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导语,让语文课堂亮起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pho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巧设导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扮靓语文课堂。作者结合教学实际介绍了几种操作性较强的巧设导语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巧设导语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扮靓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往往来自于充满疑问和兴趣的情境,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设情境。然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妙用导语是首要因素,因为导语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上。一堂好的语文课以极富创意的课堂导语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那么,怎样巧设导语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情感刺激导入法
  教师一开始就用炽热的情感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具体做法有以下两种:
  一是音乐导入。教师可用音乐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在讲解《长亭送别》时,我播放了《泰坦尼号》的主题曲。“动人心魄的旋律,诉说了一个永恒的爱情故事。在我国古典戏曲里也有同样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西厢记》就是一朵在封建礼教束缚的时代开放的爱情奇葩。故事的主人相府小姐崔莺莺和贫寒书生张珙虽然没有遭遇北冰洋冰山所带来的死别,却感受了与死别同样痛彻心骨的生离,本文就是崔莺莺不得不与自己心爱的人分别时所抒发的浓浓的离愁别恨。”这样,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课堂教学顺势展开了。
  二是古诗词导入。诗词名句是浓缩的精华,它们的内在美是让人咀嚼不尽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诗词名句作导语,在含英咀华中可以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有利于学生心灵与健康的发展。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这样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涌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苏轼,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酔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这首词,观赏古人笔下的赤壁,聆听古人心灵的独白。”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急于想要领略它的风采。
  二、质疑释惑导入法
  面对一篇课文,会有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思想内容等许多疑问。质疑或高屋建瓴,或切中要害,或发微见著,或探求精蕴,均能引起学生思维冲突,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浓厚兴趣,促使学生含英咀华,探幽览胜。《卫风·氓》《孔雀东南飞》等课文可这样设问:“女主人公温柔善良,聪慧美丽,勤劳贤惠,那么她们究竟因何被休呢?”学习《祝福》时可这样设问:“本文写的是20年代的旧中国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的故事,有人说文中的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为什么?祥林嫂是自杀,还是他杀?你能从文中找到明确答案吗?”在讲《药》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句子:“药。药?药!”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解释这三个独词句的含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这样的质疑导入点燃,并如熊熊烈火开始燃烧。
  充满悬念的导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三、联系生活导入法
  语文就是生活,结合现实生活导入课堂,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打开话匣子。把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与作品巧妙嫁接,既可以让学生看到作品的现实意义,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品是现实的升华。如《剃光头发微》这篇课文的导入,我结合实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去理发店理发,要求理发师按你要求的发型理发,理发师会怎么办?”学生听到这样一个问题后,都很活跃。有的说:“理发师会按我的要求来剪。”有的说:“他会根据我的脸型给我更好的建议。”有的说:“他会在我的要求的基础上,询问一些更细致的方面的要求。”这时,我把话题一转,说道:“可见,理发师很尊重顾客意见。但是,在我国八十年代,却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位乡下人要求理发师理平头,理发师却认为‘乡下佬’只配剃光头,而拒绝了他。这是为什么呢?”不仅顺理成章地引出了课文,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不断地进行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深刻认识到了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同时深刻理解了杂文作为“匕首投枪”的社会意义。
  四、感官媒体导入法
  在新课程的有效教学中,我们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观察、记忆。多媒体正帮了我们这个忙。把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真正动起来。如课文《我有一个梦想》抒发的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著名领袖马丁·路德金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但由于时空限制学生不易产生共鸣。因此,在课前可以剪辑一部分关于美国黑人为争取平等而斗争的历史资料制成课件,作为课前情感导入,并在课上播放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碑前25万人集会上演讲的视频,林立的群众,肃穆的表情,激昂的演讲,让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在其后的文本阅读中深入理解了本文感情真挚、文辞优美、气势恢宏的特点。
  五、温故知新法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出与之密切相关的旧知识,通过复习旧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新旧知识在相互作用中融化,为学习新知识做好搭桥引路的准备。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时,这样导入:“我们为《沁园春·雪》中描绘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壮美,瑰丽奇特的自然之景所陶醉,为伟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今天我们来学习伟人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有何不同。”学生驾轻就熟,为学习新课做好充足的情感铺垫。在学习《致橡树》时,一位优秀的教师这样设计导语:“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伟人毛泽东的万丈豪情,体味了诗人穆旦的赤子情怀,而此刻我们还将与一株美丽的木棉树相逢,倾听一位不平凡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简单的几句话不仅点明了前两篇课文的风格,而且交代了新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实现了以旧带新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投入到了新课学习中。
  魏书生老师说:“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应该依据教学实际,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实效性,千万不能流于形式。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语文教师用新颖的导入语吸引学生、打动学生,那么语文课堂就一定会亮起来。
其他文献
背景:  咽喉部喉镜窥视及气管内的机械操作刺激黏膜感受器,引起反射性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兴奋,体内儿茶酚胺随之分泌增加,造成血压(BP)升高、心率(HR)加快,血流动力学波动,这是麻醉
摘 要: 要让学生接触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设身处地地体会、感悟生活,理解生活当中蕴含的道理、思想,从而让学生受到教育,提高品德,成长为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重新整合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使内容顺序呈现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规律,杜绝“照本宣科”现象,增强政治学科的兴趣性,让学生感觉到上思想品德课有意思,有使用价值,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育 整合内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肝脏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或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IA)效应。 方法:80例ASAⅠ~Ⅱ择期行肝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n=20)。术后行PCEA(背景剂量4ml
摘 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突出创新思维特点和注重创新实践活动过程。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创新教育 教育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
摘 要: 波斯史诗《列王记》讲述了罗斯坦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对波斯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深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其处女作《追风筝的人》中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发展与波斯传统英雄人物罗斯坦、索拉博有明显互文关系。小说通过爸爸、哈桑和阿米尔身上具有及缺失的英雄特征,重现并改写了《列王记》中的波斯英雄人物,在文化层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 《追风筝的人》 波斯英雄人物 人物形象  
报界专家曾说过,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有五点,即:确定选题、鉴赏作品、指导改稿、编辑加工、评点推荐。我在担任《安徽新华报》总编的五年办报生涯中,觉得确定选题和指导改稿
摘 要: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发社会精神文明领域的诸多问题,学校也深受影响,其中中职学生由于文化低与年龄小在人文素养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十分多元,不同文化会产生不同价值观,坏的价值观导致中职学生出现道德缺失、行为失范的问题。本文通过概述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探讨使用怎样的方式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希望对我国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 中职
目的:  通过分析常见急腹症的MSCT表现、诊断符合率及不同年龄、性别对急腹症MSCT诊断影响,并对比MSCT与腹部X线平片、US对急腹症及其病因的诊断效能,旨在探究MSCT对成人非外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保护剂,利用贵金属阳离子(Mn+)与HF处理后的硅纳米线(SiNWs)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在SiNWs表面负载了贵金属纳米粒子.通过调控SDS/Mn+物质的量比、反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接触的新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他们思维活跃,见识广泛,个性鲜明。在教学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