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生风骨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生其人,众说不一。褒之者,称其慷慨好义;贬之者,谓其露才扬己。然无论褒贬,一个显在的事实是:墨生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墨生的不凡在于他既是理论家,又是艺术家。然而,仅仅如此,还不足以让人称奇。因为这样的人在古代、在当代都不是“稀世之珍”;还有人以为墨生的奇特在于中专毕业的他不仅一度执中央美院之教鞭,而且现任中国国家画院理论部主任。但是,仅仅如此,便认定墨生的奇特,那也只能说明我们智力的平庸与治学的草率。在我看来,墨生的奇特当然与上述的一切有关,但这一切的底背与风标却是他徐婉而不失态度的笔墨叙事。
  无论是作为画家,还是作为理论家,梅墨生徐婉的笔墨总有着鲜明的审美态度,那便是对于士气的期许、对于风骨的向往。因了鲜明的审美态度,他之评点沈鹏、魏启后等人的文字,静静地、严肃地成长为一种学术的形象。爱尔兰的叶芝说:“书写得恰倒好处时,就向一只盒子关闭时发出的喀哒一声响一样。”最初读墨生的文章是他在《书法报》上的专栏——现代书法家批评。尽管盒子关闭时发出的那声响并没有出现在他的每一篇文章中,但墨生的文章却在很多地方让人听到了响声。
  此后,墨生的文章多了起来并迅疾地结集。于是,书肆之上,梅墨生的名字便随着《现当代中国书画研究》、《现代书画家评论》、《记忆的微风》、《山水画述要》以及诸多画册陆续的出版而渐渐地生成了树的形象。当然,围绕着这棵树的呼吸也就有了前文的众说不一。
  众说不一中,我走进了梅墨生的绘画世界。如果说梅墨生的理论文章讲求更多的还是文人骨气的话,那么,墨生的绘画则更多地讲求文人的风雅。风雅之中,墨生讲求枯、瘦、寒、俭。明末清初的贺贻孙说:“枯瘦寒俭,非诗之至。然就彼法中,亦自有至者;枯者有神、瘦者有力、寒者有骨、俭者有品”。神、力、骨、品四个字恰恰构筑了风骨的形象。墨生的风骨很少李白式的豪侠,也少有陶潜的“万里来归,洒然无求”,他多的是前文所说的“徐婉”与“态度”。如果说“徐婉”是一种内蕴的艺术格调,那么“枯瘦寒俭”则是外显的艺术态度。由此人手,我们可以看到,墨生的绘画作品首求一种简约的图式,并在简约的图式中凸显自己对于“枯瘦寒俭”的艺术理解。截止目前,墨生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他对于“枯瘦寒俭”的理解大多来自于传统士大夫的文化想象。其笔墨图式来自于书卷而非丘壑。这样做的好处是起点很高。套用一句政客们写年终总结的话便是“坚持高起点,抢占制高点”。然而,这样做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墨生在进行大制作时,还缺少更多的方法。毕竟,书斋里的文化想象与文化操练还是欠缺大地的支撑。既然如此,墨生为什么在这一阶段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呢?关于此,明代叶秉敬在其《敬君诗话》中明确写道:“不读《三百篇》,不足以浚诗之渊源,不读五千四十八卷,不足以人诗之幻化,不穷十三经,不足以闳诗之作用。”通过读书的训练与积累,墨生在很高的起点也就是前人的书卷里打开了自己的文化想象,并由这种想象完成了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然而,古人还说“行万里路。”或许,墨生并不是有意按照古人的设计来完成自己的学术努力。但是,他的努力亦即本文所说的他的第二个创作阶段却在创作方式与作品形态上契合了古人“行万里路”的治学途经。
  与李可染有着千丝联系的梅墨生当然知道李可染、罗铭、张仃等人1954年震动画坛的写生之旅。那么,步先生之后的梅墨生又是如何开始自己的写生之旅呢?从地域上看,江浙、巴蜀乃至欧洲都留下了他写生的痕迹;从方法上看,梅墨生更加讲求以意为之。在《四川写生述略》一文中,梅墨生写了这样的话: “我写生时,不欲以成规成法为之,因景立法,由感成图》……”,“我之四川写生,是对形与意、貌与神、气韵与丘壑、自然与画理关系的一个思悟过程……是艺术研究与理解的一个途径和方法。”应该说,此之“途径与方法”是墨生对于自己第一阶段创作的一次方法论意义上的反思与超越。从他目前的写生作品看,其作品图式虽然还是一如既往地简约,但他已经试图在以往“枯寒瘦俭”的审美风格中融入雄阔与深厚的美学元素。这样的一种“试图”并不表明墨生准备背离自己以往的审美原则,他只是想在自己的审美原则里更加圆融地表达一种正大的气象。可是,这样的努力可以修成正果吗?
  我们知道,墨生极简的笔墨与图式中不无渐江与八大的影子。但是,在渐江的清冷、八大的孤傲之外,墨生表达了一个现代人的怡然自得以及由此而来的温暖与自信。如果说,八大山人是由孤单而怨而傲的话,那么,墨生则是因孤单而清而静。那是浮生幸有半日闲后的庆幸与喜悦。
  温暖、清静,外加一份淡淡地坚定,墨生的风骨有了感性的形象。记不清那家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本《梅墨生风骨》的画册。当时,一看到这题目,我就心疼。因为,“墨生风骨”本身就是一个好名字,多了一个“梅”字,固然强调了梅墨生这个人,却失了行文的气度与神韵。于是,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写一篇题为“墨生风骨”的文章。不过,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是:骨生于笔,韵成于墨。“墨生风骨”虽是取巧之说,却有不通之嫌。于此,我要说的是,这里的“风骨”一词既是美学范畴,也是审美精神,它永远昂扬在笔墨等技术末节的头上。
  然而,即使如此,我还是必须指出一个事实:试图“气概成章”的梅墨生在性情深处还只是一位书斋里的文人艺术家。他的作品长于小,短于大;精于微,鄙于宏。他目前在写生之中追求的雄阔、深厚不会没有效果,但如果我们对他的这种效果寄予一种大的希望则是一种文化的失察。古人说,填词种子,要在性中带来。性中无此,做杀不佳。填词如此,绘画亦然。我们怎么可能要求一位在杨柳堤上吟风赏月的诗人醉里挑灯看剑?因此,关于墨生的写生,我的看法是,它们只能成为墨生作品中的美学元素而非美学风格。它们是墨生淡泊而非深厚的美学底背。那么,墨生的风骨中,真的不可能雄阔与深厚吗?也许可以,但这种“可以”只是未来的方向而不是现在的状态。
其他文献
一般来说,具有诗性情怀的人,总是很富于感受力和想象力,甚至想象的成分大于现实的部分,而一旦进入想象的空间,在心里往往呈现出具体清晰的形象或画面。牛敏就具备这种独特的诗的思维气质和天性,不仅因为她常常写一些诗和小说,而重要的是她习惯并擅长诗的思维方式。应该说,这是从事艺术创作很需要又很重要的素质。这一组画每一幅都以山为主角,而每一块山又都缥缈如影,恍恍惚惚,山顶上孤零零的小树更像灵芝,奇异地生长在苍
期刊
艺术的情调更多的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传统绘画中的水与墨的交融,色彩与位置的经营,都是为了更好的传递一种情愫,这种情愫是艺术家瞬间的理念审美的闪现,虽然这种闪现是艺术家个人经验的诠释,但这种从虚幻的意念转移到可视的绘画作品上来,除了艺术家本人对画面把握的功力外,艺术家心理活动的变化往往决定了作品情愫的蕴含和传达,牛敏最近的山水作品给我的视觉和心理感应就是:悠悠我吟,深谷弥散。  牛敏的山水作品比较注
期刊
把叹息  藏在心里  成小小的核    把慌乱  丢进泥土  再掩盖一些尘沙    也许心疼会慢慢发芽  长出枝叶  光沁润着树冠  影带走流年    我喜欢在暮春的好季节  独自说话  看窗外五彩的阳光  像极了深处记忆的温暖    这温度真的是我喜欢的  那么温润  那么多浪漫的五彩丝    轻柔舞蹈  溜过房间的窗幔  柔柔地落在脸上    停下来  温暖就涌到肩头  想你的时候  水拂着脸
期刊
梅墨生在当今画坛是一个特殊的符号。许多人都说,他的艺术风格和处世之道一样,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对此梅墨生说:“误解我的人,会说我清高,怪,不合群,不随大流。理解我的人,认为我独往独来。艺术史上真正不朽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开宗立派,他是领先人物,这样的人物会被当时的人们所认可,流芳百世;还有一种人独立于时尚之外,从来不随波逐流,甚至独立于主流文化之外。”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如约来到了国家画院
期刊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不可多得的启蒙读物。文笔自然流畅,深入浅出,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言简意赅,例如文中仅用三百多字便概括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历来备受赞誉,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关于《三字经》一文的作者,主要说法有三:  一、明代《广州人物传》、《广东新语》,清代《大云山房记》以为作者应是宋
期刊
新碶,这座崛起在宁波北仑的滨海新城,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纵横交错、碧波荡漾的岩泰河水系自南向北缓缓流入海口。她因拥有13公里深水航线而被称为“黄金水道”。  2011年金秋十月,新碶街道健身气功活动站的功友们,沉静在节日般的欢乐中。全区从十多个站点选派出1160名习练者,要参加北仑区举办的“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试点启动仪式暨全国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宁波北仑大会”表演。运动员身着鲜艳的练功服
期刊
摘要:1926—1931年间席卷国内和南洋的古装类型片及其“本事”,迄今为止的研究只局限在电影领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学术史上基本处于双重失语状态。早期古装类型片的产生源于商业驱动、剧本荒、民间文学和受众趣味等多重因素,更受到都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以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语境下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深层制约。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与其“本事”虽然同为一体,但由于电影化的改塑和市场化嫁接,二者又存在着某种
期刊
在水中绽放的瓣瓣灵芽,犹如自心中馥郁不败的觉华;在手中摩挲的把把砂壶,有似自性中圆满含光的月轮。“羡诗客,慕僧家”。诗、画、书、禅、茶、壶,自古为文人雅士不得不习之艺,不得不尚之趣。无画境不足以发诗情,无书理不足以益画境,无禅心不足以究书理,无茶道不足以醒禅心,无壶器不足以显茶道。种种方便施设,最后统归于性灵之升遐。  中华禅茶文化和禅画艺术的当世传承者——月照上人引诗、书、画、禅皆人茶道,即茶道
期刊
我与德利兄相识已有30多年了,可以说对他的为人,他的艺术是极熟悉的。尽管他近些年全身心的致力于他所从事的影视美术创作的研究,同时我也特别的发现他的书法创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提高,日近成熟和老辣。观赏他的书法形体妖冶多姿,刚柔兼备,行笔欹侧顾盼,欲放又收,欲行又止,结构亦松亦紧,亦拙亦巧。那种非秦非汉,非晋非魏,表现着取诸家之长,融会古今的格调,看起来很耐人寻味。  早在七十年代中期,我和德利兄在
期刊
生活每天这样周而复始地继续,渐渐发现,除了日常琐事,我所能做的只是在画布上努力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或者说通过画布从日常琐事逃离到一个我自认为的‘‘清凉世界”。  最羡慕道家里的神仙,“肌肤若冰雪,卓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乘白云,驾飞龙”是我对自由的最大想像了。会飞,还想怎样?  常常梦到自己在云层里飞,手臂轻划,然而速度极快,且有凉风,感觉非常的惬意。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