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会计监督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运行情况、会计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过程。行之有效地开展企业会计监督,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对于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性、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是内部控制不到位。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企业会计监督工作中,行政干预的因素成为主导,广大会计认为会计监督是企业负责人来负责。企业过分集权,所以会计人员为了保住自己工作岗位,必须听从领导的安排。企业会计人员依法行使监督职能得不到保障,导致企业会计职能萎缩乏力。一些财务工作人员在领导的授意下进行违规操作,在领导的命令面前,置财务管理法规于不顾。二是对会计基础工作把关不严。当前,查看账目与资产记录等财务原始凭证,检查收入与支出是否合理是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而在实施操作中,由于基础工作薄弱,不能对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的调查与核实。例如:一些情况下,由于对原始凭证审核的把关不严,导致企业中“人为抵账、非法消账、做假账”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缺乏岗位责任及追究机制。企业的出纳、会计、审核等部门责权不分,职能交叉严重,出现了“齐抓”不“共管”的现象,离“事前、事中、事后”的完整的监督体系建设距离还较远。四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关系到会计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条件,决定着企业财务工作是否能够有效运转。但是从目前来看,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还不高。一些会计人员虽然对财务知识较为熟悉,但是对于企业管理方面知识不了解,平时业务仅限于“计账、算账”,是典型的“成本会计”。
二、完善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建设及创新途径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与监督体系。首先,要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消除会计的人为因素对财务工作影响,使财务工作更加高效,为单位的决策与管理提供依据。保证会计科目的完整,保证会计凭证的审核与传递有效性,使用高效的会计核算的方法,保证“账证、账表、账实、账账”数据真实统一。利用凭证、账簿、报表等相关资料,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跟踪,检查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加强对企业采购、付款、货币资金、成本费用、实物资产、销售收款、投资等方面经济行为的监督。其次,要对企业的会计绩效体系进行完善。制定和出台相应的会计监督的制度和奖惩办法,要建立会计监督的绩效责任机制。使监督工作与会计的工资、福利、晋职相联系。及时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处理,形成监督有效、制约有力、责权明确、密切联系的监督体系。加大对“伪造、编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擅自销毁账目”的现象给予追究,做到“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严肃追究领导及具体会计责任人责任。
(二)创新外部的会计监督体系。深化对企业的外部会计监督。把传统的事前监督改变为集“事前、事中、事后”于一体的会计监督,把好会计信息质量关。大力探索“第三方”代理计账与审计。《会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条件的,应委托经批准设立的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企业要依法大力探索“第三方”财务工作外包模式,把常规业务由代理计账公司处理,使其财务工作更加客观,固定资产的管理、资金的使用更加合理,增强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灵活性,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同时可进行“第三方”审计,在社会上聘请有资质的审计机构,杜绝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审计不严格,使得企业财务审计更加有效。
(三)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首先,企业要树立人力资本开发的理念,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与开发。如朱镕基同志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提出的“不做假账”的题词,使会计能够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在会计常规工作基础上,敢于坚持原则,做好企业经济违法行为的“警界线”。其次,加强会计业务培训,成为复合型人才。不但要掌握完成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工作技能,还要利用多种培训手段,使会计工作人员能够了解财经方针政策,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宏观经济、金融等全方面的知识,成为综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第三,“管好钱、管好账”是企业会计的工作职责,为企业管理与领导决策提供服务是会计的基本义务,因此要加快由“成本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树立服务意识,使其掌握企业相关知识,有效运用所掌握的信息,进行会计信息的有效制作。
总之,当前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着内部控制不到位、对会计基础工作把关不严、缺乏岗位责任及追究机制、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与监督体系、创新外部的会计监督体系、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够提高企业会计监督效能。
(作者单位为哈尔滨广厦学院)
一、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是内部控制不到位。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企业会计监督工作中,行政干预的因素成为主导,广大会计认为会计监督是企业负责人来负责。企业过分集权,所以会计人员为了保住自己工作岗位,必须听从领导的安排。企业会计人员依法行使监督职能得不到保障,导致企业会计职能萎缩乏力。一些财务工作人员在领导的授意下进行违规操作,在领导的命令面前,置财务管理法规于不顾。二是对会计基础工作把关不严。当前,查看账目与资产记录等财务原始凭证,检查收入与支出是否合理是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而在实施操作中,由于基础工作薄弱,不能对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的调查与核实。例如:一些情况下,由于对原始凭证审核的把关不严,导致企业中“人为抵账、非法消账、做假账”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缺乏岗位责任及追究机制。企业的出纳、会计、审核等部门责权不分,职能交叉严重,出现了“齐抓”不“共管”的现象,离“事前、事中、事后”的完整的监督体系建设距离还较远。四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关系到会计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条件,决定着企业财务工作是否能够有效运转。但是从目前来看,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还不高。一些会计人员虽然对财务知识较为熟悉,但是对于企业管理方面知识不了解,平时业务仅限于“计账、算账”,是典型的“成本会计”。
二、完善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建设及创新途径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与监督体系。首先,要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消除会计的人为因素对财务工作影响,使财务工作更加高效,为单位的决策与管理提供依据。保证会计科目的完整,保证会计凭证的审核与传递有效性,使用高效的会计核算的方法,保证“账证、账表、账实、账账”数据真实统一。利用凭证、账簿、报表等相关资料,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跟踪,检查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加强对企业采购、付款、货币资金、成本费用、实物资产、销售收款、投资等方面经济行为的监督。其次,要对企业的会计绩效体系进行完善。制定和出台相应的会计监督的制度和奖惩办法,要建立会计监督的绩效责任机制。使监督工作与会计的工资、福利、晋职相联系。及时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处理,形成监督有效、制约有力、责权明确、密切联系的监督体系。加大对“伪造、编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擅自销毁账目”的现象给予追究,做到“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严肃追究领导及具体会计责任人责任。
(二)创新外部的会计监督体系。深化对企业的外部会计监督。把传统的事前监督改变为集“事前、事中、事后”于一体的会计监督,把好会计信息质量关。大力探索“第三方”代理计账与审计。《会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条件的,应委托经批准设立的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企业要依法大力探索“第三方”财务工作外包模式,把常规业务由代理计账公司处理,使其财务工作更加客观,固定资产的管理、资金的使用更加合理,增强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灵活性,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同时可进行“第三方”审计,在社会上聘请有资质的审计机构,杜绝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审计不严格,使得企业财务审计更加有效。
(三)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首先,企业要树立人力资本开发的理念,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与开发。如朱镕基同志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提出的“不做假账”的题词,使会计能够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在会计常规工作基础上,敢于坚持原则,做好企业经济违法行为的“警界线”。其次,加强会计业务培训,成为复合型人才。不但要掌握完成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工作技能,还要利用多种培训手段,使会计工作人员能够了解财经方针政策,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宏观经济、金融等全方面的知识,成为综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第三,“管好钱、管好账”是企业会计的工作职责,为企业管理与领导决策提供服务是会计的基本义务,因此要加快由“成本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树立服务意识,使其掌握企业相关知识,有效运用所掌握的信息,进行会计信息的有效制作。
总之,当前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着内部控制不到位、对会计基础工作把关不严、缺乏岗位责任及追究机制、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与监督体系、创新外部的会计监督体系、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够提高企业会计监督效能。
(作者单位为哈尔滨广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