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也能充满生命活力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man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课堂中几乎看不到猜想、实验、观察、推断等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应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教育界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身为数学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吸收各学科教学的精华,构建有利于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教学,赋予数学学习生命的活力,解放学生的生命活力,体现自身的生命活力。那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
  自信:活力课堂的心理支柱
  “自信”是人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自信”是学生学好数学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帮助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自信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
  自信是理想之帆,自信是成功之船。培尔辛说:“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家长的教育与评价。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笔者认为,应当在学习数学新知识的过程中,从低起点着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实际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探索新知识,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学困生”有一个倾斜政策,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教师巡视时,优先帮助学困生;课堂批改,重点批改学困生的;小组议论,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提出希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他们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表现着自己,作为教师,都应该想自己的学生得优秀一点,而每个学生希望老师给自己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数学课堂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要进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及心理素质培养。为了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教师尽可能“退居二线”,给学生走上讲坛,当一回“小老师”去表现自己的机会。
  平等:活力课堂的根本保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组织者”的教师任务是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引导者”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
  “合作者”的任务是参与小组研究活动,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师生对话,交流互动,必要的解疑、补充、讲述、总结、板书等。
  在此就新老教材的教学而言:老教材的教学,重心是“教师教”。新教材教学重心是“学生学”。新教材的教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能体验到平等、合作、交流带来的乐趣其乐无比。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惟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能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上数学课,才能够提出许许多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数学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例如在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讨论这三种图形有什么关系?与往常一样,同学们争先发言。有一名学生非常胆小,想说又不敢说,笔者发现后,信任地朝他点点头,示意他发言。他勇敢地站起来,回答说:“我认为它们之间有这样的关系,把平行四边形的边拉直就成了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一样长就成了正方形。也就是说平行四边形好像是爷爷,长方形好像是爸爸,正方形好像是儿子。”这位同学一说完,笔者立即表扬他,“你的发现太精彩了”,大家为他鼓掌。从此以后,这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进步很快。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走路,尤其是差生,需予以更多的关爱。笔者经常抓住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用这样的语言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你回答得真好”“成功了”“向你祝贺”“还没想好,没关系,继续想好吗?”……像这样构建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氛围:活力课堂的广阔舞台
  学习兴趣不是天生俱有的,而是后天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个性化行动,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自主的、能动的、富于创造性的。因此,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要让学生“动”起来,要让课堂气氛“活”起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后,教师设计一个“换钱”的游戏:
  师:老师手中有1元钱,想和你们换角币。你们愿意吗?
  学生齐声回答:愿意。
  师:怎样换才能使双方都不吃亏?
  组织学生同桌讨论,各组纷纷汇报自己的想法。
  生1:我要用2张5角的和老师换。
  生2:我用10张1角和老师换1元钱,因为1元=10角。
  生3:我拿5张2角的钱和老师换1元钱。
  生4:我先拿1张5角,再拿2张2角、1张1角和老师换,行吗?……
  这种宽松的课堂氛围使所有同学都受到了感染,同学们各抒己见,毫不相让,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换钱的过程,不仅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而且元和角的关系也在换钱中潜移默化地被学生掌握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种开放的情境中,平等地交流,使整个课堂变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学生的个性、以及对事物的独特感受与见解在课堂中得到很好的展示。可以说课堂为他们提供了张扬个性、施展才华的舞台。
  方法:活力课堂的利兵锐器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将会终生受用不尽。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还应将自己长期累积的学习经验与方法传授给学生,交给他们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让他们自己去学着发现问题,注重过程,解决问题。
  有人曾说:一个有修养的老师的一句话、一个不经意的行动,在一定的时机、一定的场合,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辈子,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去估算、猜测、推断、计算与验算,同时指导他们去分析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如在教学“移多补少应用题”的操作中,不暗示学生操作方式、途径,仅提出实验目标:“你能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移一移,说说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吗?”将实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实践、交流,多角度地探究出问题的解决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又如在教学解应用题时,笔者总是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提出预习要求与目标。上课时首先组织学生讨论从何想起?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让学生从讨论中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操作、观察、思考、质疑、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生活:活力课堂的源头活水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对学生学习数学大有裨益。实践也证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
  首先,生活实例融入数学。结合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课, 让教与学跳出教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大起来。超市的价格标签、银行的利率、家装材料的购买面积估计以及食堂菜谱的调查统计表等等, 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源素材。这样的学习无疑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其次,数学问题回归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既对数学内容进行了拓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才能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总之,充满生命力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要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地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营造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气氛,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煽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能力,开发其智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金锁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金银花中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方法金银花经体积分数为70%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及ODS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
<正> 我省现有中医院79所,其中省级2所,市级8所,县、区(县级市)68所,中西医结合医院1所。今年10月,我们对全省61所县(区)级中医院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现状 1.
<正> 随着中医药逐步走向世界,各国研究中医药的专著、专论日益增多,并已成为国内中医药专业图书馆重要的文献信息来源。笔者多年从事外文书刊的收集、分编和管理工作。实践
期刊
目的建立马钱子药材中生物碱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以未涂层石英毛细管(75μm&#215;50cm)为分离通道,80mmol&#183;L^-1 Tris-H3BO3(醋酸调pH至4.0)为运行缓冲溶
<正> 我院是一所以中医为主的综合性教学医院,1984年,由中央和地方投资四千余万元,对医院进行重点改建。由于国家财力有限,改建过程中的急诊楼和肝炎用房只能作为二期工程予
笔者作为班主任深知孩子的良好品德习惯需要教师培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只要教会他们知识,还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这就需要班主任全身心地关心他们,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曾经听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笔者所教的班级是小学中年级,对他们的德育教育更不能光靠语言文字,而是从每一件生活中的事情去渗透,去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及时沟通家长  笔者在17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最注重的就是家庭教育。
目的 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否能通过加速乙醇代谢而解酒以及是否能对抗乙醇对肝脏的损害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随机分组,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和不同剂量的NAC,20min后灌胃
<正> 目前,各地中医院在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如强化教育,树立典型,完善制度,增强制约等等,使医德医风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笔者就中医院医德医
<正>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北部山区,是老、少、边、穷地区之一,全市所辖的八县三区中有六个县是国家贫困县。全市土地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人口345万,其中少数民族占38.7%,农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