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循序渐进 数学思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养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达到素质教育要求,达到培养创新型学习者的目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情境新创,打开思维
  情境教学使小学生身心沉浸在特定的外界环境中,在情境的刺激下,有利于小学生在体验环境刺激的过程中进行积极主动思考。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数学情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打开思维。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四边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主动打开思维,思考“什么是四边形”,可以在课前准备好教具和课件,教具包括三角板、五角星等便于携带和吊挂的器具,在幻灯片课件中包括五颜六色和形状各异的平面多边形图片如卫星、金字塔、高楼大厦等,让小学生身处有许多形状的世界。小学生就会对这些物体和图片进行观察和思考。小学生的思维从对比这些图形开始了:
  学生1:“这么多图形都不一样,但是有的有相似的特征……”
  学生2:“这些图形有的边多,有的边少……”
  ……
  教师:“大家看一看这些图形中的轮廓边缘有什么特征?”
  学生3:“有的边少,有的边多。”
  学生4:“四个边的图形比较多。”
  教师:“大家按照边的多少给每个图形起个名字吧!”
  学生5:“四边形!”
  这样,学生通过所处课堂情境的刺激,积极主动地打开了自己的思维,然后经过教师的引导,顺利地对四边形的概念进行理解,进而掌握正确的四边形特征。
  二、兴趣吸引,展开思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要想学生对知识学好、学透,获得相应的技能,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展开思维。
  例如,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年、月、日”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这些问题非常熟悉,会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学习这个不知道有什么用处,因为只要翻看和查阅就什么都知道了,所以对这章知识的学习兴趣不足,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思维会出现惰性。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几个问题:
  问题1:“有的月大,有的月小,你知道你出生的那个月是大还是小?”
  问题2:“大月是31天,小月是30天,对吗?”
  ……
  教师设计几个问题在上课时提出来,学生一听感觉这些问题自己回答不了,认识到原来自己日常生活最基本的时间问题也不是那么简单,里面有很多学问。这样,学生就会对这章知识产生学习兴趣,然后就会积极主动地跟着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学习中思维活跃,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培养。
  三、交互合作,延伸思维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谚语告诉人们合作的力量远远大于单干,合作就会产生“1 1>2”的效应。一个人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几个人在一起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很多,通过合作就拓展了每个人思维的局限性,使每个人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延伸。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解决一个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
  例如,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应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索,看每个小组能够探索出更多解题方式。以“5001-247-1021-232”这道运算题为例,让学生分小组用简便方法进行解答:
  学生1:“5001-1021-(247 232)”
  学生2:“5001-1021-(247 232 1) 1”
  学生3:“5001-(1021 247 232)”
  ……
  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思维方式,最后小组内成员通过互相沟通,发现了好几种解题方式,通过小组合作探索,每个学生都学到了更多解题思路,拓展了自己的思维方式。
  四、实践操作,妙用思维
  实践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标,实践反映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又依赖于对理论知识巧妙地应用,也就是思维能力。由此可见,通过实践过程中对具体问题进行解决,可以有效锻炼主体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统计”这章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回到家里统计自己的玩具:
  要求1:归类玩具的类型,统计各种玩具的数量;
  要求2:统计各类玩具损坏的数量,并计算损失了多少钱;
  ……
  这样,学生通过课外作业的要求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巧妙运用了统计思维方式,锻炼了统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巧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维,达到相应的数学思维的锻炼和培养的目标。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促进小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和高效提升数学技能的必要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情境创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开放思维,加强合作探究,延伸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妙用数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以此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何建芳.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比较能力的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1).
  [2]江爱风.循序渐进,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J].知识窗(教师版),2012(11).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对初中数学乃至以后所学习的每一科与数学相关的科目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是科学世界的敲门砖。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理解能力 学习效率  理解能力是大脑中一种对信息的处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些人看到牛奶,大脑中只反映出牛奶或者牛,而另一部分人脑中则会反映出milk这个单词。而理解能力在初中教学中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解题速度,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分层设计和知识迁移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作业设计的关键所在,希望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新课标 校本作业 设计方法  在这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数学的发展和应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数学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越来越深入。新课标对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针对中学数学课程与作业设计有了新的要求。不仅非常重视教师在教
新课程改革提倡人文精神,并把提高人文素养作为教育目标渗透于学科教学中。因为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和精神需求,对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创造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还要营造体现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化的环境与活跃的氛围中主动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自然生成。课堂只有自然生成,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摘 要: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大多只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教师预设的轨道,学生被动地执行教师的一个个指令、要求,程式化的数学课堂缺乏生命活力。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渴望与教师平等对话,新课程教学需要有效交流,让课堂成为师生展示的舞台,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自觉需求是当前课堂改革之所需。  关键词: 数学课堂 交流 思维 需求 活力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完整意义上的课
摘 要: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个解放”的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理论的源泉。解放思想成为教学航程中的明灯,作者把陶先生的解放思想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解放学生的眼睛,观察启发思维;解放学生的双手,操作拉动思维;解放学生的嘴巴,表达促进思维;解放学生的大脑,思考发展思维。打开禁锢学生的枷锁,还思维一片空间。  关键词: 解放学生 数学教学 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孩子要做到:“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
电视制片人是电视节目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决策者。确定选题或剧本、筹集资金、制做预算、实施制作等,除编导外,在电视节目的全过程中,制片人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连编导也是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数学教学逐步开展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式教学方法是新课改下对于教学的普遍要求。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我,完善教师队伍,采用各种形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数学 创新意识 教学方式  由于传统教育的束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采用灌输法教学生,将课本知识一般性地传递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公文结构,是指公文的内部组合和构造,是公文的制发机关根据表达主旨的需要和文体的要求,对公文中各部分的先后次序作合理组织安排所采用的具体形式和格局。结构和主旨、材料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结合小学儿童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翻陈出新,进行大胆尝试,并以相应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数学创造能力 主动探究 合作交流 创设情境  新世纪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就要有高创造能力的人才,这就对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提出挑战,特别是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教师应
摘 要: 学困生是指智力在正常范围内,但学习基础差,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和上进心,上课注意力易分散,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他们普遍对数学失去兴趣,听课效果差,计算能力差,参与意识不强,学习成绩不佳。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育 学困生 形成原因 转化策略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  从高一入学开始,学困生一直没有思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