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反垄断的公益诉讼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l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余珊珊,华东政法大学2006级法律硕士。
  
  一、我国反垄断诉讼制度的现状及公益诉讼的提出。
  
  (一)反垄断诉讼制度的现状。
  
  徒法不足以自行,任何法律的实施都要依靠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或法院的司法行为这两种方式或其中之一。“按照中国国务院的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有反垄断法的执法职责。”[1]《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规定的行政垄断行为,由实施该行为的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上级机关责令改正。但我们的眼界不应局限于我国的现有体制。司法保障程序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被动的,而且耗时费力,和行政行为相较效率不高,加上审理结果只局限于具体个案,缺乏宏观性的指导,所以设立专门的行政机关来处理反垄断违法行为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但就我国的具体国情而言,“在我国的市场垄断行为中,行政垄断无疑是首当其冲的。”[2]行政垄断的根源是行政权力介入市场从而取代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从而使市场无法有效运转。而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应由实施该行为的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所以,以行政行为去修正行政权力本身显然是不合理的,即使重新构建一个相对超脱的行政机关也难免过于理想化。我们也不得不正视我国行政权力膨胀这一现象,加上行政手段的强权化的特点,容易成为腐败滋生的土壤。
  
  (二)反垄断公益诉讼的引出。
  反垄断公益诉讼是指由于行为人排除或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使市场竞争机制遭受严重扭曲进而使社会经济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法律允许公民或团体为维护社会经济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以我国现有的诉讼制度来解决这类案件是很困难的。也就是说,如果要在我国确立反垄断诉讼,必须改革我国的诉讼制度。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两种方案。一是改革现有的民事诉讼制度。首要问题是不再强调“直接利害关系”,而是赋予一切直接甚至间接有关的当事人以诉讼资格。同时强调法院的判决不是解决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一纸争议,而是可以及于整个社会。如微软讼案,在美国提起的就是民事诉讼。第二种解决办法就是构建一种新型诉讼制度专门来解决这种不局限于特定当事人权益之争的案件。笔者认为宜采用第二种方式。
  不难看出,现实中反垄断案件、反倾销案件、反不正当竞争案件、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案件、环保案件、产品质量案件等等,它们之间都存在一种共同的特性,即都涉及到社会利益,其义务主体是对社会中的广大社会成员承担责任的,而不是局限于维护个体权益。“私益诉讼是为了保护个人所有权利的诉讼,仅特定人才可以提起诉讼;公益诉讼是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除法律有特别规定者外,凡市民均可以提起。”[3]
  
  二、我国建立反垄断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我国建立反垄断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相对于美国拥有强大执法权力的行政机关来说,我国也不乏众多的政府行政部门及各级单位可以对垄断性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和处罚。然而我国的行政执法从来就不是万能的,现行行政体制的紊乱与软弱,行政监督的缺位与低效,以及市场经济中行政执法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致使日益扩张的行政权力不仅没有能够承担起维护社会经济公益的重任,相反,它本身就构成了对公共利益的威胁。因此,只有突破传统诉讼法理论,引入公益诉讼的概念,在我国建立能够吸收公众参与市场竞争秩序管理运作的反垄断公益诉讼机制就成为了现实的迫切需要。
  另一方面,反垄断公益诉讼具有显著的预防性也能够较好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从而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与传统的私益诉讼相比,公益诉讼的提起和最终裁决并不要求一定有损害事实发生,只要能根据有关情况合理判断有社会公益侵害的潜在可能,就可提起诉讼由违法行为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不受违法行为的侵害,把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在反垄断领域,这种预防功能尤为明显并且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市场竞争机制一旦遭受破坏就难以恢复原状,所以引入反垄断的公益诉讼,可以在侵害尚未发生或尚未完全发生时就允许公民使用司法手段加以排除,从而阻止社会经济公益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或危害。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我国也有必要建立反垄断公益诉讼的机制。
  
  (二)我国建立反垄断公益诉讼的可行性。
  过去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至上,大公无私”是全社会提倡的最高价值取向,公民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被国家利益所淡化甚至被消解,作为群体利益代表的社会团体的功能萎缩,其社会权力的潜能远未充分发挥出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必要更新观念,对社会利益的概念进行重塑,赋予社会利益以新的内涵,摒弃传统的国家本位的法律理念,从而转向社会本位理念。在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格局转变为国家与社会互动互补的时代,出现了极其多样化的利益群体,以及代表他们利益的社会团体,遍布社会的各种民间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其拥有的大小不等的社会权力的影响与支配力也无处不在。[4]允许这些团体根据法律提起维护公益的诉讼,与当代权利多元化和社会化趋势正相契合。并且,鉴于垄断性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并具有技术优势,个人不论从财力、物力还是人力上都无法与其抗衡,即使有公益诉讼制度也只能望而却步。随着公众经济安全意识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以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秩序为宗旨的各类行业公会组织,这些组织可以凭借其较为强大的经济、技术优势和完善的参与诉讼能力,用反垄断公益诉讼这一利器,维护整个社会的市场秩序和经济安全。笔者认为反垄断公益诉讼不应仅仅理解为一种单纯的诉讼手段,而应理解为公众参加市场竞争秩序管理、参与解决垄断公害过程的一种程序制度。公众运用司法手段排除垄断公害的妨碍,不仅有利于增强其保护公平竞争秩序的意识和维护经济安全的信念,同时也为建立反垄断公益诉讼制度创造了良好的民众基础。
  
  三、我国建立反垄断公益诉讼的制度构想。
  
  鉴于我国目前极少有学者讨论反垄断领域的公益诉讼,因此笔者对于我国如何建立反垄断公益诉讼制度只能在借鉴各国先进做法的,并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些粗略的初步构想,希望能通过“抛砖”之举,引出大家的金玉良言,既充实和繁荣学术争论,也为我国诉讼制度的构建添砖加瓦,贡献绵薄之力。
  
  (一)拓宽当事人适格的标准。
  有学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公益诉讼的分类方法,将我国的反垄断公益诉讼分为三类:一是反垄断民众之诉,是指起诉人与公益受害无直接利害关系,按传统诉讼理论将导致“遭受垄断侵害的社会经济公益受害无从救济与民众投诉无门之尴尬境地”,所以法律应授权这些个人或组织代表公众提起民众之诉;二是反垄断受害者之诉,一方面原告是垄断侵害的直接受害者,另一方面这一侵害行为又同时损害或威胁到社会经济安全的公共利益时,法律允许受害者提起含有保护私益和公益两方面内容的反垄断公益诉讼;三是反垄断执行机关之诉,指负有维护市场秩序职责的国家各级反垄断执行机关有权就其他机关的行政垄断行为,提起反垄断公益行政诉讼。[5]笔者以为,此观点有待商榷。因为,第一种分类虽然突破了传统诉讼理论的限制,但在经济上并不可行。让民众以一己之力面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垄断性企业,本身就是困难的事情,况且毫无利害关系,便很难有动力去提起诉讼。后面笔者将会详细提到,在此不赘。而第二类当中既有私益诉讼,又包含了公益诉讼,两种不同的诉讼适用
  不同的诉讼规则,合并审理较难掌握。至于第三种分类理论上并无不当,但我国实际上的垄断性企业都是受到行政力量支持的,就谈不上由这些行政机关对其进行监督和诉讼了。此种分类形同虚设。因此,笔者建议对于反垄断公益诉讼,无需进行分类,只需要放宽当事人适格的标准,对可以提起反垄断公益诉讼的原告不要求必须有法律上直接的利害关系,只要求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即可。并且实践操作中,由各行业公会组织提起的反垄断公益诉讼应该是最主要的诉讼来源。因为一方面个体诉讼者很难承担反垄断诉讼的高额费用,另一方面分散的个体诉讼既耗时费力又可能引起法院矛盾的判决。
  
  (二)举证责任的合理配置。
  普通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因而大多数情形下举证责任由原告承担。但在反垄断公益诉讼中,垄断损害的认定需要很强的技术,由于原告获取信息的有限性,并且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让他们承担这样的举证责任势必加深原、被告双方不平等的地位,“让较少有条件获取信息的当事人提供信息,既不经济,又不公平。”[6]因此,为了实现原、被告双方力量均衡,可以在反垄断公益诉讼案件中实行无过错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规定主要证据由被告提供。在国外的公益诉讼中,环境公益诉讼较为发达和成熟,在环境公害案件中一般都实行无过错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7]鉴于以上原因,我国的反垄断公益诉讼不妨仿效和借鉴国外的环境公益诉讼有关举证责任倒置的做法,通过立法加以肯定,即反垄断冲突与协调:公益诉讼的原告只需提出加害者有垄断行为的初步证据,即可以支持其请求。至于垄断事实是否成立,垄断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等举证责任则分配给被告承担;若被告否认其有该垄断行为,或否认其行为会造成原告提出的损害结果,则必须提供反证。否则由其承担不利的结果。
  
  (三)诉讼费用的分担以及对公益诉讼原告的奖励。
  在反垄断诉讼中,由于牵涉面较大且涉及众多复杂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原告需要花费极为昂贵的诉讼成本费用,往往为一般个体难以承受。如果因为诉讼费用而将原告拒于法院大门之外,这实际上就相当于迫使民众放弃对社会经济公益的保护请求。所以我国应吸收其他国家的做法,适当减少民众提起反垄断公益诉讼所需的费用。立法上,对诉讼费用的负担作出有利于原告的规定。同时,个体往往是自身利益的最大维护者,在传统的民事诉讼中,权利人只能向垄断者索取一般补偿性民事赔偿,这种利益并不足够,有时甚至低于为获得救济的耗费。在寻求法律主张权利对个体而言极不经济的情况下,权利人很可能会放弃起诉。[8]连自身利益在某种情况下都可能放弃,就更不用说公共利益了。与自身私益相比,提起反垄断公益诉讼需要花费更大量的时间、金钱与精力,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更加不会“青睐”反垄断公益诉讼。因此需要必要的法律援助和激励措施来保障原告行使权利的可能性和维护公益起诉的积极性。此外,笔者建议立法规定,在提起反垄断诉讼胜诉后再行起诉的原告,只能就受损害的部分获得赔偿,不再对其进行奖励,也不能够获得三倍赔偿,将会有效防止“搭便车”的行为,更加激励热心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民众、组织提起反垄断公益诉讼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赖源河.公平交易法新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2。
  [2]孔祥俊.反垄断法原理[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3]周楠.罗马法原理(下)[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意)莫诺•卡佩莱蒂.刘俊祥等译.福利国家与接近正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郑导远.经济法本质新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6]应飞虎王莉萍.经济法与民法视野中的干预——对民法与经济法关系及经济法体系的研究[M],2002。
  [7]应飞虎王莉萍.现代法学[M],2002年8月。
  [8]肖建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2003版。
  [9]王名扬.法国行政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美]道格拉斯•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宁等译[M],华夏出版社l999年版。
  
  注释:
  [1]孔祥俊:《反垄断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133页。
  [2]孔祥俊:《反垄断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10页,第823页。
  [3]周楠:《罗马法原理》(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86页。
  [4]郭道晖:《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
  [5]张明华:《反垄断公益诉讼制度初探》,载《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卷第1期。
  [6]肖建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7页。
  [7]张明华:《消费者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载《杭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8][美]道格拉斯•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宁等译,华夏出版社l999年版,第7页。
其他文献
苗宗正,山东省胶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  杨修庚,硕士,现供职于山东省胶州市人民检察院;  尹晓斌,现供职于山东省胶州市人民检察院。    摘要: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拒绝作证和不出庭作证的现象非常普遍。证人拒证有其复杂的立法根源,粗糙、矛盾、模糊的法律规定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广泛使用的书面证言的证明能力倍受质疑,和当庭证言相比,书面证言的证明能力并非一定要弱。利
期刊
作者简介:  赵德江,贵州大学马列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摘要: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了许多弊端,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分析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和弊端,说明我国改革的必要性,同时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启示和经验。  关键词:苏联模式;历史作用;弊端    一、苏联模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所谓苏
期刊
作者简介:  周小纯,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副主任,南京大学法律硕士;  黄海滨,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2004级法律硕士;  刘 佺,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2005级法律硕士。    摘要:  完善行贿罪刑事责任是惩治和预防行贿犯罪的根本,完善行贿罪的刑事责任,要剥夺通过行贿获得的一切不正当利益或好处,实行受贿行贿同等从宽处罚原则,引入“行贿人资料库”作为一种非刑罚处罚措施
期刊
作者简介:邱国良,江苏省丹阳市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    移送执行制度是指在人民法院内部,审判员根据案情和法律或司法解释的规定,主动将生效的法律文书交付执行机构执行,从而由人民法院主动启动案件执行程序的一项制度。司法实践中,由于被申请人是否自动履行义务,人民法院并不清楚,加之法律和司法解释对移送执行的程序、移送执行案件的范围和移送执行的期限均未作出明确的规定,致使各地法院在实践中对移送执行制度的理
期刊
摘 要:法学教育内在的、与生俱来的二重性,即法学教育的职业技能培训性和学术研究性,一直伴随和困扰着法学教育的发展。[1]它致使我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实践型人才和学者型人才之间摇摆。在新的历史时期,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将会影响到法学教育改革的成败。本文对我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的争议和原因、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定位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素质教育
期刊
摘 要:在当今时代,法治作为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正“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遍及全球”[1]。司法权威和法律信仰在全社会的普遍建立,无疑是现代法治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要求。然而,在法治传统薄弱、主体法律意识较差的中国,现实的困惑却是:法律信仰依然缺失,司法权威表现不足。这一现实困惑该如何解决?司法权威不足与法律信仰缺失之间又是否存在某种必然联系?进而该怎样构建我国的司法权威?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
期刊
作者简介:徐飒飒,现为深圳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0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摘要:  中国的政治思想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思想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它与哲学思想、伦理思想联系在一起,以哲学思想为基础、以伦理思想为行为准则。同时,这些传统的哲学、伦理不仅影响着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也影响着当代中国政府政治、行政思想的理念走向。这是历史时代性的问题,不能说这些传统思想对当今的治理之道仍占主
期刊
破产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商品经济出现之后信用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产物,而作为一个法律范畴,则是指对这种信用关系的特殊调节,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信用关系产生危机时,设立的一种司法上的债务清理和概括性的财产执行程序。在西方,破产制度是社会个人信用制度的一部分,它的建立对于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建立规范健全的信用体系,形成良好的信用氛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个人破产指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按照
期刊
摘要:  长期以来,建设工程合同的转包,一直是法律学术实务各界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本文主要从建设工程转包合同的概念,存在理由和意义出发,对建设工程转包的概念,本质属性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接合国际建设工程合同一些做法提出对建设工程转包的制约。  关键词:转包;承包商;法律规制    一、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转包:概念    对于工程合同转包,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颁布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
期刊
摘 要:我国《票据法》第36条规定了期后背书,但无论是涵义还是法律效力均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票据立法的规定,且条文存在自相矛盾、逻辑混乱的现象;对“期后背书”应作论理解释,而不应局限于文义,故拒绝承兑和拒绝付款后所为的背书也应包括在内;期后背书仅具有普通债权转让的效力;票据立法应就该条作出修改完善,以避免理论和实践的混乱。  关键词:期后背书;票据权利;普通债权    票据是一种流通证券,它通过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