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乐妈怀孕前就知道钙的重要性,怀孕时把补钙当成一项重点工程,孩子出生后,更是把钙当作营养补充的重点,她觉得只有钙充足了,孩子才能长得高,让她困扰的是,2岁的乐乐怎么会比同龄的孩子更瘦小?
钙对人体的重要性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但过分重视使很多妈妈都像乐乐妈一样陷入了疯狂迷“钙”的误区。笔者在此想提一些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补钙”需要太阳
维生素D能调节钙磷代谢,还可促进小肠对它们的吸收,还能使钙沉积于骨骼中,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代谢。不过,如果宝宝大量服用添加了维生素D的钙品,就不但达不到补钙的效果,还可能引起中毒,因为经常服用维生素D反而会抑制体内自身维生素D的形成,或是引发维生素D大量摄入而积蓄中毒现象。中毒症状高钙血症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和软组织钙化,出现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心率不齐,呼吸困难,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
“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也不例外。“晒太阳”使机体通过最自然的方式合成自身需要的维生素D,在量上会“恰如其分”。或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脏及鱼肝油等。这是最安全的方式。当然,在太阳不足的季节或地区,适当补充含维生素D的钙品是应该的。
“补钙”需要运动
户外运动少会加速骨钙的丢失,运动可以明显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经常运动者因骨头得到硬力的刺激,可获得较好的骨质量。多运动可以增加身体平衡性,减少摔跤几率和骨折发病率,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钙消耗。据研究,负重型的运动是最能达到效果的,如游泳、提物上楼梯等。没条件的,只要能每天坚持快速步行,慢速跑步等效果也不错。如果小孩太小,亦可多让小孩进行户外游戏。
“补钙”需要饮食
小儿肾功能未发育成熟,所以身体排钠能力较低。钠和钙都是同时经肾脏时,钠会较钙优先被身体回收再用。摄取太多钠,会间接增加钙在尿液中流失,影响骨骼发展。因此,食盐过量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而且,口味重将形成生活中的不良饮食习惯,不但会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的几率,还会导致骨质疏松。
肾脏每天会将过多的钠随尿液排到体外,每排泄1000毫克的钠,同时损耗大约26毫克的钙,所以人体需要排泄掉的钠越多,钙的消耗也就越多。
大鱼大肉会“吃”掉钙。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家长们惟恐小儿长不高,长不壮,拼命大鱼大肉地伺候着自家宝贝。研究证明,高蛋白饮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过量摄入大鱼大肉又不注意酸碱平衡,将导致钙的大量流失,最终影响小朋友的骨骼生长。因此,给小儿提供的蛋白质应该是适量而质优的。另外肉中如果有大量脂肪会与钙结合成难以溶解的钙盐,同样影响钙的吸收。
别一“钙”而论
乐乐妈疯狂给孩子补钙,但补钙不能只补钙,还要注意钙与“磷”、“镁”、“锌”、“铅”等的关系。
磷
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的钙/磷比例是2:1。钙磷比例失衡是导致人们缺钙的原因之一。它的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但般出现在老年人。对于小孩来讲,更多的情况是过多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导致磷比钙的摄入高出数倍,甚至十几倍。这样,饮食中过多的磷会把体内的钙带出体外。母乳中钙磷比例恰当,因此是婴幼儿的最佳选择。
镁
人们补钙的时候,只注意补充维生素D却往往不知道要补充镁。钙与镁的比例为2:1时,最利于钙的吸收利用。另外,镁是骨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对促进骨骼生长和维持骨骼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补钙的时候,切记不要忘记了补充镁。如坚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黄豆、瓜子(向日葵、南瓜子)、谷物(特别是黑麦、小米和大麦)、海产品(金枪鱼、鲭鱼、小虾、龙虾),这些食物中含镁较多,可以选择食用。
锌
锌与钙不能同服因为锌与钙同是二价离子,互相之间有拮抗作用,在吸收的过程中竞争同一载体,从而影响吸收。如果确实两者都需补,须间隔2小时。
铅
补钙要排铅。机理与前述的类似。铅与钙在肠道吸收过程中共用同一部位的转运蛋白。二者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降低铅的含量可有效地增加钙在肠道内的吸收。
食物搭配需得当
小儿不正当的饮食行为如偏食或食物搭配不当也会影响钙的吸收。用钙制品时,若摄入含较多草酸、鞣酸的食物,如菠菜、竹笋等这些食物中的有机酸与钙结合成难溶性的盐,会降低补钙效果。
高钙食品与维生素C制品或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一起服用,其生物利用度要增强12%。大量的维生素C可使钙能更好地被小肠吸收。
高钙食品:豆类、花生、乳类,海带、鱼虾、紫菜、木耳或深绿色叶子的蔬菜如花椰菜、雪里红等。
巧搭食物能够提高钙的利用率:如豆腐炖鱼,鱼肉中含维生素D,豆腐含钙丰富。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使豆腐中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主食讲究谷豆类混食,不仅能使氨基酸互补达到最理想化,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编辑 杨黛清
钙对人体的重要性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但过分重视使很多妈妈都像乐乐妈一样陷入了疯狂迷“钙”的误区。笔者在此想提一些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补钙”需要太阳
维生素D能调节钙磷代谢,还可促进小肠对它们的吸收,还能使钙沉积于骨骼中,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代谢。不过,如果宝宝大量服用添加了维生素D的钙品,就不但达不到补钙的效果,还可能引起中毒,因为经常服用维生素D反而会抑制体内自身维生素D的形成,或是引发维生素D大量摄入而积蓄中毒现象。中毒症状高钙血症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和软组织钙化,出现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心率不齐,呼吸困难,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
“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也不例外。“晒太阳”使机体通过最自然的方式合成自身需要的维生素D,在量上会“恰如其分”。或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脏及鱼肝油等。这是最安全的方式。当然,在太阳不足的季节或地区,适当补充含维生素D的钙品是应该的。
“补钙”需要运动
户外运动少会加速骨钙的丢失,运动可以明显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经常运动者因骨头得到硬力的刺激,可获得较好的骨质量。多运动可以增加身体平衡性,减少摔跤几率和骨折发病率,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钙消耗。据研究,负重型的运动是最能达到效果的,如游泳、提物上楼梯等。没条件的,只要能每天坚持快速步行,慢速跑步等效果也不错。如果小孩太小,亦可多让小孩进行户外游戏。
“补钙”需要饮食
小儿肾功能未发育成熟,所以身体排钠能力较低。钠和钙都是同时经肾脏时,钠会较钙优先被身体回收再用。摄取太多钠,会间接增加钙在尿液中流失,影响骨骼发展。因此,食盐过量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而且,口味重将形成生活中的不良饮食习惯,不但会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的几率,还会导致骨质疏松。
肾脏每天会将过多的钠随尿液排到体外,每排泄1000毫克的钠,同时损耗大约26毫克的钙,所以人体需要排泄掉的钠越多,钙的消耗也就越多。
大鱼大肉会“吃”掉钙。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家长们惟恐小儿长不高,长不壮,拼命大鱼大肉地伺候着自家宝贝。研究证明,高蛋白饮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过量摄入大鱼大肉又不注意酸碱平衡,将导致钙的大量流失,最终影响小朋友的骨骼生长。因此,给小儿提供的蛋白质应该是适量而质优的。另外肉中如果有大量脂肪会与钙结合成难以溶解的钙盐,同样影响钙的吸收。
别一“钙”而论
乐乐妈疯狂给孩子补钙,但补钙不能只补钙,还要注意钙与“磷”、“镁”、“锌”、“铅”等的关系。
磷
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的钙/磷比例是2:1。钙磷比例失衡是导致人们缺钙的原因之一。它的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但般出现在老年人。对于小孩来讲,更多的情况是过多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导致磷比钙的摄入高出数倍,甚至十几倍。这样,饮食中过多的磷会把体内的钙带出体外。母乳中钙磷比例恰当,因此是婴幼儿的最佳选择。
镁
人们补钙的时候,只注意补充维生素D却往往不知道要补充镁。钙与镁的比例为2:1时,最利于钙的吸收利用。另外,镁是骨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对促进骨骼生长和维持骨骼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补钙的时候,切记不要忘记了补充镁。如坚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黄豆、瓜子(向日葵、南瓜子)、谷物(特别是黑麦、小米和大麦)、海产品(金枪鱼、鲭鱼、小虾、龙虾),这些食物中含镁较多,可以选择食用。
锌
锌与钙不能同服因为锌与钙同是二价离子,互相之间有拮抗作用,在吸收的过程中竞争同一载体,从而影响吸收。如果确实两者都需补,须间隔2小时。
铅
补钙要排铅。机理与前述的类似。铅与钙在肠道吸收过程中共用同一部位的转运蛋白。二者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降低铅的含量可有效地增加钙在肠道内的吸收。
食物搭配需得当
小儿不正当的饮食行为如偏食或食物搭配不当也会影响钙的吸收。用钙制品时,若摄入含较多草酸、鞣酸的食物,如菠菜、竹笋等这些食物中的有机酸与钙结合成难溶性的盐,会降低补钙效果。
高钙食品与维生素C制品或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一起服用,其生物利用度要增强12%。大量的维生素C可使钙能更好地被小肠吸收。
高钙食品:豆类、花生、乳类,海带、鱼虾、紫菜、木耳或深绿色叶子的蔬菜如花椰菜、雪里红等。
巧搭食物能够提高钙的利用率:如豆腐炖鱼,鱼肉中含维生素D,豆腐含钙丰富。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使豆腐中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主食讲究谷豆类混食,不仅能使氨基酸互补达到最理想化,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编辑 杨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