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忠尽孝,情义两全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916579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1年初,全国各京剧院团都在挖掘老戏、创编新戏,以精品剧目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四十周年庆典。北京京剧团(现北京京剧院)也在积极准备献礼事宜,该团名净张洪祥贡献出一批自己珍藏多年的剧本,其中包括《铡包勉》。经过团里编导组精心整理,又由著名编剧王雁根据秦腔传统剧目改编加工,筹备创排一出《赤桑镇》,与《铡包勉》连演。使全剧结构更为严谨、主题更加鲜明。这一创意汇报后得到市领导的肯定与鼓励,最终确定由裘盛戎和李多奎联袂,而该剧也作为北京市庆祝建党四十周年的重点剧目。
  京剧《赤桑镇》情节续接《铡包勉》,讲述包拯奉旨陈州放粮,临行前侄子包勉到长亭相送。当包拯得知身为萧山县令的包勉竟然贪赃枉法,查实证据后忍痛将其按律问斩,并下书合肥县告知嫂子吴妙贞。吴氏闻讯赶到赤桑镇与包拯争论,怒斥他忘却兄嫂养育之恩,责怪他依法办事,没有法外施恩,才使自己痛失爱子。经包拯再三劝慰,殷殷恳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得到吴妙贞的谅解支持,叔嫂二人相敬如初。


  此剧改编后重在描写角色的情感纠葛,不仅增强了包拯与吴妙贞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突显了二人“明是非,主正义”的人性光辉。在传统剧目中,清官戏、公案戏一直深受观众喜爱。尤其是京剧舞台上,以包拯为主角的剧目很多,被称作“包公戏”,如《铡美案》《铡判官》《砸銮驾》《打龙袍》等,这些剧目都表现了包拯刚正不阿、执法如山、不畏强权的一面。《赤桑镇》的改编创排,又进一步丰富了这一人物的性格和形象。
  早期京剧舞台上曾有过一出花脸戏《铡侄跪嫂》,是根据地方戏梆子班的演出改编的,名净何桂山擅演,但不见精彩,后来渐渐失传,连有“十全大净”美誉的金少山也只会“铡侄”,不会“跪嫂”。据说戏里包拯“铡侄”时穿黑蟒,“跪嫂”改换白蟒,示素服赔情。所谓“铡侄”即《铡包勉》,此戏见于清道光四年庆升平班演出剧目之中,说明其渊源已久。但它的文本是有缺欠的,北京京剧团这次改编,把包拯“铡侄”的内心世界表达得更为深刻,包勉贪污受贿的事情揭示得自然巧妙,又将《铡包勉》和《赤桑镇》两折戏连演,合二为一,故事也更为完整。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团里主创人员都显得很积极,群情振奋。当时年过花甲的李多奎接受任务后心气儿很高,表下决心:“咱要向裘头儿(裘盛戎时任副团长)看齐,他几天,我就几天,别因为我误了献礼的日子。”李多奎当时患有高血压症,病情较重。他为了保证准时交出高质量的作品,闭门谢客,抱病服药,废寝忘食。一个人吃住在家宅后院的小二楼上,背词的同时,边拉胡琴边哼唱腔,反复推敲琢磨,借鉴过去演出的传统剧目《滑油山》《游六殿》《斩浪子》《徐母骂曹》中的部分唱腔,进行重新设计加工。这出戏定由谭世秀司鼓,汪本贞操琴。李多奎经常与汪本贞研究到深夜,最终只用了八天时间就完成了背台词和唱腔设计,这也让舞台合作者裘盛戎非常感动,响排的时候连连拱手称谢:“二叔,时间这么紧,太难为您了!”
  《赤桑镇》篇幅不大,却是非常吃重的一出戏。剧中矛盾冲突变化跌宕起伏,角色内心思想斗争复杂。主演李多奎与裘盛戎认知相通,达成共识,遵循传统唱工戏的规律特点进行加工,以唱腔驾驭全剧。唱在唱工戏里起着主导作用,它不仅作为重要的抒情手段,还更多地代替了有节奏的念白, 有舞蹈的表演, 甚至代替了锣鼓的枢纽作用。所以一般的唱工戏里, 念白少, 身段少, 舞蹈少, 为唱工腾出了更广阔的篇幅。传统剧目中常见的唱工戏,如《二进宫》《三娘教子》《白良关》都是如此。观众在欣赏声腔之美的同时, 明晰剧情的推动发展, 接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赤桑镇》里的唱段很多且较为集中,老旦与花脸有多处对唱,西皮和二黄板式穿插转换,双方既要考虑自己的技巧发挥,更要兼顾全剧唱腔布局设计,注意给对方留接口。角色情绪过渡不能生硬,声腔要时刻符合人物的思想变化,这样的对儿戏在旧剧中全无参照,创作难度可想而知。
  全剧虽然是三场,但真正见戏的是在第三场。这一场,叔嫂会面,通过两个人物的感情与理智冲突,表现了是非善恶观念与伦理道德观念的剧烈斗争。一边是吴妙贞“我愈思愈想气往上撞”,另一边是包拯“劝嫂娘息雷霆弟有话讲,且落座细听我表诉衷肠”。也正是包拯的一番话,结束了舌剑唇枪的激烈争辩,转入平心静气的说服劝慰:“……小弟自幼被爹娘抛弃,多蒙兄嫂抚养成人。如今养育之恩未报,谁知包勉贪赃枉法,国法难容,私情难佑。还望嫂娘宽恕小弟!……”接唱[二黄二六]“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唱与念白血肉相连,念白使唱工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唱工,表现了包拯“铡侄”后的心理波动,面对嫂子的盛怒悲愤而婉转陈情、据理相辩,在感戴哺育之恩的同时,阐申自己公私分明的立场,提到曾受嫂嫂训教做了清官,争取得到谅解宽恕。通过唱工,也表现了吴妙贞见到包拯时的眦裂发指,斥责他忘恩负义,逐渐冷静下来之后,倾听包拯的苦衷和劝说,才慢慢彻悟,但又感到暮年丧子、晚景凄凉,直到包拯表示愿替侄尽孝,终得慰藉。这些复杂曲折的思想感情, 都是通过唱词的安排表达出来的。适当地运用唱腔, 发挥唱腔,没有丝毫的花哨卖弄。使观众怡心悦耳, 荡气回肠,觉得正是剧中人在思想感情转折变化处自然地抒发和宣泄。这恰是符合了唱工戏的创作规律。
  《赤桑镇》在音樂方面涵盖了西皮中的[导板][散板][流水][三眼][二六][快板][摇板]等诸多板式,后半部又转为二黄的[碰板]和[原板]等,真是声腔丰富多变,设计精美绝伦。更重要的是结合剧情、贴切人物,加上两位艺术家声情并茂的表演,使角色鲜活丰满,令人闻之动容、为之赞叹。《赤桑镇》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个有亲情、有苦恼、有原则,更为鲜活的包拯形象,不仅故事感人至深,而且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细腻真切,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京剧院也试图改编这个故事,曾由赵文奎和王玉敏演出,但反响平平。而其后北京京剧团整理改编的《赤桑镇》,以其发人深省的主题,简练集中的结构,带有哲理的唱词及优美动情的唱腔,却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功,受到广大观众和戏剧界同行的热烈欢迎,成为裘盛戎、李多奎晚期代表作,久演不衰,传唱至今。   《赤桑镇》与旧本的最大区别在于,删去了剧中原有的丞相王延龄奉旨前来的一组处理。旧本中包拯只是一味赔罪、小心服侍。吴妙贞则对包拯不肯宽恕,最终还是赖以丞相王延龄赶到,奉圣旨钦封吴妙贞为“淑慧夫人”,赐予“官诰一副,拐杖一根”,还命包拯“叔代子职,以尽孝道”,才稍许缓和了冲突,全剧在吴妙贞一片悲戚的哭儿声中结束。《赤桑镇》删去了这一情节,既注意表现包拯对嫂娘失子后的极大同情,又注意表现了包拯除恶务尽义无反顾的情操,而不是像真的做了什么亏心事,任由斥责、喏喏连声。经过改编以后,吴妙贞不仅是一个只知管家课子的贤妻良母,还是一个知书达理、深明大义的人。从来到赤桑镇后初见包拯时的愤怒,到经过一番劝说逐渐觉醒,由绝望变为宽慰,转为对包拯的赞许和支持,一系列复杂的心理状态表现的层次分明、细致入微,大大提高了剧本主题思想水平和艺术表演水平。
  在《赤桑镇》剧中,包拯对嫂娘以礼相待,深知吴妙贞老来丧子,必定极度悲伤愤怒,但只要讲明道理,嫂娘终会谅解自己。因为“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金石言永不忘铭记心房”。包拯身上的美德,很多就是吴妙贞性格中的美德的反映,很多都是吴妙贞嫂代母教的结果,对此包拯十分清楚,非常了解嫂娘的为人,所以才用“未正人先正己人己一样,责己宽责人严怎算得国家栋梁。小包勉犯王法岂能轻放,弟若徇私上欺君、下压民,败坏纪纲,我难对嫂娘”,这些话来劝导。当看到吴妙贞既不愿再为难包拯,也不愿孤单终老,哭得泪如雨下,想要碰死在赤桑时,他叫人拿来“孝巾”,表示今后要替侄子尽孝道:“劝嫂娘休流泪你免悲伤,养老送终弟承当,百年之后弟就是戴孝的儿郎。”这段[二黄碰板]唱得感人肺腑,字字情真。然后又进一步寻求支持,“今日事望嫂娘将弟宽放,我还要去陈州赈济灾荒。”让她知道这样做全都是为了严肃国家法纪,让黎民百姓得到幸福。吴妙贞这才释然,叫王朝把酒斟上,向包拯敬酒送行,承认“为百姓公废私理所应当”。叔嫂二人,一个“为黎民不徇私忠良榜样”,一个“明是非主正义贤良高尚”,最终化解怨恨,言归于好。
  裘盛戎和李多奎两位大师于1961年5月底,在北京长安戏院首演《赤桑镇》,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公演的第二场还进行了实况录音。美中不足的是,李多奎毕竟年事已高,现场有两处忘词儿的地方。一处是念信时,将“弟往陈州把粮放”,错念成了“弟往长亭把粮放”;另一处是末段[二黄原板]的首句,应该是“此一番到陈州去把粮放”,快起唱时李多奎忽然“晃范儿”,结果前三个字嚼了,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字,幸好后面及时想了起来,但是“到陈州”唱成了“去陈州”,与后边的“去把粮放”的“去”字雷同了。由于没能重新再录,这份演出资料成为绝版,遗憾也就无法弥补了。其实观众陶醉于声腔的韵味醇厚,对老艺术家演出中的失误并不介意,也能够谅解。首演仍然很成功,反响十分热烈。但李多奎并不满足于此,之后又把这段原板开始处加了两句唱词:“适才闻言语中把你冲撞,你体谅我年迈人失子的心肠”,还编了个很悦耳的大腔儿,再接唱“此一番到陈州去把粮放”。这样就把嫂娘吴妙贞请包拯谅解其初过激言行的心情更充分地表达出来了。同样,裘盛戎在这场演出中也出现了几处小失误,如果细听能察觉出来,“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的“自幼儿”、“金石言永不忘铭记心房”的“金石言”、“小包勉犯王法岂能轻放”的“小包勉”,都有演唱和胡琴不合槽的地方。与李多奎的精益求精相同,裘盛戎演出后也对《赤桑镇》作了进一步改进。比如[二黄二六]之前的那段念白,实况录音里同时有一段弹拨乐为主的音乐伴奏,裘盛戎认为虽然好听,但还是对念白有干扰,之后演出中就主动要求删掉了。
  《赤桑镇》公演后刚过半年,李多奎便因病住进了医院。没有他的合作,裘盛戎也很少再演这出戏。但由于两位大师炉火纯青的表演,有口皆碑的艺术声望,以及该剧音乐方面在声腔结构上的创新,使之成为北京京剧团推陈出新的艺术精品,二人合作的版本也成为流派继承者的范本楷模。这出戏裘盛戎与李多奎只留下这一份录音资料。1962年中国唱片社出版发行了《赤桑镇》唱片,由裘李二人的弟子李长春、王梦云演唱,是更为准确完整的录音版本。另外当时中央广播电台还请于鸣奎和赵鸣华合录过《赤桑镇》。
  《赤桑镇》以唱为主,裘盛戎根据包拯的思想脉络、内心活动,创造适合的板式,腔调苍凉沉郁,质朴感人。李多奎扮演的嫂娘吴妙贞,嗓音苍劲挺拔,喷吐有力。二人的对唱字头咬字尾,工力悉敌,珠联璧合。《赤桑镇》也是裘盛戎最后排演的一出历史故事戏,他在剧中的唱、念、做,都呈现出了高水平。演唱上以声传情、寓情于声、声情并茂,在几个主要唱段中,裘盛戎唱得段段经典,重情、重韵、重味;念白也是刻意求工,抑扬有致,剧中多次出现了“嫂娘”的[叫头],但念得各不相同;做表方面身段虽然不多,但做到了“无做之处不做作,当做之处不虚过”。基于对角色性格身份的正确理解,表演得不温不火,恰如其分。
  在《赤桑镇》中,包拯面对的是最让人难以割舍的亲情,他铡了自己的侄儿包勉,不仅内心自责痛苦,还要面对嫂娘吴妙贞的责怨怪罪。包拯对国家的赤胆忠心,及对嫂娘的深深愧疚,让观众感到无比敬佩与动容。有人把裘盛戎和李多奎二人合作的《赤桑镇》与他们曾合演过的传统戏《遇后龙袍》相比较,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藝术性上看,《赤桑镇》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加工改编的剧目当中,此剧绝对是戏曲舞台上推陈出新的艺术珍品之一。北京京剧院至今经常复排演出,成为其优秀保留剧目。
  还值得一提的是,《赤桑镇》当年创演时剧团只投入了一根鹿头拐杖和一幅屏风心,屏风的框架还是原来的。剧中吴妙贞所穿用的是李多奎自己私房的团花香色披和绿腰包,裘盛戎扮演包拯所穿用的仍然是《铡美案》里的黑蟒,其他配角如王朝、马汉、家院等,穿的也都是团里原来的服装。这样一出几十分钟时长的戏,演员寥寥数人,创腔排练不过半月,却能一炮打响,风靡南北。说明无论传统的还是新编的,剧目绝不是靠大制作和精包装就能得以传世的,关键还是在于演员表演上的魅力。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其他文献
被咬后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拔毒,但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处的污血。  用20%的肥皂水或1%的新洁尔灭彻底清洗,再用清水洗净,继用2%-3%碘酒或75%酒精局部消毒。  局部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不涂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伤口排毒。如伤及头面部,或伤口大且深,伤及大血管需要缝合包扎时,应以不妨碍引流,保证充分冲洗和消毒为前提,作抗血清处理后即可缝合。  可同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其他抗
期刊
天桥八大怪是天桥艺人中相貌奇特、言行怪异、身怀绝技、出类拔萃,又深受百姓喜爱的佼佼者中挑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们个个都身怀绝技,个个都有离奇怪异的绝活儿,无人能比,无人能为。  庚子年间(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的天桥八大怪  1.穷不怕  穷不怕的文学知识丰富,书法也很擅长,白沙撒字是他的绝活儿。他的一笔寿、一笔福、一笔虎,字迹工整,潇洒漂亮,一丈二的大字,行云流水。有书圣王義之
期刊
2017年7月10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少儿戏剧场高朋满座,2017暑期“最美少年”传统艺术体验活动的汇报演出即将在这里上演。来自北京各区县的美德少年、社会文明小使者是这次汇报演出的主角。6天之前,他们还只是对京剧或曲艺饶有兴趣却无甚了解的小爱好者,但经过6天紧锣密鼓地学习、观摩、彩排,此时的他们已然是舞台上表演得有模有样的小演员了。更重要的是,当演出结束他们回到各自的学校,
期刊
我自小生活在中关村北区,也就是现在的北四环中关村一带,被称为科源社区的小区。科源社区是什么时候被命名的我不得而知,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时期,在中关村人的叫法中它被称为科学院家属区北区,也称中关村北区。● 这就是特楼中第一个建造的14楼。它与13楼、15楼曾经都是俄式建筑,后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进行改造,加了横竖的外梁,原来的建筑风格已完全看不出来。  它很著名。它的著名源自科学院第一居住
期刊
尽管已年近六十,舞台上的李宏图留给观众的印象从来不“老”:他永远是那个俊俏的少年,总是粉面凤眼,雄姿勃发;他永远是那个抢眼的“角儿”,始终先声夺人,文武全能。悠长的舞台岁月并没有带走李宏图的英气,只为他的艺术积淀下久经磨砺的韵致。    “从1976年进入河北艺校学戏算起,我从事京剧行业到如今正好40个年头。这40年,从青葱少年,到如今我已经56岁,感叹时光匆匆,青春不再,也庆幸自己始终与京剧为伴
期刊
刘涛,中等个儿,稍胖,大前额,圆脸庞、圆眼睛,一口纯正的京腔,他将自己的愉悦都凝聚在收藏中,他说,“收藏是我的第二生命。”  刘涛的兴趣广泛、爱好很多,让人惊叹的还是他的收藏。从小他就喜欢收集烟盒、火柴盒、糖纸什么的,长大后他爱上了收藏。80年代开始收藏“毛章”,从此一发不可收,最后形成“红色系列”收藏。所谓的“毛章”即从1966年到1976年“文革”十年中制作的毛主席像章,再加上其他印制品,被统
期刊
丑话要说在头里  所谓“丑话”,就是别人不爱听的话。这些话谈不上对错,更是跟“长得”丑俊,没有任何关系。  老北京人有句口头禅:“我跟您可是丑话说在头里。”它的意思是,办一件事,只能有两个结局:成与不成。或者说:成功与失败。您在跟人谈办这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把不成的这种可能性,也就是“丑”,如实地告诉人家。  这就跟您的家人要做一個大的手术,医生会告诉您手术的风险,还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反正医生已经把
期刊
小时候,最喜欢听爸爸给我讲故事,什么“王祥卧鱼”“三打白骨精”“哪叱闹海”“林冲夜奔”“草船借箭”“王佐断臂”等许许多多的故事,就都是打那时候听来的。除了这些故事,爸爸还会讲一些关于咱老北京城自己的故事,像“高亮赶水”“八臂哪叱城”“北新桥下锁孽龙”“铸钟娘娘”等不少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曾经的宝塔旧址  在左安门内,龙潭湖的西北处,有一条贯穿南北的铁道,在这条长长的铁道附近,曾屹立着一座高30多米
期刊
去史家胡同,是酝酿好久的事了,其原因是史家胡同曾经居住过很多的“大人物”。我曾经想,倘若时光倒流,面对漆红挂彩的大宅门,轻轻敲响任何一家,走出的绝不是小到七品的芝麻官儿。即便不是官儿,也一定是响当当的社会名流。  这是我的主观猜测,有时设身处地地想,即使穿越时空去敲响那些漆红大门,那些大门也不是随便可以开的,就是开了,打开大门的也绝不是那些“大人物”,充其量是他们的家佣或是守卫。但有一点必须承认,
期刊
于明,1951年出生,比我大4岁。50年代,他的父母与我父母既是同事,两家又是邻居,关系很融洽。50年代末,我家搬到位于东交民巷的机关大院。那时我父母经常出差,顾不上照顾我。于是,大明(他的父母和大人们都这样叫他)哥奉父母之命,多次从东四他家那边坐公交来东交民巷接我去他家小住。记得他笑着叫我的小名“小豆”逗我:“豆、豆、启豆启豆呛,切糕炒白糖!”他爱讲故事,常把我逗得很开心。  “启蒙教练”  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