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渗透:生活与工作的纠结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了下班时间,你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裹上外套、开启蓝牙,在回家的路上跟客户进行一番简短通话;然后走进杂货店,在排队的时候掏出黑莓手机回复邮件;等到了家,即便是在享受晚餐的时候,还要为手机频频闪烁的信号灯而劳神焦灼。好不容易吃完了饭,你还要忙着查邮件、洗盘子、捧着电脑看电视。等回完了最后几封邮件,不知不觉就该睡觉了。而睡醒后上述的一切仍将重演。
  欢迎来到工作新世界,在这个世界,下午五点半可远非工作日终止之时。表面上看,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让我们得以更快、高效并灵活地工作,但实际上,这些设备的存在却使得我们陷入了一种全天候的工作状态。随着科技的日益渗透,我们不但无法分清自身生活与工作之间的界限,还不得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即使不是上班时间,也必须“时刻准备着”应对各种各样的电话和邮件。
  不过,有一些雇主已经尝试着开启“关机”模式。从法国信息科技服务巨头阿托斯(Atos),到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乃至谷歌(Google),最近都采取措施,强令员工定期戒掉网络、断掉日常业务往来,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就在上个月,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Volkswagen)对所有德国员工做出承诺,表示将屏蔽全部非工作时间内发送到他们黑莓手机上的邮件。为了避免员工过度劳累,大众汽车规定只有从正式工作前半个小时算起到下班之后半个小时为止的这段时间,员工才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查收邮件,其他时候必须处于信息中断状态。
  “雇主们开始意识到:能够将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对于员工而言是一件好事。”沃顿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斯图尔特·弗里德曼(Stewart Friedman)评论道,“数码世界太容易让人分心了……注意力是个大问题。数码时代才刚刚降临,我们还处在学习划分界限的开始阶段,只有区分界限才能将注意力投向真正值得注意的东西。”
  
  媒体和工作的欲望最难抗拒
  在笔记本电脑、电子邮件和智能手机时代来临前,除了偶尔带点文件回家外,雇员基本上很少有在家处理工作的。专业从事数据保护领域的软件公司Neverfail近期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的职业工人表示会在下班回家后查收邮件,三分之二的人会在度假的时候带上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等与工作相关的设备,超过50%的人会在和家人或朋友吃饭时收发邮件。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本月初发表的一份独立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人认为脸谱、推特和电子邮件比雪茄和酒精更加难以抗拒。该研究在205位成年人身上安置仪器,用以记录他们的日常欲望。最后总计生成7827条的报告中,有关睡眠和性的欲望最为强烈,而有关媒体和工作的欲望则最难抗拒。
  “我们有时会说这都是科技的错,但问题本身其实要深刻得多。”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堡传播学院(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s)教授卡罗琳·马文(Carolyn Marvin)专门研究通讯技术的社会影响,她评论说,“我们对自己其实早有成见,科技只是将其变为现实的一种高效途径而已。对我们本质属性的认知正是我们在市场上创造并不断展示这种创造行为的能力。”
  换句话说,我们对数码产品成瘾的背后,是对自身的存在感和重要性的渴求。“成为一个成功的中产阶级表明了我们对专业工作的奉献,并且在任何时候都准备着去工作。”马文如是说。
  但是,这种工作上的奉献精神并没有转化为生产力的提升。电脑、电话以及随之而来的信息流极大地摧残着我们的专注力。2009年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淹没在不同种类的数据信息中的人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也不会从一种职业换到另一种职业,这一点倒是与那些每次专心致志每次只做好一件事的人一样。
  “每个人都希望能保持畅通的交流渠道,”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南希·罗斯巴德(Nancy Rothbard)说,“生活中没有什么优先级,每件事都一样紧急,都被打了上了加急符号。这些科技确实有优点,比如说让我们能够更有弹性地工作,也能更迅速地应对危机状况。但它们的缺点却不能低估。”
  长期在各种媒体终端面前“一心多用”的人更容易分心,也很难在同一时间段内专注于单独做某件事。“很多重要的工作都需要专注力,写作和做决策就属此类。”罗斯巴德说,“当身边充斥着各种信息的提示声时,手头的工作就会因为我们注意力的分散而变得困难起来。”
  有时候很难想象生活中没有这些让我们分心的东西会怎么样。宾夕法尼亚大学宗教研究教授贾斯丁·麦克丹尼尔(Justin McDaniel)教授一门课程,叫做“生活有意识”。这门课没有考试,没有论文要求,基本上没有必读书目,需要学生借鉴修道院的戒律来塑造自己的生活,也就是必须远离酒精以及电子和语音通讯。麦克丹尼尔说自己不是嬉皮士,也不是技术恐惧者,他的课程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兴趣。但当了解了这门课的要求后,不少学生表达了疑虑。“每一个学生都能戒掉啤酒,却很难摆脱脸谱网站。”他说。
  但最终选了这门课的学生发现,没有网络的生活确实大有不同。麦克丹尼尔指出,强制放弃电子设备使得人们变得更加自律和专注。他说:“选了这门课的学生毫无例外地都表示,他们对其他课程的表现更好了,他们更有专注力了。这和他们过去的经历相比是再好不过的事。”
  
  休眠的基本原则
  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影响的不单单是注意力。大量研究证明,非工作时间从心理上放下工作对健康是有好处的,有助于缓解压力。《职业与环境医学》(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杂志指出,高压力人群的医疗保健开销要高将近50%。压力过大会导致好几种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骨骼肌肉疾病和心理障碍。
  “真正放下工作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波士顿大学工作和家庭中心(Boston College Center for Work & Family)助理主任珍妮弗·萨巴蒂尼·弗劳内(Jennifer Sabatini Fraone)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下班后的电话或电子邮件,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掌控自己的时间。如果你不能自主做出选择的话,压力就会显现。”
  萨巴蒂尼·弗劳内参与了“财富100强”企业的员工健康与福利计划,她说:“在知识经济时代,雇员被视为公司最大的资源。在筋疲力尽之时,员工无法在工作上展现出最好的状态。这会影响员工的精神面貌、工作效率以及创造创新能力。”
  因此,许多公司已经对员工非工作时间的通讯做出限制,有的公司还要求员工在工作日也得定期休息。举例来说,去年德国电信的管理部门就承诺,允许工人在一周某些特定时间内不阅读邮件。6个月前,英国劳埃德银行(Lloyds bank)禁止员工在每月的第三周出行。此项动议在会议记录中的表述如下:“这将促进员工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且会明显降低成本。”(自此项禁令实施以来,已经减少7万次出行)同时,谷歌也提议打造“全球最健康、最快乐职工”的关注员工精神幸福的计划,计划中包括在办公室配备适宜二三十分钟休息的“午休豆荚”。
  甚至一些国家政府参与到这项行动中。上个月,巴西颁布法律,要求企业为工作时间外接打工作电话、收发工作邮件的员工付加班费。这项立法将雇主发给员工的邮件视为“直接任务”,因此认定对邮件做出回应的员工有权利享受加班待遇。
  此项法律在去年12月得到总统迪尔玛·罗塞芙批准,却引起企业不满。克劳迪娅·樱庭(Claudia Sakuraba)是圣保罗是一个服装店的店主,雇有四个员工。她在最近接受《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采访时表示:“在巴西这个地方,什么事都写到法律里了,但问题是怎么监管呢?如果我的邮件因为网络的原因没有立刻发出去,或是早上发出去一条短信,不知怎么的别人正好晚上才收到怎么办?这真叫人不清楚该怎么办才好。”
  斯图尔特·弗里德曼教授认为,类似的政策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往往在实用性上有欠缺。“因地制宜的措施会更有效。”他评论说,“举例来说,一些企业规定外出度假时不允许接触电子邮件,这些规定的初衷很好。但对很多人来说,度假中不能收发邮件反而会更有压力,因为他们知道回去后迎接他们的将是一个满满的收件箱。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更希望这一切都有个明显的界限,因此每天抽出一小时查收邮件,反而更有利于接下来休息。灵活性是必要元素,但这都需要员工自己来定义和执行。”
  哈佛商学院教授莱斯利·珀洛(Leslie Perlow)的研究挑战了一个固有观念,即良好的工作成效来自于员工的时刻努力。珀洛的研究对象是波士顿咨询集团(BCG),该公司一向以员工精力充沛、雄心勃勃且以事业为中心著称,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第一组实验的某团队致力于为一个新客户开发项目,珀洛要求团队的每一个人一周休一整天假。第二组实验的团队在做一项合并重组项目,她要求每一个成员按照计划每周休息一个晚上,下午六点之后就不能工作,也不得查收邮件。
  她发现,参与者在定期休假后对自己的工作有更高的满意度,也对自己在公司的未来有着更好的预期,同时可以更好地平衡自己的生活和与工作。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通畅,极大地提高了团队的效率。此外,珀洛还发现这些措施增强了团队成员对其他人工作的理解。
  “在可以随时随地给高手打电话或发邮件的时候,人们是很难有所提高的。”珀洛将此次试验写进了即将出版的《与你的手机一同入眠:如何打破固有陋习、改变工作方式》一书中。南希·罗斯巴德对此如是评论:“团队其他成员没有进步,他们既没有获得新技能,也没有建构团队知识。”
  放下工作、远离数码设备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幸福感、提高工作效率。但谁来保证我们这么做呢?
  地处北卡莱罗纳州的咨询公司—创意领导才能中心(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全球投资组合经理克莱格·查普洛(Craig Chappelow)说,在虚拟办公、工作和家庭的界限模糊不清的时代,领袖们有责任“塑造他们愿意看到的习惯模式并将其推广”到整个组织中。
  “老板应该说‘周末不工作对我们更有利’,企业应该说‘如果我们让员工周末休息,他们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效率就会更高’。”他说,“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先搞清楚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如何,对待家庭的态度又是如何。这才是制定基本原则并坚持下去的重要之处。我家就有一条原则:早饭结束前绝对不看手机。”
  他建议,企业也应当有基本原则。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修订它们的邮件政策,对接收信息的员工总数和邮件转发次数做出限制,一些企业还在非工作时间对雇员智能手机进行监控。
  “事实上,工作和私人生活已经很大程度上纠缠在了一起,我们必须既让两者共存,也不让自己被压垮。”查普洛说,“人们需要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模式应对信息科技,避免把自己耗得筋疲力尽。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一天里可不就只有这么多时间么。”
  (本文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知识在线授权刊登)
其他文献
长城润滑油:让世界倾听中国品牌的声音     中国润滑油市场自上个世纪90年代放开后,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引来了国际知名润滑油品牌。美孚、壳牌、埃索、BP、嘉实多等国外品牌凭借其国际品牌的优势在中国润滑油市场一路攻城略地,对国内润滑油市场造成强烈的冲击。  面对市场挑战,2002年中国石化正式成立润滑油公司。当时很多国际品牌对此并不在意,然而出乎它们意料的是,短短十年间,以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为代表的一
期刊
业内有一些做法,先把声音喊出来。而我们的风格是先把产品做好,得到大家公认了,有很好的市场反馈,就有足够的底气。2011年我们的《QQ飞车》获得了业界的一些奖项,觉得既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更高的要求。  网络游戏行业在国内发展十多年,做品牌只能算是入门级,但过去网络游戏的好产品比较缺乏,而玩家需求比较旺盛,属于卖方市场。现在市场状况已经不一样了,我们更多地思考怎么打造高品质的游戏,怎么推动品牌化建设
期刊
企业员工表现出自豪感,这是一种关系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虽然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很好地对它加以利用。具体而言,存在两种类型的企业自豪感:第一种,基于企业成功开展的品牌营销事件,从情感层面,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短暂的、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的企业自豪感;第二种,员工因为人们对企业的普遍好评,从行动层面,产生一种具有品牌认知和持久性的品牌自豪感。与此前的研究相比,本文不仅分析了情感性自豪感和行动性自豪感的关
期刊
“让多数人知道,让少数人拥有”─这是红云红河集团为历史经典品牌云烟(大重九)复兴设定的营销境界,而支撑其品牌复兴梦想的,则是顶级烟叶、顶级品质和顶级品牌。因为云烟(大重九)的复兴不能仅靠营销的精心谋划,更要靠品质的出类拔萃。      自从姚庆艳掌舵红云红河集团之后,这位见证了中国烟草的峥嵘岁月、看惯了烟草江湖的起起落落、在烟草行业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的企业家一心一意都在想如何重振大重九的历史辉煌。 
期刊
姚庆艳:大重九是云烟结构调整的关键一步    《新营销》:2011年红云红河集团的效益增长十分可观,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姚庆艳(红云红河集团董事长):2011年是红云红河集团历史上发展最好的一年,也是效益增长最快、品牌在市场上竞争力提高最快的一年。这一切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随着市场逐步饱和,靠规模扩张、降低成本的方式提高效益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在打造品牌和调整结构上想办法,摆脱低端的红海
期刊
潜意识里,我一直对玩具有种情结。8岁时,我自己做过一个灰色的大象玩具,是用布缝的。我妈妈的手很巧,在她的影响下,我从小对手工很感兴趣。那时候,买不起玩具,就自己做。后来那个大象玩具不见了,挺可惜。  2003年,我已经是孩子的妈妈,大女儿刚3岁。我发现根本买不到好玩具,很多中国制造的有趣玩具只能在国外买得到,国内玩具品牌几乎是零。在那之前,我当了十几年记者,对国内玩具行业有所了解。人总是“这山望着
期刊
“大象难以起舞。”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 Europe首席执行官约瑟夫(Jose Maria Alvarez-Pallete)说。此时,这家公司正在开展一个新项目,希望找到一种适合公司的最佳技术支持,让自己像创业型企业一样行动。  Telefonica Europe想寻找一个对市场洞察深刻、最具创新性的小型企业,以便帮助自己庞大的组织提高灵活性,更好地应对市场。  “我们想在自己所在的
期刊
—双喜文化驱动下的跨区域合作    双喜品牌的发展历程呼应着中国经济的主旋律,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之路。“腾笼换鸟”和“幸福广东”的提出,使曾经发挥巨大威力的中国珠三角模式有了新时代的内涵,升级成为有识之士普遍看好的“新广东模式”。双喜这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品牌承载传统中华文化,连接新兴的消费群体,在源远流长的双喜文化驱动下,广东、上海两地厂商联手谱写了一出跨区域合作和规模化发展的新乐
期刊
为品牌开创全新的产品品类不能仅仅依靠品牌本身的力量。今天我们已经能很自然地将路易威登与高端服饰、鞋履、珠宝乃至文具和游戏联系在一起。路易威登的品牌团队巧妙地将品牌灵魂融入各类新产品中,使新产品为品牌加分。  多年前,路易威登发布了它的第一个钟表系列。它没有单靠在钟表上印上路易威登独一无二的Logo,而是采取了一个当时尚属罕见的办法:联合国家品牌的力量。为了打造钟表的高品质感,路易威登选择了向有着钟
期刊
如今,全球首席执行官们将创造力视为领袖必须具备的一项最重要素质:在IBM的一项调查研究中,60%的首席执行官将其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  伦敦卡斯商学院(Cass Business School)的一个会议发现,令人担忧的是,尽管人们认为创造力之于领导力的重要性出现了空前的提升,但答案却是显而易见的否定。事实上,此次会议总结称,令人遗憾的是,包括英国许多公司在内的全球性公司,尚未为培养这样的领袖做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