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融合,共生共长

来源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zqi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因为倡导游戏活动常态化,所以不少幼儿园出现了游戏概念泛化、滥用的现象,将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都冠以“游戏”之名。有些教师把儿童的学习活动、科学探索活动都看作游戏,这是因为他们对儿童的学习、探索、游戏的本质特点把握不清,相互混淆。
  儿童的学习、探索、游戏相生相伴、相互联系,甚至相互融合,但它们的内涵是不同的。厘清它们的内涵,清晰明了地整合运用,把握实质很有必要。
  一、儿童一生下来,就开始学习
  婴儿借由先天获得的吸吮功能,开始了吃、喝、拉、撒、睡的生存学习,并以此获得延续生命、强壮身体和健康身心的力量,为发展其他能力奠定生理基础和个体可能。婴幼儿的学习是一种由内在生命力而激发、推动的自发自愿、自主探索的学习。 显然,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与此同时,儿童的游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游戏是人类童年实现学习、发展自我、探索认知世界的手段和方式。从狭义上讲,婴幼儿的学习即游戏、游戏即学习。
  二、游戏,是儿童的生活存在方式
  儿童的游戏要经过学习游戏、理解游戏和发明游戏的过程。儿童首先向照料者学习游戏,比如,照料者看着儿童,用手按住鼻子然后放开,同时发出“噗”的声音,儿童看到了,也学着做,彼此轮流反复做,从中得到极大乐趣。又如,照料者用额头顶住婴儿的额头轻轻向后推一点,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并说“顶牛牛”。如此几次后,儿童就明白了成人在跟他玩游戏,积极配合,并发出“呜呜”的声音,之后更会主动发起“顶牛牛”游戏。随着年龄增长,儿童会发明游戏。比如,从之前与大人玩过的“藏猫猫”游戏中得到经验,在一定场所主动发起“藏猫猫”游戏,如走在一棵大树旁,伸出半个脸,喊上一声,然后缩回去,让别人去找他……游戏成为儿童愉悦自我、满足内在需要、建立关系的基本活动,他们通过游戏认识世界、探索世界。
  游戏是儿童生活、学习、探索、发展自我的基本需要。游戏活动中,儿童自由、自主、模仿、再现、表征、假想、替代、创造……他们或独自,或与同伴合作,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满足和愉悦。游戏是教师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和方法,是支持、帮助儿童实现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实践与探索的方式和途径。儿童在游戏中会综合运用生活经验和五大领域知识经验,从而实现整合性学习发展,获得完整经验。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说:“每一个游戏都蕴含了儿童对未来生活的准备,儿童开始游戏的方式、对游戏类型的选择和他们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均暗示着他们对环境的态度、与环境所建立的联系以及对待人类同伴的方式。他们是善是恶,以及是否具有领导能力,在游戏中都暴露无遗。通过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生活的总体态度。游戏对每一儿童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可知,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探索、思考、成长。
  三、探索,是儿童对未知事物和现象的了解与认知
  探索的特点是尝试,是未知。比如,婴儿通过咬自己的手脚,慢慢感知和认识到了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通过尝试手烤火而感到疼痛,产生对火的危险性的认知,从而认识到以后不能玩火;通过眼睛看、耳朵听、舌头舔、牙齿咬、鼻子闻、手指摸等感官体验,认识和了解周围生活中物质的样貌、颜色、气味、味道、声音以及光滑粗糙、软硬冷热等属性及功能。
  儿童在探索中认识世界,获得许多经验,习得多种能力。也就是说,儿童在探索中发现和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它们互相融合。对儿童来说,游戏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儿童需要借助游戏进行探索和学习。自由自主的游戏有助于儿童的探索与学习,能够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四、探索行为和游戏行为的相似与区别
  探索行为和游戏行为都是由儿童的内在动机所激发的,根源都是个体的兴趣,这是二者的相似性。它们的显著区别有二:第一,探索行为是由刺激物所支配的行为,游戏则为有机体所支配的行为。也就是说,个体是为了解某物而去进行探索,游戏则是为了满足个体自身的需要。儿童在探索行为中会问“这个东西能做什么”,而在游戏行为中会问“我能用这个物体做什么”。例如,儿童刚拿到一个新材料,就会探究这个材料是什么、能做什么,或者怎么玩。熟悉明白它的功能和玩法后,儿童就可以拿它代替任何物品进行游戏。第二,探索行为是为了减少不确定性并逐渐形成目标的行为过程,而游戏则是在清楚的目标下对已知行为的再现。
  五、把游戏和游戏化的学习探索活动区别开来
  以儿童因阅读绘本《快看,什么东西出来了》而生成的活动——按颜色的排列规律建构出不同的东西为例。
  活动名称:有趣的规律(小班)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物品、图形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创编以及创新能力。
  3.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快乐。
  材料准备(建构类):彩色雪花片,彩色方块,彩色多米诺骨牌,彩色瓶盖。
  活动过程:
  1.按颜色排列规律建构出一条直线(见图1)。
  2.按颜色排列规律建构出多条直线并组合,如按AABB排列规律建构“大马路”(见图2)。
  3.按顏色排列规律从直线建构到曲线建构,如拼搭出花纹有排列规律的蝴蝶(见图3、图4)。
  这是限定了用几种建构材料,按颜色排列找规律的学习探索活动,采用了自主操作的游戏方式,带有明确的学习探索任务,是以学习为主,借助建构材料的实践探索。层层推进、不断提高的找排列规律的要求,体现了幼儿学习发展的挑战性,彰显了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意义,对幼儿的学习发展有良好的助推作用。在这里,学习、探索、游戏有机结合,难以割裂。但从活动目标、组织过程和材料提供来看,不能称之为游戏,这是运用了游戏化方式组织的幼儿学习探索活动。因此,教师应把游戏和游戏化的操作探索活动区别开来,活动过程呈现的三个环节,应该是三次操作,而不是三次游戏。
  幼儿园切实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并不是要把所有的活动都搞成游戏。学习活动,尤其是小组学习探索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不能用游戏替代。幼儿园只要课程实施和活动开展贯彻游戏精神,朝着课程游戏化方向发展,就应予以肯定和支持,让儿童的学习、探索、游戏相互融合,共生共长。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有多少幼儿园能建在核电站边上,同时还坐拥山海、公园和农场?  以儿童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儿童主导的学习”该如何实现?  当我参观高公岛中心幼儿园的时候,这几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徘徊。很幸运的是,我在这里找到了一些答案。  全园3个班级不到50个孩子的规模和1∶5的师生比,给了老师和孩子们更充裕的发挥空间。回想整个参观过程,这里的儿童会议制度最让我眼前一亮:大到幼儿园的决
期刊
游戏价值:物件是戏剧游戏中常见的元素之一,它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在游戏中往往能作为一架桥梁,帮助幼儿理解物件本身和人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的生活经验,增进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本活动以生活中常见的衣物为依托展开游戏,可作为活动开始前的热身,能够帮助幼儿自然地融入戏剧情境,学会运用肢体动作和表情去表现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表达自己。  适宜年龄段:5岁以上。  适宜人数:10~1
期刊
大家好,我是马克·夏加尔。  1887年,我出生在白俄罗斯乡下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从小我就喜欢画画。  20岁那年,我告别家乡,怀揣着对艺术的理想来到巴黎。  客居巴黎的日子里,我见到了印象派、野兽派和超现实主义流派的绘画,让我看到绘画表现的更多可能。  但是,我只想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那是一个梦幻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世界……  赏析  你们瞧,我手捧着生命之树正和山羊亲密地交谈呢!这些是我再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建立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不仅需要在教学中予以重视,还需要在生活方面做出引导。值日生工作就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幼儿参与班级建设的重要
期刊
绘本《小狐狸的颜色不见了》讲述的是一只小狐狸在一场大雪后发现自己的颜色不见了,在朋友的陪伴与开导下,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冬天皮毛会变成白色的北极狐),最终找回自信及归属感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饱含趣味,易激发并保持幼儿的阅读兴趣,画面优美且细节丰富,便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读图能力和阅读习惯。本系列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熟悉、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仔细体会小狐狸的心理变化,初步学会理解他人。之后通过科学活
期刊
不知什么时候,学校的梧桐树上出现了一个鸟窝,时不时有鸟儿进进出出。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总是兴致盎然地抬头观察并议论着:鸟窝里有小鸟吗?会有几只小鸟住在里面呢?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带着问题,我们开始了关于鸟窝和鸟儿的研究。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们带来了高倍望远镜,还收集了很多关于鸟类的图书影像资料,其中,绘本《晚安,猫头鹰》尤其受孩子们喜欢。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习性迥异的鸟儿们如何在相互干扰中共处,
期刊
设计背景  大自然是幼儿天然的好玩伴,户外游戏时,幼儿总喜欢在花园里、草丛间捡拾树枝、树叶等自然物,然后拿着这些“宝贝”抖抖甩甩,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出曼妙的游戏世界。托班下学期的幼儿开始对彩色颜料充满好奇,总想拿着颜料到处涂涂画画,部分幼儿还会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于是,我尝试将自然物和颜料相结合,为幼儿提供新鲜、有趣的创作方式。  活动目标  1.愿意使用树叶、枝条等自然物蘸取颜料在“地
期刊
马蒂斯是法国著名的现代派画家,是野兽派的代表人物。晚年由于身体原因,马蒂斯利用剪纸进一步发展了他绘画作品里优美的装饰风格。他的作品充满幻想,跃动着旺盛的生命力,明朗而欢快。因此,笔者借助马蒂斯《红色的和谐》开展系列美术活动,旨在通过对画面艺术元素的欣赏,感受不同明度、冷暖、形状传递的优雅情调,拓展幼儿的艺术思维,支持幼儿创造性的艺术表达。  美术活动一:好看的墙布  活动目标  1. 欣赏大师作品
期刊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果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幼儿就只能是被动学习,并不能真正激发其爱国情感。在祖国飞速发展的今天,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变化和文化传统,让爱国情感根植于幼儿的心灵。在实施主题活动“自信的中国人”中,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让幼儿从不同的方面了解中国,萌发对国家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下面把实施的经验略做总结。  一、从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从幼儿教育的整体目标出发,以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创设环境,实行“美”启“智”的艺术生态化教育,重视环境与幼儿的互动,凸显环境的实用性和教育意义。  一、精巧构思,提升环境的艺术价值  1.视觉冲击,美的熏陶。要让幼儿从小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就需要给他们一种美的熏陶。一个好的幼儿园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