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误读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hu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的稳增长初衷和各地投资冲动的反差。恰恰说明,“稳增长”和“调结构”双策并举是有难度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中国既需要保持经济增长,同时还要完成经济结构转型的重任,能否做到两全其美?
  央行的降息与5月新增信贷规模的超预期,并没有使6月初信贷市场出现回暖。而存款也延续了此前一贯的月初大规模回落的情形。但5月以来,无论在金融机构总行还是地方分支机构,都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下的动员。
  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已隐现于金融机构。
  去年一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从目前国内外形势来看,下行压力有增无减。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引发了市场有关“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的猜想。
  从前两年的“保增长”,到去年的“防通胀”,再到今年的“稳增长”,经济形势变幻莫测,政策调整难度不断加大。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会否有新一轮投资依赖?如何遏制地方的“投资冲动”?新一轮提振经济的着力点何在?稳增长与调结构能否两全其美?
  新一轮刺激政策来了?
  5月份以来,沪深股市房地产板块表现强劲,北京、上海等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出现暴涨。新一轮刺激政策真的来了?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增速呈现放缓态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能带来财政、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外需面临形势更加严峻,出口增速低于预期;而消费短期内不会出现跳跃式增长,因此,通过适度的投资规模来稳定经济的运行非常必要。
  但此次投资规模的适度扩大,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目前来看,经济形势比2008年实际上要好得多,特别是就业形势还比较乐观,我国经济运行还不至于过分悲观。我国没有必要启动像“4万亿”那样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当前我们需要适度的投资,但要抑制过度的投资冲动。
  其实,如果字斟句酌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十一项举措,很难看得出有货币大放水的意图,更没有要放松房地产调控的暗示。会议特别强调,要“稳定和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特别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分析人士敏锐地发现,这新一轮刺激经济的措施,与此前面对全面袭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时祭出的以“4万亿”为标志的刺激经济措施相比有较大区别。在本轮措施中,减税、扩内需、向民资开放更多准入领域等带有转型意味的政策被摆在更重要位置,可以说,此次中央将“稳增长”放在更显著位置的同时,并未忽视“调结构”的重要使命,“稳增长”、“调结构”双策并举。
  如何抑制地方投资冲动?
  尽管政府的意图很明显,但种种迹象表明,在“稳增长”的中央口号提出前后,各地面对经济下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老法宝——投资。拉央企到地方投资,成为地方政府争取资金、项目的一条捷径,中国新一轮的地方投资热有再起之虞。
  实际上,从4月份开始,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国资委等六部委就相继出台政策,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而发改委网站的信息显示,项目审批速度明显加快,5月21日一天就审批了100多个项目,相当于5月份前20天的总和。
  近期,发改委核准了首钢迁钢项目。同月,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和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也获国家发改委核准。上述项目相加,总投资额度将在千亿以上。一个或许能体现这一利好程度的细节是:5月2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动工建设,湛江市长王中丙在国家发改委门前难抑激动,甚至亲吻批复文件。
  应该看到,在经济增长的结构本来已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如果加大对一些本来已经过剩的领域投资,短期尽管可能遏制增速下滑,但随之而来的是,政策又必须为扭转失衡开出更大药方。出口不景气,以及严格的房地产调控,就让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困难,这恰恰说明,以前单纯靠政府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增长本身是不可持续的,正在努力进行的结构调整就是为了改变目前过度依赖房地产和出口的发展模式,通过内需的拉动,实现经济真正的内生增长。
  然而,从目前情况看,为遏制经济下滑,一些地方似乎仍难摆脱对投资和房地产的依赖。从全国层次看,短期遏制经济下滑的主要举措依然是依赖投资,铁路等投资项目仍然是首选。
  如何抑制地方的投资冲动?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保险与投资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凌秀丽认为,在目前预算约束软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缺乏财政自律,追求GDP考核的政绩需求,自然会催生其很强的融资与投资冲动。而这有可能使目前已进入偿债高峰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加剧恶化。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认为,需要警惕的是,项目审批放松,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会增强,这会导致地方财政的压力加剧,结构性减税实施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切实降低投资的冲动,真正给中小企业减税。
  稳增长和调结构能否两全其美?
  中央的稳增长初衷和各地投资冲动的反差,恰恰说明,“稳增长”和“调结构”双策并举是有难度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中国既需要保持经济增长,同时还要完成经济结构转型的重任,能否做到两全其美?
  首先,启动一批投资项目可能出现“泥沙俱下”,产业结构调整会否被延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投资规模的适度扩大,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所难免,但此次投资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化领域,大部分是基础性的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负面影响不大。当然,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也可能导致部分落后产能死灰复燃。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表示,国家对此已有所关注,最近国家扩大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对节能减排的电器给予更多补贴。这不仅是在扩大投资,也是在刺激消费,并通过补贴引导低碳行业的发展。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则认为,这次稳增长强调了对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投入,财政部明确将投入1700亿元推进节能减排,将稳增长和调结构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其次,大批投资项目的上马,会否导致投资效率低下,并导致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进一步增强?
  白重恩认为,我国确实应注意投资规模的适度。“4万亿”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在建续建工程,如果我们再次开工大量新的项目,今后就会有更多在建续建项目,我们对投资的依赖就难以摆脱。所以,对投资项目应进行更充分的论证。匆匆上马的工程,难免出现投资不合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我们的研究监测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税后的投资回报率能达到15%以上,90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步下降,到2011年投资回报率已经降到5%多一点。投资回报率的快速下降,折射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在降低。我们一定要寻求有效率的增长。”白重恩说。
  孙立坚则表示:“从根本上讲,要减少投资低效率问题,必须更好地扶持实体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还要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真正减轻税负,让中小企业轻装上阵。”
  另外,对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来说,过度的政府扶持可能导致业产能过剩。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认为,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一个自然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研发到商业模式的探索,再到市场的推广运用,如果在政府的主导下投资的话,确实可能会拔苗助长。很多企业可能会靠“编故事”骗补贴来生存。所以,财政补贴如何做到公平合理,真正起到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需要复杂的制度设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投资的稳定增长”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稳增长”的关键是“稳投资”。
  国家的思路很明确,要把推进节能减排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引擎,借助推进节能减排倒逼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7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3380多亿元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加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共同带动社会投入上万亿元绿色投资。
  “在外需疲软的环境下,中国的‘稳增长’政策措施可以概括为‘刺激消费’和‘鼓励民间投资’两个方面。这对投资效益的改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是非常有利的。”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就时下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而言,就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所说的那样,短期的减速并不可怕,如何加大减税力度真正减轻企业负担,如何推动改革真正加大居民收入,如何破除垄断真正为民间资本找到投资空间,如何通过产业升级,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利润端的地位,如何进行体制改革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些都是必须立即去做的事情。
  (本刊综合整理)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执行的主要金融政策、金融市场运行及政策效果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对应执行的金融政策提出
这个市场经济发达的县级城市,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乡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城乡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初步形成一个“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Th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对传统的国有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构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有效制衡、协调
期刊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物质基础,食品具有安全卫生和必要的营养两大基本要求。近年来,国际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引起消费者极大的不安。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有
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都得到尊重,同时又相互配合、彼此支撑,积小成大,个人创业汇聚成整座城市和社会的大发展,正成为义乌人的共识 It is becoming the consensus
摘 要:为适应当前市场对高职建筑设计人才的需求,培养技能型建筑设计人才,应加大建筑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建设有效模式,让实训基地的建设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职;建筑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为适应当前社会对高职建筑设计人才的需求,有必要探索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问题。实训
2010年6月13日,一代漫画大家华君武走了,终年95岁。漫画就是“画思想”在华君武书房的墙上,挂着他创作于1961年的漫画《杜甫检讨》。画面上,唐代诗圣 June 13, 2010, a gene
人们常说,“粗茶淡饭延年益寿”,那么粗茶淡饭到底是什么?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它并非大多数人所指的各种粗粮和素食。正确的理解应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注意粮豆混食、米面混食
知识产权作为"制度文明的典范"对于激发人类发明创造的潜力,推动科技进步与文化繁荣具有重要作用.本质上,知识产权制度首先并且最终是一种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变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