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种要求就必须提高课堂效率,那就是高效课堂。因此,如何针对历史学科特点,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广大历史一线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高效課堂的基本理念为基础,结合一些典型历史教学案例,进行深入解析,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和研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模式 构建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终极阶段,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稳抓改革重点,发展学生个性,突出改革效果。那么,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应如何应对改革,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呢?众所周知,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教学而发展起来的,是相对于低效课堂的一个全新课堂概念。高效课堂模式融合了教学模式、策略和教育理念,对于学生全方位的提升具有重大助推作用。
一、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
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首要步骤是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教师在高效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引导者或课堂的“调和者”。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的思维和行动不再受到传统课堂模式的束缚,真正将学生从传统课堂中解放出来。此举的目的也有利于改善新课改后师生间的关系。以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为例,了解鸦片战争中所签订的《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对中国的损害为本课教学重点。为了更全面了解《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各项内容,教师把主动权交还学生,让学生探索如何呈现这些条约的内容才会让人一目了然。此举一改教师直接呈现知识的做法,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突出。
二、变模式化教学为灵活式教学,优化教学全过程
模式化教学将学生的思维牢牢拴住。但是高效课堂模式需要的是灵活式教学,需要教师依据文本需要,灵活运用教法,使学生的思维从一个点散发到一个面。以下笔者从导入、引导探究和引进信息技术三方面解析灵活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的运用。
1.精心设计导入,为课堂做好铺垫。以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喜欢。”“你们所看过的电影当中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吗?能说出电影名和主要故事情节吗?”“我看过《珍珠港事件》、《辛德勒名单》,我看过《战火情天》,我看过《美丽人生》……”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着,课堂氛围不断高涨。“那你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呢?有谁知道二战的导火线是什么呢?想知道二战中发生了哪些重大而感人的事件吗?”在学生“想”字的欢呼下,我引入正题,即让我们一起探寻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神秘面纱吧。
2.引导学生探究,激活学生思维。以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为例,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供学生探究:(1)《天朝田亩制度》的积极性、空想性和落后性分别体现在哪里?(2)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意义?从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3)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也创下了历史丰功伟绩,你们觉得它的丰功伟绩有哪些呢?(4)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政权的稳定是建立在农民稳定的基础之上的,那么从太平天国运动中,你对解决今天的三农问题有什么建议?以上问题灵活性很大,教师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3.引进信息技术,拓宽教学方法。以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的《抗日战争》为例。笔者课前搜集了典型的抗日战争图片和战争视频,以课件形式呈现给学生。图片、视频,再加上教师的文字描述,激活了学生对抗日的认识,更激活了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三、变教师评价为多元化评价,凸显评价的教育功能
评价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教师应把评价列入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部分,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以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的评价为例。首先,学生自评。如在探究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等?其次,学生评价教师和课堂。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是否有探究价值,在探究中教师是否给予恰当的引导等。这个环节有利于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最后,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应是基于学生总体评价的基础上的,并对学生表现突出的地方给予赞美。这就要求教师深挖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实践证明,肯定性评价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助推力。这也是评价的教育功能所在。因此,多方评价让历史高效课堂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对传统课堂的审视和更新。历史教师需要从观念、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革新,以保证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值得注意的是,历史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来探索、来创新。只有融合和贯彻打造高效课堂的各个因素,不断地探索前进,才能真正走上构建高效课堂的轨迹。
参考文献
[1]曹琴 培养学生历史阐释能力构建高效历史课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07)。
[2]胡运康 生动的历史——高效的课堂[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01)。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模式 构建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终极阶段,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稳抓改革重点,发展学生个性,突出改革效果。那么,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应如何应对改革,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呢?众所周知,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教学而发展起来的,是相对于低效课堂的一个全新课堂概念。高效课堂模式融合了教学模式、策略和教育理念,对于学生全方位的提升具有重大助推作用。
一、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
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首要步骤是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教师在高效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引导者或课堂的“调和者”。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的思维和行动不再受到传统课堂模式的束缚,真正将学生从传统课堂中解放出来。此举的目的也有利于改善新课改后师生间的关系。以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为例,了解鸦片战争中所签订的《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对中国的损害为本课教学重点。为了更全面了解《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各项内容,教师把主动权交还学生,让学生探索如何呈现这些条约的内容才会让人一目了然。此举一改教师直接呈现知识的做法,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突出。
二、变模式化教学为灵活式教学,优化教学全过程
模式化教学将学生的思维牢牢拴住。但是高效课堂模式需要的是灵活式教学,需要教师依据文本需要,灵活运用教法,使学生的思维从一个点散发到一个面。以下笔者从导入、引导探究和引进信息技术三方面解析灵活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的运用。
1.精心设计导入,为课堂做好铺垫。以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喜欢。”“你们所看过的电影当中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吗?能说出电影名和主要故事情节吗?”“我看过《珍珠港事件》、《辛德勒名单》,我看过《战火情天》,我看过《美丽人生》……”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着,课堂氛围不断高涨。“那你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呢?有谁知道二战的导火线是什么呢?想知道二战中发生了哪些重大而感人的事件吗?”在学生“想”字的欢呼下,我引入正题,即让我们一起探寻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神秘面纱吧。
2.引导学生探究,激活学生思维。以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为例,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供学生探究:(1)《天朝田亩制度》的积极性、空想性和落后性分别体现在哪里?(2)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意义?从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3)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也创下了历史丰功伟绩,你们觉得它的丰功伟绩有哪些呢?(4)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政权的稳定是建立在农民稳定的基础之上的,那么从太平天国运动中,你对解决今天的三农问题有什么建议?以上问题灵活性很大,教师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3.引进信息技术,拓宽教学方法。以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的《抗日战争》为例。笔者课前搜集了典型的抗日战争图片和战争视频,以课件形式呈现给学生。图片、视频,再加上教师的文字描述,激活了学生对抗日的认识,更激活了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三、变教师评价为多元化评价,凸显评价的教育功能
评价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教师应把评价列入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部分,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以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的评价为例。首先,学生自评。如在探究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等?其次,学生评价教师和课堂。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是否有探究价值,在探究中教师是否给予恰当的引导等。这个环节有利于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最后,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应是基于学生总体评价的基础上的,并对学生表现突出的地方给予赞美。这就要求教师深挖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实践证明,肯定性评价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助推力。这也是评价的教育功能所在。因此,多方评价让历史高效课堂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对传统课堂的审视和更新。历史教师需要从观念、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革新,以保证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值得注意的是,历史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来探索、来创新。只有融合和贯彻打造高效课堂的各个因素,不断地探索前进,才能真正走上构建高效课堂的轨迹。
参考文献
[1]曹琴 培养学生历史阐释能力构建高效历史课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07)。
[2]胡运康 生动的历史——高效的课堂[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