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负增效,首先是减负,减轻学生负担,规定节假日不允许补课,教师和学生都开心;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参加家庭、社会活动的时间相对增加。然而减负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要在减轻负担的同时,增加效益或效能。减负不一定能够增效,只有通过增效才能更好地落实减负。笔者以为既要减负又能增效,“良策”之一,就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加强教学与家庭、社会生活的联动,“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进行遴选加工、合理配置、优化组合,构成优势突出而又动态平衡的课程资源系统,实现教育功能的整合与提升”[1]。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将课程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本文试就减负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定义的语文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语文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语文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2]它包括了语文文本以及所有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和教师语文教学的材料及其他辅助手段和设备。按照语文课程资源在生活中的空间分布,可以将其划分为:学校中的语文课程资源、社会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家庭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三部分。中学语文教学要减负增效,就要积极开发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尽最大可能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的语文课程资源。
  一、 充分利用学校中的语文课程资源
  学校中的课程资源,广义指学校影响学生发展的全部因素。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的各种设施和校风。狭义指学生在校活动的外部条件,即除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的一切无意识地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包括两大类:①物质环境,包括校舍的布局,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的布置和管理,运动场的设置,道路的布局,校园绿化,宿舍管理等;②精神环境,包括政治舆论、学术氛围、校风学风等。学校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
  作为学校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课程资源,不仅包含了学生在校的语文学习活动,而且包含了学生日常饮食起居等生活中可以用于语文教学和学习的相关内容。学校中的语文课程资源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开发利用学校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利用文本资源。这里的文本资源不只是语文教材,还包括语文教材之外对语文学习能提供帮助的教辅资料以及其他学科的文本等。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和重要载体,是学生课堂学习语文的最主要资源。对语文教材的利用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面向生活;不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应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索新知以及对生活中语文资源的发现能力,实现生活与语文学习的对接。“语文教材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丰富多彩的生活其实是语文教材的源头活水。”[4]语文教材本身是植根于生活的,语文学习也必须借助于特定的生活情境。语文能力不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它必须包含实质性的生活经验与价值体验。
  要活化文本。语文文本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凭借教材这个载体,抓住文本中能引发学生感悟和动情的事物,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言语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感受语文学习的内在乐趣。
  要体验文本。文本不是僵死的,而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开发多样化的资源载体形式,让学生改编、续写、扩写、模仿等。如读杨子的《十八岁和其他》(苏教版必修一)时,请家长和子女一起读,然后给孩子写信,让学生在亲历和体验中活化文本,体验文本所反映的生活,通过对文本的体悟来激活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达到学生与文本的无障碍沟通。
  要延伸文本。文本本身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教师可以以文本为凭借,引导学生拓展文本资源,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生活背景下深化理解文本的含义。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作文的熟练技能。”应该让学生借助教材文本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获得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此外,语文教师必须重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合作,各科合作可拓宽语文课程资源来源的渠道。音乐、美术课可以发展学生语文抽象思维能力,历史、地理课可以发展学生语文形象思维能力,数学、物理课可以发展学生语文逻辑思维能力。这样,语文课程资源这棵大树就会生长得更加繁茂。
  2. 利用教师资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指导者。语文教师本身的语文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机智、教学形象、人格力量和情感品质是传输语文信息、提高语文水平、达成语文目标的重要条件。语文教师对语文资源的发现、鉴赏、整合、改造、开发的识见和能力,影响甚至决定语文课堂的效益。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话语”本身就是资源,是加工了的语文课程资源。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爱好及特长。有的对阅读有兴趣,有的擅长写作,有的喜欢古文,有的爱好现代文。可以让各位教师根据自己所喜所好所擅长的、在某一方面有独到见解的实际,按新课标的要求开设选修课。好三国的可以“品三国”,爱水浒的可以“聊水浒”,擅长诗歌的可以“鉴赏诗歌”等等,这样多措并举,自然能够大量增加语文课程资源。
  3. 利用学生资源。学生也是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个体才华、生活经验、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都是语文资源。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他们有自己的特长、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成果以及自己的缺憾。要经常开展学习交流、歌词鉴赏、诗文朗诵、读书报告、课外学习小组活动等,给学生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扩大语文课程资源的来源。此外,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也可以产生新的语文课程资源。
  4. 利用校园资源。学校的环境设施、历史文化以及各种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活动也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学校的环境设施,如图书馆、校史展室、报廊、文化广场等;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我放松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8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常规护
中学英语教材上几乎每个单元都有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个词的对话或短文,这些语篇的教学任务较多,既要让学生通过听、读弄明白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又要弄清楚作者在文中用了哪
<正>基础教育当前的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把素质教育进行到底"。难道不可以有别的选项吗?目前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把应试教育进行到底",其结果是加剧教育以考试为本、教育
期刊
多年来,语文教育界一直强调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综观实际,语文课堂教学总体上依然费时低效。如何提高课堂有限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将学生的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有机统一?笔者认为开发语文预习案是一项有益的教学尝试。  一、 预习案的开发  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准备阶段,也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语文预习未能受到师生的足够重视,往往流于形式,预习仅
经历过明清鼎革的吴拱宸,在《鸳鸯针》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遗民情结,也表达了对明王朝命运的哀挽。作者将这种情绪寄于笔端,发泄了对旧朝的怀恋以及对其灭亡原因的反思,试图为旧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高考中以选做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往往感觉难度不大,但是拿满分又不容易.在复习此部分知识时,学生不能只是简单的转化,而是要结合以前学习过的三角函数、平
“道法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以道御术”即以道义来承载智术,悟道比修炼法术更高一筹.道法术三者兼备才能做出最好的策略,而“道”是核心、关键.“术”要符合“法”,“
新课程要求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始终,评价标准从一个维度转向多维度标准,评价方式从单纯的考试、“打分”转向以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各种方式;评价内容从单一评价学生成绩转向评价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评价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师生多元;评价过程从静态地评价结果转向动态地评价整个过程。本文就在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采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为了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发展性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谈谈笔
课外读物《阅微草堂笔记》的进阶指导实验,旨在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增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意识,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其核心素养
袁枚与法式善同为乾嘉诗坛的领袖人物,其“随园”与“诗龛”分别成为当时南、北方诗学活动中心。但二人从未会面,交往信札亦大多散佚。国家图书馆现存法式善编撰的《诗龛声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