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教学”的一点思考

来源 :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hsk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在成功申报了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的市级课题后,我们英语教研组也积极响应,在组内开展活动,展示本组公开课,反思交流。通过本次活动让我对课堂的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认为要做到有效教学我们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是什么
  我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我认为所谓“教学”是指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教师起的作用首先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感到自己想学;其次在此基础上指明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及学到什么程度;再次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有效课堂看什么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是一堂有效的课,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最终要看学生通过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有助于他们发展的能力。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互动,是师生的互动与对话。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次,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第三点也非常重要,就是要看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是不是进行了有效的了解和引导;第四点,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了因材施教。
  三、从教师的课堂谈有效教学
  1.教师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扎实的专业知识,优美的语音语调,是吸引学生的资本,从侧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简洁的课堂用语,清晰易懂,从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与热爱在学生的学习与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重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精致的课堂导入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关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营造深厚的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注意,使学生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精致的导入不仅用于课堂开始,还可以用于课堂中各个环节的衔接。
  4.对教材的把握及深刻认识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
  教师必须要吃透教材,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可以根据学生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只要做到教学最终目标的不偏不离,就不失为一堂完整有效的课。
  5.多样化的活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手段
  英语和语文一样,它是一种语言,它需要不断的积累,也需要反复的运用。学习语文它处处有语言环境,而英语的学习恰恰就缺乏这种语言氛围,这就更加导致了学生学习后的遗忘速度的加快,以及学生胆怯不敢开口的情况。在课堂上要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但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偏离教学目标。我认为首先活动形式与内容相关,能为目标服务;其次活动设计活而有序,具有可操作性;再次活动形式活而不乱,有语言知识作支撑;最后我认为活动设计要真实,体现开放性。学生都参与了,这就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6.适当的评价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还是比较热衷于老师的奖励,比较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教师可以开展组与组之间的比赛,对获胜的小组同学们给予小贴花奖励,气氛会活跃许多。对学生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从而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氛围。竞赛是英语课堂常见的教学形式,竞赛的内容有很多,可以是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能力方面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小组对抗赛、个人夺标赛、单词接龙赛……无论哪种形式,什么内容,学生都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通过竞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很容易接受新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我们教师要在遵循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的前提下,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同时,设计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还应考虑到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等多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持久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教学还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相信,只要积极尝试,不断反思,“有效教学”一定会是我们的教学现实,而不是教学理想。
其他文献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在班级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城市初中班级的管理相比,农村初中班级的学生由于受到思想、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班级的管理难度更大。同时,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尽管思想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还不成熟和完善,但是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行为能力,再加上这个时期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行为方式等原因,极容易导致学生走上极端,加大了班级的管理难度。所以,在新时期,加强农村
期刊
摘 要:班班通的出现有效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班班通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和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手段。班班通的独特赢得了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认可,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本文详细分析了班班通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旨在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班班通;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  引言  班班通指的是一种软硬件环境,处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鉴于语文的主科地位以及对学生成绩的重要影响,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着力点。根据初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通过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整体性,实效性和全面性上满足实际要求,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发展。 为此,我们应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提
期刊
摘 要: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基础性学习的重要科目,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具有重大作用,是构建我国九年义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空间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相对困难。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不能掌握有效的数学系的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感觉数学学习吃力,
期刊
摘 要:小学生作文处在写作的启蒙阶段,怎样在学生稚嫩而灿烂的心灵里播下作文的种子,引导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表达和抒发小学生对亲人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关键词:阅读;写作;作文  小学生有浓浓的写作热情,但因为是小学生,写作文不知道如何下笔。怎样引导小学生写作文呢?我的体会是:  一、鼓励小学生爱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期刊
摘 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至高无上的灵魂铸造者。作为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更是实现教师职业最终价值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越来越高,对教师的教育工作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和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品质、道德以及人格的塑造。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地关爱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爱”的熏陶下健康成长。中学阶段的学生尽管已经具备了一定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相关的教学工作者越来越重视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有效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实现事先预定的教学目标,是探讨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议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教学的有效性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依据之一。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
期刊
摘 要:语文在初中学科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语文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方法是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大力倡导合作教学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适当的引导,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策略  高效的教学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与了解数学,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到生活化教学?这要求教师要从基础做起,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上升到科学层面,再用科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现象。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处在当前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也比较重要。小学数学课程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课
期刊
摘 要:基于初中生物不参加中考、初中生物教学现状不佳的事实,本文以新课标的高度把握新教材,以新课标的高度审视当今初中生物教育现状,提出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有效教学  1、再读新课标:  在《生物课程标准》指导下推进新一轮初中生物课改五六年了,回过头来再读读新课标,收获颇大,新课标新在哪里?  1.1构建课程新体系  《生物课程标准》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不追求学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