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教育辅导新路径探索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有效地帮助个人摆脱困境的束缚,从痛苦的深渊中走出来。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更是需要亲密的人际关系支持来应对生活、学习中的压力和应激事件,并不断提升心理灵活性。因此,通过各种途径提高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和培养其积极的人格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武汉市汉阳区教育局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不懈地探索、创新、完善中小学生心理教育辅导新路径,形成了“一二三四”模式,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达成“一项共识”:“育心比育分更重要”
  汉阳区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领全系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求各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中,把该项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
  落實“两项保障”:专业保障和机制保障
  专业保障。设置专职督学。2019年,区教育局专门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督学,全面负责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督查、指导和培训等工作。
  成立危机干预小组。区教育局专门聘请了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市心理医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的心理学专家教授组成了“汉阳区校园心理安全危机干预小组”,负责对全区学校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工作进行指导。2020年初,区教育局迅速成立了心理健康专业维护团队,负责全区中小学师生家长的心理辅导。疫情期间,专业团队电话接访680余次。
  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充实心理辅导力量。为了充实心理健康专业教育力量,多所学校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如亚洋教育、麟洁特殊教育等专业机构,定期进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区初中学校还与北京联益慈善基金会发起的《健康梦想——武汉青少年心理建设项目》积极合作,共同推进了一系列暖心活动。这些专业机构在疫情期间向学校师生推送了由知名心理专家、心理健康教师、电视台主持人共同录制的涉及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小视频,供师生家长在线观看学习。
  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专业机构进校园、进班级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活动等,深受学生、家长、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好评,尤其是学生和家长,迫切希望学校今后能针对学生成长中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多开展类似活动。
  强化教师专业化培训。区教育局委托深圳“幸福家”家庭研究院订制“种子教师培训计划”,目前已完成三期幸福家庭种子教师培训活动。500多名教师获得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证,已成为汉阳区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的核心力量。
  疫情期间,为了快速提高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维护专业能力,区教育局引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援助公益项目,由祝卓宏教授专家团队对1000多名教师进行了接纳承诺疗法(ACT)培训。老师们获益良多,拥有了较强的心理灵活性。
  同时,引进美国加州大学童慧琦教授带领的“正念八周”公益团队为800多名教师进行“正念”培训,提升了教师自助助人的心理能力。
  机制保障。出台相关制度文件。针对进校调研发现的问题,区教育局及时出台相关文件,如《汉阳区学生心理安全防范工作教育实施意见》《汉阳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考试期间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的通知》《关于加强校园防欺凌工作、心理健康工作常态管理的意见》,同时完善学校班级研判制度、导师帮扶制度和心理委员制度。
  落实常态化教研机制。每周组织心理健康教师进行相关研训。研训分为听评课、个案督导或教师团辅。研训主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际。鼓励心理教师大胆辅导个案,主动与家长联系,通过不断实践,积累经验,快速成长。通过规范化研训,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理论与实操水平。
  提炼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通过探索,汉阳区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消除校园心理安全危机方面提炼出了“一二三四”教育策略,即:一个面向——面向全体学生;两个关注——关注特异学生、关注特殊教师;三个抓手——抓住课堂教学、个体心理辅导、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及早化解苗头性问题;四个节点——以开学、期中、期末、放假前为节点:开学,对新生做好适应性调节;期中期末考试前后,做好学生正确对待成绩的心理调适;放假前,做好学生如何应对假期亲子关系变化的心理辅导。区教育局通过该策略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网格化管理,确保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工作落地落实有成效。
  实施“三大项目”:逆商教育之阳光教师、家庭、学生成长计划
  阳光教师成长计划。“阳光的教师才能带出阳光的学生。”成立汉阳区教师心理维护工作室,以进校服务为重点,通过团体辅导、素质拓展等活动增强教师的幸福感,提升他们的心理弹性,助力学校队伍建设。
  阳光家庭成长计划。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理念、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汉阳区开展“阳光家庭成长计划”公益活动,加大对家长的培训力度。
  区教育局联合民进汉阳区工委成立了首批家庭教育义务讲师团,用“互联网 ”家庭教育的思路实行“阳光家庭成长计划”,对家长进行亲子关系、心理学知识科普等方面的讲座。
  家长网络学校除了进行现场直播推送之外,还定期推送专家线上讲座。这样的网络中介将线上线下家庭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家长进行碎片化学习,快速成长。同时依托心理专家团队搭建了“聚心理”微信平台,为有需求的师生及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阳光学生成长计划。一方面,组织心理教师研究开发了各学段的逆商教育读本,相关内容及策略来自于身边的实际生活,对学生阳光心态的形成更有帮助;另一方面积极为学生开展各种团辅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悦纳他人。在教师、家长、学校的支持下,促进学生阳光心态的形成。
  强化“四方联动”,建立“家-校-社-医”联盟
  家长发力:家访撬动家长。“家长生病,孩子吃药”,目前这种现象比较普遍。通过家访,以情感人,撬动家长,让家长意识到家庭问题的严重性后主动改变,进而推动孩子的改变。实践证明,家访虽辛苦,但却是最有效的家校情感联结方式。
  学校尽力:心理评估制度化,关注关爱常态化。区教育局每年对全体学生进行定期心理测评。在保密原则的框架下,实行“看似无意、实则有意、但不刻意”的导师关爱制度,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心理教师对筛选出的特异学生加强关注关爱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疫情期间,区教育局组织师生进行了三次心理健康测评,并对筛查出的500多名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与及时心理辅导。这是一项常态化工作,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社会助力:专业心理辅导,助力学生成长。借助汉阳区团区委力量,成立了汉阳区青少年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简称“彩虹计划”)。“彩虹计划”开通24小时公益热线为全区家长、青少年提供危机干预、情绪疏导、考前减压、人际关系等综合性心理咨询服务,为紧急求助的学生打开生命通道。
  对于那些网络成瘾、社交退缩、家长无法管控、学校教育无力的需要行为矫正、心理疏导的学生,本着家长与孩子自愿的原则,建议他们去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如“好少年素质拓展中心”,进行素质拓展,重建孩子们的社会支持、规律他们的作息时间,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对此,学生和家长反馈良好。
  医院给力:专业治疗,早见成效。与湖北省人民医院精神科和武汉市心理医院保持紧密联系。建议需要转介的特异学生的家长尽快与专业医生联系,获得及时的专业性指导意见,做到早干预早见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任重道远,汉阳区教育局将继续坚持育人与育心相结合,不断整合内外资源,提档升级支持系统,依托“一二三四”模式,稳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学生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曹小飞
其他文献
“一草一木皆关情,一隅一景都育人”,处处是德育。做看得见的德育,可以从“体验式德育”开始。近年来,保康县城关镇小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成就最好的自己为办学理念,不断拓展德育实践的宽度和厚度,让学校德育工作落地落实。  校园文化细雨润物,塑身心、促修为  以环境熏陶端行为、修品质。校园环境是德育最为直接的体现,校园中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景点,都是德育的载体。学校从校园绿化到文化长廊,从墙壁到走廊,
目前,我国逐渐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以及智能设备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我国中小学要重视学生的信息技术,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主要教学科目之一,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有
徐晓峰督学年近七旬,他的两个督学任期都在守护着汉铁小学。这位圆融智达的长者,以适当的距离关注学校,以适合的姿态提点校长,以适度的参与引领学校。  “碎碎念”与“切切心”。2019年4月,紧邻汉铁小学老校区的两栋八层楼房要进行爆破拆除。这两栋房屋相当于学校的两面围墙。充当操场围墙的一栋,10米开外,就是食堂;校园西侧的一栋,与教学楼相隔不过二三十米,平时连居民讲话的声音都听得分外清楚。因为工期紧迫,
把游戏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机融合,是提升英语教学趣味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也是激发学生爱上英语学习的重要尝试。基于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以游戏化方式呈现英语知识
初中阶段是奠定今后学习基调、打基础的特别时期,其中语文又是极为重要的学科,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钥匙,无论在阅读还是写作中的表达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学生的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宝贵的非遗文化艺术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土家“打溜子”是五峰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打溜子”是一种纯打击乐合奏,被称为“大山里的交响乐”,是将几件简单的打击乐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产生优美动人的音乐效果。乐手们夸张的动作表情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模拟自然界中各种声音、举止、仪态等,描绘大自然神秘缥缈的万千气象,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  “打溜子”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孩子进行合作意
竹山县实验小学坚持创新发展,“变”中求进。学校按照“变”字的笔画,诠释工作思路:“一点”代表“德育为首,发展为先”的办学理念,放在首位;“一横”代表“安全底线”,必须牢牢坚守;中間“两竖”,分别代表“养成教育”和“教学方式”;左右“两点”代表“落实养成教育”和“转变教学方式”的实施策略,即培育“四大习惯”和推行“五步教学法”;“又”表示按照“日清周结月通报”的管理模式反复抓落实。  抓“养成教育”
竹溪县地处鄂西北边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学校点多面广,教师结构性短缺,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课程难以开齐开全。为积极应对这一矛盾,近年来,竹溪县教育局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探索实施“双师教学”,让山区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双师教学”全覆盖  竹溪县现有中小学92所,在校学生39015人。近三年,全县整合各类项目支持,实现教育信息化设备全面提档升级。建设直播间10个、录播室1
通过保护区的实地调查,对保护区内的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物种多样,分布有172科659属1366种维管束植物,科、属、种的数量分别占全省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平等地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就必须打造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乡村教师队伍。近几年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明显好转,但“招不来、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麻城市木子店中心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本学年,学校在校学生5897人,在编教师232人,聘请教师108人。初中教师人均周课时在20节以上,小学教师人均周课时25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