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激活语文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ya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无论是写还是读,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可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课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往往难以引起共鸣。情感的纽带就联结在教材——学生——老师之间。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努力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渗透;有效途径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语文教学都应当充满“情”趣。教师要运用课文中生动美好的形象,以炽热的情感,流畅的教学语言,把作者寄寓于文中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传送到学生的心田中,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三方情感——教师情、作者情、学生情的和谐统一,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气与智慧。
  那么,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如何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充满“情”趣呢?
  一、钻研教材,把握文本情
  语文教材是情感传播的载体,凝聚着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首先就要求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找准文本的动情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把握教材特点,通过分析和理解、咀嚼和消化,内化为教师自己心中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弄清文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要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要通过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且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只有被文本感动了,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教学时才能以自己的真情拨动学生的“情”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
  二、抓住词眼,体会文字情
  找准语文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其能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文章,抓住文章精髓的支点。教学时教师要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精心品味,既要让学生读入: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又要让学生读出: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身的语言。一位老师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这一段时,学生谈到:“从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看出他们舍不得分别。”教师顺势利导:他们都把自己的感情“藏”起来了,我们平时会把什么“藏”起来?文中“藏”的是什么?是怎样“藏”的呢?为什么要把依依惜别之情“藏”起来呢?在师生的对话中,学生体会到“藏”字包含的深厚情谊,感受到诗人分别之时却不忍分别的深情;再让学生读出这份不舍和离情,自然就水到渠成。这样既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体会到了文字蕴藏的感情。
  三、创设情境,感染学生情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进入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努力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情境创设要有生活性,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创设教学情境,首先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设教学情境还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再现人物活动的场景,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笔者通过Flash动画演示李白送别孟浩然离开的情景:“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让学生在音乐中走进送别的场面,感受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情:是啊,李白对孟浩然的情就在久久伫立的身影中,就在默默凝视的目光中,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岸边的李白,相信此时你的心情会像江水一样波澜起伏。你会回想起哪些美好的画面,又有哪些心里话要对你的好友倾诉呢?有了第三自然段的铺垫,有了对“伫立”“凝视”的深情理解,学生的发言也就如滔滔的江水一样,而且情真意切。总之,创设情境,注情于物,移情于境,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展开联想,触摸作者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科研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来丰富补充作品的形象,真正把作者的情思化为学生可触摸到得真情实感,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当学生读懂了词的意思后,我适时发问:“你最喜欢词中的哪一幅画面?”一句话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有的喜欢大儿子的勤劳孝顺;有的喜欢二儿子的心灵手巧;有的喜欢小儿子的活泼顽皮;还有的羡慕翁媪的相亲相爱……这样使画面立体起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文本走进学生的心田,展开对话;有利于学生走进作者的心里,产生共鸣;有利于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营造出多彩的课堂!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样,学生读得情趣盎然。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对自然真实,恬静有趣的生活之神往,经过学生们的动情演绎,此情已洋溢于每位学生的心间。这样,既加深了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又在积极快乐的思维活动中体验到了作者思想情操之美。
  总之,教师情,作者情,学生情构成了语文教学丰富的情感内涵。语文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所富有的特殊情意性决定了它在传递知识、训练能力时,应情注其中,意蕴其内,发挥语文教学“移情练意”的基本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乌伸斯基深刻地指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班主任的人格对学生有着最具体、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育人者必先育己,不正者则不能教人。当今学生思惟开放,思维活跃,模拟性强,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要比一般教师多的多。学生像一面镜子,时刻照着你,若是你什么做的不好,他们就会马上提出,精彩的道德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要经由时刻的坚持。所以,班主任干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积极进取。  一、以爱为
"我曾耐性等候耶和华,他垂听我的呼求."(诗40:1)等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忍耐,更需要信心.
【摘 要】 本文讲的是让中学生在阅读中学到如何去改变他们的思路,去进行创新.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鼓励质疑,理解创新;抓住矛盾,引导探究;展开联想,模仿创新;创设情境,拓展创新。  【关键词】创新;质疑;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旺盛生命力的标志,更是学生的天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我们要为创新而教,要让陶行知先生的“处处是
马丁·路德热爱音乐,是个出色的歌手,在作曲方面也十分在行.无论在故乡、在修道院、还是在德国的其他地方,回荡在他耳边的除了弥撒曲或经文歌以外,就是民歌.因而在如何营
设a,b,c是正整数,p,q是不同奇素数,200〈max{p,q}〈300.讨论了丢番图方程a^x+b^y=c^z的一个特殊情形.借助计算机,利用初等方法和高等方法的结果给出了指数丢番图方程p^x+q^y=2^
<正> 《天风》编辑部:有一位传道人所在教会的牧师是“全职”义工,没拿教会一分钱,所以讲道总是提起邻县的义工传道,“8年没拿工资,打工来领礼拜,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这
研究了二阶齐次线性微分方程非零亚纯解的迭代级与零点迭代收敛指数,得到了它们的精确估计.
金陵协和神学院陈泽民教授将这本书中译本的翻译经过和出版计划告诉我。我感到十分荣幸和欣慰。因为这意味着这本书正在完成它原先写作的初衷和目
一、信仰上的见证: 创世记39章2至3节“约瑟住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中,耶和华与他同在,他就百事顺利。他主人见耶和华与他同在,又见耶和华使他手里所办的尽都顺利。”从这两节
邪教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邪教的猖獗已经严重影响了各国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成了一大国际公害。在韩国,1987年8月30日发生了一起称作“五大洋”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