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我做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we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改、新教学理念之下,新型的历史教师需要打造新型历史课堂——“生命课堂”,历史课堂的生命力主要来自历史教师及时捕捉课堂契机,锻造精练的历史语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整合历史教材。这就是智慧型历史教师所需要的教学基本功。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基本功 生命课堂
  
  新课标的实施历史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向戴着镣铐跳舞的历史课堂教学也完全放开了手脚,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成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它要求历史教师及时捕捉课堂契机,通过锻造精炼的历史语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和对历史教材的质疑、整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打造新型“生命课堂”。而这些引发我们对过去所认定的教师教学基本功进行重新思考,提出锻造新型智慧型历史教师所需要的教学基本功。
  一、具有锻造精炼、科学的历史语言的基本功
  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工具,大凡成功的教学,无不得力于教学语言的功力。历史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生在一堂好的历史课中获得的不仅是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能感受到教师的魅力。这就要求历史教师除了具备通古博今的历史知识外,精炼、准确且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也是吸引学生的法宝之一。
  1.语言要准确、严谨,富有历史感。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富如金库,历史现象纵横交织、错综复杂。但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传授历史科学知识,科学必然是准确的。因此,历史教学语言要有严密的科学性,教师在讲课中要尽量使用历史专业术语。这也是历史能够鲜活起来的重要条件。所谓:“善教者,使人继其声。”例如:教师在讲授《南京条约》时,将其内容概括成“割地、赔款、通商、关税协定”几个字,简明扼要。在分析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要紧紧扣住“加深”、“大大加深”、“最终确立”,这样其半殖民地的性质便一目了然。此外,在重难点知识讲授时更要善于驾驭教学语言,平淡无奇的地方要讲得深刻丰富、枯燥深奥的地方要讲得通俗易懂、耗费唇舌的地方要讲得简要凝炼、启迪思想的地方要讲得自然深远。
  2.语言要生动形象,通俗有趣,富有感染力。
  历史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幽默、富有趣味性,尽量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深奥的历史知识具体化、浅显化。这样就可使历史课堂妙趣横生,满堂生辉,把学生引向高度集中学习的境界,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如能适当应用,则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知识面。比如,在讲新四军时我运用了这样一个谜语导入新课:“小河才露尖尖角——打一历史人物”(叶挺);诗词歌赋,琅琅上口,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法,则能把一堂课上得诗情画意,使课堂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如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都可引入课堂。讲这些诗词歌谣犹如“味精”,增强学生兴趣,令学生神往,凭添一番风味,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有时短小精悍的成语也会为教学过程增辉添彩。如讲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时,可以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词语高度概括。既准确、生动、形象,具有科学性,又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当然,课堂上也可适时引入歌曲、历史故事、现代词汇,等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动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的千变万化和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讲述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复原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3.体态语言的运用。
  “要感染学生,先要感染自己”。教师讲史要富于情感,进入角色。只有言为心声,言语中表露出来的情感才会自然亲切,才能感人至深。如讲屈辱史时使用控诉性的语言和采用悲愤的语调,以此激发起学生对帝国主义残暴行径的无比憎恨之情;讲解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时,可以采用激昂高亢、明快欢快的语调,使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自豪感、爱国情油然而生。同时,无声语言的配合也很重要,如眼神、手势、步态、面部表情等都可增强历史课堂的生命力。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加强课堂教学语言姿态和表情的修养,努力达到“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要求,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效率,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历史课堂的生命来自于历史教师高超的课堂语言艺术,严密的逻辑,娴熟的语言,准确的概括,得体的教态,适度的点拨,这既是提高历史教学语言水平的基本条件,又是历史教师应有的教学基本功之一。
  二、具有创设历史情境,绽放历史魅力的基本功
  历史教学的魅力还来自于历史教师能积极创设历史情境,将历史“复原”,使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寓教于“情”于“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提高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历史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1.播放音乐,渲染情境。如讲“九一八”事变时,可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让学生深深感受当时东北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和被迫背井离乡的悲痛之情,让学生体会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感情。2.借助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材料的展示与教师解说,创设情境。不仅可以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形象直观,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经久不忘,更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3.通过扮演角色,体验情境。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教学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演员)共演一台戏。通过创设表演情境,学生进入角色或扮演角色,沐浴在情感艺术的享受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不断地追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又如在近代史《辛亥革命》一课中,为使学生理解民主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演情境:假如你是孙中山,在1912年的中国,你决定怎么办?是进一步革命,还是退一步?当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思维也相当活跃。学生们个个讲得有声有色,史论结合。设计表演情境,无疑是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4.借助电影、多媒体,再现情境。电影、多媒体无疑是最直接的情境工具,最大程度地再现了历史,使学生身临其境,最大限度地感受历史。
  总之,切实创设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历史生动的“情境”课堂,也是智慧型历史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三、具有质疑、整合历史的基本功
  教材的文字表述背后蕴含着鲜活的历史。“质疑”主要是换一种角度来审视历史教材,站在教材编写者的角度,了解教材的编写体例、编写特点、编写意图、材料取舍的原则和用意,与文本对话,常对教材问一个“为什么”,这样可以更好地透视出历史教材所要体现的国家意志,以及教材所要发挥的思想教育功能,对教材进行正确“定位”。“整合”是指对教材资源的挖掘、重组、加工和活用。可以依据时代要求增删教材内容,使其适时、适用;通过整合,使教材结构得以优化,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其文本资源价值得到提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教学效果来自于由精心准备而导致的自然生成。精美绝伦的花园需要匠心独具的园丁,新课程的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而这种智慧正是源于扎实的历史教学基本功。但扎实的历史教学基本功却又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来自于时间的积淀,来自于教师孜孜不倦的求索,来自于教师日久天长的磨练。总之,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基本功的培养中,“课堂生成”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荷花淀》和《百合花》作为现代诗化小说的双璧,清新俊逸、语言优美,富有抒情诗的意味,在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并且推动了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诗化小说 《荷花淀》 《百合花》 散文化 创作探索    孙犁的《荷花淀》与茹志鹃的《百合花》清新俊逸、诗意盎然,以其生动的情节、细腻的描写,对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作出了贡献,堪称现代诗化小说的双
摘 要: 杜威强调“教育无目的论”,即只存在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不存在外部的目的。本文分析了《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的论述,并与我国教育现实相结合,揭示了其教育目的观中蕴含的社会性目的。  关键词: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Dewey,1859-1952),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美国学者称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思想是“美国天才的最深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总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引导作用,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真正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复习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总复习 数学问题 集体讨论 生活情境 研究材料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以总复习为主要内容,我们常常把它理解为简单的“回顾”复习,单纯地以知识重现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使得学生对总复习课程不
摘 要: 要做成任何一件事,都需要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我们能积累经验教训,从而将事情做得更好,语文教学也一样。我们要在教学中树立反思精神,更要从课堂和课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并使之养成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反思性学习 培养途径    一、 问题的提出  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反求诸己”、“扪心自问”、“一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是佐证。
摘 要: 古诗的内容包罗万象,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寄情山水,充满画意。如何让幼儿在这高深的诗海里潜移默化地感受语言的魅力,这是启蒙老师需要深一步研究和探索的。  关键词: 幼儿园 古诗教学 教学方法    现在的幼儿从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当丰富,如:唱歌、乐器、舞蹈、绘画、书法、围棋,等等,但值得幼儿背诵记忆的东西不是很多。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结晶,它具有博大精深、意境优美等
摘 要: 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关键因素,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针对中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淡薄的现状,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系统的说明和论述。  关键词: 问题意识 语文教学 创新精神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施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基础和创新的有效统一,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当转换好自身的角色,摆脱技术的束缚,真正做到帮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语文。  关键字: 新课程实施 语文学习方式 转变    帮助学生学会自主、高效地学习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公认的教育追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无疑是教育
生命弥足可贵,而这珍贵的生命又是如玻璃般脆弱。如何让学生这棵小树长成茁壮的参天大树?如何让学生珍爱生命,让他们的生命之花不过早凋谢?让学生拥有足够的生命意识,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有着莫大帮助的,这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教”以载道,时刻渗透对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  一、在教学设计中渗透生命理念  文以载道,许多文章都张扬着生命意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自觉地把生命理念教育加入其中。如设计
摘 要: 技工学校学生难管,技工学校班主任难当,而提高技工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迫在眉睫,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求实、创新、高效地开展好技工学校班主任工作。具体要从凝聚三种力量,构建四个要素着手,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为造就合格、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奠定好基础。  关键词: 技师学院班主任 三种力量 四个要素    一、凝聚三种力量  班级的事,无论大小,都能形成一种氛围。
“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校长们的谆谆教导。新的世纪,学校为应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努力建设一支善教育、精教学、能科研的教师队伍,使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弘扬师德,构建有效的树人载体。  市级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例如,有些教师搞有偿家教,向学生家长推销物品,接受学生家长的礼品、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