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是大势所趋,国家的发展靠教育可教育的基础是幼儿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幼儿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对人一生的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
【关键词】自我形成;秩序感;追求完美;环境影响;关注;爱;接纳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I see——decipher the baby behavior attention preschool education environment
Yang Huimin Yang Erzheng
【Abstract】The pre-school education receives the community the value is ultimatel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foundation which may educate depending on the education is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Regarding person’s development pre-schoo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e development lays a foundation the function to the person life.
【Key words】Self-formation; Order feeling; Pursues perfectly; Environmental effect; Attention; Love; Admission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正在充分地被社会各界所认识和领悟到。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对于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在一点一滴渗透到意识和行动中。
温家宝总理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大力发展幼儿教育,作为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确实只有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幼儿教育,真正对幼儿发展有好处。在教育的硬件需要提升的同时,教育的软件更迫切的需要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人格魅力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是幼儿教育首要任务,这是幼儿教育科学性的保障。
1 解密幼儿的行为表现
1.1 幼儿自我的形成:孩子出生后和外界是混为一体的,他不知道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只有通过建构自我才能和外界区分开来,从而形成完整独立的人格。如果没有自我,我们所期望的创造力、幸福感、独立性、意志就无法出现在幼儿身上。幼儿在形成自我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将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建构中。自我在幼儿的成长中的表达方式是很有趣的,一岁以后用“打”来表达他不同意,不喜欢、拒绝、排除的态度和意思。可我们成人是不了解也不能理解的,认为喜欢“打”是个坏毛病,急需纠正。
其次接踵而来的是幼儿挂在嘴边的“不”,做与不做都是“不”,幼儿感受着语言的力量,在这样持续的发展和深入重复中,体会着“我”与他人分离的快乐。可成人往往把这理解为执拗,
有些家长和教师努力想将幼儿驯服,想让幼儿听话。
接着是坚定不移的坚持自己的看法,这时自我已形成,这个过程将建立和派生出优秀的个人品质、专注和意志,那一个人最核心的部分就形成了。人的天性喜欢按自己的意志做事,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儿童便会产生对人和环境的信任和依赖,并因此心满意足,变得安静专注,这种持续性的生活,最后形成儿童的意志和独立,独立促使儿童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如果我们成人能保护幼儿形成自我的过程那该多好。
1.2 幼儿秩序感的形成:一次带女儿去幼儿园,时间很紧我就帮女儿把她拿出来看的书顺手放到了她的书包里,可她却反常的大哭起来,怎么也不肯走,眼看要迟到了我只好抱着女儿下楼将她放到车里。在路上她渐渐平静了,我问:“你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哭吗?”女儿回答:你把我的书放反了。我恍然大悟,女儿进入了秩序的敏感期。她的内在秩序形成的很好她需要外在的秩序与之相配。比如她会在自己活动的房间摆放好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乱动,即使有时要挪动也得按她原来设计的样子放回去。回家她一定让我们将皮鞋和拖鞋分开放在两个垫子上,如果由于着急放乱了她会蹲下来摆放整齐。在小班里的一个孩子看到小朋友拿了别人的东西,他会拼命地帮着要回来,如果那个小朋友不归还他还会着急地哭,他的理由是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看上去觉得很好笑,孩子就是这样喜欢遵守秩序。
在孩子秩序形成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不太理解孩子的行为,当然也就不愿意配合、协助幼儿,那秩序感的破坏就会给幼儿带来不安全感、思维的混乱、感觉的混乱、情绪的混乱、心理的混乱,那样的话幼儿不得不把精力转移到对无秩序环境的抗争中,不得不浪费生命成长的时间。作为成人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幼儿敏感期到来时,保护他、理解他、尊重他、协助他,尽可能给幼儿提供一个有秩序的外在环境。那样会让他形成程序意识、规则意识、独立意识、契约意识。
1.3 幼儿追求完美:从某个时候起,家长和老师发现幼儿突然要圆圆的饼干,整瓶的饮料,铺平的床单,干净的坐便,一尘不染的椅子,在他们努力争取后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哭闹。很多成人会觉得孩子太矫情,而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发脾气。殊不知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它从儿童时期开始,保护它就是保护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成人不会把有瑕疵的苹果看成不完美的,可是我们仍然会对一个接近完美的苹果惊叹。完美能给人精神上带来愉悦,小孩子追求完美表明其精神世界走向丰富和深入。
幼儿的世界深奥而丰富,如果不用心体会、观察,成人很难走进那个奇妙的世界,也很难避免由于无知而伤害到孩子。幼儿相对于成人来说是弱小的,需要我们呵护、关爱、协助,我们为幼儿创造的一切对他都有很强的作用力。
2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环境造就人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能造就人的环境不是单一的,是一个人能接触到的方方面面。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说家庭教育环境和幼儿园教育环境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幼儿发展的“合力”。
2.1 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影响人一生最大也是与每个人关系最密切的单元。任何一个家庭都负担着生命产生和心灵启蒙的双重责任。家庭教育不管是对一个人的智力发展还是对他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是第一源泉。
家庭影响的重要性谁都明白,父母都希望将美好的东西带给孩子,可有时事与愿违。父母身上的一些缺陷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很难避免,因为父母也很无奈,他们身上的特点也是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父母,改变起来很难,更何况有时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的缺陷。
父母只有做到对孩子真正的无私的爱、无条件的接纳、关注,亲子互动才能是健康的正确的。只要是真正的接纳、爱、关注那就不会有溺爱,有的是尊重和自由,就不会有控制和压抑;有的是孩子的自尊和自信,那就不会有孩子的自卑和抗拒。好多家长以“爱”的名义,随着潮流在功利的驱使下不顾孩子的意愿将一些东西强加给孩子,那不叫“爱”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未完成的心愿。家长喜欢说孩子逆反,其实在自然状态下没有打压是不会产生逆反的。要想解决孩子的逆反,最有效的办法是去除家长的专制和打压,蹲下身子真正关注孩子的需要,做真正对孩子有益的事情,而不是家长认为的有益的事情。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其中真正的原因来自成人。
孩子出于生命的本能很专注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玩水、玩泥、玩沙、过家家、涂涂画画等,只要是他喜欢的事情,他都会忘我的投入,而且会持续很长时间,长到可以让我们成人惊叹,这不光表现在形成自我的过程中,而且表现在生活的时时处处。可在成人看来由于觉得有些事情不卫生、不安全、对培养能力无益而去制止孩子。这样孩子在一次次被打断中,在一次次的无奈中,在成人的操控中,专注力渐渐消失。为什么要限制孩子呢?只要是没有危险的事情,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作为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去做。在孩子专注于他自己的事情时家长应该做的就是成为一个忠实的观众,或者做一个没有支配权力的配合者。这样做的结果是造就一个能集中注意力做事的、有主见的、并能为自己所作所为负责的人,这难道不是家长所希望的吗?
作为父母出于对孩子真正的爱,就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注重孩子的切身感受,以孩子快乐健康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一下,作为父母你能将自己焦虑、不安、烦躁不在孩子面前表露吗?你能不在爱孩子的前面加上“表现好”的条件吗?你能耐着性子等待孩子顺应自然规律长大而不拔苗助长吗?我相信爱的本能和责任会促使父母走向完善的。
2.2 幼儿园的影响:家长和社会在考察幼儿园时往往注重的是住宿条件、饭菜质量、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水平、孩子学到的显性知识。影响幼儿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因素,却被家长及社会所忽视。
我作为一位幼儿教师,当看到幼儿望向老师的含有怯生生的躲闪的目光时;看到幼儿脸上没有自如的神态和孩童般的微笑时;看到幼儿交往中表露出的不和谐、互不相容时,就知道教师为幼儿创造了什么样的环境。当我看到个别教师为了幼儿安全限制幼儿应有的活动,甚至用“关黑屋子”“父母不来接”等话吓唬孩子时;当我听到教师对幼儿那冷冰冰的没有情感投入的话语甚至是呵斥时;当我看到孩子犯错教师的不依不饶时,我真的觉得教师给予幼儿的知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远远抵不过无知中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待幼儿的态度是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习惯,可不能让这种习惯成为自然。
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明白0-6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其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各方面都处在从不成熟到初步发展的过程中,对成人有很强的依恋感与依赖感,将成人视为其重要的心理支持源。同时幼儿教师还应该意识到环境是生命现象的第二因素,他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生命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儿童提供适宜的“有准备的环境”,除了生活环境和相应的设备、用具,还有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更重要的精神环境,例如真正尊重幼儿、关爱幼儿,允许幼儿独立地活动,自然的表现;使儿童能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社会性。教师应成为这一“有准备环境”的创设者、维护者与管理者,使这个环境充满舒适、温馨、安全、秩序。
幼儿教师的职责真是既大又重,所以决定了问题重重。幼儿教师所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幼儿教师的待遇偏低,工作量大,保障幼儿安全的压力也大,这样就消耗掉了他们心中的美好和工作的热情。第二,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培训中忽略了幼儿心理学的学习。第三,社会的评价体系和家长的关注点引导了幼儿园的努力方向,使这一块成为关注的盲区。第四,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待遇低,先前的扶持力度不够造成了幼儿教师的门槛低,竞争力小,因此不能保证教师的素质和人格魅力。
家长和教师的理念、行为来源于社会的熏陶和习染,受社会大浪的推动。可反过来说社会的整个氛围又是谁制造出来的呢?总之,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就让我们朝着目标努力吧!
参考文献
[1] 《幼儿教育心理学》.《捕捉幼儿敏感期》.
【关键词】自我形成;秩序感;追求完美;环境影响;关注;爱;接纳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I see——decipher the baby behavior attention preschool education environment
Yang Huimin Yang Erzheng
【Abstract】The pre-school education receives the community the value is ultimatel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foundation which may educate depending on the education is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Regarding person’s development pre-schoo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e development lays a foundation the function to the person life.
【Key words】Self-formation; Order feeling; Pursues perfectly; Environmental effect; Attention; Love; Admission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正在充分地被社会各界所认识和领悟到。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对于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在一点一滴渗透到意识和行动中。
温家宝总理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大力发展幼儿教育,作为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确实只有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幼儿教育,真正对幼儿发展有好处。在教育的硬件需要提升的同时,教育的软件更迫切的需要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人格魅力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是幼儿教育首要任务,这是幼儿教育科学性的保障。
1 解密幼儿的行为表现
1.1 幼儿自我的形成:孩子出生后和外界是混为一体的,他不知道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只有通过建构自我才能和外界区分开来,从而形成完整独立的人格。如果没有自我,我们所期望的创造力、幸福感、独立性、意志就无法出现在幼儿身上。幼儿在形成自我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将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建构中。自我在幼儿的成长中的表达方式是很有趣的,一岁以后用“打”来表达他不同意,不喜欢、拒绝、排除的态度和意思。可我们成人是不了解也不能理解的,认为喜欢“打”是个坏毛病,急需纠正。
其次接踵而来的是幼儿挂在嘴边的“不”,做与不做都是“不”,幼儿感受着语言的力量,在这样持续的发展和深入重复中,体会着“我”与他人分离的快乐。可成人往往把这理解为执拗,
有些家长和教师努力想将幼儿驯服,想让幼儿听话。
接着是坚定不移的坚持自己的看法,这时自我已形成,这个过程将建立和派生出优秀的个人品质、专注和意志,那一个人最核心的部分就形成了。人的天性喜欢按自己的意志做事,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儿童便会产生对人和环境的信任和依赖,并因此心满意足,变得安静专注,这种持续性的生活,最后形成儿童的意志和独立,独立促使儿童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如果我们成人能保护幼儿形成自我的过程那该多好。
1.2 幼儿秩序感的形成:一次带女儿去幼儿园,时间很紧我就帮女儿把她拿出来看的书顺手放到了她的书包里,可她却反常的大哭起来,怎么也不肯走,眼看要迟到了我只好抱着女儿下楼将她放到车里。在路上她渐渐平静了,我问:“你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哭吗?”女儿回答:你把我的书放反了。我恍然大悟,女儿进入了秩序的敏感期。她的内在秩序形成的很好她需要外在的秩序与之相配。比如她会在自己活动的房间摆放好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乱动,即使有时要挪动也得按她原来设计的样子放回去。回家她一定让我们将皮鞋和拖鞋分开放在两个垫子上,如果由于着急放乱了她会蹲下来摆放整齐。在小班里的一个孩子看到小朋友拿了别人的东西,他会拼命地帮着要回来,如果那个小朋友不归还他还会着急地哭,他的理由是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看上去觉得很好笑,孩子就是这样喜欢遵守秩序。
在孩子秩序形成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不太理解孩子的行为,当然也就不愿意配合、协助幼儿,那秩序感的破坏就会给幼儿带来不安全感、思维的混乱、感觉的混乱、情绪的混乱、心理的混乱,那样的话幼儿不得不把精力转移到对无秩序环境的抗争中,不得不浪费生命成长的时间。作为成人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幼儿敏感期到来时,保护他、理解他、尊重他、协助他,尽可能给幼儿提供一个有秩序的外在环境。那样会让他形成程序意识、规则意识、独立意识、契约意识。
1.3 幼儿追求完美:从某个时候起,家长和老师发现幼儿突然要圆圆的饼干,整瓶的饮料,铺平的床单,干净的坐便,一尘不染的椅子,在他们努力争取后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哭闹。很多成人会觉得孩子太矫情,而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发脾气。殊不知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它从儿童时期开始,保护它就是保护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成人不会把有瑕疵的苹果看成不完美的,可是我们仍然会对一个接近完美的苹果惊叹。完美能给人精神上带来愉悦,小孩子追求完美表明其精神世界走向丰富和深入。
幼儿的世界深奥而丰富,如果不用心体会、观察,成人很难走进那个奇妙的世界,也很难避免由于无知而伤害到孩子。幼儿相对于成人来说是弱小的,需要我们呵护、关爱、协助,我们为幼儿创造的一切对他都有很强的作用力。
2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环境造就人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能造就人的环境不是单一的,是一个人能接触到的方方面面。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说家庭教育环境和幼儿园教育环境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幼儿发展的“合力”。
2.1 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影响人一生最大也是与每个人关系最密切的单元。任何一个家庭都负担着生命产生和心灵启蒙的双重责任。家庭教育不管是对一个人的智力发展还是对他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是第一源泉。
家庭影响的重要性谁都明白,父母都希望将美好的东西带给孩子,可有时事与愿违。父母身上的一些缺陷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很难避免,因为父母也很无奈,他们身上的特点也是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父母,改变起来很难,更何况有时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的缺陷。
父母只有做到对孩子真正的无私的爱、无条件的接纳、关注,亲子互动才能是健康的正确的。只要是真正的接纳、爱、关注那就不会有溺爱,有的是尊重和自由,就不会有控制和压抑;有的是孩子的自尊和自信,那就不会有孩子的自卑和抗拒。好多家长以“爱”的名义,随着潮流在功利的驱使下不顾孩子的意愿将一些东西强加给孩子,那不叫“爱”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未完成的心愿。家长喜欢说孩子逆反,其实在自然状态下没有打压是不会产生逆反的。要想解决孩子的逆反,最有效的办法是去除家长的专制和打压,蹲下身子真正关注孩子的需要,做真正对孩子有益的事情,而不是家长认为的有益的事情。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其中真正的原因来自成人。
孩子出于生命的本能很专注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玩水、玩泥、玩沙、过家家、涂涂画画等,只要是他喜欢的事情,他都会忘我的投入,而且会持续很长时间,长到可以让我们成人惊叹,这不光表现在形成自我的过程中,而且表现在生活的时时处处。可在成人看来由于觉得有些事情不卫生、不安全、对培养能力无益而去制止孩子。这样孩子在一次次被打断中,在一次次的无奈中,在成人的操控中,专注力渐渐消失。为什么要限制孩子呢?只要是没有危险的事情,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作为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去做。在孩子专注于他自己的事情时家长应该做的就是成为一个忠实的观众,或者做一个没有支配权力的配合者。这样做的结果是造就一个能集中注意力做事的、有主见的、并能为自己所作所为负责的人,这难道不是家长所希望的吗?
作为父母出于对孩子真正的爱,就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注重孩子的切身感受,以孩子快乐健康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一下,作为父母你能将自己焦虑、不安、烦躁不在孩子面前表露吗?你能不在爱孩子的前面加上“表现好”的条件吗?你能耐着性子等待孩子顺应自然规律长大而不拔苗助长吗?我相信爱的本能和责任会促使父母走向完善的。
2.2 幼儿园的影响:家长和社会在考察幼儿园时往往注重的是住宿条件、饭菜质量、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水平、孩子学到的显性知识。影响幼儿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因素,却被家长及社会所忽视。
我作为一位幼儿教师,当看到幼儿望向老师的含有怯生生的躲闪的目光时;看到幼儿脸上没有自如的神态和孩童般的微笑时;看到幼儿交往中表露出的不和谐、互不相容时,就知道教师为幼儿创造了什么样的环境。当我看到个别教师为了幼儿安全限制幼儿应有的活动,甚至用“关黑屋子”“父母不来接”等话吓唬孩子时;当我听到教师对幼儿那冷冰冰的没有情感投入的话语甚至是呵斥时;当我看到孩子犯错教师的不依不饶时,我真的觉得教师给予幼儿的知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远远抵不过无知中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待幼儿的态度是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习惯,可不能让这种习惯成为自然。
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明白0-6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其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各方面都处在从不成熟到初步发展的过程中,对成人有很强的依恋感与依赖感,将成人视为其重要的心理支持源。同时幼儿教师还应该意识到环境是生命现象的第二因素,他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生命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儿童提供适宜的“有准备的环境”,除了生活环境和相应的设备、用具,还有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更重要的精神环境,例如真正尊重幼儿、关爱幼儿,允许幼儿独立地活动,自然的表现;使儿童能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社会性。教师应成为这一“有准备环境”的创设者、维护者与管理者,使这个环境充满舒适、温馨、安全、秩序。
幼儿教师的职责真是既大又重,所以决定了问题重重。幼儿教师所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幼儿教师的待遇偏低,工作量大,保障幼儿安全的压力也大,这样就消耗掉了他们心中的美好和工作的热情。第二,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培训中忽略了幼儿心理学的学习。第三,社会的评价体系和家长的关注点引导了幼儿园的努力方向,使这一块成为关注的盲区。第四,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待遇低,先前的扶持力度不够造成了幼儿教师的门槛低,竞争力小,因此不能保证教师的素质和人格魅力。
家长和教师的理念、行为来源于社会的熏陶和习染,受社会大浪的推动。可反过来说社会的整个氛围又是谁制造出来的呢?总之,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就让我们朝着目标努力吧!
参考文献
[1] 《幼儿教育心理学》.《捕捉幼儿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