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和相当大的比重,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学生长期进行不断的积累、感悟、体验和锻炼。其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对此,教师应积极探究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阅读能力;语感;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7-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93
學习语言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将表达思想的语言同自己的思想联结成为一体的过程,使个体对语言文字理解达到自动化程度,实现这一过程,不是靠着词典的注释和教师的讲解,而是靠个体心灵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特有的感觉——语感。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经验性的感知能力和对语言艺术的审美能力,是人们对语言文字具有强烈的敏感性。培养深刻、丰富、灵敏的语感能力,也就是在塑造具有深刻感觉力的丰富、全面的人。而且,以语感为突破口,可以提高整个人的文化心理素质。所以培养语感能力,应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下面,笔者就对如何培养学生语感浅谈以下几点。
一、感知阶段
教师教学一篇课文时,应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通读两个教学环节,能有效让学生从整体上领悟课文。
1.教师范读。进入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有感情地范读,另一方面借助教学媒体(如电脑光碟、插图等)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这样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对文章也有了感性的认识,为感知文字形成理性认识奠定了基础。
2.学生通读。以默读或自由读形式进行,分两步完成:第一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遍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并分好段落,能概括出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这两步都要求教师有针对性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教师通过对课文的范读欣赏和学生通读,实际上已帮助学生完成了对课文整体内容和整体结构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教学方法相对于那些事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好的一连串问题,在上课时再逐一问出来,问完了也完成对课文段落的分析、理解的教学方法具有绝对优势。因为段落分析不注重让学生整体感悟课文,整堂课都是教师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限制和规范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言以蔽之是一个“牵”字,这样教师“牵”得辛苦,学生“走”得难受。学生根本没有心思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没有心思细细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没有心思体验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因此,上完课后学生对课文仍然很陌生,连课文都读得不流利,语言文字内化的目标更是遥不可及,所以整体感知是语言文字内化的基础。
二、品悟阶段
当教师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就要针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体味、领悟,突破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全篇课文就迎刃而解了。
1.品词。对于课文中集中体现思想内容的关键性词语,用得特别贴切的精美词语以及没有学过难以理解的词语,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比较、析义、深抠”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精妙之处。如《古井》讲的是“我们村”的乡亲们怎样从古井里取得生命的泉水,他们的品格又是怎样受到古井的思想陶冶,而全文关键词则是“哺育”。在感知阶段,学生知道“哺育”是“哺养”和“教育”的含义,但至于课文怎样运用“哺育”这个词统领文章的结构以及它所蕴涵的精辟之处,学生还没有感悟到。于是,教师可让学生思考文章从哪个方面讲古井“哺育”乡亲,学生品读第2自然段之后知道作者从时间、人数、声音、路面四个方面加以描述。这时,教师又可以提出:作者是如何写“乡亲们帮助老人解决用水困难”的,“为什么要帮助老人抬水”“为什么不肯接受报酬”。学生通过思考—品读—讨论,领悟到古井提供生命的泉水就是“哺”,陶冶品格、教会做人就是“育”,整篇课文都是围绕“哺”与“育”两方面去描述的。这样学生就能品味到“哺育”这关键词的韵味,就能更好地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能体会到作者利用“哺育”一词进行布局谋篇的精妙之处。这样文章理解透彻,词语的运用技巧也达到内化,为“自动化”打下基础。
2.析句。即抓住含义深刻或生动形象或位置重要的重点句深入开掘。教师应先让学生采用“疏通句义”“弄清句式”“了解运用”等方法,逐步深入领悟句子的内涵。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运用“改变句式”“变换句型”“改换写法”等方法品味赏析作者造句子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如《鸟的天堂》一文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在学生熟读课文基础上,教师可提出问题:“鸟的天堂”指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这句话是什么句式?如改换成陈述句,语气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推敲中体味句子的意蕴以及对篇章所起的作用。
3.解段。即从句间关系入手,理清一个段的思路。教师可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给自然段分层,从中领悟句间关系,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段式,然后再思考段与篇的关系,理清作者谋篇布局的思路,最后抓住精彩语段,品味写作技巧。比如,可以品味运用各种修辞方法的生动描述;可以品味抓住人物特点的细节描写;可以品味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等。如《飞夺泸定桥》一文中写夺桥困难时,先让学生分层,理解分总段式,然后弄清分写时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桥、水、城),通过以上梳理理解句间关系;再思考这里写出了什么?对文章中心起什么作用?就能理解段篇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去品读、评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读书的鉴赏力,体会文章的原汁原味。 三、积累阶段
熟读精思方能感悟语言,熟读成诵方能积累语言,因此,要让学生通过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换成一种有声的口头语言;通过读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熟悉的语言,再深入感受到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进一步领会其中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从而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但绝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是一种负担,要让学生把吟诵看作一种享受,让学生一遍比一遍读得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深切,还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因此在背诵诗歌时,可让学生看着彩图或光碟并配上悠扬的音乐,学生一边背一边展开联想,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进一步具体生动起来,学生再一次在这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感悟到语言背后的深奥与美妙,去捕捉作者心灵震撼的瞬间。与此同时,学生还可借助语言的工具性将体味到细腻的、敏感的情感通过吟诵完整表达出来,这样又是一次感悟语言的过程。如果是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可采用复述或表演课文剧等方式来达到背诵目的。学生在复述或表演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课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实现了语言的内化。
四、迁移阶段
迁移阶段引导学生感悟,主要是通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逐步地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有了这种悟性,亦必将迁移于表达,使学生懂得分辨语言中的优劣高下,从而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使用语言。
1.字词的迁移。小学生应掌握的汉字约2500个,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短语、成语就更多了。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语言原材料,可指导学生把所学过的词语分门别类地归纳起来,并运用归类后的词语写句子。如“五光十色”和“万紫千红”都可归为“表事物颜色多”这一类,但“五光十色”多形容具有光的反射的事物,因此这两个词就不能换用,学生对字词通过认识—理解—归类—比较—运用,逐渐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而在用这些词语时能够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
2.句段的迁移。以课文精彩的句段为依据,设计小练笔,并注重练后评议,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提高写作的技巧。如可进行段式仿写,修辞方法仿写,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仿写,关联词语运用仿写等。如《高大的皂荚树》中有一个句子:“好大的皂荚树啊,我们六个小朋友手拉手,才能把它抱住;好茂盛的皂荚树啊,它向四面八方伸展的树叶,差不多可以阴盖住我们整个小操场。”学生在朗读和分析后知道这句话的写作特点是:先赞叹突出事物特点,再具体描写体现事物特点,就可对学过的《颐和园》一文内容,设计以下仿写:好长的走廊啊,……;好美的走廊啊,……。
3.篇章的迁移。小学生要学习大约300篇的课文,如何运用好这些范文呢?首先归纳出共同要素,提示若干篇同类课文让学生去比较,课堂教学就会形成迁移机制,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如记叙文可以分为叙事、记人、写景、状物四大类。叙事的课文大都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而且高潮部分写得具体详细;记人的课文大都要抓住人的几件主要事来写,而且可透过描写人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的性格;写景、状物的课文抓景物、事物某个特点来写,而且把感情融于景物之中。其次,找准读写结合点,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对语言文字的认识自动化。如《捞铁牛》这篇记事文章详略得当,善于选取材料表现中心,于是可设计训练题如登山、炒菜、拔河比賽等进行相关训练。
综上所述,通过实践发现,使用传统段落分析法教学,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要比感悟型教学法低,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多么重要。在语感的培养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朗读、去感受,学生很容易就进入课文情境,进入各类角色,灵活转换视角(课文中的原型人物视角,作者视角,读者的视角和学习者视角等),全方位、多层面地获取真切感受,做到我心入书,书入我心。作文时,能从实用出发,合理借鉴,灵活运用学习所得去真实叙事状物,表情达意,内容和方式做到真实写练,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陈海虹.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阅读能力[J].新一代(理论版),2020(1).
[2]王婷.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初探[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9(7).
[3]陈军君.培养语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4).
[4]武海彬.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z1).
关键词:语文;阅读能力;语感;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7-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93
學习语言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将表达思想的语言同自己的思想联结成为一体的过程,使个体对语言文字理解达到自动化程度,实现这一过程,不是靠着词典的注释和教师的讲解,而是靠个体心灵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特有的感觉——语感。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经验性的感知能力和对语言艺术的审美能力,是人们对语言文字具有强烈的敏感性。培养深刻、丰富、灵敏的语感能力,也就是在塑造具有深刻感觉力的丰富、全面的人。而且,以语感为突破口,可以提高整个人的文化心理素质。所以培养语感能力,应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下面,笔者就对如何培养学生语感浅谈以下几点。
一、感知阶段
教师教学一篇课文时,应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通读两个教学环节,能有效让学生从整体上领悟课文。
1.教师范读。进入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有感情地范读,另一方面借助教学媒体(如电脑光碟、插图等)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这样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对文章也有了感性的认识,为感知文字形成理性认识奠定了基础。
2.学生通读。以默读或自由读形式进行,分两步完成:第一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遍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并分好段落,能概括出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这两步都要求教师有针对性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教师通过对课文的范读欣赏和学生通读,实际上已帮助学生完成了对课文整体内容和整体结构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教学方法相对于那些事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好的一连串问题,在上课时再逐一问出来,问完了也完成对课文段落的分析、理解的教学方法具有绝对优势。因为段落分析不注重让学生整体感悟课文,整堂课都是教师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限制和规范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言以蔽之是一个“牵”字,这样教师“牵”得辛苦,学生“走”得难受。学生根本没有心思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没有心思细细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没有心思体验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因此,上完课后学生对课文仍然很陌生,连课文都读得不流利,语言文字内化的目标更是遥不可及,所以整体感知是语言文字内化的基础。
二、品悟阶段
当教师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就要针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体味、领悟,突破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全篇课文就迎刃而解了。
1.品词。对于课文中集中体现思想内容的关键性词语,用得特别贴切的精美词语以及没有学过难以理解的词语,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比较、析义、深抠”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精妙之处。如《古井》讲的是“我们村”的乡亲们怎样从古井里取得生命的泉水,他们的品格又是怎样受到古井的思想陶冶,而全文关键词则是“哺育”。在感知阶段,学生知道“哺育”是“哺养”和“教育”的含义,但至于课文怎样运用“哺育”这个词统领文章的结构以及它所蕴涵的精辟之处,学生还没有感悟到。于是,教师可让学生思考文章从哪个方面讲古井“哺育”乡亲,学生品读第2自然段之后知道作者从时间、人数、声音、路面四个方面加以描述。这时,教师又可以提出:作者是如何写“乡亲们帮助老人解决用水困难”的,“为什么要帮助老人抬水”“为什么不肯接受报酬”。学生通过思考—品读—讨论,领悟到古井提供生命的泉水就是“哺”,陶冶品格、教会做人就是“育”,整篇课文都是围绕“哺”与“育”两方面去描述的。这样学生就能品味到“哺育”这关键词的韵味,就能更好地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能体会到作者利用“哺育”一词进行布局谋篇的精妙之处。这样文章理解透彻,词语的运用技巧也达到内化,为“自动化”打下基础。
2.析句。即抓住含义深刻或生动形象或位置重要的重点句深入开掘。教师应先让学生采用“疏通句义”“弄清句式”“了解运用”等方法,逐步深入领悟句子的内涵。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运用“改变句式”“变换句型”“改换写法”等方法品味赏析作者造句子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如《鸟的天堂》一文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在学生熟读课文基础上,教师可提出问题:“鸟的天堂”指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这句话是什么句式?如改换成陈述句,语气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推敲中体味句子的意蕴以及对篇章所起的作用。
3.解段。即从句间关系入手,理清一个段的思路。教师可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给自然段分层,从中领悟句间关系,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段式,然后再思考段与篇的关系,理清作者谋篇布局的思路,最后抓住精彩语段,品味写作技巧。比如,可以品味运用各种修辞方法的生动描述;可以品味抓住人物特点的细节描写;可以品味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等。如《飞夺泸定桥》一文中写夺桥困难时,先让学生分层,理解分总段式,然后弄清分写时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桥、水、城),通过以上梳理理解句间关系;再思考这里写出了什么?对文章中心起什么作用?就能理解段篇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去品读、评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读书的鉴赏力,体会文章的原汁原味。 三、积累阶段
熟读精思方能感悟语言,熟读成诵方能积累语言,因此,要让学生通过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换成一种有声的口头语言;通过读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熟悉的语言,再深入感受到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进一步领会其中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从而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但绝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是一种负担,要让学生把吟诵看作一种享受,让学生一遍比一遍读得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深切,还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因此在背诵诗歌时,可让学生看着彩图或光碟并配上悠扬的音乐,学生一边背一边展开联想,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进一步具体生动起来,学生再一次在这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感悟到语言背后的深奥与美妙,去捕捉作者心灵震撼的瞬间。与此同时,学生还可借助语言的工具性将体味到细腻的、敏感的情感通过吟诵完整表达出来,这样又是一次感悟语言的过程。如果是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可采用复述或表演课文剧等方式来达到背诵目的。学生在复述或表演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课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实现了语言的内化。
四、迁移阶段
迁移阶段引导学生感悟,主要是通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逐步地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有了这种悟性,亦必将迁移于表达,使学生懂得分辨语言中的优劣高下,从而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使用语言。
1.字词的迁移。小学生应掌握的汉字约2500个,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短语、成语就更多了。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语言原材料,可指导学生把所学过的词语分门别类地归纳起来,并运用归类后的词语写句子。如“五光十色”和“万紫千红”都可归为“表事物颜色多”这一类,但“五光十色”多形容具有光的反射的事物,因此这两个词就不能换用,学生对字词通过认识—理解—归类—比较—运用,逐渐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而在用这些词语时能够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
2.句段的迁移。以课文精彩的句段为依据,设计小练笔,并注重练后评议,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提高写作的技巧。如可进行段式仿写,修辞方法仿写,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仿写,关联词语运用仿写等。如《高大的皂荚树》中有一个句子:“好大的皂荚树啊,我们六个小朋友手拉手,才能把它抱住;好茂盛的皂荚树啊,它向四面八方伸展的树叶,差不多可以阴盖住我们整个小操场。”学生在朗读和分析后知道这句话的写作特点是:先赞叹突出事物特点,再具体描写体现事物特点,就可对学过的《颐和园》一文内容,设计以下仿写:好长的走廊啊,……;好美的走廊啊,……。
3.篇章的迁移。小学生要学习大约300篇的课文,如何运用好这些范文呢?首先归纳出共同要素,提示若干篇同类课文让学生去比较,课堂教学就会形成迁移机制,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如记叙文可以分为叙事、记人、写景、状物四大类。叙事的课文大都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而且高潮部分写得具体详细;记人的课文大都要抓住人的几件主要事来写,而且可透过描写人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的性格;写景、状物的课文抓景物、事物某个特点来写,而且把感情融于景物之中。其次,找准读写结合点,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对语言文字的认识自动化。如《捞铁牛》这篇记事文章详略得当,善于选取材料表现中心,于是可设计训练题如登山、炒菜、拔河比賽等进行相关训练。
综上所述,通过实践发现,使用传统段落分析法教学,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要比感悟型教学法低,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多么重要。在语感的培养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朗读、去感受,学生很容易就进入课文情境,进入各类角色,灵活转换视角(课文中的原型人物视角,作者视角,读者的视角和学习者视角等),全方位、多层面地获取真切感受,做到我心入书,书入我心。作文时,能从实用出发,合理借鉴,灵活运用学习所得去真实叙事状物,表情达意,内容和方式做到真实写练,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陈海虹.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阅读能力[J].新一代(理论版),2020(1).
[2]王婷.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初探[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9(7).
[3]陈军君.培养语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4).
[4]武海彬.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