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1-0159-01
数学是小学教育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给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充分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能力和知识方面,综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学生今后更好成长与发展的基础。
1.从感性材料入手,有效促进学生思维
就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而言,有效加强对概念、定律等过程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教学内容普遍都是非常抽象的,小学生年龄普遍又小,抽象思维能力又较差,他们学起来会非常吃力,一时根本无法真正理解,所以多为学生提供抽象思维训练机会就非常必要。需要注意的是,这需要基于多次感性认识基础上。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遵循相应规律,应从直观到抽象,层层递进,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物(剪刀、三角板等等),从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再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然后开展实践,让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来进一步感知角,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制作的角,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乐于学习的思想品质。
2.注重新旧知识联系,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是严密的逻辑系统知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因此,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就必须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详细点说,就是每次教点新知识,都要注重复习点相关旧知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旧知识,更好的学习新知识,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时构建系统完善的知识网络,不断发展自身思维。
3.精心设计问题,加强引导学生思维
纵观实际,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小学生都缺乏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组织自身思维活动能力,通常是所看即所想。对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精心设计问题,尤其注意问题的启发性,也就是所设计问题必须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思考、探索的主动性。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有效活跃学生思维的过程,经历这个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精心设计具有层次性、思考性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严格依据学生实际、教材重点,真正激活班级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提出问题时,还要尤为注意提问的内容、方法,既不能让提问过难、过大,又不能让提问过于简单,过难、过大的话,会使学生无法回答;过于简单的话,则无法有效激发学生思维。对此,善于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常用逻辑思维方式。
4.注重读说训练,切实推动学生思维
我们都知道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它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要想有效培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那么就必须注重加强课堂的语言训练,尤其是口头说理训练。以《小数点移动》这篇内容为例,它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这对于小学生而言,不管是学习起来,还是理解、掌握起来,都非常有难度,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有效借助说理训练,如0.009小数点移动一位得到0.09,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完整的说一遍。要是小數点继续向右移动,同学们又发现了什么?自己想一想,并与小组其他同学说说。然后再加强引导、鼓励,让学生把刚才发现的规律完整的说一遍。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五位、六位呢?如此,不仅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下,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长期坚持且系统的事情。因此,这就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严格依据学生实际,有效借助一系列手段,持之以恒,以此真正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以及小学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庄瑞莲.试论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151
[2]朱阳金.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