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现状调查与分析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mygod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潮州作为一个具备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小城市,应发挥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开展有效的文化旅游形象传播,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从而推动本市旅游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而对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传播现状展开调查和分析,是潮州开展有效的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调查与分析;“5W”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5-0064-05
  一、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概述
  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5w模式”或“拉斯维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5个w分别是: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这五个环节又称为传播者、信息、媒介、接受者和传播效果。
  二、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的5W分析
  (一)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者
  潮州的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受众(游客、潜在游客)在实施文化旅游活动之前,无法实地亲身体验和感知,传播者必须通过各种媒介让受众了解相关信息。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者应通过对各种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选择以及传播,让受众在实施文化旅游活动之前能对潮州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按照传播者分级系统,可以分为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层面。社会层面主要包括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组织层面主要包括旅游企业和各类相关的组织;个人层面则包括游客的亲友、导游、当地居民等。
  (二)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内容(即资源分析)
  潮州的文化资源丰富(如表1所示)[1],是历史悠久的岭海名邦,现有文物古迹7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潮州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三)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媒介
  媒介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其一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和技术手段;其二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2]。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可通过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媒介。
  不同的传播媒介拥有不同的传播特点及传播效果。以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为例(如表2所示)[3],大众传播是指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电影)、新型媒介(电脑、互联网、手机)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大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人际传播是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过程,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系统[2]。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媒介的运用恰当与否,关乎文化旅游信息的传播效果。以潮州工夫茶文化传播为例,潮州的工夫茶文化源远流长,传统采用的人际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夫茶文化的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充分利用当代的传播技术,让工夫茶文化的传播突破时空的限制,从而得到更好的推广。当然,新型媒体在操作技术、资金和环境上对传播者和受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受众
  传播学家克劳斯认为,受众按其规模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特定国家和地区内能够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这是最大规模的受众;第二个层次是对特定的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着定期接触的人;第三个层次是不但接触了媒介内容而且也在态度和行为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对于传播效果而言,第三个层次的受众属于最有效受众,在其身上体现了实质性的传播效果。
  在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过程中,传播受众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已经接触到了潮州的文化旅游信息,但是对潮州文化旅游没有兴趣且不打算出游的受众;第二种类型,已经接触到了潮州的文化旅游信息,并且对潮州的文化旅游资源有认识和兴趣但暂时并没有打算出游的受众;第三种类型,已经接触到了潮州的文化旅游信息,对潮州的文化旅游资源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已经做出了旅游打算或者即将采取旅游行为的受众。在受众研究中,本文将着重研究第二种和第三种受众类型的行为。
  (五)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效果
  在传播学领域,传播学效果具有以下双重含义:其一指带有说服动机的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其二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英国学者P.戈尔丁将传播效果分为四种类型,即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在本文的研究中,提及的传播效果分析主要集中于短期预期效果分析。在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由于传播者、受众、传播信息、传播媒介的影响,不确定因素较多,但是在短期内的预见性还是能够根据对市场的评估,做出正确的选择,故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及的传播效果均为短期的预期效果。
  三、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查说明
  1.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基于“5W”传播模式,根据传播者、受众、媒体、信息、传播效果五个角度进行问题设计,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问题1~4进行受众(游客)的基本情况分析,其中涉及受众的性别、年龄及学历等;第二部分,问题5~7进行受众的消费特征分析,其中包括受众的出游方式、目的以及受众感兴趣的潮州旅游文化资源类别;第三部分,问题8~10进行受众对媒体的使用情况分析,包括受众在准备到潮州旅游前是否有利用媒体了解相关信息、关注的哪些媒体信息,以及主要运用的媒介类型;第四部分,问题11~12进行传播效果分析,分析通过媒介收集到的潮州文化旅游资讯是否满足受众需求以及受众通过媒体了解的潮州与旅游后感知的潮州的符合程度;第五部分,问题13进行大众媒介和人际传播媒介的比较,分析出公众更倚重的传播方式;第六部分,问题14~16主要调查受众对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评价,包括受众对潮州旅游整体形象、交通状况、导游服务水平、基础设施、酒店服务水平、店铺服务水平、旅游商品状况以及对本次潮州之旅的评价。   2.样本选择
  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均为在潮州进行文化旅游的游客。笔者通过在潮州开元寺、牌坊街、广济桥等主要景点随机发放问卷,让游客填写调查问卷并回收。实地问卷调查可保证所有调查对象均为到潮州旅游的游客,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性。问卷的发放时间为2016年3月15日~3月26日,总共发放130 份,回收120份,回收率92.30%。
  (二)数据分析
  1.受众(游客)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中,在性别分布上,女性游客比例占据68.33%,男性比例为31.67%;年龄分布上,19~40岁的游客占据94.17%,18岁以下占据0.83%,41~60岁的占据5%,61岁以上的数据为零,以年轻人和中年人居多;学历分布上,小学的数据为零,初中占据的数据为3.33%,高中占据5.83%,研究生以上的占据0.83%,主要为大学学历,占据90%,学历相对较高。
  3.受众对媒体的使用情况分析
  根据受众对旅游地的信息收集积极性的调查数据,大部分游客都会积极的进行旅游目的地的资料搜集,会主动进行了解的游客占据45.83%,积极了解的游客占12.5%,较少了解的占32.5%,也有9.17%的人没进行了解。
  旅客来潮州旅游之前,即在准备过程中最想了解的旅游文化信息(多选题)比较丰富,比例也相对均匀,关注景点、景观等旅游资源占64.17%,关注风俗民情、饮食、历史文化等人文资源占83.33%,关注当地天气、交通、住宿等占60.83%。另外,关注旅行社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和报价等占35.83%;关注重要赛事、地方节庆活动等占21.67%。游客对旅游地的各方面信息都相对比较关注,这为旅游文化传播者展开有效的前期信息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在获旅游资讯的渠道(多选题)上,大部分游客采用网络和亲朋好友的推荐的方式,分别占比92.5%和64.17%,另外,电视媒体、杂志、报纸、广播分别占比34.17%、10%、8.33%、3.33%,其他渠道占比1.67%。数据显示大部分游客都倾向于在网络上获取相关的文化旅游信息,其次是通过亲朋好友的推荐。
  4.传播效果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有45.83%的受众认为其获取的信息只能基本满足需求,信息量一般;35%的受众认为虽然基本能满足其需求,但信息量不全面;只有10.83%的受众认为信息量丰富,能够满足其需求;有7.5%的受众认为这些媒介不能满足其需求;0.83%的受众认为完全不能满足其需求,处于不满的状态。
  此外,游客认为通过媒体了解的潮州与旅游后感知的潮州的符合程度调查结果令人比较满意,77.5%的人认为基本符合,5%的人认为很符合,但也有17.5%的人认为是不符合的。
  四、“5W”模式下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现状分析
  (一)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者
  在潮州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占据重要的角色,传播者是信息的发出者,对信息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数据显示,有45.83%的受众认为其获取的潮州文化旅游信息只能基本满足需求,信息量一般;且有43.34%的受众认为潮州形象模糊甚至非常模糊。当前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传播力量比较分散,不集中,这导致无法有效整合各方面的传播力量最大程度地为受众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信息。
  在潮州文化旅游传播的过程中,政府作为最权威的传播者,应该发挥其宣传主导作用,在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侧重于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的引导。而其它类型的传播者,则在政府的引导下可根据各自的不同优势有侧重地进行文化旅游形象传播。
  (二)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受众
  调查数据显示,潮州文化旅游中女性游客相对较多,且年龄主要为学历较高的年轻人和中年人。旅游信息传播者可把握并利用这个规律,开发迎合受众喜好的体验式潮州文化旅游资源,让游客参与其中。以迎合女性游客喜好为例,可开发“潮绣”体验式旅游活动。潮绣是潮州特有的民间艺术,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记载和阐释潮州人民最具特征的文化心理和价值理念。开发“潮绣”体验式旅游活动,一方面能迎合女性游客的喜好,另一方面能推广和传播潮州民间艺术。由于受传者的人格结构、所处的环境、思维方式、接触的媒体等存在差异,受众会对同样的传播信息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对游客进行分类,针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的游客提供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进行文化旅游的个性化定制。
  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信息搜寻呈现主动积极的状态,且其出行方式以亲朋结伴为主。这为潮州文化旅游的设计路线规划提供了参考价值,潮州文化旅游可提供家庭式出游路线,为一家人或团体出游提供相应的服务。
  (三)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媒介
  调查数据显示,受众主要通过网络、电视和亲朋好友这三个媒介获取旅游资讯。其中,大部分受众倾向于相信亲朋好友的推荐信息,因此,在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中,应该重视口碑传播。
  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获取信息。数据显示,92.5%的受众会通过网络上获取旅游信息资源。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应充分利用网络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传播优势,加大潮州文化旅游信息的网络传播力度,如利用游记、旅游攻略、达人推介、网络3D体验等方式吸引游客。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应通过有效整合各类媒介的传播优势,形成合力。
  (四)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信息
  在调查问卷中得知,有80.83%的游客认为收集到有关潮州文化旅游的信息基本能满足其需求,但其信息量一般或不全面;游客同时认为目前潮州各旅游业企业并未形成统一有效的信息传播机制,信息传播处于相对零散的状态,纷繁冗杂的旅游信息加大了游客搜索信息的负担并且容易导致信息疲劳。可见,在当前的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信息中,信息的质与量均没有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在开发有吸引力的潮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注重同时提高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信息的质与量。
  (五)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依次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认知层面的效果;2.心理和态度层面的效果;3.行动层面的效果。受众未到潮州旅游之前主动通过各种媒介了解相关信息,属于认知层面的效果;受众通过信息检索,对潮州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在情感和态度上有了一定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的效果;受众做出了到潮州开展文化旅游的决定,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属于第三层面的效果。调查数据显示,有71.67%的游客对自身的潮州文化之旅感到基本满意,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潮州的文化旅游服务。潮州市文化旅游城市形象的传播,应通过传播主体各方面的努力,从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为层面上影响内外部受众,引发内外部受众的共识、认可与行动。
  五、结 语
  截至2010年,中国国家旅游局共评出339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的强力开发,旅游城市数量的猛增,使旅游市场竞争全面迈入“战国时代”。面对异常激烈的行业竞争,作为一个具备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小城市,潮州应如何发挥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开展有效的文化旅游城市形象传播,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从而推动本市旅游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传播学的“5W”模式,对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传播现状展开调查和分析,以期为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塑造与进一步传播工作提供一定的前期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丹,李婉佳,郭培杰.潮州旅游名片品牌营销策略研究[A].林伦伦.潮汕区域文化研究-韩山师范学院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成果集[C].广州:花城出版社,2013.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黄莉.基于“5W”模式的桂林旅游信息传播现状研究[D].广西大学,2013.
  [责任编辑:东方绪]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媒体的迅猛成长,传统报纸不断探索出路,广州日报社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传统报业的前列,即成立了中央编辑部,所有报纸从业人员就地转型,全面介入到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中央编辑部以报社本部为基础,创办“和报纸浑然一体的网站”,努力变革新闻生产的流程,争取使新闻生产流程由封闭式走向了开放式。  关键词:中央编辑部;新媒介;新闻生产;广州日报社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2013年,SBS电视台凭借其成熟的电视剧制造产业链连续制作播出了《主君的太阳》《那年冬天风在吹》《听见你的声音》《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等几部偶像剧,掀起了韩剧的新一轮热潮。其中以《来自星星的你》最为火爆,电视剧红遍大江南北的同时也带动了与之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为例探讨了韩剧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关键词:《来自星星的你》;韩剧;产业价值链;延伸  中图分类号:F
期刊
摘 要:三集原创广播剧《鹮巢》创作团队开创性地使用了“现场实景收录”,使广播的特质实现最大化。实景同期声录音方式对于广播剧录音还是一块处女地。现场、实景、同期声录音真实再现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让听众清晰的听到各种剧情细节,产生逼真的画面感。《鹮巢》创作团队和传统的广播剧制作不同,因为是现场同期声录制,所以摆脱了,“播音腔”和“表演味”。她以亲切自然的音效,浑然天成的音效,生动真切的表演。使作品散
期刊
编者按:当今,传媒在高科技技术的推动下取得了强势发展,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在广度和深度上将进一步加强。在融合环境下,多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传媒院校办学应立足传统人文基础和广阔社会视野,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实现学科融合后的高端价值体现。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是一所在新的传媒环境下诞生的新型学院。为了适应融合的大环境,学院将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作为发展目标,在教研工作当中融入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家的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播本国文化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因素。对外宣传片作为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有效途径,其跨文化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宣传片在形式上要注重视听语言的专业性,在内容上要考虑不同文化的接近性。本文从多方面对宣传片进行跨文化传播策略的分析,进一步阐释其传播的内涵与规律并展望中国跨文化传播的未来,为实现中国与世界的良好沟通提供借鉴
期刊
摘 要:“反沉默螺旋”作为一种与“沉默螺旋”相背的传播模式,在当下网络舆情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探寻“反沉默螺旋”的界定,认为其为一种网络舆情传播的模式;其次,从互联网、传统媒体以及网民三个方面分析这种网络舆情现象形成、变化的原因;接着,以“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分析“反沉默螺旋”网络舆情传播中的表现。最后反思“反沉默螺旋”现象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舆情传播;“反沉默螺旋”;“成都女
期刊
摘 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用户获取和阅读新闻的主要途径。本文以“今日头条”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考察感知价值与满意度的关系。数据分析表明:用户的使用频率与满意度呈正相关;用户的教育程度与满意度呈负相关;用户的感知价值与满意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三个维度中,“表现价值”最能有效地预测用户的满意度,“情感价值”次之,“社交价值”最弱。  关键词:新闻AP
期刊
摘 要: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显著,需要研究者持续关注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在风靡全球的最大互联网演讲平台上,TED演讲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有以下特征:作为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对全球发展既存在威胁又是有利的合作伙伴,同时国内矛盾突出。TED演讲需要更多的中国声音来争取更多的跨文化传播主动权,以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新媒体;跨文化传播;TED演讲;中国国家形象  中
期刊
摘 要:2014年11月卢森堡泄密丑闻的曝光给刚换届的欧洲委员会以及新上任的欧洲委员会主席带来了很大的非议,欧盟各机构和欧洲委员会主席、前卢森堡首相Jean-Claude Juncker针对该事件进行了不同的危机公关处理。本文借助Benoit的危机公关中公众形象修复策略模型,分析该事件涉及的不同主体对同一事件所采取的危机处理策略,意在揭示欧盟危机公关的处理方式以及不同处理方式所带来的媒体效应。  
期刊
摘 要:中国近代辛亥革命一举捣毁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资本主义性质的中华民国,中国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逐渐瓦解。为了达成“建设新中国”的共识,统一建设目标,《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从不同的阶级利益、经济关系角度出发,提出了各自改造中国的方案。  关键词:《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想象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