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目的地不确定性、出口转换与中国企业创新——基于市场转换和产品转换的对比分析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76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出口目的地不确定性上升是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本文考察出口目的地不确定性变化对中国出口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企业出口市场转换、出口产品转换对出口目的地不确定性和出口企业创新之间关系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出口目的地不确定性上升会显著抑制中国出口企业的创新,虽然企业转换出口市场、转换出口产品都会显著降低出口目的地不确定性对出口企业创新的不利影响,但是,不同出口转换策略对企业创新的调节效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出口市场转换的调节效应总体上比出口产品转换更为明显.另外,出口转换对企业创新的调节效应具有企业异质性和创新异质性.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政府要高度重视企业出口转换特别是出口市场转换策略及其战略意义,挖掘企业出口转换策略的政策功能,确保出口稳定以及企业高质量创新,从而获得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风险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效应.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传统的基本治国方略,"王霸杂用"具有多重内涵:其一,尚德与尚力结合,引申为恩威并施、宽猛并用的"刚柔相济"之道.这一策略一方面蕴含一种中庸思维,在现实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它意指适应不同情势而"刚柔交替"的权变之道,这固然与"一治一乱"的传统社会相契合,但不利于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性.其二,德治与法治并举.这一主张貌似公允合理,但在实践中往往导致"以德乱法".法家主张治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相对于儒家的教化之道更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根本性.其三,作为社会规范的"礼"
"哲学"是希腊语"philosophia"等西方语言的汉译单词,其译者是日本明治初期启蒙思想家西周.西周本来可以用中国传统儒学的重要概念"理学"来翻译,却自创新词"哲学"来替代"理学".虽然最初中日学界的许多学者都认为译成"理学"更为合适,但在近代东亚却是"哲学"译语被接受而得以广泛传播,并一直沿用至今.表面上看来,这似乎只是西学东渐过程中学术概念翻译上的用语选择问题,实际上其中潜藏着近代日本人寻求改写东亚学术版图的宏大追求,那就是利用西学东渐的历史契机,通过一系列学术概念的创
美法革命同为"启蒙之子",何以走上不同的道路?我们从美法革命的两份权利文本出发,论证两场革命包含着不同的权利观:法国革命指向一种"厚的权利观",而美国革命指向一种"薄的权利观",前者承诺的权利更宏大、积极,更具集体性和公共性并且更丰富,后者则相反.两种权利观深刻影响了美法两场革命的命运.法国革命的权利承诺虽然更"厚",但因其混淆"善"与"权利",忽略权利实践的资源成本约束、多元价值约束以及传统文化约束,其承诺反而最终落空,而承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成为推动革命走向持续动荡的"势能
法家学说是一种古典形态的政治思想体系,法治思想是其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与法治分属不同场域,并非以任何一端覆盖另外一端的关系.法治不及以及法治脆弱之处,便是政治活跃的地方;法治主常,政治主变.法家学说明确区分了以"君"的"术""势"为核心的政治与以"法"为核心的法治,两者是并行不悖的关系.法家并不寻求以法治完全约束君权,但始终强调君权不得干预法治之公正落实.政治之隐蔽与诡诈,同时伴随着法治之公正与光明,构成人类政治的黑白两面,缺一不可.这不是某种伦理立场或道德倾向所能改变的,这是人类
为了最优地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宪法精神,通过立法的宪法实施就必然面临立法干预宪法权利与宪法权利保障之间的合比例问题.宪法实施可以分为政治实施、制度实施和规范实施.宪法的政治实施之外,以确定性和客观性见长的制度实施与规范实施不可或缺.宪法规范包含形式原则与实质原则.形式原则不仅赋予立法权以民主合法性,而且还支持其享有一定的自主裁量空间.对立法的合宪性控制最核心的问题是确定立法权的自主裁量空间的范围,也即形式原则与实质原则的权衡.在德国法关于比例原则的讨论中,建立一个包括侵犯程度、抽象重力以及经验认知程
犯罪形态从民事犯向行政犯的现代变迁,刑法法益从自然自由向社会自由的现代跃升,刑法使命从维护管理秩序向再造善治秩序的现代演进,既是刑事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发展规律,又是刑事治理体系现代性的外在表现特征,更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现代刑事法治中的自然延伸.由此决定,唯有认真对待行政犯,刑事治理体系才能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进而科学助推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法善治建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本文将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技术进步理论纳入统一框架,测算中国工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与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探讨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与节能技术进步呈现正U型曲线关系,只有进入拐点右侧,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才会促进节能技术进步,且嵌入方式、嵌入方向与嵌入类型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复杂嵌入方式、前向嵌入方向与经济嵌入类型促进技术进步偏向于节能;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演变产生的技术溢出、市场竞争、路径依赖与污染转移效应四种作用机制相互抗衡、相互制
在复杂治理负面效应叠加凸显的背景下,反思简约治理在基层治理现代化方面的价值,颇有必要.完全正式治理不可能定律表明,正式权力对基层主动、直接、实质性介入的过程,也是简约治理生存空间的生成过程.对治理对象的分类治理—层级分化—主体吸纳是简约治理主体的进场机制.寻求基层治理结构再平衡是简约治理生成过程的本质.社会基础、治理能力、治理负荷和制度空间对简约治理的规模有着关键性影响.我们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为简约治理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解释框架,这在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制、全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价
信任作为开启人际互动和社会运转的关键密码,其生成、定型与维系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孕育出的儒家伦理型信任模式,其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与有效性遭到质疑.无处不在的组织交往和组织生活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存在样式,现代组织成员之间混合性关系所凝聚的情感性成分,为儒家伦理信任的生成提供了关键因子.在此基础上,"推恩—恻隐—感通"的动态情感机制为儒家伦理信任在现代组织中的生成提供了有效的逻辑进路.结合时代特征与组织情境对儒家伦理信任进行转化革新,可以实现组织信任在进路、意向、程度、时效等维度的积极转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工厂管理系、贸易系、薄记核算和财政信贷教研室,是新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奠基者,是中国管理教育的重要开创者.从鞍钢宪法、大庆模式,到宝钢模式、华为基本法等,新中国70多年来企业最佳实践的总结始终留有商学院一代代教师的痕迹,这已成为商学院的传统和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