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戏剧活动:我们吃饭吧

来源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ba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有没有好好吃饭是家长和教师每天都关注的话题。小班幼儿由于自理能力较弱,吃饭时往往存在挑食、不专心、需要喂等问题,因此我设计了一节戏剧活动,让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吃饭的声音和样子,创造性地表演动物们吃饭的模样,让吃饭也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从而让幼儿能够主动、快乐地吃饭,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能通过模仿、想象表现小动物们吃饭时的动作与神态。
  2.理解故事内容,简单创编小朋友不爱吃饭的故事情节,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角色表演。
  3.体验表演的乐趣,乐于在公共场合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吃饭的礼貌》(宝宝巴士),绘本《我们吃饭吧!》PPT,一条围兜,一把饭勺。
  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歌曲《吃饭的礼貌》,并能跟着音乐简单歌唱;幼儿有在自然角、动物园或电视上观察过动物吃饭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吃饭的礼貌
  教师播放音乐《吃饭的礼貌》,师幼随着音乐表演。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吃饭啦!饭前让我们想一想,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呢?
  师小结:我们都要自己吃饭哦!吃饭的时候要小手扶着碗,不大声说话、不敲打餐具,也不到处乱跑,要专心吃。
  二、角色塑造:吃饭的动物朋友们
  1.阅读绘本第2~11页,模仿小动物吃饭的动作。
  教师出示PPT第2页。
  師:你们看,好多小动物也来和我们一起吃饭了。
  师:这是谁?它在吃什么?它是怎么吃饭的?
  师:嘎吱嘎吱,小松鼠在吃饭。你见过小松鼠吗?是在哪里见到的?
  师:小松鼠喜欢在树上安家,有时候在公园里就能看见它们在树上灵活地跑来跑去。我们一起表演小松鼠吃松果吧!
  教师依次出示小松鼠、小兔子、小狗、小乌龟和小鱼吃饭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并模仿动物们吃饭的动作与神态。
  【说明】在该环节,教师可调动幼儿对动物的认知经验,引导他们仔细观察画面,把握每种动物的动作特征并进行模仿。比如:小松鼠是双手捧着松果送进嘴巴里,小兔子是趴在萝卜上用两颗大门牙啃萝卜,等等。
  2.游戏:我来扮演,你来猜。
  师:你们最喜欢哪只小动物吃饭的样子呢?为什么?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模仿小动物吃饭,一组来猜对方扮演的是哪种动物。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叫“我来扮演,你来猜”。一组小朋友模仿小动物吃饭的样子,另外一组小朋友要仔细观察,猜出他们模仿的是哪些小动物。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第一轮游戏结束后,两组交换任务,再次游戏。
  【说明】教师运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充分把握每种动物的形态特点并大胆表现,可提升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
  3.发挥想象,模仿其他动物。
  师:除了我们在绘本中看到的小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吃饭的?你能扮演出来吗?
  师:来了这么多动物朋友呀!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我们一起来吃饭吧!
  【说明】当幼儿对绘本中出现的小动物具有一定的了解后,还可让幼儿发挥想象,结合在自然角、动物园和电视上观察到的动物,模仿其他动物吃饭的样子。
  三、情节创作:小朋友也来吃饭了
  1.阅读绘本第12~17页,共同讨论。
  教师出示PPT第12~13页。
  师:现在,这么多动物都聚在一起吃饭了。你们觉得还少了谁?
  师:咦?他是谁?手里拿着什么?你们猜猜他要干什么?
  教师出示PPT第14~17页。
  师:原来是宝宝,宝宝也要来吃饭啦!
  师:啊呜!啊呜!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小动物也来了。
  2.创编情节,自主表演。
  师:故事里的宝宝吃得好开心呀。可是,在我们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小朋友不愿意好好吃饭。
  教师戴上围兜,手拿饭勺,扮演不愿意吃饭的小朋友。
  师:哎呀,不想吃饭,我不想吃饭,吃饭有什么好玩的,我要去玩!
  师:这位小朋友不爱吃饭,他的爸爸妈妈太着急了,你能帮一帮他吗?
  师:我们去劝一劝这位不爱吃饭的小朋友吧!你想扮演什么角色?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说明】这一环节可采取教师入戏的策略,教师通过扮演不爱吃饭的小朋友,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代入家长或同伴的角色,做出相应的行为表现,从而试着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
  3.小剧场:宝宝爱吃饭。
  教师扮演不爱吃饭的小朋友,引导幼儿商量好各自扮演的角色(可以是食物、小动物以及爸爸妈妈),共同表演帮助小朋友好好吃饭的情节,最后开心地一起进餐。
  四、分享与交流:你喜欢吃饭吗?
  师:小朋友们表演了哪些角色?创编了什么故事?
  师:你最喜欢哪一段表演?为什么?
  师:你们喜欢吃饭吗?小朋友在吃饭的时候有哪些不好的习惯?要怎么去改正?
  活动延伸
  1.教学变式:本节活动可以10人为一组的戏剧工作坊形式开展,也可以改为分组活动,在较为空旷的空间进行,便于幼儿表演。
  2.领域渗透:可在餐前活动时,与幼儿一起玩戏剧游戏“爱吃饭的动物们”,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其他文献
绘本《小狐狸的颜色不见了》讲述的是一只小狐狸在一场大雪后发现自己的颜色不见了,在朋友的陪伴与开导下,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冬天皮毛会变成白色的北极狐),最终找回自信及归属感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饱含趣味,易激发并保持幼儿的阅读兴趣,画面优美且细节丰富,便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读图能力和阅读习惯。本系列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熟悉、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仔细体会小狐狸的心理变化,初步学会理解他人。之后通过科学活
期刊
不知什么时候,学校的梧桐树上出现了一个鸟窝,时不时有鸟儿进进出出。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总是兴致盎然地抬头观察并议论着:鸟窝里有小鸟吗?会有几只小鸟住在里面呢?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带着问题,我们开始了关于鸟窝和鸟儿的研究。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们带来了高倍望远镜,还收集了很多关于鸟类的图书影像资料,其中,绘本《晚安,猫头鹰》尤其受孩子们喜欢。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习性迥异的鸟儿们如何在相互干扰中共处,
期刊
设计背景  大自然是幼儿天然的好玩伴,户外游戏时,幼儿总喜欢在花园里、草丛间捡拾树枝、树叶等自然物,然后拿着这些“宝贝”抖抖甩甩,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出曼妙的游戏世界。托班下学期的幼儿开始对彩色颜料充满好奇,总想拿着颜料到处涂涂画画,部分幼儿还会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于是,我尝试将自然物和颜料相结合,为幼儿提供新鲜、有趣的创作方式。  活动目标  1.愿意使用树叶、枝条等自然物蘸取颜料在“地
期刊
马蒂斯是法国著名的现代派画家,是野兽派的代表人物。晚年由于身体原因,马蒂斯利用剪纸进一步发展了他绘画作品里优美的装饰风格。他的作品充满幻想,跃动着旺盛的生命力,明朗而欢快。因此,笔者借助马蒂斯《红色的和谐》开展系列美术活动,旨在通过对画面艺术元素的欣赏,感受不同明度、冷暖、形状传递的优雅情调,拓展幼儿的艺术思维,支持幼儿创造性的艺术表达。  美术活动一:好看的墙布  活动目标  1. 欣赏大师作品
期刊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果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幼儿就只能是被动学习,并不能真正激发其爱国情感。在祖国飞速发展的今天,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变化和文化传统,让爱国情感根植于幼儿的心灵。在实施主题活动“自信的中国人”中,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让幼儿从不同的方面了解中国,萌发对国家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下面把实施的经验略做总结。  一、从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从幼儿教育的整体目标出发,以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创设环境,实行“美”启“智”的艺术生态化教育,重视环境与幼儿的互动,凸显环境的实用性和教育意义。  一、精巧构思,提升环境的艺术价值  1.视觉冲击,美的熏陶。要让幼儿从小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就需要给他们一种美的熏陶。一个好的幼儿园环
期刊
当前,因为倡导游戏活动常态化,所以不少幼儿园出现了游戏概念泛化、滥用的现象,将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都冠以“游戏”之名。有些教师把儿童的学习活动、科学探索活动都看作游戏,这是因为他们对儿童的学习、探索、游戏的本质特点把握不清,相互混淆。  儿童的学习、探索、游戏相生相伴、相互联系,甚至相互融合,但它们的内涵是不同的。厘清它们的内涵,清晰明了地整合运用,把握实质很有必要。  一、儿童一生下来,就开始学习 
期刊
小班幼儿对动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喜欢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作。本故事以猩猩宝宝的视角呈现出宝宝与爸爸的日常生活,简单而温暖的小故事容易让幼儿想起和爸爸生活的点滴。故事画面也诙谐有趣,大猩猩爸爸和宝宝在不同场景中的神情充满了戏剧性,十分适合小班幼儿模仿。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小班戏剧活动,鼓励幼儿在戏剧情境中运用身体动作、声音、表情进行大胆表现,在游戏中体会和爸爸相处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
期刊
我们必须承认,孩子是天生的游戏家。把绘本与区域游戏相结合,你将发现原来绘本也可以变得绘声绘色,孩子很愿意在游戏中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在由绘本故事引发的情境性区域游戏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工具,自主地建构知识体系,成为游戏的主人。  故此,在构建区域游戏时,我们会以孩子们感兴趣的绘本为线索进行材料选择和环境打造,以实现区域游戏的自主性和适宜性,从而有效支持幼儿的主
期刊
六、如何在课堂中与儿童讨论恐惧  (一)在幼儿园大班课堂上共读绘本《三只小羊》  研究生一年级时,我曾在克莱纳镇上的莫里斯·卡雷姆学校的中班和大班实习,用绘本《三只小羊》给幼兒上过一堂课。我的目的在于验证这本绘本是否能用来在课堂上探讨“恐惧”这一主题,是否能够帮助幼儿表达情感。  于是,我组织了一系列课程,共有四节活动,主要目的是挖掘这本由《三只小猪》改编而来的绘本。此外,我尤其希望通过这本绘本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