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那些事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迎来“文革”后的复苏】
  1977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1988年底调到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2002年调到北京语言大学至今。虽已身在大学快15年了,却并没有完全不再关注中国之电影和电视剧事业的发展趋势——在大学讲文学现象时,往往也讲到影视现象。不论本科生还是硕士生,毕业论文选择中国影视研究方向的不少。
  从1980年起,中国电影业开始了“文革”后的复苏时期,大师云集,有一千几百名员工服务于中国电影业的“龙头老大”——北京电影制片厂,但十年内最多时也就年度完成十二三部电影而已。当年任何一部新电影都要向关系单位赠送关系票,厂内各部门往往因分到的关系票多少产生意见,皆抱怨本部门的关系票不够赠送。
  而编导两大主创核心部门却每每另有苦恼,即所谓“反思电影”的空间问题。
  这自然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现象,却也不唯中国独有,前苏联也那样。北影因在“婆婆”们眼皮底下,纠结尤多。
  有的小说或报告文学,即使获了奖、影响大、好评多,拍成电影也是不可能的,比如《伤痕》。当年,老演员王澍一心要将其搬上银幕,说服我来改编。我自忖其事必属幻想,再三婉拒。最终经不住恳求,便投入了两个月的精力,结果不出我所料。
  我的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今夜有暴风雪》,虽都高票获奖,但后来双双接到了停拍令——它们都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了一半了。我向有关方面写了措词强烈的申诉信,才使它们起死回生。如由白桦编剧的《太阳和人》,竟酿成了当年一起严峻的事件,现在想来,只要将“我爱祖国,祖国爱我吗”一句剪掉,整部影片其实并不“反动”。
  然而,还是有几部堪称优秀的“反思电影”,如《天云山传奇》《芙蓉镇》《巴山夜雨》《许茂和他的女儿》《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以上几部影片都非北影出品。在我记忆中,或许正因为感受到了在“反思电影”方面落后于兄弟厂的压力,北影才出品了《泪痕》和《冬天里的春天》,保住了“使命”形象。
  除了《太阳和人》《活着》《蓝风筝》因“反思”分寸问题未能上映,北影也同样有一部电影《笨人王老大》——也是一部由获奖小说改编的电影,连我在北影十余年都没看到过。该片导演是我的忘年交郭维前辈,曾导过《董存瑞》《智取华山》——一位对党感情特深的电影人,被打成过“右派”,然平反后几无怨言。正因为是这样的人,虽拍了不该拍的电影,组织还任命他为影协党组书记。
  《霸王别姬》的命运更加起伏跌宕,在国外获奖后,在国内能否公映迟迟无定论——据我所知,当时的政治局常委几乎集体看了,亦无定论。
  千真万确的是,邓小平也看了。“我没看出什么大问题呀,可以公映嘛”——这差不多也是他原话,于是才亮起了公映的绿灯。
  【告别“反思”】
  上世纪80年代,举凡认为文学艺术应肩负起推动社会进步之责任的小说家、报告文学作家、诗人、电影或戏剧编导,几乎都本能地涉及过“反思”题材,不曾涉及的肯定是少数。
  都刚刚经历过“文革”,耳闻目睹使人悲、令人怒的事之林林总总,完全不想形成文学艺术化的作品,实在违反本能。
  然“反思”深了,呈现失当,便会被批判为“缺德派”,沦为镖靶,遭到围剿。
  文化艺术监管部门的同志也每每恼火,认为“缺德派”甚不懂事,不安生。若一切文化艺术门类的反思与批判蔚然成风,遥相呼应,结果对于当时遍体鳞伤的中国后果注定严峻。
  故“守门员”们认为自己更加责任重大。
  两类不同的“责任动物”,都觉得对方是最不可爱的人。
  而政治人士们,则认为帮“反思”这个忙,文学艺术家们已帮到位了,再一意孤行就是成心捣乱了;他们得排除干扰做更要紧的事。
  整个80年代,因为电影的受众面大,审查尤其严格,比之于文学,可圈可点的作品自然更为有限。
  80年代末,我读过一位与我算是“同一茬”的作家的创作谈,对其中一段印象深刻:“不用谁来限制了,对于用文学的方式载超负荷的政治评判,我真的已经累了——我要对责任感说抱歉了!”那一种累,搞电影的人更有体会。
  并且,到了80年代末,“反思”虽仍表浅(或也正由于表浅),但是普遍的中国人,已都希望文学艺术快来关注现实了。
  故中国电影总体上与“反思”说“拜拜”,开始了现实题材的“开发热”。
  【陷入低谷的年代】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电影的颓势一年甚于一年。
  首先是由于电视机的普及,电视节目开始多样化以及电影院的普遍老旧——除非口碑甚佳的电影,否则人们怎么会放弃舒适家里的电视,偏去离家甚远的电影院,看一场各方面都很寻常的电影呢?
  并且,上世纪90年代的青年,大抵是70年代和60年代人中的小字辈,在他们的成长阶段,人与书的亲情是主要的文化现象。他们中喜欢读书的人多,而这样的人,是不太会成为追星族的。即使有追星倾向,也不怎么会因此便非看某电影明星主演的电影。
  90年代的中国,经济现状疲软,上班族已多年没涨工资,物价却在不断上涨,人们普遍缺乏进电影院的好心情——倒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们,比电影明星们更易于快速成名。某些新生代电影演员,往往也是由于主演电视剧而蹿红的。
  各电影制片厂也有自身的困境——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包袱越来越重,电影题材越来越窄。与人们对电影水平的要求提高了相反,用一两百万拍出让人们觉得不看很遗憾的电影越来越难。而一两百万却是较高投资,儿童电影的成本基本控制在50万以内。
  美国电影正是在那一时期开始在中国电影市场独占鳌头的——当然,良莠不齐,有好电影,也有垃圾片。
  90年代是出版业的黄金时代,不少出版商因而成为最先买了私家车甚至好车的人,当年的帕萨特算是很好的车了。   90年代也是电视明星和歌星笑星的黄金年代。
  90年代的中国电影陷入了低谷,几乎只有张艺谋一枝独秀——因为他在题材上的另辟蹊径。
  【将人们“请”回影院】
  2000年中国电影业开始体制改革——不改不行了,不然死路一条。一改,制片厂实际上就等于没了,变身为公司。许多电影人失业了,没有固定工资,还要交劳务管理费。不少长影人“流亡”到北京,成了拍电视剧的主力军。
  这对电视剧行业而言是福音,故2000年以降是电视剧开始繁荣的年代。
  2000年以降还是中国工人阶级大面积经历下岗“阵痛”的时期,全社会银根缩紧。但电影专业人士的加盟,有利于产生一批投资不高却口碑较好的电视剧。
  到2005年,中国经济局面开始好转,民间资本积累初具规模,房地产业尚未遍地开花,政策允许电影人为拍电影而私募资金了。于是民间资本逐渐试水于电影业——美国电影能赚大钱,中国电影何以不能呢?这想法其实也是可敬的。
  在中国电影的转机时期,张艺谋、冯小刚对于将人们(主要指青年)“请”回电影院功不可没。
  这一时期电影观众的主体是80后青年——城市青年居多,大学生次之,农村进城务工的青年也是为数不多的观众群体。看电影是他们谈恋爱的内容主项,渐渐取代了逛公园。
  80后与60后、70后不大相同,他们成长阶段的文化背景大抵是声像文艺——人与书的亲密关系从这一代始逐渐分离、疏远——中国随之产生了第一茬追星族。为了迎合他们,中国电影开始探索商业成功的真相,因为他们毕竟是中国看过最多外国电影或影碟的一代人,要求不低,故中国电影的这一时期也是一个制作水平提升的时期。
  与制作水平的提升相比,思想价值及社会认识价值的苍白也渐显端倪。
  疏远书籍的电影观众,不太可能对电影抱有娱乐满足以外的需求。
  然而,这一时期也还是颇产生了一些好电影——以功夫片成就显著。港台电影人的介入,使国产电影在面貌和气质上大为改观,总体而言是好的改观。他们对于中国电影市场今天的红火亦功不可没。
  【更新换代的中国电影观众】
  我将《泰囧》一片的出现,视为中国电影娱乐至上的时代的元年。
  我不认为这部电影是低俗的。作为一部喜剧片,几乎可以说它一点“毛病”也没有。但我也不认为它是一部多么优秀的喜剧片,比之于《大话西游》《功夫》,它在内容上显然是单薄的,也难以咀嚼出娱乐以外的滋味。
  它在票房上的成功使我相当不解。后来我有些明白了——中国电影观众基本上又换了一代人,80后在人数上已不再是主体,90后成为电影院的常客了。
  与前几代人相比,90后是与书籍最疏远的一代人。这样的一代人,最容易在娱乐至上的时代成为电影明星的所谓“粉丝”。
  从心理学上分析,粉丝并不觉得自己是被明星绑架了——恰恰相反,他们经常有种是明星上帝的良好感觉,仿佛明星是他们创造的亚当或夏娃。他们参与到一切关于某明星的话题热议之中,以为正是他们在决定着明星人气的涨落,自己是热门话题的弄潮儿,于是便“我说故我在”了——若有谁指出,他们不过是无形巨手推动的广告链上,别人利益目的实现的组成部分,他们便往往会因煞了自己的风景而大为光火——当然,这里所言是部分,非整体。
  追星是最容易在中产阶级以下人家之儿女间传染开来的社会风习——但同时也是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的佐证。而粉丝族群的主体,确乎是由低文化水平的青年构成的。学历层级越低,表现越荒唐。与80后、70后、60后中的小字辈相比,90后吃的苦少,见的家庭困状少,对父母之不容易的悯情也少。
  同是粉丝,对有的人而言是娱记工作,对的人而言是第二职业,都是钱在驱动——大多数本性粉丝,往往看不明白别人的策划。正穷着的人家的儿女是不太会追星的,孝敬父母的底层人家的儿女也是不太会充当粉丝的。在已不再穷了的人家长大,从小惯受宠爱,且深受明星宣传现象浸淫的青少年,才会以充当粉丝为虚荣——而这一种虚荣是最可怜的虚荣。
  葛优是50后、60后的开心果,周星驰是70后、80后的开心果。
  下一代人大抵不“热恋”上一代人“热恋”过的星,正如初恋的人大抵恋“崭新”的对象,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
  对90后而言,王宝强属于当红新星。《泰囧》的票房业绩,其吸引力占大头。80后、70后的身上有60后、50后的文化基因。60后、50后身上有时代的影子——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是大多数人渴望与思想发生亲密接触的中国;而思想不在电影院里,在书里。
  2005年后的中国,由于电脑、手机的普及,出版业开始滑坡。电脑、手机在国外的另一叫法是接传服务器,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却更是解闷和提供乐子的东西。90后是在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与80后有分明的代沟——电影对于他们如同超大屏幕上的电子游戏,他们对所追之星的要求也很简单——亲(或乖),多给点儿乐子,但也别太低俗,那样你掉价,我们也没面子!
  故2005年后,影视明星单靠演技而不善于与粉丝进行嘻哈交流的话,人气就怎么也高不到哪儿去。而一部电影缺乏搞笑元素的话,方方面面再是上乘之作,票房也高不到哪儿去。
  然而每年仍有佳片,是电影人对电影之敬爱心的奉现。
  印度电影中若无歌舞,印度之电影观众便不买账;中国电影中若无乐子,当下的观众也看得不够开心。
  我并不排斥喜剧——《大话西游》《功夫》都是我爱看的;《捉妖记》其实也不错。我只不过困惑于这样一点——一个民族对笑像对美食般没够的话,将来会怎样?
  现在,人们对于明星们片酬甚高似颇有微词。我认为就电影而言,是谁都无权干涉的事。电影投资多是民间资本,是私钱。私钱慨予,谁又凭什么干涉呢?但我预见,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已至峰值,若无题材的拓宽,至2020年,能将目前票房业绩维持为常态便很不错了,估计还会下滑——但也未必是坏事,因为那时,在题材和类型上,或许会产生出新的品种来。   【比“天价月饼”更离谱的古装剧】
  好莱坞被叫作“梦工厂”,电影院被叫作“梦空间”,是有一定道理的。
  梦是脱离现实的,而人有时需要脱离现实一下,这是电影可持续存在的根据,全世界的电影都有此倾向。但电视是在家里看的,电视剧似应以现实题材为主,否则,人脱离现实的时候未免太多了。
  国产电视剧,近年来争相大播古装片。2016年例外,现实题材电视剧多了,是好现象。
  恰恰是古装片,成本越来越大,明星片酬越来越高。今年已突破每集500万,明年也许会突破600万。若顺其自然,3年后突破1000万绝无悬念。虽然广电总局已将电视剧的售权限制于“两星”了,但1000万劈开来卖给“两星”,每“星”的收购价却在500万。
  也就是说,即使以每集1000万为上限,出品方仍可以每集2000万的成本来投入。
  而绝大多数古装片,其实内容并无任何大制作的价值——往最高了评价,不过是“景泰蓝馒头”而已,或曰“金镶玉皮儿的包子”也行——此类电视剧,比“天价月饼”更离谱。
  谁肯一再投入那么高的资本呢?民间经济体。
  中国之民间资本,雄厚得富可敌国。也有种种基金介入——基本是高利息集资游戏,不转投就玩完。股市风险大,房地产见效慢,投资古装电视剧资金回笼快且无风险。
  为什么非青睐古装片呢?高投入才有高回报。就那么有把握不亏吗?好比“炒楼花”,只要预先有两家电视台接盘就稳赚不亏。
  电视台高价收购就不怕亏吗?古装片集数越长广告越多,成本越高广告招商价也越高。即使亏了也没什么,电视台总体上是赢利的,年底业绩结算才见英雄本色。
  企业竞争那么高的广告费,划算吗?全国每年的广告费是天文数字,所谓广告费是一定要花掉的钱;你不肯花就会有别人抢在你前边花。花在古装电视剧方面,当下仍是最先考虑,甚至被认为是最佳抉择,广告成本大了,产品价格不就提高了吗?当然的。
  近年还有什么东西的价格是没提高的呢?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经济利益环——雄厚而又对实业投资不感兴趣的民间资本,力挺古装电视剧之策划和出品;制作方以明星为饵,将钓钩甩向电视台;电视台是中国的“追星大佬”,既无水平判断一部电视剧的艺术价值,亦无兴趣进行判断,唯明星马首是瞻而已。它们复将钓钩甩向企业广告部门或广告公司;后者买单后,将费用摊入产品价格。再高额的广告费用摊入海量之产品后,单价的涨幅通常是毫不显眼的。
  于是以上诸方在一部古装电视剧尚未开拍时,每一方都已笃定获利了——或经济的,或广告的;没有亏家。
  那么,观众呢?虽然每一方事先事后都要打着“广大观众”的招牌说事,其实观众是最受轻蔑的——因为并不在那利益环上,并无发言权。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观众喜欢看什么不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还不是我们想让他们看什么他们就必然看什么。”
  而中国电视观众中的绝大多数,确实处在被利益环上诸方合力操控看什么,却浑然不觉的状态。
  倘收视率高,便成为加码炒作的条件;若收视率低,不公布就是。
  故,不管观众看与不看,那个利益环一如既往运作自如。好比喷水景观,有人看,在循环往复地喷;没人看,也依旧在喷。
  这便是“景泰蓝馒头”或“金镶玉皮儿的包子”始终占领电视剧主体的真相。
  馒头也罢,包子也罢,若面粉是非转基因麦子磨成的,拌馅的食材也较安全,吃了总还是对人的身体有点儿益处。起码别吃撑着了是无害的。
  但目前中国电视中播出的古装剧,包括口碑还不错的,内容除了呈现古代权力关系厚黑学的那点儿东西,几乎再无别的任何谈得上是文艺营养的元素。
  此种东西看多了的下一代,就像成长时期吃多了方便快餐一样,偏说无害等于自欺欺人。
  我曾与某电视台高管进行过如下对话:“我始终打算形成一份提案,敦促有关方面出台政策,限制电视台只许每3年购一部古装片。那么,每年仍有10部左右古装片得以播出。作为一类剧型,也不算少了。”
  “为什么你要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
  “确实会损害别人利益,也确实并不利己。但依我想来,这样下来,天价片酬现象将相对少了,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也许就会多了,现实题材成本再高也高不到哪儿去,这有利于电视剧行业的良性发展。”
  “你为什么总是呼吁现实题材多少的问题?”
  “有什么不对吗?”
  “现实有好的方面,有不好的负面。只表现好的方面,谁看?可表现不好的负面,权威媒体性质堪忧……”
  “对不起打断一下,电视新闻中不也常报道不好的负面吗?”
  “新闻是新闻。不好的负面,权威媒体来批评是一回事,通过电视剧表现是另一回事……”
  “这我不太明白了。”
  “有什么不明白的?好比反腐,官方来公布贪官污吏台上一套、台下一套的丑陋行径是一回事,通过电视剧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地表现是另一回事。文艺的作用有时是很坏的,坏就坏在这一点上。劝你还是省省,我知道你强调的现实题材是哪一类。婆婆妈妈的青春偶像的现实题材我们并不排斥,但你说的那种现实题材我们坚决抵制!我们好不容易将那一类现实题材挤没了,你想坏我们的事,卷土重来?”
  “我没那么缺德。”
  “你也没那么大能量。”
  “你的孩子看你们台一向播出的那类电视剧吗?”
  “你在羞辱我?我们不会为我们这样的人家购买那些剧、播出那些剧的,你假装不清楚。”
  我终于清楚了,从此打消了写什么提案的念头。
  不久,与我进行以上谈话的人升了官职。又不久,据说被“双规”了……
  (作者系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作家,本刊编委)
其他文献
香港五邑总会于2016年2月20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盛大的成立大会和首届理监事就职典礼。秉承爱国、爱港、爱家乡的优良传统,以“团结、合作、服务”为发展方针,香港五邑总会冀
药液自动配制分装机的系统软件由主要程序与容量,搅拌,过滤分装,不过滤分装,温度,清洗,确认,复位等子程序构成,主要用于自动控制各种内服与外用的真溶液,胶体液,乳浊液,混悬液的配制与分
一氧化氮治疗仪是用来治疗肺动脉高压和急性肺损伤所致呼吸衰竭的新型医疗仪器.我们从1996年开始研制该治疗仪,获得生产许可证,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自从该治疗仪应用以来,治疗
PB740呼吸机是一种高档呼吸机.1 故障现象开机报警,无任何数据显示.
转换型领导方式是一种优秀、有效的领导方式,具有领导魅力(理想化领导)、感召力、智力激发和个体化关怀4个方面的特征;具有此领导方式的护理管理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具有很多优点。
1故障现象纤维杯在AxSYM自动免疫分析仪中用作反应载体,若不能正常进入转盘,则仪器所有运行的项目自动终止,造成严重的试剂浪费和硬件损伤.在本例中遇到的频繁、不定时的纤维
1 故障现象交、直流供电均不工作.当交流供电切换开关SW401打至START位置时,电源指示灯由明迅速变暗,笔驱动马达发出嗒嗒叫声.
我院拥有3台上海齿科医械厂生产的CS300A、CS1000型连体式牙科治疗设备,每台机器在地箱的进气口都安装有空气过滤减压阀,具有调压稳压、过滤气体中的杂质和水份的作用。为了
检讨不过关  周作人抗战时“落水”,后来受审又被释放,到了沧桑鼎革之际,又风尘仆仆回到北京,晚年自此始。无疑,彼时的所谓“提起千斤,放下四两”,到了此时,他是心中没数了。不过,为了一家子的生活,以及打发自己晚年时光,他要试上一试。  于是,周作人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事宜,先后上书数次。所谓“上书”,当然是向高层的表态和请求。此后,间又有多次书信呈递,具体负责和接洽的,是负责文教的周扬,呈递的对象则是
广东福利彩票自1987年发行至今,27年来,全省共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407亿元。除去上缴中央部分,省以下留成部分主要用于农村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光荣院以及精神病院、荣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