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根治性切除食管癌的计划性新辅助放疗及放化疗的疗效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可根治性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有计划地行新辅助放疗及放化疗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152例初诊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计划地行新辅助放疗33例,同步放化疗119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 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分析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全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9.8个月,生存时间>3年101例,3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3.9%和55.6%。原发灶重度、中度和轻度病理反应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0.3%(76/151)、38.4%(58/151)和11.3%(17/15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5%、57.4%和27.3%(P<0.001),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2.0%、44.7%和17.6%(P<0.001)。全组患者的术后淋巴结转移率为27.0%(41/152)。淋巴结阳性组和淋巴结阴性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5.6%和70.8%,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2.8%和6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病理分期为Ⅰ期、Ⅱ期、ⅢA期、ⅢB期和ⅣA期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6.2%、57.4%、64.7%、35.0%和33.3%(P<0.001),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0.1%、49.3%、41.2%、22.1%和33.3%(P<0.001)。全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死亡率为3.3%(5/152)。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胸背部疼痛、术后呼吸衰竭、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切除>15枚和ypTNM分期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

结论

不可根治性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行新辅助放疗及放化疗后仍可获得较好的生存时间。初诊时胸背部疼痛、术后呼吸衰竭、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切除数目和ypTNM分期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患者 女,40岁,已婚,孕3产1,因高龄来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自述月经周期正常,身体状况良好,否认有毒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曾有两次不良妊娠及生育史:一次足月顺产一肛门闭锁女
期刊
走进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八块金灿灿的荣誉牌匾彰显着神经内科一路走过的辉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学科创建于1 934年,是教育部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卫生计生委(
期刊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涎腺型肿瘤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2例原发性肺涎腺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和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2例原发性肺涎腺型肿瘤患者中,黏液表皮
期刊
目的 对1例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进行细胞和分子遗传学分析,寻找其致病原因.方法 应用常规外周血G显带对患儿及父母进行核型分析,进一步应用多重连接依赖
期刊
我院自2001年9月至2006年3月采用CT定位下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53~85岁,平均66.7岁.有明确头外伤史者33例,原因不明6例.头痛、头昏13例,进行性痴呆、表情淡漠、嗜睡等精神症状11例,偏瘫9例,昏迷6例。
尽管目前各种治疗方法都在改进,但恶性脑肿瘤,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对很多患者来说,仍然是一种致死性的疾病.目前指南中所推荐的标准方法是:手术、术后同步放化疗和持续半年以
期刊
结核病是单一致病菌感染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微小RNA(miRNA)是一类含有21~25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抑制转录后基因表达或促进靶基因mRNA降解,在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大量研究发现miRNA参与调节结核感染后细胞的凋亡、促炎症因子的表达、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等活动,有可能成为结核诊断的新型检测指标。(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
目的 对一个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congenital,SEDC)家系的4位患病成员的COL2A1基因进行突变检测,分析突变形式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根据
2015年1月20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同年Francis Collins教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关于精准医学的述评,介绍了如何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针对癌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