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式婚姻与生育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描述分析法和均值比较法分析中国婚姻特征与生育特征。结果表明:学历与年龄对中国男女的初婚、婚姻状况影响较大,中国式婚姻具有“男强女弱”的色彩。就生育特征来说,目前中国的实际生育数和理想生育数都在减少,中国家庭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生育数,中国人从较强的男孩偏好转向“儿女双全”。
  关键词:中国式;婚姻;生育
  中图分类号:D669.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3-0121-02
  
  一、研究背景
  婚姻深受社会文化的浸润及社会制度的影响,因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婚姻具有不同特点,不同时期的婚姻则具有时代的特殊印记。中国式婚姻因受中国婚姻文化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征,不同于西方国家。此外,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传统的婚姻观念遭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式婚姻也正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剧烈转变,新的婚姻关系正在形成,它不愿意承载过去婚姻所承载的繁重义务,更排斥外力的影响,强调婚姻中的个人感受和感情的结合,同时考虑物质因素,追求更高的婚姻质量。传统婚姻固有的内涵正在消减,但婚姻也在变得不可预知和不稳定。离婚率的上升便是明证。
  婚姻与生育密不可分,中国式婚姻必然带来中国式生育。自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旨在控制中国人的生育。在中国,婚姻是生育“合法”、体面的“缘由”,是生育的制度化保障,因而计划生育政策也在改变着中国人的婚姻,通过改变中国人的婚姻而进一步改变中国的生育。计划生育所倡导的“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等观念已深入人心,目前,中国人口形势已进入了一个低生育率的新时代。由于政策的限制,中国夫妇的生育并非完全自由,相反,受到了极其严格的限制。中国夫妇的理想生育数与实际生育数之间存在着差异。迄今为止,大量生育意愿调查表明,中国夫妇的理想生育数在下降,农村居民对男孩的偏好减弱,城市居民逐渐偏好女孩,城乡最为普遍的性别偏好是儿女双全。邦嘎茨(Bongaarts)认为,促使理想生育数低于实际生育数的影响因素有:非意愿生育、替代孩子死亡以及性别偏好.促使理想生育数高于实际生育数的影响因素为生育孩子年龄的推后、非自愿不孕不育和竞争性因素。处于人口转型的中国,受后三个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这一理论的提出对解释为什么中国夫妇理想生育数与实际生育数之间存在差异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
  根据以上背景,本文通过对人口普查数据做相应的定量分析,试图解决中国式的婚姻特征和中国家庭的生育特征这两个问题。
  二、数据和方法
  (一)数据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对象选取为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的已婚妇女,样本量为27675人。从年龄分布来看,其中18~29岁的占31.1%,30~41岁的占40.1%,42~50岁的占28.8%。从文化程度的分布来看,调查对象中不识字或者很少识字的占21.1%,小学文化与初中化的占66.2%,高中文化的占9.7%,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的占2.9%。从婚姻状况来看,初婚的为26917人,占97.3%,再婚的为758人,占2.7%。
  (二)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的是描述分析法和比较均值法。在分析中国式婚姻特征的时侯,从初婚、夫妻差异及婚姻现状三个角度分析。初婚角度主要比较了不同文化程度的女性的初婚年龄、男女的初婚年龄,夫妻间的差异主要比较了丈夫和妻子的学历及年龄,婚姻状况主要是从年龄和学历进行比较。在讨论生育特征时,主要从生育数量和性别偏好两个角度进行探讨。在生育数量方面,主要分析了目前中国的实际生育数与理想生育数的现状及其差别,在生育性别偏好方面,主要比较了女性文化水平和样本点选取点对其的影响。
  三、结果与讨论
  (一)中国式婚姻特征
  1.关于初婚
  (1)女性文化程度越高,其初婚年龄越大
  将不同文化水平的女性的初婚年纪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见表1),文化水平越高,其初婚年龄越大,反之文化水平越低,其初婚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说明其在学校的时间越长,一般而言,在学校学习与在社会工作两种环境对婚姻的限制是不同的,虽然现在很多大专或大学已解除禁止结婚的禁令,但其约束还在,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在读书期间结婚。因此,在学校时间越长,初婚年龄约大。
  (2)男性的初婚年龄比女性大
  经统计,样本中男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3.82,而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1.97,相差近两岁。另外,女性的初婚年龄相对于男性来说更集中。一方面,如果太晚初婚,将影响生育质量,因而女性的初婚相对男性而言会更早。另一方面,社会对女性的期望与对男性的期望并不相同。女性更多的与婚姻、家庭联系在一起,社会对女性晚婚的容忍程度小于对男性的容忍程度。
  2.关于夫妻间的差异
  (1)男大女小是主流
  在夫妻年龄差距上,男大女小仍然是主流。其中丈夫长于妻子,且在4岁以内和夫妻年龄相当的所占比例最大,为67.3%,女性年纪比男性大的只占17.5%。一般而言,男性的心理年龄小于女性的心理年龄,所以女性一般倾向于找比自己年龄大的,另一方面,年龄比女性大的男性,社会经历、经济水平都会相对高于女性,女性比较有安全感。
  (2)丈夫的文化水平一般高于或等于妻子的文化水平
  我们给丈夫和妻子的文化水平赋分,不识字或仅仅识少量字的赋1分,小学文化水平的赋2分,以此类推,最后用丈夫的文化程度分减去妻子的文化程度分以得二者之差。经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夫妻双方文化水平相当的人数最多,为12833人,占46.4%。就双方文化程度有差异的夫妇而言,丈夫文化水平高于妻子的占43.5%,而妻子文化水平高于丈夫的只有10.2%。此外,即使夫妇文化程度有差别,但大部分差别在1分到2分,即一个档次到2个档次,相差3分到4分的,少之又少。
  2.关于婚姻现状
  (1)女性文化水平均值越高,再婚的可能性越小
  将女性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做交叉分析,我们发现,在不识字或很少识字的女性中间,初婚的占96.9%,再婚的占3.1%,在小学文化水平的女性中,初婚的占97%,再婚的占3%,在初中文化和高中文化水平的女性中,其初婚的人数均是97.5%,再婚的比例都为2.5%,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女性中,其初婚的人数为98.9%,再婚的比例为1.1%。数字说明:女性文化水平均值越高,再婚的可能性越小。
  (2)女性年龄越大,再婚的可能性越大
  将女性的出生年份和婚姻状况做交叉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女性年龄越大,其再婚的可能性就越高,1951—1956年出生的女性,有3.1%的人再婚,1957—1962年的女性,其再婚比率是3.7%,1963—1968年出生的女性其再婚比率为1.9%,而1975-1980年出生的女性的再婚比率为0.8%,1980年后出生的女性其再婚比例为0。再婚比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随着婚龄的增长,婚姻中的各种矛盾、诱惑及各种人世变故不断出现,这些都会对婚姻的稳定造成威胁,从而增加再婚的比率。
  (二)中国式生育特征
  1.关于生育数量
  (1)只有一半左右的女性实现理想生育数
  一般我们认为,理想生育数应该与实际生育数相等,但是,在中国,生育政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自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以来,它大大限制了中国人的生育自由,与此同时,计划生育政策也在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生育观。据我们统计:实现自己生育意愿的,即理想生育数等于实际生育数的有15117人,占54.6%。20.6%的人认为,自己的实际生育数超过了自己的理想生育数;还有24.6%的人认为自己的实际生育数少于自己的理想生育数。61.8%的人理想生育2个孩子,但最后实际生育2个孩子的只有39.8%。
  (2)中国女性期望子女的数量和实际生育子女的数量正在逐渐降低
  统计所示,1951—1956年出生的女性,他们的平均理想生育数为1.99个,接近于生育2个孩子,而实际生育数的均值为2.31个。1957—1962年出生的女性其平均理想生育数为1.9个,实际生育数的均值为2.08个。1963—1968年出生的妇女其理想生育数为1.84个,实际生育数的均值为1.81个。1969—1974年出生的女性平均理想生育数则降到了1.73个,实际生育数的均值为1.39。1975—1980年出生的女性理想生育数最低为1.68个,而实际生育均值则为1.13个。1981—1986年,女性的理想生育数为1.73个,其实际生育均数值为0.93个。出生时间越晚,其理想生育数和实际生育数越少。一方面反映出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强大政策,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已经慢慢淡出中国家庭。
  (3)农村女性的实际生育数多于城市女性
  经统计,农村女性的实际生育数的均值为1.94个,而城市女性平均实际生育数为1.30个。农村女性的实际生育数多于城市女性。
  2.关于性别偏好
  (1)大多数女性有性别偏好,且偏好男孩的居多
  大部分的中国女性具有性别偏好,且更偏好男孩。据我们对样本统计,无所谓性别的有18 76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8.2%,也就是说,剩下的51.2%具有性别偏好,有9 919人愿意生育0男孩,有10 243的人愿意生育0个女孩。愿意生育1个男孩的有15 586人,愿意要1个女孩的有16 128人。愿意生育2个男孩的有1 719人,愿意生育2个女孩的有893人。总之,不愿生女孩的人多余不愿生男孩的人。愿意生2个及以上男孩的人多于愿意生2个及以上女孩的人。
  (2)大多数女性愿意儿女双全
  我们将理想生育男孩数减去理想生育女孩数,求得理想生育性别之差,发现最后差为0的有22 553人,也就是说没有意愿生孩子的人和理想生育男孩与女孩数相等的人总数为22 553人,我们去掉没有意愿生孩子的人,最后意愿生男孩和女孩一样多的女性为22 391人,占总数的80.9%。可见,更多的女性希望儿女双全且个数相等。
  (3)城市女性更偏好生女孩,农村女性更偏好生男孩
  城市居民小组的女性理想生育男孩的个数为0.47,女孩的个数为0.52。而农村村民小组理想生育男孩的个数为0.77,女孩个数为0.7,由此看来,城市女性相对于农村女性而言,更愿意生女孩。
其他文献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长期以来高校后勤战线上活跃一批职工,他们工作辛苦,没有编制,收入低廉,没有各种各样的保险和社会福利,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高校后勤临时工的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由于按照新的劳动合同法,高校后勤临时工用工成本大大增加,相比社会其他低端就业行业,高校
期刊
摘要:本文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概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目的及要求,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应加强合理采集图书、优化藏书结构、提高馆内藏书质量,开展多渠道的读者教育等方法,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3-0172-02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大学图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连年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难日益成为阻碍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瓶颈,对于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遭遇到人力资源相对过剩、社会排斥以及用人单位偏见等困境,要突破当前中医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除了去基层服务外,探索高等中医院校在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自主创业亦是发挥中医院校优势,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中
期刊
摘 要:当前,中国农业不仅面临粮食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的沉重压力,还面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土地自然力可持续性,发展低碳农业的新挑战。因而,梳理国内外农业支持政策方面的相关文献,总结其特点和研究前景,对于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会提供良好的思路。  关键词: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
期刊
摘要:历史名人文化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增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底蕴,为高校实施大学生德育提供价值导向,有助于培铸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地方高校应积极开发本地区的历史名人文化,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办学之路,使其为校园所有、所用、所享。  关键词:历史名人文化;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人文底蕴  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期刊
摘要:教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在分析教师缺乏成功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的知识原因的基础上,以TPACK为视角,通过对信阳市某小学数学教师的访谈和课堂观察,对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知识的特点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TPACK;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    引言  技术用于教学,
期刊
摘要:以中国现当代钢琴作品为研究对象,对1999-2009年全国百余篇相关优秀硕士、博士论文进行了全面考察,试图梳理出国内对于现当代钢琴作品的研究思路,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客观总结与评价,从而为此类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研究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3-0157-03    据笔者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显示,我国对于中国
期刊
摘 要: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凯洛诉新伦敦市一案,重新诠释了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的“公共使用”条款。该案对我国“谁有权界定公共利益”以及“如何界定公共利益”两个方面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共利益;公共使用;新伦敦市案;征收;启示  中图分类号:D9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9-0117-02    根据1791年通过的美国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规定,政府
期刊
摘要:诗人夏吟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用诗歌的形式,来体验、感悟、探索、传达生命的哲理。因此,夏吟的诗不但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人的精神生命的诗化。阅读夏吟的诗集《冰雪灵魂》,读者不禁会掩卷深思“诗与生命之关系”这样一个永恒的主题,并获得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生命;超越;体验  中图分类号:I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3-0153-02    当今中国,在经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河南八所高校多校区办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存在问题及教育效果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多校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9-0174-02    目前多校区办学已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一个普遍模式。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