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百年赓续的基因解码及其文化涵育

来源 :思想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ey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勇立时代潮头的精神动力,而且还是其铸魂立心、强基固本的精神密码.作为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特有而鲜明的精神标识,蕴含着党的精神信仰,反映了党的精神特质,承载着党的精神谱系.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三个层面,充分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积淀、内涵属性和价值指向,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传承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前进力量的内在逻辑.基于文化领导权的建构、革命文化的教育、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视角,探究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弘扬的文化涵育路向,对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立党兴党强党、铸魂育人的伟力,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习近平高度重视教书育人工作,围绕新时代教书育人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创新性论述,在新时代教书育人目标、主体、理念、保障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内容体系,深化了对新时代教书育人规律的认识,为高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遵循.
执行和解是一项中国本土性制度,并无比较法可供参照.从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发轫,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一项公法制度.但经过数轮修法和司法解释的更迭,执行和解在规范层面已经与执行措施和执行根据松绑,回归为一项独立的民事合同.理论上不同学说也都认可执行和解中包含私法行为,执行和解回归民事合同不存在实质的理论障碍.在回归私法行为后,有必要运用民法解释方法分析执行和解的法律效果,其中的疑难问题是执行和解确立的债权与原执行根据确定的执行债权之间的关系.执行和解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其是一种独立合同类型,而不是传统民
长期以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内容的构建与创新既是一个复杂的现实难题,也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议题.在《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导下,按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内容至少应包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基层单位目标任务教育、单位成员思想道德教育、行业精神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等五个构成要素.在具体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时,还需要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地对上述教育内容进行合理配置,重点处理好不同教育内容在地位上的主次、数量上的多少、形态上的显隐等关系.
《资本论》对时间批判的研究须引起学界重视.《资本论》以资本主义时间(现代时间)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科学定制资本主义剥削时间的批判原则,通过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棱镜过滤掉所有资本批判的表象,直接建构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概念框架;另一方面准确预测未来社会的自由时间,为未来社会的自由时间框定了基本路向,提出了时间的未来性与发展性内容.《资本论》的时间哲学需要回归中国现实,才能真正验证《资本论》的科学预测功能.新时代提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迁时,洞穿了人民对自由时间的发展追求.《资本论》的时间批判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
在疑案判决中,法律程序中的事实探知无法独立于对裁判后果的考量,“排除合理怀疑”作为证明尺度应该体现司法决策在准确性与效益性之间的均衡.道义论的进路将“排除合理怀疑”作为证明过程正当化的虚饰手段而使其沦为模糊不清的道德话语,而后果论的进路则将其作为错判风险的分配机制使之转化为可操作的证明技术.根据“排除合理怀疑”的经济学公式,错判风险的情境性考量要求证明标准的层次化表达和类型化解释,这也体现了法经济学与法教义学之间的互通之处.
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来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用万物互联的技术及思维实现自身的深刻变革和持续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固本强基阶段、以大数据为主要驱动力的提质增效阶段、以人工智能为突破口的融汇生成阶段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并行不悖、层层递进的三条主线,构建出数智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演进的基本框架,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鲜活化、个性化的育人图景.完善智能基础设施、建立技术培训体系、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平台、实现劳动资源转换、重视伦理风险防范是推动数智化思想政治教育由理论构想逐步转为落地实践的关键.
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具象化传播不仅是创新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更是应对信息传播模式变革、冲破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迷雾”的必然选择.相较于传统的传播模式,主流意识形态具象化传播具有内容生产场景化、价值传播隐蔽化、话语主体大众化的新表征.随着传播生态的改变,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具象化传播正面临着主体阐释力不足、内容吸引力不够、传播穿透力不强、价值领导力不稳的现实困境.只有从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具象内容供给、创新具象传播方式、构筑传播管控机制等方面综合施策,才能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具象化传播.
“私人”是马克思使用过、但经常被忽略的主体范畴.私人是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存在方式,它既不是人性的本来面貌,也不是精神演化的产物,而是生产力发展推动的私有制变革和人类社会政治解放的结果,是历史性生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和政治解放的不彻底性使私人承载了现代社会的矛盾性,它既彰显了独立、平等、自由等进步的价值理念,又暴露了个人自私自利、受物欲支配、对他人和公共事物漠不关心等道德缺陷与自由幻象.人不会永远停留于私人状态,必将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但这不是仅靠抽象理念演进、赋予私人政治权利就能实现的,必须通
理想信念决定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面貌.近年来,文化虚无主义借助互联网平台大肆传播,冲击主流意识形态,侵蚀青年的理想信念,引发青年理想信念失范化、功利化、冷漠化、庸俗化等不良倾向.纠治文化虚无主义对青年理想信念产生的消极影响,应明确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强化思想滋养、价值引领、教育引导,着力净化环境,以文化自信厚植青年理想信念之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锚定青年理想信念之向,构建“三位一体”的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思想文化空间.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往往打着“普世价值”“全球话语”的幌子,在理论上通过论证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趋同性等,淡化乃至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危害甚大.“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理论基石是哲学基础上的抽象人性论,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政治观上的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其实质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潮,必须坚决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