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报道

来源 :课堂内外·教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wenyin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报道一:深圳市某小学举行了校园雕塑的揭幕,令人震惊的是这组雕塑居然是狼群,还美其名曰《出征》,该校校长表示:“我们要重新对狼进行认识,就是要对孩子进行狼的教育,让孩子学习狼的精神”。一位老师表示:“谁敢吃你,你先吃了谁,这样才最后有利于强强合作。”
  报道二:长春市一中学在校园内扔出一枚重磅炸弹:取消初二年级18个班的班主任。该校校长称,取消班主任,各班成立执行班委会,由竞选上的执行班主任(原先的学生)主持班级工作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如果可行的话,该校将在全校推广“无班主任管理。无独有偶,深圳某中学近日推出“走班制”,没有固定教室,没有固定课桌,换一门功课就换一间教室,淡化了过去的班级概念,辅导员和导师取代了班主任。
  【评析】
  我丝毫不敢怀疑这些学校所做的此类举动的本意,也能从课程改革的角度领悟一些他们在新课改的领域大胆的尝试和这些尝试所要达到的目的,正如校长们所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要让他们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但我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是知识结构、年龄、心理特征都处于不稳定期,尚不成熟的孩子,我们进行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必须立足于此,必须考虑到孩子以前所接受的教育及其接受教育的方法、程度,否则会使孩子感到前后矛盾,无所适从。
  比如对于狼的认识孩子从小听妈妈、姥姥、幼儿园阿姨讲“大灰狼与小白兔”的故事时就明白了狼是一个凶残、狡猾的骗子,想方设法要吃掉小白兔。我们暂不去辩论狼是否具有学校所解释的值得我们大张旗鼓的向学生宣传的诸如团队精神、吃苦精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狼的本质应该定位在攻击性、掠夺性、占有性。强强合作也不需要通过这种消灭对方的手段来最终实现,难道要我们的孩子抛弃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仁爱、团结、与人为善而去学习吃人,学习主动攻击、掠夺别人……
  课改要引导孩子换方向、换角度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决不是要放弃原则的、无立场的、不负责任的、舍弃事物本质的创新,否则只会适得其反,非但培养不了什么创新精神,倒有可能培养出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四不像。当然还可以起到另外一种效果,那就是可以短期内积聚大量的眼球,迅速提升人气和知名度,并以此作为课改的成效。
  此外,课改还应该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把握教育的内在本质,在这些前提下循序渐进,不能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想短时间内出大成果。比如实现所谓的走班听课,取消班主任,取消了在中国盛行了几千年的班级授课制,将我们大学现在所实行的听一课换一个地方,和除了大事安排活动外基本上和一般同学难以照面的辅导员制度,不加区别生搬硬套到中学生身上的方法,似乎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培养学生之间的协调能力,但实质上存在种种问题:学生一次自主失败之后就容易各自为主,变自主为自由散漫;不存在一个相对固定的集体,也难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所谓的集体合作意识变成一句空话;缺乏组织力和凝聚力容易出现一盘散沙,放任自流的现象,学生之间变得比较陌生,缺少必须的交流和沟通,容易养成自我封闭的性格特征;课一上一走,学生与教师之间也缺少反馈,难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也不符合初中学生所固有的求亲、求近的心理特征,脱离教育的本质,背离我们教育培养的方向,出现目标与现实的严重脱节,甚至是背道而驰。
  【思考】
  反思你们地区课改实践中,有无突出“以人为本”的一两个好的创新做法,实践结果如何?你如何思考?
  【案例】
  星期五下午,我正在办公,一个农民模样的中年人急匆匆地来找我,原来我们班的四个学生把他种的玉米苗踩死了。我当时非常震惊,因为前几天,学校还在红领巾广播中宣传要爱护庄稼,学生不会明知故犯吧。我虽说难以置信,但还是一个劲的赔不是,并答应他,一定尽快给他答复。
  我把四个学生喊到跟前,问清了原因。原来他们在老操场打篮球,打热了就在树阴下乘凉。不知谁想了个鬼主意,从一条枯竭的小河这边跳到那边,比赛谁跳得远。于是,河那边的玉米苗就在他们的玩闹下遭殃了。
  知道原因后,我非常生气,怒气冲冲的训斥了一番,可他们满不在乎,一个学生竟说:“老师,我只踩坏了两三株玉米苗而已。”脸上的表情好像告诉我:“老师,你没有必要为了几棵玉米苗对我们发这么大的火。”
  我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想起了以前在班级发生的很多事情:
  不知谁逮了只鸟带来学校玩,最后被大家折腾死了;为了吃到鲜美的龙虾,许多学生杀死癞蛤蟆和青蛙,用它们作饵料;马丽丽同学在体育课上不小心跌倒了,不少人笑得前仰后合,却没人伸出手把她扶起来……
  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可这些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都去哪儿了?我作为班主任,一直都是简单的训斥,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品质,我是有责任的。这件事不能就此打住,我决定利用这一并不光彩的事情,开展一次实践活动。
  ——为玉米苗开“送别会”
  星期一早上,我批改日记时,发现副班长孙倩写了一篇文章——《一株小玉米苗的哭诉》,读后我心中一思量,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吗?我把这篇日记作了一番修改。
  班会课上,在忧伤的音乐声中,我动情地朗诵了这篇文章,文章是这样的:
  我是一株普通的小玉米苗,刚从土里钻出来,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我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语,看到了我的同伴们。我们尽情地吮吸着清凉的甘露,接受阳光的抚慰。我身边有一条枯竭的小河,小河那边是一所小学,我每天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欢笑声,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打球。我觉得自己和孩子们已经是好朋友了。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农民伯伯来看我们了,他抚摸着我说:“孩子们,快快长大吧!”我听了,心里特别希望自己赶快长大。农民伯伯走了,我和同伴们在快乐地聊天。忽然,河那边传来一阵嬉笑声。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五六个小男孩在河那边打篮球。我羡慕地说:“如果能和他们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多好啊!”突然,那几个男孩从河那边跳了过来。我顿时感到全身酸痛,一下子晕了过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天哪,同伴们都陷在泥土里,自己也已经遍体鳞伤了。
  我想起了那几个男孩,他们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是他们,残忍地杀害了我的同伴们。我痛哭起来,哭了好久好久,我渐渐昏睡过去。睡梦中好像听到有人说话,我睁开眼睛,是农民伯伯。他气愤地说:“又是这帮孩子,把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玉米苗踩死了。我又是播种,又是施肥、浇水,好不容易才长出了这些可爱的小苗儿。现在的孩子呀,怎么成这样了,唉……””我想跟农民伯伯说声对不起,可农民伯伯已走了。
  我感到自己的生命在一点点消逝,可我还想对那几个男孩说:“亲爱的孩子们,我曾经那么喜欢你们,把你们当作我的好朋友,可你们为什么要伤害我们呢?”
  故事读完了,班级异常安静,同学们都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感情丰富的学生眼眶里已闪烁着泪花,就连踩坏玉米苗的那几个学生也羞愧地低下了头……
  我把已枯萎的玉米苗放在讲台上,说:“孩子们,小玉米苗把我们当成他的朋友,现在他走了,我们为他和他的同伴们开个送别会吧。”
  同学们在音乐声中默默地行动了,有的小组在创作送别小诗;有的小组在制作贺卡,送给玉米苗;有的小组商量下课后,给玉米苗一个新家……
  “小玉米苗 / 你再也闻不到花香 / 听不到鸟语 / 看不到可爱的世界 / 可是 / 你不要难受 / 也不要伤心 / 你要记住 / 我们永远是你的好朋友 / 一路走好 / 小玉米苗”,虽然诗句既不压韵也不优美,可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
  制作贺卡的小组把贺卡放在小玉米苗的身边,素净的白色,点缀着朵朵小黄花,上面写着:“可爱的玉米苗,你们安息吧!”
  ……
  下课后,同学们把玉米苗埋在学校花园里,把贺卡插在泥土上,整个行动我都和孩子们一起完成,看到他们虔诚的样子,我感到孩子们内心深处最善美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了。
  ——我们自己种玉米苗
  今天早上,我利用晨会课时间,和孩子们交谈昨天班会课的感受。
  陈云首先告诉我:“老师,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小玉米苗笑着对我说谢谢。”
  “你梦里的小玉米苗怎么样?”吴小华急切地问道。
  “还是嫩嫩的,绿绿的。”陈云高兴地说。 、
  “老师,昨天我们四个人商量了一下,准备买一些玉米种,种在自己家门口,等长出小苗,我们把它们搬到农民伯伯的田里。”其中一个犯错的学生说。
  这是我原计划的第二步,没想到孩子们自己要求这样做了,我微笑地点点头。
  “老师,既然是我们的过错,我们自己承担。”另一个学生接着说。
  “老师,我们也种!”其他学生都站起来说。
  “好,我们大家一起种!”我真的被感动了。
  ……
  昨天的班会活动激起了孩子们的道德情感,使他们形成了健康的道德认识。经过一夜的思考,四个孩子承认了错误,主动提出种玉米苗,赔偿农民伯伯的损失,这不正是我开送别会的初衷吗?
  ——把玉米苗还给农民伯伯
  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把玉米种种下地。以后的几天里,孩子们遇到我就告诉我种植的情况。一个星期后,孩子们欣喜地告诉我,他们种的玉米种长出小苗了,嫩嫩的。我告诉他们,等再大一些,就可以搬到农民伯伯地里了。
  孩子们都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又过了几天,我种的玉米苗已经长得很高了。中午放学时,我宣布下午把玉米苗搬来。下午到学校的时候,我发现教室前面放着一排排用纸包好的带着土的玉米苗。我们捧着小苗,向农民伯伯的田走去。到了那儿,我们才发现那块地里又重新种上了玉米苗,孩子们都有些失望,我说:“找一块空地种下吧,农民伯伯看见了,一样会高兴的。”孩子们都小心翼翼地,生怕又踩坏了田里的小苗。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把苗都种下了地。
  回到班级,大家感觉轻松多了。
  孩子们的心是滚烫的,从课堂到校外,他们自始至终都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通过活动,不仅学会了一门技能,还培养了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
  ——向大家做个宣传吧!
  又一个班会课上,我对这件事情作了总结。
  “同学们,经过这件事后,老师发现你们是一群心地善良、敢做敢为的好少年……我非常受感动,相信同学们以后会做得更好!”
  “老师,我们还想做一件事,我们想出一期宣传板报,也向其他班级的同学宣传宣传。”班长说。
  “是呀,听说其他班也有踩坏庄稼的情况,你想的办法真不错。”我对她的想法给予了肯定。
  “我想写一篇文章投稿。”
  “我想把这件事告诉我的好朋友,让他们也知道。”
  ……
  【评析】
  一次看似偶发的事件,触发一场让学生经历心灵里程的教育体验。
  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犯一些错误。作为教师,不可空口说教,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而这些问题正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良好契机,我们要把握住这些有利时机,帮助孩子们真正学会做人。
  孩子们是最富有情感的。在老师语言的调节下,音乐的渲染下,很容易激起他们强烈的情绪,他们就会主动地用心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没有距离的。
  我真庆幸当时没有过多地训斥那四个孩子,也没有在班会课上讲什么大道理。在这次活动中,孩子每天都被感动着,他们的思维、想象、创造、情感得到充分而和谐的发展,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情动而辞发”,孩子们经过真切情感的体验后,迫切地想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别人分享。于是,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面的活动中。
  【思考】
  1.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教诲?你的教学生活中一定也遇到过这样的事例,说说你是如何处理的。
  2. 有人说: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请你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其他文献
【安徽省枞阳中学,安徽安庆246700】     【摘要】 针对初中生升入高中后英语成绩普遍大幅下滑的状况,本文从教材、教法、学法三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英语;衔接;教材;教法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  初中课程相对简单轻松,很多学生在初一初二时是玩着学,升入初三,苦干一年,考上了,于是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认识
期刊
据新华社电: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再次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动解决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使用字典问题。  其中,各地新华书店要积极配合商务印书馆做好发行工作,保障《新华字典》以最低价格、最快速度销往农村,各地要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将《新华字典》列入2012年新建和补充农家书屋采购书目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将《新华字典》列入“东风工程”免费赠阅出版物目录。  自去年以来,各地新闻出版行政
期刊
【重庆市南岸区辅仁中学,重庆南岸400066】    【摘要】 在初中历史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教学中,一方面要痛斥日军兽行的同时,也要以更为理性的姿态,分析其成因即军国主义;另一方面,通过对南京大屠杀中人性的解读,抛弃单纯的“愤青”思想,理性地看待南京大屠杀,认识到爱国并不等于盲目排日,正确引导学生对战争进行反思。  【关键词】 战争反思;人性;理性;历史  近些年,在学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日”
期刊
【重庆市朝阳中学,重庆北碚400700】    【摘要】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设计时,一是教师应该注意从书报杂志、影视网络中收集历史信息,并把收集到的资料构建成自己的资料库,方便备课时剪裁;二是教师应该依据课标,了解教材.掌握教材内容特点,恰当设计教学导入;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进行教学设计以及实际授课中的微调。  【关键词】 导入;课堂;方法;历史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设
期刊
【案例】  10月的北京,高一年级的全体学生三三两两赶往书市。只见他们有的在向工作人员打听着什么,有的在一个个书摊前伫足观察,有的三五成群正围着一位购书者进行实地采访,还有的甚至自告奋勇担当起了义务售书的工作……学生在短短半天时间内调查了购书者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消费水平、购书动机及所购图书的类别,并了解到当天的人流量、销售额、畅销书排行榜及图书打折等有关数据。   第二天,学生如约交来了详尽的
期刊
影片《飞向未来》讲述了一个13岁淘气男孩许愿“成为大人”的故事,但当他如愿变成大人后,由于精神跟不上身体的成长,经历了种种痛苦。  现实中,一些家长也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孩子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大人”:小学生也敢大胆地表达“爱情”了,男女同学互相倾慕、传纸条、发短信……种种“早恋”迹象从中学提前到了小学,并有上升趋势。  悸动的青春让孩子困惑、家长困窘,为家庭、社会和未来埋下了不安的种子。面对悸动的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实现课堂中间效率的提高需要改变一些课前的观念,探究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情景式教学模式-互动式,及教学方法的更新和反思,并体验和享受外语学习的乐趣是尝试也是探讨更是教育的真谛。  【关键词】课堂;效率;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012-02  1 课前需要的改变  1.1 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
期刊
【摘要】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来自全国28所艺术院校的代表共聚中国戏曲学院,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及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于推动各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将发挥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艺术院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022-0
期刊
【摘要】自新课改标准颁布以来,各地都努力响应,力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是,在课堂中我们时常发现,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有些其实只是注重形式,与原来的方式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所以本文旨在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定义、必要性、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这些学习方式的策略来谈这三种学习方式的实质及联系。  【关键词】课改; 自主; 合作 ;探究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教师口语”是培养师范生职业技能的专业必修课。目前“教师口语”课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教师口语技能是未来合格教师必备的职业基本功,在师范生各项技能训练中占首要地位。“教师口语”课的教学必须突出其职业特性,否则就会大大削弱了教师教育的专业特色。  【关键词】教师口语;改革创新;口语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01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