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深度融合的现代传播体系构建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la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度嵌入公众的传媒生活。它正在击穿一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行业,重构了传媒的生态、规则和逻辑,世界正在成为互联网的流量时代。①
  这是由技术引领的一场传媒权力转移的深刻变革,传统媒体长期建立的中心化传播规则,逐渐被互联网创造的去中心化传播规则取代。以互联网新技术衍生的大数据、云计算、3D、H5、VR、无人机拍摄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闻生产和报道方式令传统媒体人应接不暇。技术的迅速迭代不仅使传统媒体从业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增加,甚至开始在其他行业中蔓延。正如世界著名科技杂志《连线》的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所认为的,“无论你使用一样工具的时间有多长,无尽的升级都会把你变成一个菜鸟——也就是说,你会变成笨手笨脚的新用户。在这个‘形成’的时代里,所有人都会变成菜鸟。更糟糕的是,我们永远都会是菜鸟,并且永远因此保持虚心。”②
  毫不否认,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转型探索中今天依然是菜鸟。尽管在媒体发达地区有许多较为深入的媒体融合实验,诸如在下载量、粉丝量、阅读量上有较大的突破,但是其探索还只是停留在内容生产模式和报道技术呈现层面的局部解决上,在媒体与用户关系重塑的新传播链构建、技术与组织结构结合以及机制体制的转型上,仍然处于艰难的破题阶段,特别是在盈利模式的破解上依旧是个待解时刻。
  传统媒体实施的媒体融合要面对的是忍痛放弃旧体系,努力构建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平台终端、人才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和现代传播体系的过程。因此,如何按照新媒体的传播规则和传播生态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内蒙古日报社的媒体融合实践探索为例,就媒体融合的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浅说心得体会。
  一.融媒体矩阵与组织架构的化学反应
  所谓“现代传播体系”,应该是现代传播关系与现代传播手段和渠道的结合,其实质也是一种“人—机过程”。其中,现代传播关系是体现在信息传播、交流过程中以现代社会结构为基础的各类传播主体间的社会关系,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③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从根本上看是新媒体生态的构建,是一个围绕人和物的关系链构建的全产业链的过程。只有确立这样的价值传播体系,媒体的深度融合才有可能实现。对于省级党报的媒体融合起步,融媒体矩阵是基础性的构建,是寻找用户入口,建立内容生产新模式的基本要素搭建。目前,内蒙古日报社的融媒体矩阵的构建已经完成,从最初的以“两微一端”的标配模式到现在的“三微一端”的新模式,在媒体形态和空间布局上已经具备现代传播体系的基本要素。内蒙古日报社媒体已经从传统单一的纸质媒介,逐步发展为具有报纸、刊物、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微播音、微视频、户外大屏幕等多种传播形态的现代化融媒体矩阵,初步形成了由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户外媒体4种业态,蒙古语、汉语、俄语、斯拉夫蒙古语4种语言文字, 5条业务线, 6个融媒体编辑部构成的媒体融合发展体系,形成了13种媒介,34个媒体(机构)以及30多个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媒体矩阵。
  基本要素齐全空间结构合理的融媒体矩阵的构建是媒体融合的“相加”基础,而要实现人与物人与人的深度“相融”,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深度融合,组织架构的设计是重要的步骤。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架构才能适应融媒体发展趋势,如何重塑内容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方式、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在组织要素、物质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中的重新构建中实现现代传播体系?
  这是媒体融合破题的最艰难的变革。作为依靠规模发展模式成长起来的传统媒体体系,省级党报内部就是一个“航空母舰”系统,其子系统错综复杂,事业和企业机制并存,不同利益群体并存,不同体制机制的人群对融合的认识不同,积极性也有所差异。如依靠财政供养的事业机制的媒体单位,长期形成的是一种“稳定感”思想,观念上趋于保守,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较慢,对媒体融合比较消极。企业机制的媒体单位,竞争意识较强,对媒体融合较为积极。两种机制两种观念以及不同运作模式的媒体单位诉求不同,在建立一体化的组织架构方面面临设计上的困惑。如事业机制的媒体单位由于有财政供养的保障,只有新闻宣传的业务压力,面对盈利硬约束没有危机感;企业机制的媒体单位,不仅有新闻宣传的压力,也有面对盈利硬约束的生存危机。针对这种差异,我们在顶层设计上实行分类分体系运作模式,以蒙汉文党报为龙头,分为6个媒体事业体系和4个媒体企业体系,建设“1+10”媒体融合系统。在不同机制不同类型的媒体中都有相对独立的运作体系,体现不同体系的特殊性。但是在内容生产和其他资源整合上又凸显一体化的作用,“中央厨房”是线,不同媒体形态的产品就是珠子。“融媒体中央厨房”空间结构中的发布平台、指挥中心、监控系统和采集中心的构建保障了组织架构的中心轴的作用和对不同媒体资源、人员的整合调度作用。在现有体制机制不能实施颠覆性的改革之前,目前这种分类运作体系有助于发挥不同媒体单位的积极性。
  为保障“中央厨房”的一体化机制的运作,同时适应分众化的传播趋势,构建“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平台,我们建立了6个融媒体编辑部和对应的工作室。
  新媒体矩阵和组织架构的构建完成之后,重塑内容生产流程就成为媒体融合化学反应的关键性环节。在媒体融合的初级阶段,我们的内容生产流程是“先报后网”,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先网后报”。
  最初,基于传统媒体形成的“二次售卖”模式的惯性思维,许多人认为,内容资源是纸质媒体的核心资源,如果把核心资源先相送于网,那我们的“内容红利”向何处获得?但是随着传统媒体的日渐式微和对新媒体认识的深化,特别是伴随媒体融合进程的推进,持这种观点的媒体人逐步认识到,伴随受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传统媒体的“内容红利”在纸质媒体变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与其在传统媒体里煎熬,不如让它在新媒体上再获“新生”,与融合单位共享“互联网红利”。   每一次深度融合的关键探索始终伴随的是观念的新生,互联网思维的建立,是内蒙古日报社由“先报后网”到“先网后报”生产流程重构的观念革命,是媒体融合从“相加”到“相融”的质变。由“移动手机端、PC端、纸媒”依次发布的“先网后报”内容生产和发布流程体系实施后,媒体融合的化学反应凸显。不久前内蒙古日报社组织的锡林郭勒盟融媒体报道行动中,许多记者发现,他们参与的融媒体报道在他们还未离开当地之前,已经在报道地扩散开来,甚至连他们居住的宾馆附近社区的老人,也接触了他们的融媒体新闻,成为当地的谈资。
  从“大众传播”到“人际传播”效应的凸显,是彰显媒体影响力的传播体系聚变,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从本质上看是建立从“人与物”到“人与人”的传播链条,这种链条,既包括线上,也包括线下。关系链的搭建是实现关系创造价值的生物链,是传统媒体融合寻找商业模式的重要途径。观察当今许多自媒体的发迹过程,从优质内容和垂直平台创造的粉丝资源到社群组建,再到活动营销和植入电商等盈利模式,这给传统媒体转型一个根本性的启示:谁在平台终端率先抓住用户,并且通过生产和消费链条锁定用户的生活轨迹,谁就有可能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开掘。
  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传媒的传播路径,同时将用户新闻需求和他们的其他需求通过媒体创造的关系链条在同一个平台实现了。比如在微信上获取信息的同时,用户还能够实现红包转账和滴滴打车,也可以进入其搭建的电商实现购物。内蒙古日报社目前也在探索这种关系链创造的“关系红利”,比如我们旗下的两家传媒单位依托各自的新媒体流量,建立电商入口,围绕内蒙古和全国各地的农产品进行商业布局。
  在互联网创造的众媒时代,媒体的边界消失了,今天的媒体已经不是传统概念的媒体,跨界成为常态,依托媒体创造的流量,发掘用户需求价值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二.“借力”和“借智”的传播体系升级
  互联网基因缺乏是传统媒体的瓶颈,特别是技术人才和新媒体经营人才短缺是媒体融合最大的短板。内部人才孵化在短期内实现突变的可能性很小。整合外部资源是实现内部传播体系提升的必要途径。4月12日,内蒙古日报社与人民日报社人民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媒体融合项目规划、数据中心、媒体中央厨房、中文客户端、WAP网站建设、内容资源合作、立体化推广以及人才交流与培养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
  借助外力激活内部体系,是媒体融合迅速推进的有效战略。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不同合作方利益共享是互联网经济的核心要义,也是改变传统媒体自身缺陷,实现开放、互动、共赢的大平台战略的新思维。
  思维的提升是一切事业的开端。如我们蒙文媒体融合体系与蒙古国媒体的深度合作、全区党报编辑部联盟的建立以及与区内新闻院校的合作,其效应正在不同领域内开花结果。我们按照借外力弯道超车的思路,以技术引进、技术合作、自我补充的形式解决技术上的每个难题,先后利用了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蒙科立的技术,同时引进了人民网、北大方正、后建、思脱、北方、移动基地等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技术。索伦嘎新闻中心与蒙古国技术公司合作研发了融媒体采编平台、客户端、手机网、俄文客户端,实现了引进技术共同研发产品、技术托管外包、保护核心数据的新模式。同时在内容资源整合方面,我们与全区各盟市党报进行不同资源的交换和分享。
  与此同时,我们还搭建了以“打造媒体融合研究平台,实现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智囊机构——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实验室,旨在通过“借智”活动,按照互联网的逻辑推进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实验室与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传媒系合作,邀请学界专家参与我社媒体融合项目、组织机构的运行效果研究和评价,为内蒙古日报社媒体融合提供决策服务。同时,各方在人才培训、项目孵化、新闻课题研究方面将展开深度合作。
  世界首个媒体融合以及数字产品实验室是由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迈克尔·麦金创建的。他在密苏里新闻学院从教23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媒介融合专业,从2005年到2008年一直担任媒介融合系主任的职务。在国内,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Convergence 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此后,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等传媒院校以及深圳报业集团、河南融媒体集团等先后成立了相关机构。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内蒙古日报社在推进媒体融合下的现代传播体系建设步入深度试水阶段。
  三.重点确立“一报”“一屏”“一微”的发展路径
  内蒙古日报社确定的重点发展路径是建设“一报”“一屏”“一微”,“一报”是办好报纸,“一屏”就是要办好手机媒体,“一微”就是要在微视频领域形成新突破。这样的发展路径确立是基于内蒙古日报社媒体资源状况和现代媒体发展趋向作出的基本判断。
  先说“一报”。前边已经谈到,纸质媒体的“内容红利”在现有的报纸商业模式下已经很难变现,在新闻的及时性实现、报道方式的呈现、对用户需求的精确锁定上,报纸确实难以与新媒体匹敌。但是报纸在专业性开掘和深度开掘上仍然有潜力可挖,特别是它带给阅读者那种心灵上的宁静感和想象空间是新媒体不具有的特质。毫不否认,在互联网领衔的新媒体的冲击下,纸质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一些媒体实现成功逆袭。如隶属于中南传媒《潇湘晨报》系的《快乐老人报》就实现了百万大报的目标,纸媒读者一天天在减少,但是老年读者却一天天在增加,他们抓住了中国步入老年社会的机遇,重点布局老年产业,围绕老年购物、老年旅游等老年生活开展商业构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新京报》在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办报理念下,在继2015年继续保持盈利的基础上,2016年一季度广告经营迎来了近两年来最好的开局,下属10个行业部门,第一季度任务完成率同比去年逆势增长22.71%。同时,一些媒体在“社区报”“免费报”的路径上拓展新空间,也取得了成功。中国地域广阔,地区与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和信息不对称的国情,也给报纸在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留下了发展空间。   同时,我们看到,虽然新媒体不断开疆拓土,然而内蒙古日报社的纸质媒体的发行量相对稳定,除了都市类媒体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主动降低发行量以及在经营上面临大的困境外,《内蒙古日报》蒙汉文版在维持23万发行基础的前提下,全社较大比重的广告收入还是来自纸质媒体。因此,为强化纸质媒体的作用,在今年上半年,我们对全社的纸质媒体进行了集中改版和气质重塑,改版后的各媒体在新闻表达力、新闻专业性、版面的导向艺术性上都有了质的提升。改版的成功也为内蒙古日报社的新媒体创造了“内容红利”。
  在办好“一报”的基础上,我们重点向“一屏”——手机媒体寻找蓝海。据第37次CNNIC中国互联网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④由于受众获取信息渠道的改变,手机媒体创造的“新生活场景”使亿万人群的生活被绑定,它正在重塑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在手机媒体端必须有所作为。内蒙古日报社在手机媒体构建上,目前已经上线5个客户端一个手机报,在结构布局上有蒙文、汉文系列和党报、都市报系列,党报汉文系列重点锁定时政新闻的“内蒙古客户端”和“内蒙古手机报”,同时在今年6月,我们还上线了索伦嘎斯拉夫文客户端、索伦嘎俄文客户端、汉文财经系列“纵横新闻客户端”;在都市报系列,重点发展“大草原客户端”,定位围绕都市服务。
  伴随智能手机的诞生和传统媒体受众向移动媒体的转移,手机成为媒体新的蓝海。同时,由于入口门槛较低和传统媒体转型的需要,手机媒体数量激增而且竞争也日益激烈。调查表明,在智能手机移动使用的状况当中,尽管我们可以下载终端客户端多达上百万个可以被选择的对象,但是平均只有23个,在这23个已经下载到手机客户端上的媒体客户端和APP当中,1个星期至少被点开使用一次的APP和客户端只有7个,如果你不能进入前七位的话,作为一个入口级的终端,你的价值、你的影响力、你的意义就很低了。⑤
  如何有效开发手机媒体,建立入口级的终端是建立现代传播体系的核心。针对手机媒体竞争现状,我们提出以本土化、个性化、碎片化、社交化、视频化作为基本发展方向,寻找建立营销推广的有效路径。同时,我们还向垂直类媒体方向努力,在媒体细分上寻求差异化突破,如“纵横新闻客户端”和“内蒙古手机报”的大学生版的开发。此外,我们还根据内蒙古地域辽阔和农牧民群体多的特点,在手机报端重点布局旗县版,旨在通过地区差异形成的经济和信息不对称中建立相对优势。
  “一微”的重点布局,是在互联网“视频化”的阅读趋向上构建适合用户需求特点的现代传播体系。《2015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在2015年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手机视频用户规模在过去的3年内上升27.3个百分点,达到3.54亿,76.7%的视频用户选择用手机观看网络视频,手机已经成为网络视频的第一终端。⑥在视频需求中,由于微视频用户体验较好、节省流量、适合在流动生活场景中观看,因此更受青睐。
  所以,我们在“微视频”内容构建上不遗余力,先后布局音视图中心、音视图数据库建设、融视频编辑部、VR视频直播等项目。目前,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音视频道已经开通,音视频道目前主要包括音频、视频、图片三种形态的报道,其中,音频产品主要有《1周内蒙古时政》《1周内蒙古经济》《1周内蒙古文化》《1周“最时评”》4个专栏;视频产品有《新闻连连看》《就说1分钟》《V视频系列》3个专栏;图片产品有《影像力》《定格》《表情》3个专栏。“微视频”报道在此前的两会以及各种常规报道和特色报道中已经彰显其威力,成为融媒体报道的亮点,在报道方式呈现方面,3D、H5、VR等都有出色表现。
  四.结语
  省级党报媒体融合构建的现代传播体系,不仅要占领主流舆论的主流地位和牢固掌握新闻话语权,同时也要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重塑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但是互联网的发展是未知大于已知,媒体的现代构建的不确定感可能贯穿媒体发展的始终,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时代命题,我们的探索没有句号。
  注释:
  ① 传中.媒体融合的二次元世界[OL].中国新闻出版网,2015年8月18日
  ② 凯文·凯利.必然[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
  ③宋建武.媒体融合重在构建现代传播体系[N].北京日报,2014年8月22日
  ④第37次CNNIC中国互联网报告:90.1%网民使用手机上网[OL].腾讯科技,2016年1月22日
  ⑤喻国民:手机已成为第一主流媒体,入口级平台竞争激烈[OL].央广网,2015年6月29日
  ⑥2015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发布.我国手机视频用户达3.54亿[N].中国文化报,2015年12月21日
其他文献
群众歌曲是在人民大众之间广为流传的音乐艺术歌曲,因为呈现出人们的生活实际状态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群众歌曲一般比较简单易学,能够丰富人们的情感以及精神世界.虽然每一个时
AR实景应急指挥系统,是基于对突发事件的事先预防预警、事中应对处置和事后回溯记录过程,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采用及时有效的措施来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目
烧损的焦化塔框架需要拆除与修复,且抢修时间宝贵,项目有序的组织施工,平衡人、材、物资源,协调各方关系,编制施工总体计划,以关键线路为主,合理搭接,并根据现场情况动态调整
在新时代培养新的有机化学人才对社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地方院校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应该培养应用型的创新人才。笔者将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
篮球项目是运动项目中重要的一项比赛,以速度快,竞争激烈为显著特点,项目需要非常强大的体能作为支撑,因此对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由此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要在篮球项目中取得
笔者通过学术网站知网检索关键词"排球游戏",只得到二十余篇关于此方面的学术论文,这表明我国学者对于排球游戏的关注度普遍较低.多数学术论文重点论述排球游戏在大、中、小
明太祖朱元璋原本是一名游方僧,在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中,他出身最为低微。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谋士们都劝他仿效汉高刘邦,他亦以汉高自期。其实,就出身来看,他与汉高还不可同日而
会议
本文从语义韵视角对比分析商务翻译英语语料与母语商务英语语料中词汇搭配的分布模式,从而探讨汉英商务翻译中的搭配行为特征。研究表明,汉英商务翻译文本较母语商务英语文本
ABB低压推出了EmaxVF系列变频型断路器和EmaxLTT系列低温断路器。EmaxVF系列变频型断路器是针对风电市场的一款产品,专用于直驱/全功率变频器的风电变流柜。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设计立式换热器时,常常在管板上设置一个排放孔,以便排出壳程介质易产生的沉淀聚集和蒸流液聚集,避免加重管板与换热管焊缝的腐蚀。针对换热器在进行压力试验时,管板开孔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