗》之二十)的全家劳作,还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的“朋来之乐”,诗人此时的心情都是舒展惬意的。
  二是走近自然感受万物生长的乡野之趣。无论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对“蝶舞”“莺啼”的生动刻画,还是“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中对“鹂鸣”“鹭飞”的贴切描写,都洋溢着“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生机。纵使千载以后,人们依然记得杜甫那扇宁静的窗,以及曾经照亮了西岭的“千秋雪”。
  三是寄身孤舟领受浩瀚星空的壮阔之美。无论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的漂流之夜,还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的洞庭水阔,纵使在漂泊无依的日子里,诗人依然能够不時地感受到天地之壮美,只不过杜甫在山水吟咏中也饱含着对时事的关切。阅读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理解和“咀嚼”其中的“诗心”,可以感受杜甫西南漂泊生活中的生命律动,感受诗人享受天伦之乐的人生至趣,还有对远方战事的关注。
  杜甫对战争与和平生活的态度展现了其鲜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与儒家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有所不同,“穷年忧黎元”的杜甫“一卧苍江惊岁晚,几回青锁点朝班”(《秋兴八首》),心心念念不忘百姓疾苦,只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种“己溺己饥”的仁爱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思想深度,对后来的诗人兼政治家的白居易、王安石等影响很大。
  二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故土情结。杜甫在“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天边行》)的困苦煎熬中,经历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的焦灼等待,厌倦了“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二首》)的孤独无奈,习惯了“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恨别》)的乱世漂泊,内心“寻找家园”的渴望反而越发强烈。
  三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生命意识。在长期辗转漂泊的生活中,诗人时常被人命如蚁的惊惧和无法把握命运的忧虑紧紧裹挟,由此更多了一份清醒和悲壮。庆幸的是,这份清醒和悲壮非但没有让诗人萎靡,反而让他对身边的一草一木有了更为丰盈的感知和欣赏。如他在《岳麓山道林二奔行》中所说:“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直谓起伏的山峦犹如自己起伏的肺腑,山中的花鸟就是自己的朋辈兄弟,表达了诗人眼中万物皆有灵的生命自觉。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生活在智媒时代的我们,仍然可以借助诗歌走近杜甫,感受其诗歌中凝缩的儒家精神和道德传统。特别是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注,对“战争与和平”的真实记录,不仅集中展现了杜诗的“史诗”特征,也是“诗圣”杜甫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诗意表达,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如果说“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是诗人余光中对“诗仙”李白的极致推崇,那么“一个人笔下的唐朝”则是世人对“诗圣”杜甫的由衷赞叹。杜甫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奔波,在襄阳与洛阳之间眺望,其诗歌呈现出的悲欣交集和家国情怀,无不彰显出强大的文化能量和人格魅力。
  (选自《郑州日报》2020年11月9日,有删节)
其他文献
至和元年秋b,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c。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親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
期刊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  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  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  猶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全唐诗》卷二一七)【赏析】  据宋代黄鹤所注,这首诗作于唐乾元元年(758)暮春。当时,杜甫从左拾遗的位置上被贬到华州任司功参军。由京城初抵贬地,又得到远往河南的弟弟的来信,又恰见风中紫荆花落,遂感慨万千,写下此诗。位于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杜甫先后在
期刊
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仍由东段、中段、西段组成。从长安起始,经过陇右、河西、玉门关、阳关的路段为东段,从玉门关、阳关至葱岭为中段,越过葱岭向西各条路线为西段。丝绸之路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东段有洛阳、长安、平城、邺城等多个起点,从每个起点出发行至凉州,形成了不同的路线。其中,陇右道是主干线。陇右道最大的变化是南道与北道间尚有中道,此道从长安至陇县,而后西行经陇关或大震关越陇山,西北经
期刊
上一期我们讲了仁者智者的山水之乐,本期谈谈中国哲学生态智慧中古人对自然万物的崇拜。  所谓自然崇拜,是指人们迷信某种自然物同人类自身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因而用来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徽号或标志。在儒家看来,万物皆有生命。人们崇拜的自然物无所不包,有天地日月、风雨雷电,还有山川河流、火石草木等。1979年,江苏连云港锦屏山南麓北侧的将军山下,在一座南北长20余米、东西宽15余米的平整而光洁的黑色混合花岗
期刊
说读书的姿态浑似画,是因为读书时有一种静谧之美,很有画面感。而且真有人画了一幅名为《读书》的画,谁?大名鼎鼎的毕加索。  画中是一位半仰在圈椅里的少女,双目微闭,纤细的睫毛弯成好看的月牙形,胸口半露,搭着的披肩滑落到腰际,膝上搁着一本摊开的书。姑娘显然是书读乏了,被睡神带入了梦乡。自然、朴实、恬静,乃一幅世界级名画。  其实,古今中外以读书为题材的“画”都很美。《浮生六记》里沈复的美妻陈芸,那夜卸
期刊
假如说晋人是仿自然的尚韵,唐人是重技法的尚法,宋人是主抒情的尚意,那么元人则是求唯美的尚态。这种传统划分当然是太简略了,而且有些偏颇,但是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各时代的书法主流。再进一步从章法变化上说,晋人将法自然化,唐人将法规范化,宋人将法散漫化,元人则反宋人之道,倡导法的精微化。但无论是赵孟頫还是鲜于枢,那种“浪子回头”式的复古主义势力,既失去了那种“不践古人”的勇气,又得不到悄然远去的“古法”的真
期刊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西藏地区盛行、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的藏传佛教,既是汉藏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案例和表现。作为藏传佛教中的“后起之秀”,格鲁派——又称“黄教”与清代宫廷的关系最为密切。如今,故宫博物院收藏并展示的几件格鲁派上师造像,依旧无声地诉说着汉藏交融、民族团结的历史故事。格鲁派及其创始人  藏传佛教按教法、教义及仪轨的不同可分为不同教派,比如奉行古老密宗
期刊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灵根托高顶,圣地发先春。  几树初惊暖,群篮竞摘新。  苍条寻暗粒,紫萼落轻鳞。  的砾香琼碎,?鬖绿虿匀。  慢烘防炽碳,重碾敌轻尘。  无锡泉来蜀,乾窑盏自秦。  十分调雪粉,一啜咽云津。  沃睡迷无鬼,清吟健有神。  冰霜凝入骨,羽翼要腾身。  磊磊真贤宰,堂堂作主人。  玉川喉吻涩,莫惜寄来频。  ——〔宋〕文同《谢人送蒙顶新茶》一、作者简述  文,是一个不太常
期刊
“庭院深深深几许”,深深的庭院自古就是文人骚客乐于着墨的地方。“庭”字已经讲过(见本刊2021年第10期),“院”字虽然简单,却也值得一说。  “院”由“阜”和“完”组成。“阜”的古文字形为 ,有人认为它表示逐层上升的山崖,也有人认为它是石阶之形,总之都跟山势、地形的高低升降有关。“阜”在楷书中当“左偏旁”使用时写作“阝”。这个偏旁的字在意思上多与土山、丘陵、地势的高低升降有关,比如降、陟、陵等,
期刊
俗话说“知足常乐”,可是古今中外反其道而行之者却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知易而行难。嘴上随时可说,但心上此关难过。《庄子·则阳》中讲了一个“蜗角之争”的故事,“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说的是蜗牛的两个触角上分别居住着两个国家,左触角名触氏,右触角名蛮氏,它们经常相互争夺土地,连年争战,伏尸遍野,血流成河,胜者一方追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