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则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即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并将德育元素渗透、贯穿于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土壤肥料学为例,就如何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充分挖掘梳理思政元素及如何结合基本理论自然有机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展开了实践与分析,并对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土壤肥料学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5-027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5.07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Soil Fertilizer Science as an Example
  XUE Xiang, LIU Ping, XU Yue-ming et al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Yangzhou,Jiangsu 225009)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rsonnel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mo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 goal of colleg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o take the curriculum as the carrier, with morality as the foundation, fully excavate the moral education elements contained 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 moral education elements permeate and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achiev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as to help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Taking soil fertilizer science as an example in this paper,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horticulture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how to fully explore and sort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how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theory were practiced and analyzed. Furthermore, th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ourses;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Soil fertilizer science
  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具有中等以上学历水平的学生,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要组织教学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2]。高等职业教育通常采用以职业教育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形式[3],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依赖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而专业课程教学则更加突出其针对性和应用性,侧重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专业课程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明显不够,这就导致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与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特点相衔接,不能充分发挥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用[4]。但事实上,所有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的职责,所有课堂都是育人的阵地。因此,将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将有助于实现我国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从而满足全方位育人的现实需求[3]。课程思政即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并将德育元素渗透、贯穿于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土壤肥料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笔者结合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开展一系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步探索推进我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1 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充分挖掘梳理思政元素
  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灵活有效地展开。比如,土壤肥料学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的知识能力目标是通过土壤学和肥料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土壤组成、理化性质及与植物营养的关系,土壤资源保护与管理,合理施肥的原理,各种肥料的特性及使用以及合理施肥与人类健康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思政”就是根据专业的相关特点,找到专业内容与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点,同时把握他们之间的平衡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循序渐进,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思想道德与理想信念等层面的精神指引[5]。因此,土壤肥料学课程在实现知识能力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求知求真的科学精神,培养独立思考、辩证思维的创新精神,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职业素养以及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意识。为此,笔者对土壤肥料学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充分地挖掘和设计,梳理出该课程承载的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点(表1)。
  2 结合基本理论自然有机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2.1 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要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就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地规划,对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案课件以及德育目标等关键环节进行同步修订优化,确保把“立德树人”的精神目标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6]。通过土壤肥料学课程的学习,将课程中的专业知识与所承载的德育元素以及当前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三农”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学习专业知识,又能领会相关精神,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本专业和将来从事职业的认同感。土壤肥料学课程的授课主体是园艺技术专业的学生,园艺技术专业是涉农专业,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是培养国家农业类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场所和基地之一,将培养更多有能力且愿意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或经营的高素质技能人才[7]。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刻苦学习,增加专业认同感,进一步掌握将来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使培养的该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园艺产业以及农村新型产业。
  2.2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课程思政的功能,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综合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调动更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从而做到全过程育人。例如,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线上上传相关法律法规,并发布学习任务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采用视频演示法,播放《保护土壤》视频导入,使知识形象化,加深学生对土壤退化、土壤污染的理解,树立珍惜资源爱我国土的意识;采用讨论法,按小组讨论常见的几种化肥的性质,如何合理施用,有哪些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采用案例分析法,围绕案例“2013年湖南镉米事件”展开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和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是生产安全食品的前提和基础,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可持续农业和绿色农业的意识;采用随堂测验法,利用学习通进行随堂测验,一方面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学生独立完成随堂测验,可培养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采用实践演练法,通过实践调查、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进行课后拓展,将理念落实到行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进一步加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3 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关于课程的考核,除了考核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也要将德育环节融入其中,形成教学效果评价的综合指标,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考核。比如,平时的课堂考勤、随堂测验、课后作业等需要按照课堂要求,不弄虚作假,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在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除了掌握专业技能之外,更注重集体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专业课程的过程性考核环节增加一些学生自主性强的课程研讨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培养了科学创新精神及职业素养;此外,在理论考试的题型中,适当增加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政策时事等主观题,既考查了专业知识,同时也兼顾了德育素质。
  2.4 分析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首先作为教师,自身通过课程思政改革发现了新的思政价值,体验到了一种新的乐趣,教书且育人。从学生角度,学生从上课前的“不知道”“不了解”,逐渐增强对土壤的法治意识,并且能够以点带面,影响周围人。此外,通过实践拓展,将理念落实行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3 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推进课程思政教育
  3.1 校院同步齐动营造课程思政教育良好氛圍
  进行思政教育改革首先应该形成以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协同联动、院系落实推进、教师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专业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格局。例如,设立课程思政专项科研项目、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将课程思政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课程思政教育成果纳入课程评价、将课程思政教育成效纳入教师评价等[8]。此外,注重课程思政的示范带动、榜样引领,结合专业特点全面融入思政教育,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出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通过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形成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3.2 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作为专业课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作为教书育人的使命,在生活学习中以身作则,用自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严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等行为影响学生,时刻给学生一个好的表率作用;在课堂中,用自己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品质等,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9]。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进行分类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自身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与能力,包括自身的道德修养、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管理学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各学院及各学科专业要积极引导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并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3.3 抓好课堂教学建设的主渠道
  抓好课堂教学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首先,要将课堂教学管理全面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具体可体现在课程标准修订、教材参考资料选用、课程目标要求、教案课件准备等各方面[8]。其次,要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创新,以学生的学习成效为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使学生降低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抵触情绪,增强认可度,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广泛性,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获得感,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学习意识、实践能力,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同时,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课内课外相结合,充分挖掘课堂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找准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切入点,做到专业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自然有机地融合。此外,还应注重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训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志愿服务等,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4 结语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育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必然要求[10]。高校课堂不单单是知识传授的平台,还是学生价值观培养的主要场所[11],因此应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今后高校专业课的建设方向,通过课程建设,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真正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的功能。同时,通过校院同步齐动营造课程思政教育良好氛围,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抓好课堂教学建设的主渠道,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从而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康秀云.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论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28-34.
  [2] 许金如.大学第一课[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张莹,张水舰.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20,6(4):28-29,35.
  [4] 王淑芳.论高等职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7(1):109-111.
  [5] 耿玉辉,吴景贵,李明堂,等.无思政,不教育——土壤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20):121-122.
  [6] 唐光义,高俊锋,李继革.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探索:以《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9(19):103-105.
  [7] 李丽,刘萍,杜庆平.基層农业人才需求对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启示:以扬州市职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8):266-267,270.
  [8] 孙荪,黄桂成,吴啟南,等.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研究: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4):262-264.
  [9] 姜守帅.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方法探索:以机电工程专业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19,8(4):65-66,81.
  [10] 湛垚垚,毛俊霞,肖苏,等.思政教育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融入:以水产药理学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8-9.
  [11] 朱晓飞,周德凤,敖玉辉,等.高校专业课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J].当代教研论丛,2019(2):21-22.
其他文献
摘要 自然資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与空间载体。近年来,随着人口、资源及环境关系愈发紧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时,在国家提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背景下,自然资源价值评估逐渐成为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的重要内容。鉴于此,考虑到自然资源整体性和功能价值多样性等特点,对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国内外相关价值评估研究进行综述,从各
期刊
摘要十堰市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高标准、高要求的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生态环境适宜发展高山无公害、无污染的反季节蔬菜。介绍了该市高山蔬菜基地分布情况及茬口模式、产业化水平、技术应用水平及产业综合水平,分析了該地区产业优势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高山蔬菜;产业化水平;综合评价;区域优势;问题;思路;建议;十堰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
期刊
摘要 安徽理工大学积极践履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真切引领贫困农民认知贫困脱贫政策,以扶贫脱贫目标任务为统领,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为原则,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加大扶贫力度,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取得了乡村脱贫的成效,推进了乡村振兴的进程,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些许参考与经验启示。  关键词 地方高校;乡村脱贫;乡村振兴;赋能  中图
期刊
摘要 以岳阳市为例,对东洞庭湖地区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调研以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与农业主管部门及技术人员座谈等方式进行,重点了解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现状,总结现阶段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及对策,以期为各主管部门、科研单位及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调研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13-0229-03  
期刊
摘要 为促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以食用菌栽培学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融合方面进行了专创融合建设改革,并对食用菌栽培学课程专创融合途径、效果评价、转变教学理念等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重构;专创融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5-0265-03  doi:10.3969/j.issn.
期刊
摘要 以贵州省长顺县为例,概述了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实践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普惠金融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金融机构主体少,普惠金融资源供给不足;农民金融知识欠缺,生产性需求不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专业人才缺乏。从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知识宣传、优化政策环境、创新人才培育机制4个方面提出了普惠金融助力进准扶贫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金融精准扶贫;普惠金融;创新路径;长顺县  中图分类号 S-9
期刊
摘要 税收是国家政策工具之一,是影响经贸和投资的重要变量。合理的税收政策、良好的营商环境及和谐的征纳关系是推动兵团涉农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保障和路径导向。从“一带一路”倡议出发,分析兵团涉农企业“走出去”的背景意义,深入剖析兵团涉农企业“走出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税收政策及制度红利为抓手,探索借助税收杠杆作用推动兵团农业经济发展及涉农企业以高姿态“走出去”的路径。  关键词 税收政策;涉农
期刊
摘要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一种重要的规模经营组织形式,是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农业组织联盟。结合江西“绿能”产业化联合体实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合联运行机制—要素合联机制、功能合联机制、治理合联机制和利益合联机制。其启示是:尊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强联合体内部各经营主体的能力建设;提升联合体治理水平,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链金融。  关键
期刊
摘要 园林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要以立足园林专业自身特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和水平。按照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特色和创新创业要求,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践操作和考核方式等环节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专业创新创业素质和实践运用能力。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
期刊
摘要 鄉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高等职业教育顺应新时代、新目标,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充分分析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困境,全方位阐述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助力云浮乡村振兴实践路径,譬如,因地制宜调整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云浮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智库,多举措培养高素质现代农村干部队伍,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养成,为农村农业“造血”,切实助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