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说话”成为一种乐趣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pz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重视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其敢说、会说、乐说就成了我们特别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口语交际 创设情境 形式多样 热情鼓励
  “口语交际”常常会出现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但不经意间总是会被我们忽略,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口语交际时不知道说什么,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只能用一些单调、肤浅、没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有的怕说错被老师批评、被同学笑话而不敢说、不愿说,导致课堂成为个别活跃学生的“表演秀”,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这样的课堂能带给学生多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呢?《语文课程标准》就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由此可见,口语交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其敢说、会说、乐说就成了我们特别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乐于参与 ,激发“说”的需要
  新大纲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没有具体的情境,这样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他们“说”的兴趣,使其乐于参与,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 话题生活化
  口语交际的话题基本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如 “推荐班委”和“讨论班级公约”是日常的校园生活;“安慰”、“鼓励”是对他人孤独、困难、痛苦或碰到困难时而做出的友善性交际行为,属于日常人际间的情感生活;“学做节目主持人”、“小烦恼热线”是孩子向往的“专业生活”;“续编故事”是孩子喜欢的“幻想生活”……这些教学内容,既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事件”,又是紧迫的“生活需要”。所以,我们要适时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也更能激发学生“说”的需要。
  2. 关系和谐化
  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也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同学都因为害怕说错而不敢说话,因此也散失了许多语言表达的训练机会,长此以往,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所以为了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们在言谈举止上首先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很好地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敢说。
  3. 交际情境化
  在具体进行专题口语交际训练时,先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允许他们自由地、大声地交谈。通过互说、互听、互评找出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以便坚定学生的信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再请学生上台交流。如教学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我先让大家讨论向家人介绍自己的朋友,可以介绍朋友的哪些方面?大家讨论后,归纳总结出几点:朋友的姓名,朋友的特长(爱好),和朋友是怎么认识的,关系如何,朋友为何来做客。如果只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让孩子来说,他们显然不会有多大积极性,于是接下来我就让他们进行分角色的表演,话音刚落,学生们就欢呼雀跃,可见他们有多喜欢这种交际的形式。
  当我把讲台让给学生,自己退在一旁时,发现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表现力完全能从这短短的三分钟的小品中体现:他们中有的人搬上了自己的凳子,大大咧咧地坐着,翘着二郎腿,俨然是“一家之主”;有的和小伙伴手拉手,食指轻叩讲台,发出“咚咚”的敲门声……台上表演认真,台下观众看得更是“挑剔”。每一组表演结束后,都有同学对表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演客人的同学应该有礼貌,要跟“叔叔”“阿姨”问好;表演态度不够认真,有同学笑场了;介绍朋友不应该是“父母”提一个问题,“孩子”来答一个问题;表演的同学声音不够响亮……学生这样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达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
  二、形式多样,乐在其中,培养“说”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在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要选择直观的、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
  除了语文教材上的口语交际内容外,我们还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创设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爱上“说话”,乐于“说话”,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1.续编故事乐想象
  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我抓住这一特点,常常给孩子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但往往讲到关键处,在孩子们兴趣最浓的时候嘎然而止,接着让孩子们沿着故事的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故事续编下去。在教学了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之后,我又给学生讲了个故事:“自从被狐狸骗走了一块肉以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了一块肉。当她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故事说到这儿,我停了下来,学生们听得不过瘾,纷纷问我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我笑着对同学们说:“下面的情节就看你们的本领啦!你们可以小组讨论一下,看看哪个小组编的故事最精彩。”
  一个人的想法是有限的,在续编故事时可以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精神,交流、讨论,比赛哪一组的故事编得好,想象最丰富,有创新思维。在交流过程中,孩子们个个开动脑筋,求新求异,时常迸发出许多我们成人也意想不到的珍贵的火花。有的小组编的故事是乌鸦没有再上狐狸的当,它把肉换成了小石头从树上丢了下去,狐狸以为是肉就一口咬下去,结果牙齿都掉光了,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有的小组则相反,他们还是延续了原故事的情节,狡猾的狐狸还是把乌鸦的肉骗到了手,学生在讲述时把狐狸的花言巧语模仿得惟妙惟肖,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地培养,更重要的是他们乐于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口语学习。   2.“小讲解员”乐分享
  从对小学生的调查中不难发现,他们普遍都很喜欢旅游。不管是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还是周末与父母一起的踏青郊游,小学生总是能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所以我在班上开展了“小小讲解员”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旅游见闻通过“讲解”的方式传递给大家。 班上有个学生在假期中去了海南三亚,她非常喜欢那儿的美景,在课前认真制作了PPT课件,课上一边播放自己在游览时拍的照片,一边这样讲述着:“今天我想带大家去海南三亚走一走,看一看。瞧,眼前是金色的沙滩、蔚蓝的大海,耳边响起了海鸥的叫声、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我穿着泳衣在沙滩上奔跑,每一只脚丫下去,都有一个小巧玲珑的脚印。跑累了,我躺在沙滩上休息,在太阳的照射下,沙子变得暖暖的,仿佛一张温暖的大床。回到酒店,在林中散步,黄白相交的鸡蛋花、红色的三角梅、高大挺拔的椰子树、被树枝缠绕的秋千、曲折蜿蜒的石子小路……走累了,我坐在秋千上,手里抱着一只大椰子,风儿吹着我的发梢,我又深深地吸了一口香甜的椰汁,闭上眼睛,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这样的形式也很受学生欢迎,不仅锻炼了“小讲解员”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其他学生对“讲解”的渴望。可以说,学生喜欢这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口语交际训练,一点都不枯燥,趣味盎然,这样的训练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3.背诵古诗乐积累
  小学生在入学前已经会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了,每天语文课前,我总是适时地请同学们走上讲台,面对大家声情并茂地背诵自己学会的古诗。有时还组织赛诗会,以激发他们自觉地读、背古诗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口头语言。记得一次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同学们找到了很多:《春晓》《春夜喜雨》《江南春》《春日偶成》……课上大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了交流,有的小组背诗,背得绘声绘色;有的小组介绍诗人,说得像模像样;还有的小组用故事的形式给大家展现了古诗所描绘的景象,给人无限遐想。现在许多孩子都能背上一定数量的古诗,而且还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诗中的主要内容,可以说古诗也成了他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4.读书交流乐评价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提高,他们看的书也越来越多了。班上的很多孩子喜欢凑在一起交流最近看的书中的故事,说到精彩之处总是欢声笑语不断,有时还夹杂着辩论般的唇枪舌剑。因此我经常会组织一些读书会,每次都会根据大家的阅读情况展开讨论。比如最近大家都在读《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很多而且人物关系也较复杂,我便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喜欢的“三国”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之后还要对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人物特点进行解析。比如有同学提出:曹操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怎么来评价他呢?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说:“曹操阴险狡诈,残暴无情,是坏人”;有同学不同意,说:“曹操应该是好人,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也可以算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很有才能”;当然还有同学认为:“不能用‘好人’和‘坏人’来评价曹操,因为每个人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曹操可以说是有功也有过吧。”
  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可谓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心中,往往是课上说到课下,根本停不下来。更令人惊喜的不只是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孩子们对于阅读的兴趣愈发浓厚,阅读理解的能力自然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5. 画作展示乐意浓
  孩子们爱画画,他们的画作往往表达着自己的心情。有时我会把孩子们自己的绘画作品作为口语交际的材料,让孩子们说说图画中的情景,设想在这样的情境下自己会怎样想,怎样说,又会怎样做。因为是学生们自己的作品,“小画家”与“参观者”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孩子的兴致更是浓厚,每个学生都能大胆地、无拘无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以“我的天堂我的水”为主题的环保绘画大赛,有很多同学都参加了比赛,画出了属于自己的作品。其中一个孩子是这样介绍他的画作的:“我画的是虞山,有许多瀑布正从山顶‘飞流直下’。我之所以画这幅画,是因为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登山,来到登山步道,我听见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小鸟在鸣叫,溪水‘哗啦啦’地流,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我对那条溪流很好奇,因为它弯弯曲曲的,好像一条卧龙,水也很干净。我便跟着这条溪流开开心心地往上走。快要到山顶的时候这条溪流转了个弯,从我脚下钻过去,通向了另一个地方。远远望去,我惊讶地发现溪水原来是从一条自来水管道里放出来的,难怪这么干净呢!回想起小时候,这条小溪是从山顶一路往下淌的,而且中途根本没有什么自来水管道,溪水都是真正的山泉水。想到这儿,我不禁叹了一口气:‘哎,我们要保护水源啊,不然的话,恐怕连自来水都要用光了。’”学生们在介绍自己的画作时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很好地抒发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了内心的意愿,这种带着真情实感的讲述更能打动听众,使人沉醉其中,意犹未尽。
  三、热情鼓励,乐有所成,呵护“说”的信心
  1. 善于激励树信心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口语交际课上,更要重视学生的兴趣,这样他们才有交流的动机,而培养兴趣的途径之一就是激励。学生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不管学生讲得是否有条理,只要他(她)想说、敢说,老师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思路;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并及时肯定,不要轻易挑剔学生这个词“不规范”,那个词“有毛病”,即使某个词说错了,也要允许或提醒他重新换个词再说。小学生初练口语,往往语无伦次,更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
  2. 因材施教乐有成
  当然,学生的层次不一,水平各有高低。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绝对不能只顾少数尖子,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对于“抢说”者,在肯定他们思维敏捷,观点鲜明,发言积极等优点的同时,强调指出要“想好了再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样,既保护了好说者的热情,也明确指出了好说者努力的方向。学生说话时难免出现失误,对于“误说”者,教师要肯定孩子的参与意识,在此基础上要能够更巧妙地加以指导,再次激起其说的欲望。当然,在口语交际中也有一部分不愿说的学生,对于“不说”者,教师更应该关注他们,帮助他们,训练时要降低说的难度,尽量把一些简单易答的内容留给他们回答,使他们能面对大家,由说一个词过渡到说一句语,再逐步提高到会说一段话,让学生在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
  口语交际是人人必需掌握的工具。当然,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多动脑,想办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多种切入点,创设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让学生创造性地练说。相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从而使他们真正爱上“说话”,让“说话”成为他们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 周伟.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研究[J].语文学刊,2015(04).
  [3] 韩增琴. 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J].语文天地,2015(12).
  [4] 袁诚诚. 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效率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4(05).
其他文献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艺术。从生活出发学习美术,是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最后让美术回归生活,也是美术学习的最终目的。外国语学校孙红老师的《有趣的勺子》这课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老师设置了适合于低年级孩子的教学情境,深入细致的分析加上精彩的示范,让孩子们在自由探索中获得了新的绘画表现方法,孩子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一、从游戏中感悟主体  万事开头难,如何开个好头,对整节课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
舒芜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在《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最让人扼腕长叹,长久以来,人们将此悲剧多归咎于以史老太君为代表的贾氏家族的独断专行,笔者不揣浅陋,试从林黛玉性格方面另辟角度对其爱情悲剧进行探讨。  一、宝黛爱情基础使得他们的真情终究离散为一出悲剧  宝、黛第一次见面即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谓一见钟情。黛玉初见宝玉时,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
期刊
一、教学片段  本文所授内容为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第四单元《比例》第二节正反比例的意义中的第三课时《成反比例的量》。它是继学习成正比例的量内容之后,书上所引例题是根据速度、路程、时间三者的关系直接导入的。然而新的理念则提倡教学不应是不折不扣的执行。教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用教材”不是死啃教材,不是唯教材至上,而应把教材看作一个参照的蓝本,是在此基础上的开发与创新,而不是简单的执行与传递。要
期刊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但决定那颗美的种子能否生根发芽?关键在于老师、在于老师能否创设机会给予有效的指导。就如《指南》在幼儿艺术领域中说的那般:“幼儿的美术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确实,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不乏有一些美的事物,它们富有丰富的可塑性和想象性:比如卷心菜、莲藕的切面就像是一个各种
期刊
[摘 要] 高考文学性阅读是失分的重灾区,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是一场噩梦。本文通过对近4年高考文学类阅读题目的分析,总结出一些出题的规律。按照这一规律,提出通过强化答题技巧,来树立语文学困生解题信心,进而提高得分率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学困生 高考 文学性阅读 复习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浙江省语文高考文学性阅读多次出现小说。虽然,新课程中也添加了《外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其目的在于引导学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实践这一要旨呢?我认为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一下“留白”的手法。  留白,本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让人留有想像的空间。而“
期刊
[摘要]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串联起这四大能力的核心就是语感。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生理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而这些经验和能力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就可以传递给学生的。要培养语感,就要丰富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通过诵读领悟文本的精髓,要内化与语感相关的理论  [关键词] 语感 语文教学 经
期刊
[摘 要] 教师提问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以及幼儿做什么、如何做的指示,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启发思考、检查学习、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因此如何促进提问行为的有效性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幼儿教师在早期阅读提问中存在的误区,从提问的对象,目标,方式,时间点和关键点等方面提出提高提问有效性的几条策略,从而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更有效地把握主体性教育,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期刊
[摘 要]童年是快乐的!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是彩色的!在他们的童年里是斑澜无比的世界:七色的太阳,绿色的小雨,蓝色的树林,五彩的雪花——任凭他们的彩笔自由挥洒,让他们的思绪无限飞扬。鲜明、单纯、强烈的色彩里流动着孩子的真、趣、纯。让我们一起和孩子在色彩课堂绘制最绚烂的童年。  [关键词] 色彩感受 色彩能力 个性色彩  一. 生活处处好风景  生活是学习最好的源泉,是培养兴趣的先导,从生活中引导孩子
期刊
[摘 要] 我校创建于民国初年的1923年,办学历史接近百年。百年来,卓越人才辈出,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杰出贡献,教育文脉绵延至今,办学文献和历史人文景观维护较好,在教育界有良好的知名度,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标识。本文重点研究的是校园景观文化的变迁及其价值,重在梳理、总结和反思我校近百年历史中形成的学校景观文化,看哪些是值得传承的,哪些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特定的阶段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研究那些景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