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B)—0005—02
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背景下,无论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都离不开职业教育。为此,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有利于我们立足市场,找准定位,探索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现状与形势
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走过了艰难的历程,发展很不稳定,这种不稳定不仅仅表现在区域间的差距上,更是一种纵向比较上,尤其在2000~2004年间,招生人数一直下滑,在校学生逐年减少,部分学校甚至招不到职教学生而停办,部分学校以招收普教学生才维持住了学校的办学局面。就我县而言,职业教育占普通高中教育比重无论是招生数还是在校学生数均处于下降趋势,且差距越来越大,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现象十分突出。
2005年开始,随着党和国家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农村职业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诸多优势,主要表现在:
1.政策优势。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随后,教育部等部委多次召开职教专项工作会议落实中央精神,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上明确提出实施“四大工程”、“四项改革”、“四个计划”、“两个100”并建立贫困生助学制度等,这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无论是自身的基础建设还是社会服务功能,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撑。
2.就业优势。目前,在大学生找不到就业岗位的同时,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技工荒”。据有关资料显示: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供不应求,一些大城市缺口竟高达30%,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工业圈,许多工厂缺乏技术工人的现象到现在依然得不到缓解。近两年,东部沿海一些发达城市的职校、企业主动找到西部农村职校开展“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开发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也解决了农村职校学生的就业出路。而与此同时,企业为解决“技工荒”的问题在工资报酬、工作环境、劳动保障、个人发展等多方面形成竞争,更有利于学生谋到更好的工作岗位。所以,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不怕找不到就业单位。
3.生源优势。随着“普九”进程的加快和中学生人口高峰的到来,农村职业教育的生源比较充足。如我县近三年“两后生”升学率分别为39%、43%、49%,其余50%至少约3000人则是职业教育的生源基础,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或短期技术培训,使其掌握一门技术后安排其就业,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当地经济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既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举措,又是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从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职教规模偏小、总量少,同发达省市相比,我们的职业教育无论规模、效益还是质量都比较低,以“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大体相当”的目标衡量,全省职普比仅是3∶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我县仅为1∶3。
二是观念落后,全社会参与并投入职教的局面和氛围还没有形成,工作还处于政府、教育、学校一头热,群众特别是家长对职教的认识不清、热情不高。
三是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对策与措施
1.加大政府统筹力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将职业教育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和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也要积极配合、主动适应,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面向市场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师资培训,强化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担负起为当地培养数千万计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工作,总结经验,分析差距,解决问题。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省政府决定“十一五”期间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新增1个亿,重点用于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和贫困学生资助。县财政也应考虑这方面的投入,实施好各种项目建设。二是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教的政策。即从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市县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市县不低于30%。三是要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财政部决定今后每年安排8亿元用来资助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县级财政也要安排一定资金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行业职能,在农业、扶贫项目等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3.重视和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制订相关政策,引进或招考一些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充实职教师资队伍,担任职校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另一方面,职业学校也可发挥自身优势,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多渠道聘请一部分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高级技工、个体“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学岗位,承担专业课或实习指导教学任务,补充师资队伍的不足。
4.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一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宣传职教政策。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宣传,使人们重新认识职教的地位和作用,这对职教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二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宣传。教育部门可开展职教优秀校长、教师的技能竞赛,通过“文明风采”、“征文比赛”等活动展现能手风采,就业单位可举行“优秀员工”、“创业之星”的评选和表彰活动,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大力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引导、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职业”的概念。三是要重视职业学校升等达标工作,努力提升职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让老百姓了解职教、信任职校。
(作者系岷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B)—0005—02
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背景下,无论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都离不开职业教育。为此,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有利于我们立足市场,找准定位,探索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现状与形势
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走过了艰难的历程,发展很不稳定,这种不稳定不仅仅表现在区域间的差距上,更是一种纵向比较上,尤其在2000~2004年间,招生人数一直下滑,在校学生逐年减少,部分学校甚至招不到职教学生而停办,部分学校以招收普教学生才维持住了学校的办学局面。就我县而言,职业教育占普通高中教育比重无论是招生数还是在校学生数均处于下降趋势,且差距越来越大,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现象十分突出。
2005年开始,随着党和国家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农村职业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诸多优势,主要表现在:
1.政策优势。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随后,教育部等部委多次召开职教专项工作会议落实中央精神,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上明确提出实施“四大工程”、“四项改革”、“四个计划”、“两个100”并建立贫困生助学制度等,这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无论是自身的基础建设还是社会服务功能,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撑。
2.就业优势。目前,在大学生找不到就业岗位的同时,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技工荒”。据有关资料显示: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供不应求,一些大城市缺口竟高达30%,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工业圈,许多工厂缺乏技术工人的现象到现在依然得不到缓解。近两年,东部沿海一些发达城市的职校、企业主动找到西部农村职校开展“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开发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也解决了农村职校学生的就业出路。而与此同时,企业为解决“技工荒”的问题在工资报酬、工作环境、劳动保障、个人发展等多方面形成竞争,更有利于学生谋到更好的工作岗位。所以,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不怕找不到就业单位。
3.生源优势。随着“普九”进程的加快和中学生人口高峰的到来,农村职业教育的生源比较充足。如我县近三年“两后生”升学率分别为39%、43%、49%,其余50%至少约3000人则是职业教育的生源基础,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或短期技术培训,使其掌握一门技术后安排其就业,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当地经济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既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举措,又是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从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职教规模偏小、总量少,同发达省市相比,我们的职业教育无论规模、效益还是质量都比较低,以“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大体相当”的目标衡量,全省职普比仅是3∶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我县仅为1∶3。
二是观念落后,全社会参与并投入职教的局面和氛围还没有形成,工作还处于政府、教育、学校一头热,群众特别是家长对职教的认识不清、热情不高。
三是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对策与措施
1.加大政府统筹力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将职业教育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和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也要积极配合、主动适应,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面向市场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师资培训,强化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担负起为当地培养数千万计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工作,总结经验,分析差距,解决问题。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省政府决定“十一五”期间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新增1个亿,重点用于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和贫困学生资助。县财政也应考虑这方面的投入,实施好各种项目建设。二是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教的政策。即从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市县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市县不低于30%。三是要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财政部决定今后每年安排8亿元用来资助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县级财政也要安排一定资金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行业职能,在农业、扶贫项目等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3.重视和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制订相关政策,引进或招考一些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充实职教师资队伍,担任职校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另一方面,职业学校也可发挥自身优势,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多渠道聘请一部分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高级技工、个体“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学岗位,承担专业课或实习指导教学任务,补充师资队伍的不足。
4.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一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宣传职教政策。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宣传,使人们重新认识职教的地位和作用,这对职教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二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宣传。教育部门可开展职教优秀校长、教师的技能竞赛,通过“文明风采”、“征文比赛”等活动展现能手风采,就业单位可举行“优秀员工”、“创业之星”的评选和表彰活动,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大力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引导、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职业”的概念。三是要重视职业学校升等达标工作,努力提升职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让老百姓了解职教、信任职校。
(作者系岷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