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须有效开展好讨论环节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钱。"历史与政治、语文及地理联系密切,命题时充分利用 这种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和借鉴,加大知识贮量,使之为创造性思维服务。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中学历史教材在叙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影响,或对其进行评述时,由于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有时往往不够全面,只局限于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教学时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挖掘深化和补充,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如世界史教材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只强调了它是“英、法 、美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而对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却无只言片语,这显然是偏颇的、片面的,教学时教师可适当补充。再如,《中国古代史》教材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只叙述了它“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使学生认识不到商鞅变法存在的局限性和偏差。商鞅变法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不但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且,商鞅变法弃绝文化,倡导君主独裁,对当时和后世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 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 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 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 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笔者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 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只是某些现象有相似之外,况且在程度上也轻微得多。如我国目前下岗待业人员约为1100万人,这对一个拥有12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算不了什么,与美国当时约有占劳动人口1/4的1500万人失业更是不可比似的。从而正确理解党中央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倡导有中国特色的“罗斯福”措施,不失为借鉴国际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明智之举,这对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很有积极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萧何,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树立信心,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如能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景,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如讲授《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目时,先介绍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它已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舍生忘死,英勇作战,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被作家魏巍称为“最可爱的人”,并成为志愿军的代名词,沿用至今。经过这样的讲授后,学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抗美援朝的经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显然这一教学目标还没有完成。对于这一教学内容,我通过幻灯片放映介绍黄继光、邱少云英雄事迹的史料和图片,让学生了解黄继光“七处负伤,他从伤痛中醒来,看到敌人的机枪还在吐着火舌。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暗堡,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邱少云“一团烈焰在他身边燃烧起来,在邱少云的身后就是条水沟,他只要在泥水里打几个滚,就可以把火扑灭。但是,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的纪律,咬紧牙关,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这样学生就能够职直观地感受英雄们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意志,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通过讨论,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这样,使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的升华;既生动有趣又不乏思维深刻性。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的难点问题时,我们或将难点分开讲解,或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思考回答,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高三复习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专题中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内容时,我们按时间顺序把这三国革命的背景(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归纳成要点,列成表格,并把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寻求解题的思路、方法,并比较其异同点,得出正确结论。如讲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应该指出,“废井田,开阡陌”,动摇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废除奴隶主贵族 的特权”、“建立县制”,摧毁了奴隶制上层建筑,建立起了适应封建生产关系发展需要的封建制上层建筑。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反映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再如讲到明清时期腐朽的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阻碍时,应指出,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矛盾实质就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阻碍反映了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阻碍作用)。
  总之,“拓宽、挖深、提高”就是要深入发掘教材知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应试能力,以使中学历史教学更好地沿着培养能力,适应高考的路子走下去。
其他文献
“习作难,教习作更难”,这是语文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共识。如何巧妙地把学生引进习作之“门”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引导。  一、巧引自然过渡,消除畏惧心理  学生初次接触习作,既陌生又好奇,既有激情又感到畏惧。什么叫习作,我能写出习作来吗?这高不可攀的习作真令学生望而却步。教师也头疼找不到好办法把学生引上习作之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点,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教学
期刊
有一次,开摩托车上班,为了能准时到校,不误上课,我没戴头盔,以60公里时速向学校飞弛,一粒灰尘飞进眼睛,我顿时泪眼朦胧。停下车,擦拭眼睛的灰尘,结果眼睛肿得像个小核桃,感染了好多天。从那以后,每逢开车,我都戴上头盔,并且告诫自己,事前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让“灰尘”远离自己。  可是,没想到,“灰尘”还是找上了我。春风和煦、柳絮飞扬、家长座谈会如期而至,才艺表演、领导讲话、教师介绍、家长发言,一切顺
期刊
关键词:常规工作 思考反思 教育规律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就会受蒙蔽;只是冥思苦想却从不认真读书,就会疑惑而无所得。”由这个观点,我联想起现实工作中,不能只低头做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要经常动脑筋思考,找出教育教学规律;在找到规律后,还要积极行动,制定计划,持之以恒的执行,最终才会头脑清楚,有所收获。当然,也不能只是用规律来代替常规工作,到处宣传规律,
期刊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以化学史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整个化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创造、发现和发明的历史,其中蕴藏着化学家们崇尚科学的价值观,严肃认真地科学态度,追求科学真理的顽强毅力和献身科学的忘我精神,还有化学家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化学家傅鹰教授说过“化
期刊
一、英语书写的现状及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英语书写教学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很多学生书写潦草、毫无规范,更无章法,书写水平远远达不到大纲的要求。就书写这块,本人发现中学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书写习惯没有养成。(二)书写方法掌握不正确:①书写不规范;②字母笔顺、笔画不清;③书写体与印刷体混淆。(三)分化较大。(四)书写兴趣下降。在《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抓好听、说、读的同时,有越来越多的老师重
期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師的工作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是启迪灵魂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是否快乐,是否有所收获,都是由我们教师来决定的,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课堂,快乐学习。“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
期刊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欲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习欲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境界。而教师要想达到这种境界,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就要解决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的问题。  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自己先吃透定义,删繁就简,用准确、易于理解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是语文素质的综合表现,是衡量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农村初中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作文教学水平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怕改作文,作文教学低效,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水平低下。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语文教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农村初中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以提高农村初中生的作文水平和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质量,是摆在广大农村语文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于是,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采用。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也动了起来。可稍作注意,我们就会发现,课堂中相当一部分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合作学习的效率较低。例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进行两三分
期刊
当我们引领学生徜徉在语文的天地里,遨游于精品阅读的海洋中,我们的口语表达都必须吐字清晰不罗嗦,有轻重有徐疾,只有这样才会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  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语言外在引力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一席话”固然有其内在的本质,但“一席话”外在的衣表——口齿清楚、抑扬顿挫也是必须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段名言:“在拟定教育性谈话的内容的时候,你时刻地不能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