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容
南宋书画家。字公储,号所翁,福建长乐人,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诗文豪壮,尤其善画龙。
广东省博物馆里,藏着书画作品约9000件,其中被鉴定确认为精品的多达千余幅。这样的体量和质量,在中国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馆。
绘画作品里,最具分量的是南宋陈容的《墨龙图》。“墨龙图年代比较早,作于南宋时期,是我们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除了年代早之外,它的尺幅非常大,长度超过2米,宽度大概1.3米。整张画的气韵非常好。前段时间我们做‘千年风雅展’时展过一次。”馆长魏峻介绍道。
给龙“定型”的画家
龙在中国人心目中,地位非凡。炎黄子孙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龙在汉唐时多呈兽形,宋以后渐变为蛇形。但真正的龙到底是什么样子,没有人见过。它毕竟是古老图腾拼凑出来的产物,画家在创作中也会融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相传最早画龙的是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他是东吴的宫廷画家,为讨好孙权,画了幅《青溪见赤龙出水图》,送给当时只有3岁的孙权之孙孙皓。
在民间最富传奇色彩的画龙大师则是南北朝的张僧繇(音同由)。据唐朝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4条白龙,却不给龙点眼睛,说点了眼睛龙就会飞走。众人不信,非让他点。结果,画完眼睛的两条龙飞天而去。“画龙点睛”的成语流传至今。遗憾的是,无论是曹不兴还是张僧繇,所绘作品无一存世。
到了宋代,涌现出众多的画龙高手,其中以南宋陈容最为出名,他画的龙被后世当成典范。他也因此被认为是给龙“定型”的画家。
陈容的生平,史籍上只有蛛丝马迹。他曾在江西临江(今江西清江)任副职,后升任国子监主簿,最后出任福建莆田县主簿。此人是个性情中人。他曾被权臣贾似道邀做“宾僚”,据说在醉酒时常常讥笑戏弄贾氏,而“贾不为忤”。
陈容的好友、诗人李昂英曾经在陈容赴京当官时写了一篇送别文,里面对他大加夸赞,“百家九流之说无不通;古今天下,事事物物,必究其所以然。长章巨篇,杰壮奇诡”,意思是说陈容又博学又善写。陈容的同乡、诗人林希逸则为陈容写过一篇祭文,称其“才思之妙,舒英吐葩;少作流传,诵不容口;老笔纵横,醉不停手”,看其描述,确是一位风流人物。
龙画里的秘密
陈容喜欢酒后乘兴作画,用泼墨法画云水怪石,衬托出若隐若现的龙。其用墨沉厚,笔势雄健老辣,气韵非凡。《图绘宝鉴·宋》一书里这样描述陈容画龙:“得变化之意。泼墨成云,噀水成雾,醉余大叫,脱巾濡墨,信手涂抹,然后以笔成之,或全体,或一臂一首,隐约而不可名状者,曾不经意而得,皆神妙。”
坊间则把这位画家说得神乎其神,称他会“闭门邀龙”。画龙前,陈容先吩咐家人抬来两坛酒,放在画室中央,然后反拴上门,还让家人在门外铁环上拴条粗铁链。然后他便倚在躺椅上,一碗接一碗喝酒,喝得酩酊大醉连东南西北都辨不清时,才从躺椅上站起来,脱下戴在头上的头巾,濡抹墨汁,嘴里还要叫嚷:“醉乎哉?不醉也!”言毕,他两手举着头巾在纸上任意挥洒,之后将头巾捏成一团猛喊:“去也!”将头巾掷在空酒坛内,这才举起细笔稍稍涂抹几下,一条龙便跃然纸上。
陈容所绘之龙,在当时就深受世人喜爱,被赞为“所翁龙”。贾似道一直想请陈容为自己画一幅,却被冷冷拒绝,至死也未能讨到。
所翁龙开创了水墨龙画的先河。《墨龙图》则是陈容早期少数存世作品之一,高205厘米、宽131厘米,由两幅绢拼成。画面上,一条四爪巨龙曲颈昂首腾跃于空中,阔口长须,肘毛如剑,硕长的龙躯隐现于翻滚的云气中,搅动云气,须目怒张,鳞爪锐利,势不可挡。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在其《古书画过眼要录》中认为此画是最精之品,雄伟独绝。
在画幅右下角,陈容自题:“扶河汉,触华嵩,普厥施,收成功,骑元气,游太空。”如再做进一步的深思,就能领会他藏在这幅画里的秘密。《墨龙图》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龙的行进方向都是西北。南宋时,朝廷苟且偷安江南一隅,收复北方失地是爱国志士的心愿。龙代表着中原正统,向西北奔腾而去意味深远。
乾隆旧藏拍出天价
广东省博物馆的老专家苏庚春曾经撰文指出:陈容风格的水墨龙,出现在南宋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首先,宋代纸墨的改进,使水墨性能取得高度融合的效果,适合于表现这种云雾迷漫,若隐若现的景物;其次,山水画中的“米氏云山”、人物画中石恪的写意人物在宋代盛行一时,泼墨技法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这些都给陈容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明清以后,畫坛对陈容的关注逐渐减少,及至当代,几乎不为人所知。在专家朱万章看来:“一方面,明清时期离陈容所处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作品不多见,了解陈容的人也不多;另一方面,在山水、花鸟和人物画占主导地位的绘画史视野中,龙画只是绘画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分支,难学而不易工,喜好的人也不多,因而在美术史上被边缘化也是正常的。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以来的绘画史表达中。”
陈容最近一次名声大噪,是在2017年3月的佳士得纽约拍卖场上。他的一幅《六龙图》以4350万美元(约合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落槌。据传这幅图本是乾隆皇帝的收藏,长卷中留下了石渠宝笈、古希天子等15方钤印。而乾隆也是收藏陈容画作的大家,曾藏有《九龙图》《六龙图》《霖雨图》等,说是陈容的“铁杆粉”也不为过。
(感谢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对本栏目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