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0—2011学年作者再一次担任高师公共课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在不断尝试教育学教学改革。本文从教育学课程、教育学教学两个角度对教育学课堂教学进行了重新审视,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自己和同仁今后的教学有些许启发。
关键词: 高师公共课 教育学 课堂教学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教师教育核心课程之一的公共教育学,似乎有了新的历史使命。对于教师培养质量的追求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学课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变“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状况。
1.对教育学课程的重新审视
1.1课程性质及任务。
教育学是教师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更是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教育学教学是教师教育专业进行现代教育观念、教育学知识与实践、教育研究意识教育的基本途径。通过《教育学》的教学及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认识教育的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正确地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2教材处理。
根据教育学的课程性质和任务,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将整个教材分为两大部分八大专题:第一部分为理论层面,包含:1.认识教育学;2.认识教育;3.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第二部分为实践层面,包括:4.素质教育与我国教育目的;5. 21世纪的教师与学生;6. 21世纪的课程建设;7.教学工作;8.班主任工作。根据每一专题在教材中的不同地位,设置不同的课时,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2.对教育学教学的再审视
2.1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本学期的教学,我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用专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1]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教学形式,它以“进步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以把公共教育学课“讲活”“做实”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采用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效方式,由任课教师在遵守课程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把整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部分,然后把每个部分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进行教学的形式。所谓“讲活”是指在忠于原有教材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结合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知识和现实实际问题,巧妙调整教学内容和结构,灵活把握考试方式方法,使得课程真正吸引学生来学习,让学生对公共教育学课程感兴趣。所谓“做实”是指让公共教育学成为学生真正有用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让公共教育学课程对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每一专题的教学都是从教育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使枯燥的教育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不感觉教育学理论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另外,教育学课程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对于学生教学实践的锻炼和指导,在“教学”专题中,安排学生讲课、说课、评课。通过实践锻炼,学生基本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并且对于教学工作中常用的教研方式的说课与评课有更加感性的认识。
2.2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了08级数教普本、生教普本、音教普本和10级专接本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生物教育两个班七个专业的教育学课程教学,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思维模式,性格取向,对于教育学的兴趣点和需求都各不相同,尤其是普本和专接本的学生,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各不同,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也不一样。面对学情如此复杂的授课对象,我没有一味采用讲授法,而是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例如,普本学生和接本学生的区别在于,接本学生曾在专科期间接受过教育学课程的学习,经调查了解,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对于教育学学习的印象并不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侧重于案例教学法,搜集大量的教育教学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呈现出教育学理论知识,唤醒学生的记忆,加深学生对于教育学理论的理解。而面对普本的学生则结合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的讲授,加深学生对于教育理论的认识,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3.教学效果反思与建议
整个学期下来,教学效果总体还是不错的。学生对于教育学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基本理解和掌握了教育的基本理论,认识了教育的客观规律,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能对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初步具备教学的基本能力,为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
3.1取消大班制,实施小班教学。
大班教学存在难以避免的问题。大班教学,班额大,专业多,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如何控制好一两百人的大课堂很是考验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并且也不利于因材施教。对于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和分析,不能很好地照顾到每个专业的学生。另外,专题式教学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为师生创建了对话的平台,有利于教学从“灌输”走向“对话”。但是,班级人数多,规模大的这一特点制约了专题教学的落实,使其流于形式。
建议实施小班教学,不超过40人为宜,仅限一个专业的学生,结合学科进行教育学教学,使教育学课程学科化,我想这样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只有改变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3.2课时不足成为制约讲授法有效实施的瓶颈。
公共教育学课是为了实现高师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目标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教育专业课程。按照教育学教学大纲的规定,高校公共教育学的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论和班主任工作等几大部分一定要讲懂、讲透,而公共教育学课的课时仅有54学时,教师只能“蜻蜓点水般”地讲授。通过这样短短的一个学期几十个课时的学习,没有人能熟知深奥的教育理论、把握共同的教育规律、掌握高超的教育技巧、形成坚定的职业意识,高师公共教育学的课程目标无法有效实现,课时不足已成为制约讲授法有效实施的瓶颈。因此,应该适当地增加课时,并且增加学生见习、实习的机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3.3“教师之师”对基础教育的不了解制约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硬邦邦”的理论晦涩难懂,没有生动的教育实践来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这些都源于自己对于基础教育的陌生。因此,教育学教学应该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教师应该定期下到中小学去,做到“走下去”才能“收回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使高高在上的理论真实可触,使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3.4功利思想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部分学生对待教育学课程的态度有待端正。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都认为很有必要学好教育学,不管未来从不从事教育行业。但是每个班总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教育学是公共课,学不学都无所谓,来上课只为了多拿一个教师资格证,功利思想很严重。端正学生态度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首先,学校要重视,科学合理地安排教育学等教师专业课程,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学公共课的地位,重新认识教育学是教师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从课程设置和教师教育制度建设角度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次,教师要重视,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把教育学当做公共课,产生学校不重视,学生不待见的思维定势,影响教师潜能的发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要端正学生的态度,首先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郑艳芳.讲授法在专题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0,(30).
关键词: 高师公共课 教育学 课堂教学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教师教育核心课程之一的公共教育学,似乎有了新的历史使命。对于教师培养质量的追求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学课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变“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状况。
1.对教育学课程的重新审视
1.1课程性质及任务。
教育学是教师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更是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教育学教学是教师教育专业进行现代教育观念、教育学知识与实践、教育研究意识教育的基本途径。通过《教育学》的教学及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认识教育的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正确地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2教材处理。
根据教育学的课程性质和任务,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将整个教材分为两大部分八大专题:第一部分为理论层面,包含:1.认识教育学;2.认识教育;3.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第二部分为实践层面,包括:4.素质教育与我国教育目的;5. 21世纪的教师与学生;6. 21世纪的课程建设;7.教学工作;8.班主任工作。根据每一专题在教材中的不同地位,设置不同的课时,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2.对教育学教学的再审视
2.1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本学期的教学,我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用专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1]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教学形式,它以“进步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以把公共教育学课“讲活”“做实”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采用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效方式,由任课教师在遵守课程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把整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部分,然后把每个部分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进行教学的形式。所谓“讲活”是指在忠于原有教材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结合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知识和现实实际问题,巧妙调整教学内容和结构,灵活把握考试方式方法,使得课程真正吸引学生来学习,让学生对公共教育学课程感兴趣。所谓“做实”是指让公共教育学成为学生真正有用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让公共教育学课程对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每一专题的教学都是从教育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使枯燥的教育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不感觉教育学理论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另外,教育学课程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对于学生教学实践的锻炼和指导,在“教学”专题中,安排学生讲课、说课、评课。通过实践锻炼,学生基本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并且对于教学工作中常用的教研方式的说课与评课有更加感性的认识。
2.2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了08级数教普本、生教普本、音教普本和10级专接本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生物教育两个班七个专业的教育学课程教学,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思维模式,性格取向,对于教育学的兴趣点和需求都各不相同,尤其是普本和专接本的学生,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各不同,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也不一样。面对学情如此复杂的授课对象,我没有一味采用讲授法,而是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例如,普本学生和接本学生的区别在于,接本学生曾在专科期间接受过教育学课程的学习,经调查了解,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对于教育学学习的印象并不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侧重于案例教学法,搜集大量的教育教学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呈现出教育学理论知识,唤醒学生的记忆,加深学生对于教育学理论的理解。而面对普本的学生则结合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的讲授,加深学生对于教育理论的认识,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3.教学效果反思与建议
整个学期下来,教学效果总体还是不错的。学生对于教育学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基本理解和掌握了教育的基本理论,认识了教育的客观规律,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能对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初步具备教学的基本能力,为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
3.1取消大班制,实施小班教学。
大班教学存在难以避免的问题。大班教学,班额大,专业多,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如何控制好一两百人的大课堂很是考验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并且也不利于因材施教。对于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和分析,不能很好地照顾到每个专业的学生。另外,专题式教学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为师生创建了对话的平台,有利于教学从“灌输”走向“对话”。但是,班级人数多,规模大的这一特点制约了专题教学的落实,使其流于形式。
建议实施小班教学,不超过40人为宜,仅限一个专业的学生,结合学科进行教育学教学,使教育学课程学科化,我想这样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只有改变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3.2课时不足成为制约讲授法有效实施的瓶颈。
公共教育学课是为了实现高师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目标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教育专业课程。按照教育学教学大纲的规定,高校公共教育学的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论和班主任工作等几大部分一定要讲懂、讲透,而公共教育学课的课时仅有54学时,教师只能“蜻蜓点水般”地讲授。通过这样短短的一个学期几十个课时的学习,没有人能熟知深奥的教育理论、把握共同的教育规律、掌握高超的教育技巧、形成坚定的职业意识,高师公共教育学的课程目标无法有效实现,课时不足已成为制约讲授法有效实施的瓶颈。因此,应该适当地增加课时,并且增加学生见习、实习的机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3.3“教师之师”对基础教育的不了解制约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硬邦邦”的理论晦涩难懂,没有生动的教育实践来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这些都源于自己对于基础教育的陌生。因此,教育学教学应该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教师应该定期下到中小学去,做到“走下去”才能“收回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使高高在上的理论真实可触,使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3.4功利思想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部分学生对待教育学课程的态度有待端正。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都认为很有必要学好教育学,不管未来从不从事教育行业。但是每个班总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教育学是公共课,学不学都无所谓,来上课只为了多拿一个教师资格证,功利思想很严重。端正学生态度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首先,学校要重视,科学合理地安排教育学等教师专业课程,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学公共课的地位,重新认识教育学是教师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从课程设置和教师教育制度建设角度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次,教师要重视,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把教育学当做公共课,产生学校不重视,学生不待见的思维定势,影响教师潜能的发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要端正学生的态度,首先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郑艳芳.讲授法在专题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