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思路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ang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馆的展览,总是配备很多的安保人员,如临大敌。而日本有一家美术馆却鼓励观众“偷”走展品。
  展覽24小时开放,持续到所有展品被“偷光”为止。现场不设工作人员或安保人员,应邀参展的艺术家清楚他们的作品可能被观众拿走。这些艺术家或许时下说不上著名,但将来,谁能预料呢。
  美术馆希望观众遵守每人只“偷”一件的规定,以便让其他人也享受到这个乐趣。美术馆还希望观众“偷”的时候轻手轻脚,以免打扰其他参观者。
  葬礼,给人的印象总是庄严肃穆,甚至有些压抑。但在新西兰,有位爱吃甜甜圈的老先生去世时,他的妻子为他订制了一款奶油甜甜圈造型的棺材,在葬礼现场逗笑了数百名来宾。妻子说,这具棺材“盖过了过去数周的悲伤和艰难”,宾客们最后记住了“那个甜甜圈”和老先生的“幽默感”。
  德国有位小丑,此前经常在医院、疗养院或家庭聚会上表演。大约两年前,她突然想到,如果把悲伤和幽默两种不同的情绪结合在一起会怎样?于是尝试在葬礼上表演。
  一位81岁的老妇人去世。她的两个女儿就邀请了小丑在母亲葬礼上表演。两姐妹说,漫长的一生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母亲总是笑对生活。因母亲生前喜欢气球。小丑送给每个出席葬礼的人一个白气球,让他们在卡片上写下想对逝者说的话,拴在气球上,一起放飞,整个葬礼充满哀思,亦不乏浪漫。
  换个思路就有可能创新。《自然·生态和进化》杂志利用大型数据库,对世界上所有的鸟类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表现出创新行为的物种的灭绝风险较低。对于鸟类来说,创新关乎生死。对于人类,又何尝不是。一成不变看似比较安全,但或许隐藏着更大的风险。
  适用主题:双向奔赴;笑对生活;思维创新;公共素养……
  学生运用示例
  双向奔赴会产生双倍的幸福。画家们将作品送入美术馆参展,就是渴望被发现,被欣赏。观众“偷”一幅他们的作品,代表着对他们才华的认可,能够使他们获得自信,投入新的创作。观众也能够找到与自己心灵契合的艺术品,得到美的享受。画家与观众的双向奔赴,使他们都收获了美好和幸福。脑洞大开的参展思路,双倍叠加的幸福体验,这就是双向奔赴的特殊意义。(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陈李銮/指导教师:陈晓华)
其他文献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珍妮特·温特森曾在《守望灯塔》中写到:“没有什么会被忘记,也没有什么会被失去。”得失于人生,于岁月,于无垠宇宙,应将其视为起点,为终点,还是过程?以吾之拙见,唯有将
期刊
常言道:“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作为当代青年,应承中华之精神,托起复兴强国的梦想,争做祖国脊梁。  何为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以爱国奉献为底色。自古以来,我国便有不少爱国志士:因家亡国破,投江明爱国之志的屈原,用壮举向世人证明“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忍受疼痛,在后背刺上“精忠报国”的岳飞,用行动谱写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时至今日,人们也在用奉献诠释着中国精神:“雄
期刊
2021年7月18日,上海天文館对公众开放。这个全球最大天文馆从2014年立项,到2021年对外开放,背后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近十年的呼吁与倡导。  叶叔华是新中国首位天文台女台长,主持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综合世界时系统,这一系统长期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她也是第一位担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的中国科学家,被国际同行亲切称为“Madam Ye”。叶叔华提出建设
期刊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世间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归宿,鱼儿跃于大海,鲜花生于土壤,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成长着,人亦如此。只有寻找到正确且适合自己的路,才能焕发出人生的光彩。  行适己之道,催人坚定意志。才女林徽因16岁时跟随父亲出国时,父亲告诫她,务必多观察身边的事物,注重实践以开拓眼界。自那时起,林徽因便对西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到了未来事业的方向,最终取得了不朽的成就。由此可见,选
期刊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首对我内心触动最深的词——岳飞的《满江红》。  陈毅有言:“祖国如有难,汝应做前锋。”这句话在岳飞这首词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祖国危难之际,每个人都应挺身而出,为守护家国而战。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北宋已亡,岳飞的满怀激情化作一腔悲愤。于是他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是一
期刊
古人曾言:“有得必有失。”得,收获了经历和喜悦;失,收获了经历和小小的悲伤。如此看来,得与失收获的本质差别并不大,故得与失,并无优劣之分。“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将得与失看做是我们奔赴星辰大海、拥抱美丽人生的过程。  中国的发展之所以能够一路向前,是因为有数以万计的人们为了它的伟大复兴而不计得失,努力奋斗。  鲁迅弃医从文,是因为“手
期刊
提起王开岭,多数人会想起他那本家喻户晓的《精神明亮的人》,但他的另一本书《当她十八岁的时候》同样是一本值得深度思考的作品。  《当她十八岁的时候》里有44篇文章,其中《在古代有几个熟人》中有一段话让我深有感触:“越来越多的人,活得像一个人,像别人的替身。越来越多的人生,像一场抄袭,像流水线肥皂。打量人生,我常想起幼儿园排队乘滑梯的情景:这头爬上,那头坠落。目标、原理、进程、快感、欢呼都一样,小朋友
期刊
从莫高窟飘逸的壁画到苏州园林婉约的一草一木,从绵延万里的雄伟长城到小桥流水的乌镇,从古至今都离不开一个“美”字,可见只要是含有美感,能温润我們心灵之物,均可誉之以“美”。  须知“好花不与殢香人”,那些鼎鼎大名的美景我们驻足欣赏,可是角落中的野花也需我们发现方能焕发光彩。似韩愈赏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情趣,似李商隐品出“留得枯荷听雨声”的闲情,似朱光潜“厚积落叶听秋声”的逸致,他们皆因有一双慧眼、
期刊
相信大家不久前都被电视剧《觉醒年代》“圈粉”了吧!其中李大钊的一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地球即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这是何等激人奋起的句子啊!且观当下,敢担当、肯奋斗、勇追梦的优秀青年不断涌现。正是这群人身上闪烁的流光,勾勒了新时代的精神版图。  这幅版图上到底有什么具体内容呢?走在我们前面的青年榜样早已用行动给出答案。  吾辈青年应呼啸向前,做时代
期刊
备考金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赫胥黎  2.庄子《养生主》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用有限的生命去追索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  3.《海上钢琴师》中的主人公1900在游轮上出生长大,他曾经打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