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知识多、容量大,包罗万象,有些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而有些知识却超越了学生已有的认知领域。仅靠课本上的资料、教师的讲解,学生在一节课内获取的知识非常有限。近年来,幻灯、计算机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其丰富的色、声、图、文以及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大量动感、生动、直观的社会生活信息的特点,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恰当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挑战,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感知、想象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将被感知、被想象、被推理的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形式和过程,用仿真化、模拟化、形象化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表现出来。这种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发现、体验课文情境,利用生动的资源,透过现象探索本质,从而形象地建立起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图像,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如《将相和》《詹天佑》《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再见了,亲人》等历史题材的课文,由于其内容距今天的时空比较远,学生学习时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收集到的有关文字、图片、影视资料,放在特定的网络文件夹中,让学生调用,以弥补学生因时间和生活阅历的欠缺造成的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断层”现象,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中心环节。可是,由于一些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阅读、写作时会感到一些困难。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阅读、写作辅助材料,以解决学生在阅读与作文中的难题。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的过程,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强化。如教完《只有一个地球》后,笔者让学生为当地的环保设计一个方案。学生通过查阅图书和浏览、下载网络资料,结合自己平时对附近工厂的所闻所见,很快就写出有理有据的作文。这既锻炼了学生查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写作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后,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动画、视频资料。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转化教师角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教学方法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事实证明,这种以应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以及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不再以教师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最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前台的“演”转为后台的“导”,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先的备课上。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通过分析,明确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为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学习,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查找资料,把教学要求、教材说明、学习方法、教师的朗读录音、生字的音形义、重点词句和段落的分析、课后练习以及杨梅树和果的图片与视频资料、产地及生长情况、营养价值、食用和药用方法、当地围绕杨梅而形成的产业情况、果农收获杨梅时的欢快情景、杨梅产业为当地人创造的价值等有关资料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按一定的秩序制作成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课件。这样,这节课的设计就能找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多种媒体的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跃跃欲试,主体“自求”的愿望非常强烈,从而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学生感知到课堂是快乐的、有趣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新鲜感与特别之处,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由此,教师较好地完成从“前台”到“后台”的活动空间转变,完成从“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并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当然,在网络学习中,很容易造成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的“孤独”心理,沉湎于虚拟的时空中。因此,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将学生组成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项目。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选择、整合其他成员观点的能力,获得与他人合作的技能。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如教完《与命运挑战》一课后,笔者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家庭作业——我是个健全的人,我将为家乡留下些什么?让学生给老师、同学发电子邮件,与老师、同学交流阅读感想,从而对霍金用顽强毅力,在科学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事有更深的理解。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锻炼写作能力,又培养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在课堂交流时,学生都充满自信,或在讲台上,或在小组里,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与同学观点的碰撞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强化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团体的协作精神。
总之,通过实践与探索,笔者深深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整合的优势,以及美好的前景。笔者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探索下去,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能力,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的学习,为教育的改革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作者单位:枣强县枣强镇老官里小学河北衡水)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挑战,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感知、想象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将被感知、被想象、被推理的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形式和过程,用仿真化、模拟化、形象化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表现出来。这种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发现、体验课文情境,利用生动的资源,透过现象探索本质,从而形象地建立起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图像,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如《将相和》《詹天佑》《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再见了,亲人》等历史题材的课文,由于其内容距今天的时空比较远,学生学习时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收集到的有关文字、图片、影视资料,放在特定的网络文件夹中,让学生调用,以弥补学生因时间和生活阅历的欠缺造成的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断层”现象,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中心环节。可是,由于一些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阅读、写作时会感到一些困难。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阅读、写作辅助材料,以解决学生在阅读与作文中的难题。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的过程,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强化。如教完《只有一个地球》后,笔者让学生为当地的环保设计一个方案。学生通过查阅图书和浏览、下载网络资料,结合自己平时对附近工厂的所闻所见,很快就写出有理有据的作文。这既锻炼了学生查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写作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后,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动画、视频资料。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转化教师角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教学方法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事实证明,这种以应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以及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不再以教师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最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前台的“演”转为后台的“导”,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先的备课上。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通过分析,明确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为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学习,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查找资料,把教学要求、教材说明、学习方法、教师的朗读录音、生字的音形义、重点词句和段落的分析、课后练习以及杨梅树和果的图片与视频资料、产地及生长情况、营养价值、食用和药用方法、当地围绕杨梅而形成的产业情况、果农收获杨梅时的欢快情景、杨梅产业为当地人创造的价值等有关资料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按一定的秩序制作成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课件。这样,这节课的设计就能找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多种媒体的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跃跃欲试,主体“自求”的愿望非常强烈,从而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学生感知到课堂是快乐的、有趣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新鲜感与特别之处,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由此,教师较好地完成从“前台”到“后台”的活动空间转变,完成从“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并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当然,在网络学习中,很容易造成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的“孤独”心理,沉湎于虚拟的时空中。因此,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将学生组成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项目。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选择、整合其他成员观点的能力,获得与他人合作的技能。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如教完《与命运挑战》一课后,笔者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家庭作业——我是个健全的人,我将为家乡留下些什么?让学生给老师、同学发电子邮件,与老师、同学交流阅读感想,从而对霍金用顽强毅力,在科学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事有更深的理解。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锻炼写作能力,又培养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在课堂交流时,学生都充满自信,或在讲台上,或在小组里,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与同学观点的碰撞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强化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团体的协作精神。
总之,通过实践与探索,笔者深深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整合的优势,以及美好的前景。笔者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探索下去,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能力,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的学习,为教育的改革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作者单位:枣强县枣强镇老官里小学河北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