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需要“种子精神”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一份特殊的表彰文件,即《教育部授予汪自强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决定》。汪自强是何许人也?为什么教育部要单独表彰一位“优秀教师”?
  汪自强是浙江大学一位普通教授,是该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一员。他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连续11年坚持在浙江省泰顺县山区,帮助当地百姓改良种子、脱贫致富。教育部在决定中号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高尚师德;学习他爱国为民、科技扶贫的坚定信念;学习他扎根山区、甘于奉献的人格风范。
  11年间,科技特派员汪自强在种子上穷尽精力。这颗种子,为当地群众带去了改良农作物的经济价值,传播了科学理念,更成长为一种在艰苦条件里咬定青山、扎根生长的“种子精神”。这值得许多基层党员干部对照学习。
  山区脱贫难度大,如何精准扶贫,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对山区百姓的帮扶,既需要物质层面的,比如良种,也需要技术层面的,比如科技。尤为重要的,还在于精神层面的,比如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坚守的价值尤为可贵,唯有坚守,使命意识才不会淡漠,物质层面的改进、技术方面的提升才能持之以恒地推进下去。
  應该说,随着中央精准扶贫战略的落地、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各地采取的措施、所作的努力、应有的投入总体都能到位,但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扶贫工作始终见花不见果?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创新举措,旨在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现实难题和培训适用技能,能否真正有效,还要看能否“深下去”“守得住”。汪自强的“种子精神”值得所有参与扶贫的群体学习,让政策更科学、让落实更有力,让知识力量与坚守精神相结合,真正给贫困地区带去发展的长期红利。
其他文献
11月3日,长征五号在椰风海韵中发射。  它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也是我国迄今为止研制的最大推力运载火箭。在一众火箭兄弟中,长征五号“块头”突出——它大约有20层楼高、600多吨重,而且,它中间的主体部分直径达5米,是一般的火箭主体直径的1.5倍。因此,长征五号得了个昵称——“胖五”。  名字“萌萌哒”,但实际上,“胖五”也是个“高冷男神”。其从头到脚,从外到内,都经过火箭研制团
期刊
11月3日,我国新一代大运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首秀,吸引了各界关注的目光。  被昵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因体格大、力气足而闻名。而把这个“大个子”安全平稳地托举上太空,背后可谓凝聚了不少“小伙伴”的支持。  地面设备:“零失误”交出满意答卷  火箭测试、转场、发射……为配合长五首飞任务,配套的地面设备在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动力测控系统PXI测试组合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他参加和主持开展了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高粱异胞质雄性不育系利用研究,酿酒专用高粱、饲草高粱新品种选育,高粱重要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等研究工作;他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他39年如一日,执着追求、矢志不渝,一刻也不停歇地奔波在科研的道路上,为他所钟爱的高粱研究事业奉献着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  他就是长期从事高粱遗传育种,并在国内外同行业中颇具影响力的资深农业专家——张福耀
期刊
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认识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探寻科技强国从可能到实现的路径。  系统来看,一方面,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共同驱动创新发展,是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系统各要素就是一个整体,它涉及企业、产品、市场、品牌等全方位要素的创新,包括统筹多方面科技资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制度、促进形成协同创新格局等众多内容,其本身自成体系,
期刊
日前,在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举办的“一带一路”暨现代农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前副组长陈锡文,对关系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三量齐增”症结:缺竞争力  2015年中国粮食产量12429亿斤,另有约500亿斤粮食缺口需要进口。但去年进口粮食高达2500亿斤。怎么回事?  陈锡文分析说,这种现象在过去几年一直存在。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
期刊
今年8月,在广州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总决赛上,若比邻机器人项目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看好,获得冠军,揽得50万元大奖。这已经不是若比邻第一次在大赛中获奖,最近几年,只要是他们参加的选拔,总能有所斩获,正是传说中的“拿奖拿到手软”。  让人惊讶的是,这家“人人都说好”的机器人研发公司所有的产品就是“一只手”,但这只手可不一般。  “手”里的商机  中国上肢残疾的人数有1000万,全世界有5000万,是一
期刊
88岁的涂铭旌院士已经有了3次“白手起家”搞“双创”的经历。第一次响应国家号召赴西部“拓荒”,给著名材料专家周惠久院士当助手,60岁时第二次和80岁时第三次创新创业,则完全靠自己从零开始搭建平台。  涂铭旌1928年出生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饱尝艰辛,他立志要抗日救亡、科技救国。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科技救国”梦?涂铭旌一边念书,一边去工厂寻求答案。1949年,他在上海工具厂见识了生产
期刊
首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在济南举行  太重集团喜获大赛唯一金奖  科学导报讯 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曹克顺 11月26~27日,为期两天的“首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代表山西省参赛的太重集团参赛项目“无主轴多齿箱紧凑型风力发电机组”获得了大赛唯一金奖。  据了解,此次大赛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办,是科协系统首次面向全国企业举办的创新方法赛事。全国有20多个省份及部
期刊
科学导报记者 杨洋  11月30日下午,《科学导报》记者走进位于清华控股(太原)创新基地A座的清控众创空间。此刻,赵宇机器人在清控众创空间大厅内“行走”着,嘉仕达擦玻璃机器人在演示玻璃上“游走”着,山西匠梦天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葛海若带着机器人手臂与记者握手。这些在“双创”活动周中展示过的产品,再一次映入记者的眼帘,原来这些优秀的企业都来自于清控众创空间。  “这是一个开放式集中办公区域,共设
期刊
智库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我国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体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新”字的重要内容。推动“互联网+智库”发展,有利于创新智库知识生产方式、创新智库成果传播方式、创新智库经营管理方式,全面提升智库成果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和服务水平。  “互联网+”可以创新智库知识生产方式。衡量一个智库是不是“高端智库”,关键是看这个智库有多少具有原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