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校本教研队伍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1.营造“全员性”科研氛围。校本教研理念的核心,应是以校为本,以教师为中心,以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贯彻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主线,以解决本校在实施新课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提升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
2.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教研组不应该以任何形式、任何权威来压制教师个人的专业见解。对教师提出的不同教学观点和进行的教改应该给予理解和尊重,少苛求、多包容,少求同、多求异,使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使创新精神成为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
3.营造团结合作氛围。学科教研组是最基本教研组织,教研组长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在学科教研组建设上,组长不仅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也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与青年教师促膝谈心,沟通交流,出主意,想办法,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后顾之忧。青年教师也主动挑重担,减轻科研组长的负担,相互关心,人与人之间更加贴心,增强了凝聚力。
二、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
1.建立完善教研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系统而又完善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是新课程实施校本教研体系建设的根本保证。构建“校长室教研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四级教研机构。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主动参与教学研究,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创造条件,营造学校教研氛围和教研文化。教研处主任是校本教研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管理者。教研组长、教研员积极协助教导处主任做好校本教研管理工作。教师根据自身实际、针对学校的规划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及教学教研能力。
2.建立完善教师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是学校常见的教研活动,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制度,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先由某一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搜集积累资料,精心编写教案,包括课件,然后再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对教学重难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学情,交流教法,修改完善。
3.建立完善的学习与交流制度。学习交流制度是保证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首先,要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形式,“三定”使学校教研活动会稳定。其次,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三有”使学校教研活组动档案资料齐全。再次,每次教研组活动,做到人人参与不缺席、人人发言不等待、人人实践不推让,使教研组活动研而有质。
三、校本教研培训实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1.培训内容要突出“新”“精”“用”。“新”指观念新、信息新、经验新,以利于教师知识技能更新,培养教师创新能力。“精”指培训内容是基础性的、发展性的,最有价值的;培训设计要突出重点,采用通识培训、学科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优化结构。“用”指培训内容应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实用性、挑战性和激励性。
2.灵活多样的校本培训形式。校长要突出“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思路,把校本教研当作教学工作的重头戏来抓。校长既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研究成员;除了在会议上号召之外,还应该从计划到实施,从布置到总结,全程参与。请专家讲座指导,通过专家报告,向教师传输前沿信息,让教师了解课程与教学的现状,让理论走向实践。培训要针对课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立若干课题,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激发探究潜能,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3.师徒结对、同伴互助是有效的补充。充分利用各学校领导、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帮教,促进双方互助,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每年,根据教学安排,组织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传帮带,共同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老教师热情传授,细心点拨,青年教师则虚心好学,主动自觉,从而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校本教研专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补充
1.营造“全员性”科研氛围。校本教研的显著特点就是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全员共同参与。“全员性”科研策略是指学校要求并组织全校教职工参与研究的策略。把工作中的难题作为专题研究的课题,工作过程和专题研究实验过程结合起来,把工作总结和撰写研究论文结合起来。
2.实施学科内小课题研究。在教师层面,除了各级立项的科研课题外,教学研究以教学中存在的小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学科内部的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的研究遵循“反思形成课题——研究制定方案——实践予以检验——总结深化提升——成果应用推广”的基本思路,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训练作业互评互改习惯”等。
3.开展当务之急的专题研究。专题性教学研究是营造全体教职员工全员参与的有效载体。从参研队伍组成来看,专题性教学研究可以是同学科,也可以是跨学科,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是校外。从研究内容来看,专题性教学研究可以是智力层面,也可以是非智力层面。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要确立不同教师群体的发展目标,全方位探索新课改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如“新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新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等专题研究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1.营造“全员性”科研氛围。校本教研理念的核心,应是以校为本,以教师为中心,以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贯彻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主线,以解决本校在实施新课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提升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
2.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教研组不应该以任何形式、任何权威来压制教师个人的专业见解。对教师提出的不同教学观点和进行的教改应该给予理解和尊重,少苛求、多包容,少求同、多求异,使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使创新精神成为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
3.营造团结合作氛围。学科教研组是最基本教研组织,教研组长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在学科教研组建设上,组长不仅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也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与青年教师促膝谈心,沟通交流,出主意,想办法,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后顾之忧。青年教师也主动挑重担,减轻科研组长的负担,相互关心,人与人之间更加贴心,增强了凝聚力。
二、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
1.建立完善教研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系统而又完善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是新课程实施校本教研体系建设的根本保证。构建“校长室教研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四级教研机构。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主动参与教学研究,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创造条件,营造学校教研氛围和教研文化。教研处主任是校本教研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管理者。教研组长、教研员积极协助教导处主任做好校本教研管理工作。教师根据自身实际、针对学校的规划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及教学教研能力。
2.建立完善教师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是学校常见的教研活动,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制度,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先由某一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搜集积累资料,精心编写教案,包括课件,然后再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对教学重难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学情,交流教法,修改完善。
3.建立完善的学习与交流制度。学习交流制度是保证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首先,要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形式,“三定”使学校教研活动会稳定。其次,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三有”使学校教研活组动档案资料齐全。再次,每次教研组活动,做到人人参与不缺席、人人发言不等待、人人实践不推让,使教研组活动研而有质。
三、校本教研培训实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1.培训内容要突出“新”“精”“用”。“新”指观念新、信息新、经验新,以利于教师知识技能更新,培养教师创新能力。“精”指培训内容是基础性的、发展性的,最有价值的;培训设计要突出重点,采用通识培训、学科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优化结构。“用”指培训内容应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实用性、挑战性和激励性。
2.灵活多样的校本培训形式。校长要突出“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思路,把校本教研当作教学工作的重头戏来抓。校长既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研究成员;除了在会议上号召之外,还应该从计划到实施,从布置到总结,全程参与。请专家讲座指导,通过专家报告,向教师传输前沿信息,让教师了解课程与教学的现状,让理论走向实践。培训要针对课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立若干课题,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激发探究潜能,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3.师徒结对、同伴互助是有效的补充。充分利用各学校领导、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帮教,促进双方互助,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每年,根据教学安排,组织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传帮带,共同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老教师热情传授,细心点拨,青年教师则虚心好学,主动自觉,从而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校本教研专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补充
1.营造“全员性”科研氛围。校本教研的显著特点就是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全员共同参与。“全员性”科研策略是指学校要求并组织全校教职工参与研究的策略。把工作中的难题作为专题研究的课题,工作过程和专题研究实验过程结合起来,把工作总结和撰写研究论文结合起来。
2.实施学科内小课题研究。在教师层面,除了各级立项的科研课题外,教学研究以教学中存在的小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学科内部的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的研究遵循“反思形成课题——研究制定方案——实践予以检验——总结深化提升——成果应用推广”的基本思路,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训练作业互评互改习惯”等。
3.开展当务之急的专题研究。专题性教学研究是营造全体教职员工全员参与的有效载体。从参研队伍组成来看,专题性教学研究可以是同学科,也可以是跨学科,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是校外。从研究内容来看,专题性教学研究可以是智力层面,也可以是非智力层面。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要确立不同教师群体的发展目标,全方位探索新课改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如“新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新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等专题研究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