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词汇教学的新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cu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义词汇的教与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学生们往往是逐条硬背,对多义的形成机制了解甚少。本文以“黑”字的多义为例探讨词汇多义的隐喻扩展机制,认为“黑”字多义的扩展是以其颜色意义为原型,通过联想、比喻和引申不断给“黑”增加新的义项, 隐喻思维在其义项增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黑” ; 多义 ; 隐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02-02
  一、引言
  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充满着五颜六色,每种东西都具有颜色,所以人类首先接触和认知的就是色彩。不同色彩会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如蓝天白云、蓝蓝的大海会让人心旷神怡;翠绿的草坪和绿绿的森林给人以生机;黄黄的沙漠、黄河水给人以干枯饥渴感觉;从工厂流出的黑色污水和浓烟让人窒息。这些颜色在给人类带来无限遐想的同时也在人們的认知世界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人们用颜色来反映和概念化人类自身的思想与内心活动,于是就会出现很多颜色隐喻。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赖。语言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并产生很多新词,词汇也会随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发生语义变化,词义变化中隐喻机制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颜色词中“黑”字多义扩展的隐喻途径。
  二、隐喻认知推理机制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范畴扩展的一条重要途径。Lakoff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source domain)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隐喻是一种建构、理解抽象概念和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1]。
  因为源域直接、具体、熟悉度高所以源域的可及性强,易理解;而目标域抽象、难懂、熟悉度低所以可及性弱,不易理解。源域可以理解为用来概念化目标概念的源概念,目标域是要被概念化的目标;源域向目标域隐喻投射的基础和条件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具有相似性,之间的投射是有选择性的。例如,在“时间就是金钱”隐喻中“金钱” 是源域或始发域,“时间”是目标域,我们就是要用“金钱”这个源概念来概念化目标概念“时间”。“时间”和“金钱”这两个概念分别属于“时间域”和“金钱域”两个不同的范畴,无法进行对比联系。但是,通过认知联想又可以找到二者之间极具相似性,二者都可以用数字表示。人凭劳动挣钱而生存,就涉及到劳酬的计算方式,如“小时工或钟点工(用小时计算工资)”、“月薪(按月结算和领取薪水)”就是按照时间来计算薪酬,即工作一小时(或一个月)就有一个小时(或一个月)的薪酬,薪酬一般都是用金钱来发的,较少使用物质计算。但是如果因生病或有事耽搁几个小时(或几天)没去工作就没有薪酬,或者要按小时或天扣除耽搁时间的薪酬,这样时间和金钱就能挂上钩了,自然我们就能理解“时间就是金钱”隐喻了。如果一小时的酬薪是20元,我们可以用公式更简单地将之理解为: 1小时=20元, 2小时=40元……
  “坐地铁上班比走路上班要节约更多时间”这个结论就来自于“时间就是金钱”隐喻;又如“辩论”概念抽象难懂,但联想到它的激烈性与战争相似,于是就用战争概念建构辩论概念,得出“辩论是战争”概念隐喻。
  三、黑的原型意义:颜色域中的黑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把black解释为“像煤或炭一样深的颜色”[2];《释名》解释为“黑,晦也,如晦冥之色也”;《说文解字》也写到“黑,火所熏之色也”。因此,“黑”和“black”最开始都只属于颜色域,表示自然界事物单纯的颜色,与“白”相对,例如:黑板、黑白分明、白纸黑字、黑色素、黑芝麻……
  四、“黑”多义的隐喻扩展
  认知语言学认为客观事物本身无意义,只有在人的认知活动中被大脑感知才有意义,语言的意义是一种心理现象。认知语言学强调颜色范畴的形成与社会文化、地域、思想观念、人的心理习惯和基础有关。
  “先民在认识新事物并为之命名时,往往是首先抓住直接作用于人体感官的视觉形象(诸如形状、色彩之类),并把它加工处理成‘类化意象’,然后通过类化、隐喻等手段,把它们编入自己的语言世界,从而作为创造新词的理据的。”[3]
  我们已知颜色域中的“黑”是“黑”字的本义即原型意义,但是在长期的使用、发展过程中它会慢慢渗透到其它范畴,能够修饰和概念化其它没有颜色的事物或事件,形成“杂交”概念,产生颜色隐喻。这些交杂的概念使汉语颜色词具有语义的多重性,有着丰富的联想意义。
  4.1 由颜色域向视觉域或光线域映射
  在颜色域中“黑”是一个纯表颜色的形容词,常常形成“黑白”、“黑红”等鲜明对比,而在日常生活中, 黑色的黑与漆黑夜晚的黑也经常令人联想到有极其相似的地方,如在夜晚和没有电灯的地方没有光亮或光线不足,眼睛看不见什么, 只见漆黑一片,这是视觉域中的黑,看得见但摸不着,非常抽象,难以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或东西去描述。而颜色域中如黑板、铁锅的黑是人对具体物体的感知, 看得见也摸得着,较为具体。这种视觉域或光线域中的黑与颜色域中的黑在感觉体验上极其相似,可一并归于人的感知。于是我们就可以用“漆黑”、“黑乎乎”、“黑亚亚”等词汇来概念化黑夜,在概念化黑夜的过程中“黑”不自觉就从颜色域(“黑色”)经过隐喻机制向视觉域或光线域(“漆黑”、“黑乎乎”、“黑亚亚”)映射而产生了语义变化,所以我们常说:
  例(1) 工地上的工人非常辛苦,起早摸黑,几乎没有休息。
  4.2 由颜色域向面部表情域或心理情感域映射
  视觉域中黑具有“暗、光线不足”的意思,通过隐喻机制可以映射到面部表情域,喻指人的脸色阴沉、难看和不高兴,如:
  例(2) 他黑下脸嚷道:“别碰我的东西”。   人们害怕漆黑的夜晚,因为漆黑的夜晚给人阴森、恐怖的感觉,所以黑色又被联想为“黑暗、阴森、恐怖”等心理感受。
  4.3 由颜色域向卫生域映射
  “黑”与“白”相对,“白”象征洁白、整洁,所以“黑”就让人联想到“不干净”、“肮脏”之意,自然就从颜色域映射到了卫生域。例如:在英语中“black country”表达“黑区”之意,指英格兰中一工业区,过去以烟雾弥漫、肮脏不堪而著称。又如:
  例(3) 写过毛笔字后我的手变得黑乎乎的。
  4.4 由颜色域向法律道德域映射
  黑白色对比鲜明,映射到道德域中也有鲜明对比之意。“白”还有“正确、善良”之意,“黑”还可表示“错误、邪恶”,如“颠倒黑白”就是“颠倒是非”;“白天鹅”象征善良和正义,“黑天鹅”象征邪恶。
  “黑夜”中没有光亮,一片黑暗,在黑暗中人自然就看不见东西, 看不见的东西就是一个谜,就知之甚少,因此,“黑”又被隐喻映射为“不被人所知的”、“秘密的”、“黑暗的”,例如:
  例(4) 那“黑幕”背后的真相无人知晓。
  一些不法分子专干坏事,为了牟利不顾一切,常常违背良心在黑夜中或黑窝点(地下场所、见不得人的地方)悄悄地干一些损害人民利益的违法勾当。于是“黑”的“不公开的”、“秘密的”之意自然就让人联系上了“非法经营、不正当、欺诈、坑骗、贪得无厌、狠毒”之意,这是隐喻认知机制作用的结果,如不法分子在“黑网吧”、“黑店”、“黑煤矿”、“黑作坊”、“黑游戏厅”、“黑诊所”等隐蔽场所都不敢正大光明地从事活动,只能非法经营。再如:
  例(5) 小伙子,你也太黑了吧,怎么抢劫老人的钱呢?
  4.5 由颜色域向商业域映射
  商业域和道德域有很大的交叉部分,如:
  例(6) 奇怪的是,大量买卖熊掌的黑市居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市场”不可能有颜色(只有市场中销售的东西才有颜色),但很多市场中不法分子为了暴利暗地里进行非法交易,从而在人们的大脑中便形成了“黑市”概念。具体讲,是通过源域“黑色”到目标域“进行非法交易的市场”的隐喻映射,使得我们对非法市场交易有了鲜明生动的感知。再如,“黑帐”指暗中记下的,不公开的账目;“黑货”指漏税或违禁的货物;“黑钱”指来路不正当而且没向政府报税的钱;“黑色收入”指依靠权力贪污受贿获取的非法收入或从事抢劫、贩毒、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获得的收入。
  4.6 颜色域向社会政治域映射
  前面已经提到,“白”有“正确”之意,“黑”有“错误”之意,因此“黑”还会使人联想到与社会潮流背道而驰的反动组织或团体,例如“黑手”、 “黑帮”、“黑势力”、“黑社会”、“黑道”等词语中的“黑”就有“反动”之意,这类词集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非常明显的政治色彩,如:“黑牌”(“文革”期间挂在被批斗者胸前并标明其身份、姓名的牌子)、“黑帮”(指“文革”时期中共党内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也泛指包括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等在内的所有被打倒的“牛鬼蛇神”)。
  然而,党和人民绝对不会给反动势力留有一寸生存空间,一旦发现社会上出现“黑社会”之类的反动气焰,国家和人民就要想方设法去压制和根除这种反动气焰,以为了弘扬正气、保护好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自然就会出现“打黑除恶”等具有积极意义的“黑色”隐喻。
  同样地,社会上一旦出现了“黑色收入”之類的腐败现象,“晒黑族”就会出来揭露这些人群,给他们曝光,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晒黑族”这个“黑”色隐喻或转喻极具积极意义,应该得到褒奖和提倡。
  4.7 由颜色域向前途域映射
  因为黑色的色泽非常深暗、没有光亮,所以“黑”也常常让人联想到“暗淡、没有希望;极度”之意。例如,
  例(7)When his business failed he experienced black despair(生意失败时,他彻底绝望);
  例(8)The future looked black(前途渺茫)。
  4.8 由颜色域向灾难域映射
  语言的联想意义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语言社团的文化观念。西方文化受基督教影响颇深,西方人对颜色的好恶多受《圣经》的影响。因为黑色常常令人产生沉闷、心情不快、可怕甚至邪恶的感觉,所以在《圣经》里黑色被称为死色,象征“邪恶、痛苦、不幸”,英语中black常常用于发生悲剧事件的日子,如:“Black Tuesday(黑色星期二)”。
  此外,还有由颜色域向智慧域映射(如黑色在英国的文学艺术中表示深谋远虑,智慧和坚定,如Jack knew black from white.杰克精明老练。)、由颜色域向听觉域映射(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Black Music”)。
  到此,我们可以来把“黑”字多义扩展的隐喻途径如图所示:
  如图展示“黑”多义的隐喻扩展途径,也可以理解为“黑”的概念发展途径,黑色单箭头表示隐喻映射的单向性,隐喻映射受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等的影响。“黑”的基本义“黑色”是源域,是对事物基本颜色的表征。很多东西本没有颜色,但是认知主体通过联想颜色域(源域)与其它要概念化的目标概念(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或积极创造相似性,使“黑”字得以从 “颜色域(黑色)”(源域)隐喻映射到其它域(目标域),这些事物或目标概念就被着上“颜色”,形成“杂交”概念,不但没有语义冲突而且还具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形成了“颜色”隐喻,使得我们对一些抽象东西的认知更加鲜明而生动。这是认知主体在用心理相似性表达事物和概念的心理意向。
  颜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颜色的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作用于我们的大脑,黑白概念自然对立。“黑”在隐喻概念化过程中,贬多褒少,但是无论是它体现的贬义还是褒义都反映出言语使用者的正气,彰显出各民族惩恶杨善、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多义扩展的隐喻机制为多义词汇教学提供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2]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7:158.
  [3]曹筱萍.英汉基本颜色词“黑”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7.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今数学教育领域,让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审视现实生活,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真正变得聪明能干,这已成为 我们的共识。纵观现代教育研究者提出的各种教育理论,强调的都是学生如何“学”。学生在学习时“动”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实实在在地学的过程。所以数学课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那么在数学课上如何让学生“
期刊
内容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由于各高校师资力量和授课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的千差万别。厦门理工学院“形势与政策”课依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要点和省教育厅的要求,紧密结合学校理工科学生为主的特点,以专职教师为主,以思想政治辅导员为基础,在学院各部门协助参与下,经过几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特点,在规范教学
期刊
【摘要】目前,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与学分挂钩,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学分制”的实施,在政策层面上有导向,在教师管理中有必要,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有需求。特别是对调动教师参培的积极性具有强化作用。本文对“学分制”的实施与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积极性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学分制教师培训积极性  该文系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时期资助课题[《学分制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路径与策略
期刊
摘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者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性”,这种“文学性”是通过“陌生化”体现出来的。文学翻译作为一门艺术,这种艺术形式的“陌生化”能使原作的“文学性”获得实现的价值。本文主要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分析“陌生化”在《喧哗与骚动》英译本(李文俊版)中的应用,试图说明“陌生化”既能使原作的形象和美在译作中获得再现,也能增强译作的文学性。  关键词:文学翻译;陌生化;喧嘩与骚动  《喧
期刊
【摘要】“书写的反馈”是当前学生书写发展形式之下,新课程为提高书写质量而赋予贯彻实施的重要举措。而当前课堂书写反馈趋势令人担忧:教师的评价反馈方式单一;课堂评价反馈时间不重视;教师反馈评价指向不明确。本文就其现状提出几点看法,进而提出课前准备,为评价反馈埋伏笔;合理调配,为书写反馈留时间;丰富评价,为书写水平添亮彩。望能为书写反馈塑造精彩,为低段书写教育添上花锦。  【关键词】低年级;课堂;书写;
期刊
在低年级,字词教学如“鹤立鸡群”般倍受瞩目,随着年级的升高, 阅读教学的重点逐渐向句、段、篇转移,字词教学也从师生的视野中淡出。三年级的阅读教学该追寻什么样的字词教学,成了我们研究的问题。通过探索,我们一改传统的音、形、义平面推移字词教学法,尝试着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融生字、句段、体验、情境、课文内容于一体,即立体感悟式字词教学法。下面我就以汪学燕老师执教的《燕子专列》谈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
期刊
【摘要】技工学校因生源较差、较杂,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给汉语预科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我校尝试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针对性因材施教,以大面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关键词】汉语预科 ; 分层教学 ;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09-01  汉语分层教学,是指依据技工院校汉语预科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确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最理想的形式就是与企业合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人才需求标准发生改变,这就预示着培养应用型学前师资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就必须走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共同培养之路,本文试图从实践研究探索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措施,以此来提高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  【关键词】高职高专 ; 校企合作 ; 订单培养 ; 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51-01  背景: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西堡镇有很多人远赴他乡打工、做生意。这些人的足迹遍及西藏、四川和青海省玉树、果洛、黄南、海北、海西、西宁等地。特定的人口流动,给当地学校带来日益关注的教育难题,那就是留守学生居多、单亲家庭学生上升。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及探索,笔者就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和
期刊
摘要:随着“宅人”队伍的逐渐庞大,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推出虚拟旅游,这也给我国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契机,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故本文采用文献法、SWOT分析法,以虚拟现实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就虚拟旅游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优势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力求在现实允许的条件下,使虚拟旅游在高等旅游教育这条路上走的更好、更远。  关键词:虚拟旅游;旅游管理;本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