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研究综述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waiww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获得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鲜明导向。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提升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尤其对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获得感评价指标设计等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应该将大学生获得感置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定的视域下,构建合理的思政课获得感评价体系,探讨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机制和提升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10-0009-03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学生获得感是评价和衡量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2017年,教育部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打一场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近年来,就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梳理学界对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研究成果,既可以了解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共识与分歧,又可以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与生成
  (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
  内涵界定是开展学理研究的逻辑前提。围绕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界定。
  获得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词,由“获得”和“感”组合而成,大学生获得感指的是建立在确有所得基础上的“内在充实感和满足感”,是大学生主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获得的“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的满足”。获得感的获得既有正向的获得、也有反向的获得,既有短暂的、也有持久的收获,既有显性、也有隐性的获得,是大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之后,而产生的一种积极、正向的、持久而美好的主观心理感受,来源于大学生自身对思政课的心理预期和其他外部因素的推动和引导,是教学互动、内外同向同行的结果。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既包括对思政课理论知识、理想信念的获得,还包括正确认识、对待世界和社会方法论的获得,既包括“知识、能力、行为等客观获得的显性显现”,也包括“心理感受度和价值认同度的主观获得的显隐共存” (陶倩,2017)。此外张业振(2018)认为获得感还应该包括“被尊重感、参与过程的愉悦感、参与结果的实在感和成长需要的满足感”。
  (二)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
  厘清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构成要素及其生成,是探求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路径的基本遵循。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有自身的生成逻辑。张学亮(2017)从学生需要什么、教学供给什么、怎样实施供给以及如何保证获得感的最终生成,论证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生成的逻辑关系。李昊婷(2019)从心理视域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要素——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获得感以及生成的心理机制。魏晓波(2020)则从“具身认知”的视角,从“身体的体验性、情感的体验性和认知的交互性”,探讨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王润稼(2018)提出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为思政课获得感提供了生成寓所,强调获得感只有在大学生美好生活的实践探求中才能生成。
  二、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对现状问题的准确把握是精准施策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前提。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面临着多、变、厌的挑战与困惑(冯秀军,2017)。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和加强思政课建设,整体上呈现向好态势,学生出勤率、到课率提高,但抬头率、点赞率不高,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不强(秦在东,2019)。
  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生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者们分别从教学各要素、教学供给侧与需求侧、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较为集中的观点认为大学生需求多样化与教学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差距,是制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生成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出现脱节,教学话语表达与学生接受之间存在鸿沟(周金华,2019)。王润稼(2018)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的考查,进一步指出由于“受外在多元环境和内在固有定式的影响”,部分思政课存在着“教学目标预设空泛、叙事模式符号化和娱乐化、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存在”等问题,从而导致学生不愿意也无法真正融入课堂,不能从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共鸣与归属,师生之间难以达成同频共振,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难以生成。
  (二)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对策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增强,是一个各有关方面同向同行、合力推动的过程,更是一个师生教学相长、双向发力的过程,是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和接受主体的主动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围绕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学界就如何实现师生同频共振,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在教学理念方面,王润稼(2018)提出思政课要坚定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并将思政课融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要加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供需互动,发挥纵向统筹与横向联合的合力效应,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的双向提升(程仕波,2017),才能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陈灿芬(2018)从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提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的路径建议。王会民(2018)提出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育人导向、育人方略、主客关系、知行合一四个着力点;周金华等(2019)强调要基于学生需要,进行思政课教育教學的供给侧改革,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性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大学生学习体验等方面积极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上,冯秀军(2017)提出“问题链”教学,强调以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为起点,在学生关注点和教材重难点的结合点上,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链”引导教学,活跃课堂,以此增强大学生获得感。金文斌(2017)从思政课考核方式方面提出改革建议,认为应该尊重大学生心理特点,围绕他们的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合理设置考核评分点。   三、综述与展望
  综上所述,当前学者就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与内容、构成要素与生成机理、现状与影响因素、提升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为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提供了借鉴和依据。但整体而言,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界定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对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构成要素认识不一;对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研究定性分析多于定量分析;对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现状与面临困境的研究多是基于已有困境设定,已有调研限于具体课程或者某些学校,少有研究是通过大样本实证调查,缺乏对目前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现状的全面详尽把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缺乏关注和研究;提升思政课获得感路径的设计多立足于教学供给侧方面,少有从大学生方面提出的對策。
  未来研究应该关注、研究和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第一,对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研究放在新时代背景下,尽快形成学术上的统一界定,为有效推动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奠定基础。目前学界对于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界定,对思政课获得感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思政课获得感的主体等区别不是很清楚,对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专题关注和研究相对欠缺。思政课的核心任务是理想信念的教育,所以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不同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获得感,应该有自己的特定内涵。学术界需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出发,对思政课获得感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思政课获得感主体等进行明确区分,给出符合思政课特质的大学生获得感的明确界定。
  第二,结合思政课获得感内涵界定与思政课教学实际,设计科学完善的思政课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路径选择与制度设计提供基本的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具体体现,是增强思政课获得感实践效果的客观评价标准,也是提升思政课获得感对策的实施依据。目前,结合思政课获得感评价的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和维度没有明确的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增强的路径与对策的选择与实施。
  第三,在研究内容上,需要对高校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的实践状况进行总结和研究。自2017年教育部正式提出高校思政课获得感概念以来,全国高校围绕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积极进行思政课各方面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学术界亦从学术视角各抒己见,提出对策性建议。几年过去,这些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实践做法,究竟做的怎样、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对现状进行一个总结、评价,以便发掘成功经验与案例进行推广借鉴,发现存在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为实践中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提供经验和理论指导。
  第四,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增强路径的研究除了关注教学供给侧,强调教学理念、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外,还要关注学生侧一方。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师生互动的结果,因此获得感的增强既需要教学供给侧的改革,更需要大学生内生动力的激发。在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过程中,大学生的作用是什么?大学生自身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他们的内生动力怎样得到激发?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石文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影响因素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8):95-99.
  [2]刘贵芹.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刘贵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5):4-8.
  [3]李昊婷.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生成机制与提升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9(6):73-77.
  [4]王润稼.美好生活的显扬: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可行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8(6):89-93.
  [5]王晨.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原则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9):56-58.
  [6]肖钰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述评[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9-24.
  [7]周金华,刘睿.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4):75-80.
  [8]张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2):97-101.
  [9]阎国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在要素与形成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18(1):66-71.
  [10]张天华,孙傲.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价值意蕴与现实路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7--22 .
  [11]赵静.提升思政课获得感的“四个导向”[N].中国教育报,2017-09-21(05版).
  [12]姚迎春,杨业华.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J].湖北社会科学,2018(4):183-187.
  [13]陶倩,易小兵.增进思政课师生获得感的若干关系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0):33-42.
  [14]张业振.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涵、逻辑及其实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6):67-71.
  [15]张学亮.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逻辑生成[J].思想理论教育,2017(7):66-69.
  [16]魏晓波.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考量思政课获得感生成的新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27):34-36.
  [17]冯秀军.用“问题链”打造含金量高、获得感强的思政课[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22-24.
  [18]秦在东,任永霞.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31-32.
  [19]熊文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可视化综合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66-72.
  [20]吴爱萍.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思考——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视角[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6):43-45.
  [21]李明.有的放矢: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N].人民日报,2019-01-25(09版:观察).
  [22]杨晓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获得感提升路径[J].高教论坛,2019(3):14-16.
  [23]程仕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基本特征与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12):57-62.
  [24]陈灿芬.聚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内容及途径的探析[J].江苏高教,2018(3):82-85.
  [25]王会民.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四重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86-90.
  [26]金文斌.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路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157-159.
  (责任编辑: 王义祥)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运用丰富的激励方式,促使学生调动内驱力,提升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措施,促使他们取长补短,得到进步,健康成长。   [关键词] 班主任;激励方式;内驱力  激励是一种能促使学生得到成长的“催化剂”,由于学生的学情、性格等都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采用的激励方法也各有不同,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激励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从而获得积极向上的学习和
[摘 要] 德育工作如果仅仅依赖于口头教诲不仅乏趣,甚至遭到学生的情绪抵抗。此时教师不妨另辟蹊径,在校园内或者校外开辟表演、文化、涂鸦、种植等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德育教学平台,进而让他们张杨个性、增强责任意识、宣泄不良情绪、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打造德育建设的特色品牌。   [关键词] 实践基地;德育平台  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教师要认识到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会让学生感
“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文明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城市建设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加速提升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面对“留守儿童”群体增加的现状,探讨与实施“反哺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摘 要]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机制发展的关键阶段,负载的压力巨大,同时又易受环境影响,导致出现厌学心理,其中家庭教育、教师因素、学校管理、社会风气以及人际关系等是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心理”最重要的原因。本课题研究分析了小学生厌学者的心理特征,着重讨论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进行厌学心理辅导的策略。   [关键词] 厌学心理;厌学心理特征;心理咨询  “厌学心理”在小学生中很常见,小学生年
[摘 要] 高中生学习历史,要摒弃传统的课本背诵模式,利用前见和经验重新进行历史解释,在不同问题和视角的引领下,多方位全面认识历史发生的必然性,结合史料、史政深入思考历史事件,最终实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认知,刷新历史视域。   [关键词] 高中生;历史解释;历史视域  高中历史解释需要考量的问题性实践是:解释什么、怎样解释以及为什么这样解释。通过历史解释,能刷新学生的历史视域。  一、基
[摘 要] 语言应用和建构的能力、文本赏析和创造的能力,这些都属于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想象的方式让他们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想象力;学科素养;小学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得到思维的提升和发展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想象力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的重要基础,不仅如此,促使学生想象也能让他们更好地展开文字应用,学会
[摘 要] 家庭教育对学生教育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本文提出班主任要通过形式升级,建构三维沟通模式;生本立场,凸显主体角色定位;确立定位,维护三位平等关系;扭转结构,改变传统评价体系,巧用家校联系单,搭建与学生的多维化沟通。   [关键词] 家校联系;多维沟通;生本立场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力量和
[摘 要]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针对班级中的留守儿童、性格有缺陷的学生等,教师都要抱着有教无类的思想给予关爱。教师要建立温情制度,给他们关怀,做好调查以便对症下药,通过书信交往促使其敞开心扉,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展开家校结合的教育,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得到关爱,从而逐步改变自我。   [关键词] 班级管理;心理关爱;特殊儿童  作为教师要抱着有教无类的思想,接纳不同学生,采用全纳教育的方法,积极关
[摘 要] 学校教书育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会学生相应的文化课知识,二是立德树人。将高中英语文化教学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机结合是实现高中英语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在英语文化课授课过程中,结合分析课程具有的基本内涵及将其融入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探讨融合策略,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最终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英语;文化意识;核心素养  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性质的语言,是高中的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建议,“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应运而生的议题式教学将新课标的倡导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笔者在教学实践、观摩交流的基础上,尝试总结议题式教学中“近与远”“动与静”“多与少”“异与同”四对关系,以期与议题式教学渐行渐近,更好地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贯彻新课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