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新平衡学习

来源 :远程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21世纪技能联盟10年来的研究.提出了“21世纪学习框架”.致力于为开创美好生活而学习的“新平衡学习”范式。该范式从社会转型的实际出发.在学习系统各个侧面努力实现平衡协调。依据质疑解难的两条学习途径。在传统核心科目与跨领域主题领域聚焦培育三套21世纪技能。完善课程标准和学业评估要求。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转变教师角色.尤其倡导以探究、设计与合作为特征的新项目学习方式。
  [关键词]21世纪学习框架;21世纪能力:新平衡学习:新项目学习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1)06—0079—09
  一、引言
  教育、经济、公平、能源和环境(“5E")是全球生活质量的基本问题.也是“国民幸福指数”(GNH)之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余年来一直在倡导为“可持续未来而学习与教学”(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国内最近也有学者倡导确立“绿色学习“(G-Learning)概念。
  21世纪学习究竟向何处去?其实,早在1979年,“罗马俱乐部”就在著名世界趋势报告《学无止境》中提出人类社会存在着“维持性学习”和“革新性学习”两种类型的学习.为了摆脱增长的极限.人类社会必须将从维持性学习逐渐过渡到革新性学习为主.后者是以预期和参与为主要特征的。相应的.新技术革命和第三次浪潮的鼓吹者托夫勒也曾经提出了这样的观点: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能学习和需要回炉学习的人。
  到了21世纪真正到来的时候.这一类研究更是波峰迭起。美国劳工部在1991年发布了调查报告.该调查得出的结果是学校教育应该为学习者打好三个基础和培养五种能力。三个基础分别是(1)基本技能:读、写、完成算术和数学运算、听和说;(2)思维技能:创造性地思考、作出决策、解决问题、想象,知道如何学习和进行推理;(3)个性品质:有责任感、自尊、有社交能力、自我管理、正直和诚实。五种能力分别是(1)资源能力:确定、组织、规划和分配资源;(2)人际关系能力:与他人共同工作;(3)信息能力:获取和使用信息;(4)系统能力:理解复杂的相互关系:(5)技术能力:运用多种技术工作。
  由著名研究机构美国北方中央教育实验室(NCREL)和Metiri集团九位专家共同主持,采用访谈、问卷、文献调研与观念综合等多种研究方法,汇集了研究者、理论家和专业组织与部门的各种智慧,经过历时两年的调研、起草与修改,于2003年公布的这份80页的报告(有100多篇参考资料).完整的名称是《面向21世纪学习者的21世纪能力:数字时代的基本素养》。数字时代的基本素养、创造革新思维、有效的沟通和高效能产出共22条技能作为21世纪能力。
  文章将要评述的是由“21世纪技能联盟”(Partnership for21st Century Skills)10年来所做的一系列研究.尤其是其提出的“21世纪学习框架”。21世纪技能联盟是美国一个全国性的公私合作组织,成立于2002年,主要由一些教育、企业、政府部门的人员组成.包括美国教育学会、美国视导与课程学会、时代华纳基金会、苹果电脑公司、思科系统公司、戴尔计算机公司和微软公司等.该组织的宗旨在于创设一个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中整合21世纪技能的成功学习范式.以帮助每个学生成为21世纪杰出的公民和劳动者。该组织从2002起就陆续推出了关于21世纪学习的各种报告.直至2009年最新修订了“21世纪学习框架”。该组织所属的标准评估与开发委员会两位主席Bernie Trilling和Charles Fadel于2009年合作编写了《21世纪能力——为享受美好时代的生活而学》一书.该书的出版收到了广泛的好评.并且还将在2012年出版修订版。新近,由James Bellanca和Ron Brandt合作主编了《21世纪能力——反思学生如何学习》.邀请包括加德纳等人在内的20余位知名专家对十五个主题进行讨论。21世纪技能联盟主席Ken Kay为该书撰写了“前言"
  21世纪技能:为什么需要.它们是什么以及如何培育。这些都表明有关21世纪能力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共识.并且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主要介绍21世纪技能联盟和BemieTrilling等人提出的“新平衡学习”范式,以期为深化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二、新平衡学习的要义:形成连续统—体
  “21世纪技能联盟”的研究认为.21世纪的学习正在加速转向一种新平衡.具体如图1所示。图中左边部分为我们司空见惯的教学现状.显而易见.它们难以让学生在新世纪获得成功。当前.整个教育发展的趋向是力图满足当今时代所需的最紧迫的技能(如问题解决、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性、沟通、合作、灵活性等)。因此,教育实践的重心开始移向了图中的右边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图中的每一项特征并非只能是二选一或是与非的取舍。它们应该是依据实际情况作出平衡协调的连续统一体。例如。覆盖内容与落实过程不是截然对立的,年级分层和按需学习也不是水火不容。两种趋向必须携手并进.平衡和谐,以保证每个学习者达到掌握21世纪能力的要求。
  三、新平衡学习的背景:社会转型
  种种转变与挑战不断地对教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拥有这种专家型的知识工作者.每个国家都需要一个能够产生他们的教育体制。因此.教育成为了21世纪生存的关键.尤其是学校教育必须为此做出转变.通过改变教与学.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使之能够应对所处时代的任何挑战。
  (一)不同时代价值链的变化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已飞速迈入了知识时代。工业时代的价值链是:开采一制造一装配一销售一配送一产品(和服务).聚焦于将自然资源转变为人们使用的日常产品(如汽车、汽油等):知识时代价值链则是:数据一信息一知识一专长一销售一服务(和产品),侧重将信息、专长、技术创新等转变为人们所需的服务(如医疗,手机覆盖等)。这就意味着,制造业经济正向着服务业经济迅速演变,知识经济的崛起,从基于机器、厂房、制造的工业经济转向基于数据、信息、知识和专长的知识经济,这对世界经济变革与人们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知识时代里生产劳动会继续减少.基于知识服务会继续增长.因此对能胜任知识性工作的劳动者需求大大增加.这就要求个体的学习做出相应的改变.
  (二)工作方式与类型的变化
  21世纪的工作要求具有新的更高程度的综合技能.那些要求日常操作和常规思维技能的工作正在让位于包含高层次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工作.例如专家思维和复杂沟通(见图2)。前者的工作性质往往是“基于规则的、程序的、操作的,普通的环境适应性与人际适应性”.例如流水线工人、图书管理员、司机、服务员等;后者则包含更多的“抽象解决问题”、“思 考灵活性”,例如科学家、程序员、设计者、经理等。对后者的工作要求明显远高于前者。
  对高技能劳动力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意味着.在教育程度低、技能相对欠缺的工作者与教育程度高、高技能的工作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常规工作逐渐自动化.如果由人力完成只能勉强糊口.并且该种工作会逐步“外包“给劳动成本较低的国家。如图3所示.欠发达国家通过人力与机器承担大部分的常规工作.而发达国家承担大部分的创造性工作(例如:研究、发展、设计、市场和销售、全球供应链管理)。
  显而易见,小到个体生存,大到企业、国家的竞争力与发展都取决于是否拥有教育良好的劳动力。当务之急是,各国的教育体制必须转变学习的范式.尽可能的培养能适合金字塔顶端的工作者.即未来能够胜任高收入的知识性工作、具备复杂技能与专长的创造性工作者。
  四、新平衡学习的指向:质疑解难
  自古以来。质疑解难(question&problem)一直是人类进行学习.获得新知和创造新生活方式的前提.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依靠两种强大的途径.即开展“科学研究”向自然界发问和实施“工程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图4阐明了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在聚焦质疑解难方面的异同。
  科学研究工作者用质疑来澄清世界的本质——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什么引起了癌症?燃烧的化学燃料如何影响气候?他们采用严密的方法去发现和验证质疑.这就是“科学实验法”。工程技术人员是受有挑战性的问题驱动的——如何能让飞机飞行得更安全?我们如何把数据存储在更小的空间里?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设计、建模与检测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工程设计法”。
  尽管两类途径有些类似.但是在得出的答案和解决方案方面还是有差异的。科学家用实验检验所提出的解释或假说是否真有道理.工程师设计原型或创造新设计去验证解决方案是否奏效。综合采用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两种不同的途径来质疑解难.能够极大地加快新知识、新技能的增长与现代生活的创新。伴随着文化与艺术、不断进化着的社会与政治结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正在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因此.对学校教育来讲.尽管教师和家长早已知道.询问开放性问题与呈现能引起兴趣的问题可以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帮助激发他们去探索、发现、创造与学习,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创设环境.鼓励学生自己学会质疑、敢于主动提问,这就需要通过教学设计对学习方式、方法做出改变.使学生具备能够运用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方法的能力.
  基于质疑的学习方法称为“探究学习”.即“探究”: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学习方法称为“设计学习”.即“设计”.这两种方法已被证明在参与和维持学习、深化理解方面有着显著效果。这些方法再结合传统的获取知识内容和基础技能的方法(由教师和家长指导),以及今日的数字学习工具的驱动,便组成了21世纪学习方法的中心.是教师在设计学习方式时需要考虑的要素.
  五、新平衡学习的科目:传统核心科目与跨领域主题
  实现上述21世纪学习的新平衡.需要新的学习框架与之相适应。21世纪技能联盟提出的21世纪学习框架(21stCentury Learning Framework).扩大和深化了以往的学习科目.使得传统核心科目与跨领域主题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在今天大多数学校中.当然仍需教授传统核心科目(3Rs),通常包括:阅读、写作、语言艺术(母语)、世界语(第二或第三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社会、公民与历史等。除此之外.需要在传统学科中镶嵌跨领域的21世纪相关重要主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学科知识,与时俱进。这些重要的主题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意识。学生在形成全球意识之后.能自如运用21世纪技能来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在互相尊重、开放对话的个人、工作和社会背景下,与来自不同文化、拥有不同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人共同学习和工作: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学会理解其他国家的人和文化。
  (2)金融素养。包括金融、经济、商业与创业素养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理解经济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运用企业技能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并能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拥有创业知识与能力。
  (3)公民素养。涉及公民参与、社区服务、伦理观、社会公平等方面,侧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公民生活、参与社区建设的能力:要求学生及时去了解政府运作流程.行使和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并了解公民决定对当地和国际事务所产生的影响。
  (4)健康素养。涉及卫生保健、营养学、预防医学等方面,具体指学生能积极去了解和获取相关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善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了解预防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相关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适当的饮食、营养、运动、风险规避以及减压;学会制定个人和家庭的健康目标.并对其进行监控:同时了解国内外公共健康和安全的相关问题。
  (5)环境素养。具备生态意识和对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理解.要求学生了解和学习有关环境及其影响因素的知识,特别是涉及到空气、气候、土地、粮食、能源、水和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了解和学习社会影响自然环境的知识(如人口增长、人口发展、资源消耗率)。在了解和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应能试着去分析和研究环境问题.对有效的解决方法做出准确的评价:同时积极采取个人行动或参与集体行动.以应对环境带来的挑战。
  六、新平衡学习的预期结果:三套21世纪技能
  新平衡学习的学习科目和跨领域主题为培育预期的学习结果奠定了基础。新平衡学习的预期学习结果指向了21世纪所不可或缺的三套技能。这就是学习与创新技能、数字素养技能和职业与生活技能(见图5的“彩虹部分”)。
  第一套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1earning and innovationskiHs)是开启创造性工作和终身学习的钥匙.包括了三项具体技能(4C):即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沟通与合作与创造力与创新(见表2)。
  要使第一套技能变得更有力量.需要依靠这个时代特有的知识工具和技术。随着今天数字工具的强劲发展.网络一代的学生拥有前所未有的力量去扩大与加强其在思考、学习、沟通、合作与创造方面的能力,伴随着这些能力,学习适当的技能以处理大量信息、媒体和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到来。因此.第二套技能是数字素养技能(digitalliteracy skiHs).包括了三项具体技能:即信息素养技能、媒体素养技能与ICT素养技能(见表3)。
  “职业与生活技能”(career and life skills)是21世纪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必备技能,学生唯有掌握充分有效的职业与生活技能.才能灵活应对复杂工作与生活环境中的各种挑战。虽然一直以来.人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使用了此种类型的技能.但在今天强大数字工具的引领下.此类技能又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与意义,具体包括了五项具体技能:(1)灵活性与 适应性技能:(2)主动性与自我指导技能:(3)社会与跨文化技能:(4)产出能力与问责技能:(5)领导力与责任技能(见表4)。
  七、新平衡学习的课程标准:学以致用
  影响上述21世纪能力获得的因素非常之多.21世纪技能联盟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归类办法——聚焦六种传统的教育支持系统,包括了课程标准、评估要求、课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环境(即图5中“彩虹”的下半部分)等.这些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更为熟悉。21世纪学习需要有与之相适合的21世纪学校支持系统.并且每个相互联系的支持系统都需要重塑.协同工作以支持实现掌握21世纪能力。
  课程标准的设计用于回答“学习者该学些什么?”20世纪的课程标准文件最为典型做法是一长串关于学生在某个年龄或年级、在某一科目上应该知道什么的内容清单。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需要花费多年时间才能充分地教授一套初等学校教育文件中定义的所有内容。同时.这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测试学生对这些内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很多考查只测试所有标准中的一小部分.变换每次测试的项目。此外.课程标准往往只是根据测试的方法来设计.所以标准被局限于所测知识的类型.最方便的做法就是给出“多项选择题”.这直接导致了教师聚焦于教学内容的“覆盖范围”,教学时浅尝辄止,只强调记忆,“为考试而教”的倾向十分明显.学习只是为了准备某一个高风险的标准考试.而这恰恰决定了一个学生未来的学习路径.这已经确确实实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21世纪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知识能够去做什么.如何将其应用到学科领域对应的工作中去。21世纪技能联盟认为.首先.标准应当聚焦于真实世界的问题。通过学科、使用21世纪主题和跨学科问题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发展与就业有关的技能.在进入就业市场时获得更多就业机会。这方面.新加坡创造的经验“教的少些.学得深些”.很有推广价值.即将课程标准聚焦于每个科目领域中精炼的“基本问题”.确保与学生真实世界相关但却被经常忽视的主题能囊括其中(如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科学中的“人造世界技术”),并且注意将21世纪技能嵌入部分学习标准中。
  其次.课程标准需要采用随着年级水平逐渐增加而逐渐增加深度的螺旋方式.从各个不同方面来细化理解“基本问题”(例如.在四年级学习古希腊文化.在八年级学习雅典民主政治.而十二年级则要学着比较希腊与其他政治哲学)。
  八、新平衡学习的评估要求:多样全面
  确立21世纪评估标准的目的在于.能够提供一个完整学生所需具备的全部能力的广泛图景——在认知、情感、身体、社会、伦理等各方面,能够主动参与、广受支持、积极挑战、心智健全的健康学生。
  “21世纪技能联盟”认为,设计评估需要把握如下原则:首先.学校需要完善“总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使之更为合理化。有必要采用广泛多样的实时形成性评估.这些形成性评估不仅能反映学生当时的学习情况.还能够被用于总结性评估的一个部分.提供一套丰富多样的方法.作为项目学习结束时或学习单元结束时评估的基础。其次.将各种评估嵌入持续进行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提供及时的反馈.启发额外的学习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改善理解与表现。再次.评估要有所侧重.并非面面俱到。如果一个单一的测试能够同时测试基础技能与应用技能.就没有必要进行更多的测试.就是要多测试那些能让学生在21世纪成功之所需的要素。最后,要重视并善用21世纪技术进行评估。以技术为基础的评估能够使得一些评估学生表现的劳动密集型工作自动化.提供评估技能表现的新方法.尤其是通过问题场景的使用与基于真实世界情境的模拟。
  “21世纪技能联盟”倡导要采用多样的方法来评估基于标准的表现.尤其是21世纪技能表现。这些评估方法可包括学生项目学习的档案袋评估、课堂观察与表现评估准则、在线测试与基于模拟(仿真)的评估、对当前项目工作与中期项目回顾的档案袋评估:对进行中的实习与社区服务工作的专家评估等。当前,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有效的用于评估持续学习进步的方法变得十分便利.
  九、新平衡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聚焦新特征
  重塑教育系统的成功取决于全球学校与课堂每一天的变化。教师处在变革的前沿,必须拥有相应的知识、技能以支持自身成为有效的21世纪教师.教师该如何在以呈现、讲解、回答问题为特征的“讲台圣贤”与以支持学生研究、发现、分享学习所得为特征的“协同指导”角色间取得平衡。
  对在接受训练的新教师与在职教师而言.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正在开始接受这种挑战。它们需要提供必要的学习经验.以帮助教师能够吸收“探究、设计与合作项目教学法”.能够在每日的课堂工作中有效地使用符合21世纪技能的技术与评估手段.因此该计划设计应考虑具备如下特征(当然,这也需要与课程、评估、标准、学习环境的持续变革协调一致):
  首先体验性。教师亲身体验、参与各项具体的工作:设计、实施、管理、评估学习活动与项目,观察其他教师的方法与技能.这些能够帮助教师明晰自身的关于“什么使学习有效”的价值观与信念。其次是探究性。计划是基于教师自身的疑问、问题与挑战.包括专业研究需要提供些什么。再次是合作性。运用其他教师的集体经验和专长,以及更广范围的教育工作者团体.共同探索21世纪学习方法。第四是联系性。与教师自身工作、课程与校园文化相联系,与技术相联系.以便接触更广泛的学习世界。第五是可持续性与密集性。对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有持续不断的来自于其他教师与管理者的支持,包括模仿、辅导制、训练指导、合作问题解决。第六是整合性。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需要与学校变革的其他方面进行统一的整合。第七是支持性。对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强大持续的投资是全球教育体制变革都必不可少的。
  十、新平衡学习的环境:完整儿童的完整环境
  21世纪学习环境包括了许多重要元素的协同发挥作用.为了支持每个学习者的独特学习需求及创建符合21世纪学习发生的条件,必须创建新的学习结构、工具及其关系,其本质是“给完整儿童提供完整环境”.具体包括了在学习空间时间、技术、学习共同体与领导力等各方面的改变。
  (一)学习空间与时间
  21世纪的学习扩大了时间和空间的边界.随着互联网的连入,更多的学习是在线发生的,不管是课后、居家还是在图书馆与咖啡馆.学习正在变成一项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会发生的活动,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部分交织在一起。
  首先.学习的物理环境(学校建筑与设施)必须迎接挑战,变的更具灵活性,以容纳更多种类的学生、教师、交互技术与活动(见图6)。
  项目学习、小组呈现、个人自学、小组电脑学习、表现场地、实验与设计项目的实验室和操作室、运动娱乐场地,这些活动的空间都必须被融入21世纪学校蓝图设计中。一个灵活的能根据需要重新改装的“学习工作室”将会成为21世纪学校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这些教室与设施还必须能 应对绿色环保的挑战。这为把学校自身变为一个学习实验室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学校可以用于改进能源利用率与节水.可以在学校花园与迷你农场种植食物.从而解决学校与社区的用餐问题.
  其次.学校还应成为周边社区的学习中心.社区合理使用学校设施将会成为校园设计的重要因素。将学校作为社区学习与服务的中心,即卫生保健、照顾小孩、家庭、社交、文化、园艺、爱好、娱乐服务等都能在同一个校园内获得,这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并且只有当学校将更多真实的基于社区的学习项目融入日常安排时.这一切才有可能。社区进入学校.学校成为社区生活的重要部分.大量成功的社区学校案例已经在实施中.
  再次.时间利用的灵活性也是对学校设计的一大挑战。以往工业时代依靠下课铃声严格控制50分钟的形式将会让位于弹性时刻表、全年教育、开放的课后与周末时间、延伸性的项目与社区服务活动的时间。教师用于合作与计划丰富学习活动与项目的时间也将成为21世纪学校日程的必要部分。
  (二)技术支持学习
  在21世纪学校.一个强劲的技术基础设施(能够运作各种数字学习工具与连人宽带网络的设备)将会和电、灯光、自来水一样重要。研究已经表明.当技术被无缝整合入丰富的学习内容、健全合理的学习原则、高质量的教学、协调一致的评估系统与标准.及与每个学生需求相联系的有质量的学习体验中时。学生的学习所得能达到最大化。现在的挑战在于。从大量广泛的学习技术与工具中挑选出合适的工具.应用到合适的学习任务中去。移动工具在这种随时随地地学习世界中变得尤为重要,帮助学生、团体、教师安全存储、组织工作内容,方便上网。
  正如人们所见.网络一代的数字学习者在最佳利用技术为学习活动和21世纪课程项目服务方面.能够互相支持并帮助他们的教师。师生将更多地以小组形式共同工作(同样和家长、兄弟姐妹及其他有关团体成员——作为一个完整的学习共同体).决定最佳的学习路径和工具.以支持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
  (三)学习共同体与领导力
  21世纪的学习环境是全球性的.为了一个相同的学习目标或项目汇聚在一起的一群人组成了学习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是跨越城市、农村、国家地区的全球共同体,其特点是宽度上无限拓展.深度上无限延伸.整体形式变得灵活多变。而使个体联系在一起的最强大的工具便是电脑与网络。因此.建立众多的能够给全球每个角落的孩子提供平等教育机会的人力与资源网络是大有可为的。无论学生来自哪个国家.哪种家庭.贫穷还是富裕.只要登录网站.参与到共同的学习实践中去.就有可能获得来自各方的资助与鼓励:比如家庭成员、老师与学校管理者、来自别国的小组同学、来自全球的教育工作者等。通过支持性的学校共同体以及大量21世纪技能的协调运用.学生不仅能够成功参与到全球学习共同体中.还能找到机会进一步发展自身的学习和职业生涯.
  成功的21世纪教育领导者将会是那些聚焦每个学生学习需求、为整个专业学习共同体(教师、管理者、家长)提供所需支持的人。他们总是向外看.从学校或国家之外的世界中寻求新的学习机会:总是关心其学生与教职工的幸福安康与整体发展:成功的教育领导者还应能与全球的企业、基金会、非营利性教育组织、社区团体及其他学校与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会给学生和教师带来许多新机会.与他国的专家、学习者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为在21世纪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工作与生活做好准备。
  十一、新平衡学习的课堂教学:倡导项目学习
  基于21世纪标准与评估的21世纪课程与教学同样也需要作出改变.以支持21世纪学习的种种特点与要求。“21世纪技能联盟”建议.对大多数教育系统来说.一个较为合理的做法也许是50%的时间用于探究、设计与合作的项目学习.50%的时间用于传统的直接教学方法。一旦这种目标实现了.质疑解难就会自然而然地镶嵌在在学习项目中。
  要对所进行的学习项目进行设计与排序.以便它们能够满足学习标准.逐渐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建立21世纪技能.这些对许多教育系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幸运的是.依靠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当前逐渐增多的在线图书馆和知识库同样包含了大量有效的学习项目内容(多年的项目研究或基于单元的课程项目).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观看或下载视频、资料等进行观摩学习与交流。此外,在线远程学习课程也是基于项目方法的.它能够补充学校课程.尤其是在那些当地教师不能胜任某些课程的地区。
  项目学习包含了完整复杂的任务.能够产生现实的产品、事件或给观众一种呈现。有效的项目学习包括五种关键特征(Thomas。2000):(1)项目是基于真实世界的且学生关心的质疑解难;(2)驱动的质疑解难将学生引导至核心概念、主题原则或学科领域:(3)学生调查与研究包含了探究与知识建构:(4)学生对设计与管理自身学习负责:(5)项目结果和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相联系。
  学生在掌握事实性学习内容时.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与项目学习法相比.大体差不多甚至还会更好些。但当涉及21世纪高层次技能时.后者要明显优于前者。研究证据已表明.新项目学习能成功地建立深度理解和高水平的动机与参与.发展时代最为需要的21世纪技能。各种研究对项目学习的有效性也达成了一些共识:当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真实世界的问题时.当他们参与要求持续参与和合作的项目时.学生能更深入地进行学习:比起其他的可变因素(包括学生背景与先前成绩),主动的、合作的学习实践对学生的表现有更重要的影响:当学生不仅被教授“学习什么”.还学到了“如何学习”时.他们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成功。
  以上结论是基于一项对“探究、设计与合作学习方法”的数十年研究项目的详细评论.这是奥巴马政府教育改革顾问.斯坦福大学教授Linda Darling-Hammond及其同事在所著的《强大的学习一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中提出的。他们着重分析了三种探究性学习方法:项目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辅助手段。其通过考察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研究.发现项目任务或问题解决这类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十分积极的效应.这说明以上这些方法是很有前景的。
  十二、新平衡学习的项目表征:自行车模型
  21世纪技能联盟依托现有研究.给出了一个更为明确的称呼——“融探究、设计、合作于一体的项目学习法”,由此体现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为了帮助理解新平衡学习的项目表征——自行车模型.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细菌实验室项目学习:
  Annie Chien的班是一个10年级的生物班.学校旨在帮助各种各样的学生成为熟练的发问者、问题解决者和终身学习者.他们都是21世纪学习共同体——在纽约未来学校的成员。
  学生研究的内容是基因如何起作用及如何用于医疗服务——“基因疗法”.这是属于生物工程学前沿领域。挑战在于将一种使某种细菌能在日光灯下发光发热的基因转移 到另一种不含此特性的细菌上。同时.还要将这种细菌身上具有的能抵抗一定抗生素的遗传能力也转移出去(这是一项安全普通的高中生物实验.使用细菌和程序对学生没有风险)。
  在准备和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清晰的交流问题.研究与找出答案。从他人发现中学习.团队合作去设计和开展实验,解决问题。撰写结果报告,呈现发现所得,管理学习进程,所有这些都属于重要的21世纪技能,同时也是学习的主要目标。
  新项目学习的自行车模型具体分为车架、车轮、上坡(学习过程)和项目学习结果。
  (一)新项目学习的自行车模型——车架部分
  自行车的整个车架包括了:座位、把手、齿轮、踏板、刹车及额外的电子计程器,以监控速度、里程数、时间、记录旅程进度。这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必须协调彼此工作.共同管理整个学习项目(自行车框架)。使用把手(驱动提问或问题)去掌控方向和引导项目前进:学习齿轮(实验设备、用于研究的因特网连接等)通过变速杆、链条、变速器等来表现;不断的学生学习评估(工作单、提问、观察、实验室报告等)通过计程器来表现:速度与时间通过踏板和刹车来控制。
  (二)新项目学习的自行车模型——车轮部分
  项目学习模型的核心是项目本身.无论何种项目都有按照一定顺序发生的阶段(尽管经常会发生回溯或者跳过某些阶段)。自行车项目学习模型的核心是“车轮”,它包括四个项目阶段:定义(define)、计划(plan)、行动(do)与反思(review)。(见图7)
  首先应该是项目本身是什么作出清晰定义.说明用以驱动学习的问题或是面临的挑战。例如.在细菌实验室项目里.基本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改变生物体的基因以用于医学用途?”或正如一个学生很简明地描述了这种挑战,
  “我们如何将发光发热的特性转移到那种无此特性的细菌中去?”
  其次.师生做好充分的计划。例如.老师Annie预先做了许多计划工作。她需要搜集、准备所有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建立供学生团队跟进的程序.准备工作表和实验室指导手册等等。学生也需要计划他们个人与团队的工作步骤.以期成功进行实验.
  教师要成为某项目中一名有效的学习教练f并不仅仅是个讲授者).必须将学习活动设计成能让学生拥有更多学与教的自主权。学生计划其工作、开展研究、与组员分享所得、提问、设计程序、承担领导责任与团队引导角色、分析自身成果、从他人处获得反馈等等.这些都是一个设计良好的项目(建立21世纪技能、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所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除了实验设备的先期准备.Annie的其他时间用于计划学生导向的活动.在之后也初见成效.使得她能将更多个人注意与支持给予每个学习小组,关注他们的学习挑战。
  再次.将计划付诸行动。必须完成项目的真实工作.完成学习活动,记录结果。师生协同工作,教师扮演“引导者”或“教练”的角色.学生是小组成员或“工作者”角色。
  最后.呈现与反思项目成果。在小组成员呈现研究结果后,教师、别的同学(通常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要通过陈述发言、学习展览会等形式进行评价和反馈。
  经历过整个自行车项目之后.可将所得应用到下一个项目中去.或者有时在同一项目中反复应用.二次提炼项目定义.改善计划.精炼项目实施.以得到更为深刻的反响与反思。通过这种方法,学习在不断发展和深化。
  需要注意的是.“定义.计划.行动.反思”这四个阶段对教师与学生来说是同时所需的。尽管他们在每个阶段所花费的时间是不同的(例如教师在前期计划上花费更多时间.学生在进行活动时花费更多时间).但在整个项目阶段中.教师和学生还是共同工作的。
  (三)新项目学习的自行车模型——学习过程
  一旦项目发起.路的斜坡代表着项目挑战的程度——陡峭的上坡意味着比平地更具挑战性(见图8)。平衡也很重要:如果自行车过于偏右.教师就需要转向(应用多一些的直接教学与控制):如果过于偏左。也许就需要多一些的合作创造与独立的知识建构.少一些教师指导.以保证期待的学习目标得以达成.学校和社区的支持可以提供顺风以支持推进项目进程:反之.缺乏这种支持则被视作强烈的逆风.阻碍进程。最后.学习目标是一种融合了多种知识理解和稳固表现的21世纪技能的丰富学习经验.
  (四)新项目学习的自行车模型——学习结果
  细菌实验室项目紧跟自行车学习模型的各个步骤。该项目定义良好.师生对各自阶段管理良好.在整个过程中.他们流畅平稳地共同管理着各个阶段.教师扮演学习教练的角色.当需要的时候给予直接指导:学生完成大部分的脑力工作:研究、计划、分析、合作、实验、评估和沟通。学生能获得所需的学习齿轮(实验设备、细菌培植、干净的房间设备、用于研究的电脑):项目的速度恰当(除了真正实验的那天,有点匆忙):项目的挑战程度适合大部分的学生:整个项目过程中.教师的直接指导与学生的合作发现探索间的平衡良好。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自然产生的提问获得了对科学知识更为深刻的理解。此外.该项目还让学生锻炼了许多21世纪技能:问题解决、沟通合作、信息与信息沟通素养、灵活性、适应性、自我指导、领导力与责任感等。项目并没有特别强调个人创造与创新.但学生所获得的生物工程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确实提高了他们对科学家与工程师如何创新医学与基因疗法的洞察力。
  像细菌实验室项目这样.能有效设计和管理21世纪学习项目并非是个小挑战。这需要激发、鼓励多样学生参与,满足学校的课程目标.提供每个学生都已获得理解与熟练能力的证据.使学生具备能在21世纪真实世界获得成功的技能。这些对没有受过此种方法培训的教师来说.尤其是一种新的挑战。
  十三、新平衡学习的价值与创新:为美好生活而学习
  从目标上看.“21世纪学习框架”的推出旨在让每一个孩子能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为21世纪学习、工作和生活做好充分准备。与以往的一些研究一样,它重视成功就业、终身学习.但它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理念.即特别强调“为了美好时代的生活而学习”.可以说.“21世纪学习框架”侧重适应社会深刻变革对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提出的更高要求.帮助青少年掌握21世纪的关键能力.成为在社会团体中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快速获取、处理信息并懂得与人合作,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一句话简单概括之:“新平衡学习”是一个培养具备21世纪素养个体的完整体系.从需要学习什么到如何确保实现.考虑较为全面.细致入微。
  从实践操作上看.除了在支持系统中的各项要求之外.重点突出了融探究、设计、合作为一体的新项目学习法时,通过一个生动形象的“自行车项目学习模型”.具体落实了如何通过项目学习来开发、训练学生的21世纪技能。如果仔细体会这种项目学习法会发现.其丰富的内涵充分显示出了此种学习方式的提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的诸多品质.
  首先.“探究”意味着项目是基于某个学生关心的真实世界的问题.这样学生就有了行动的导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去做:学生因为关心和兴趣产生了高度的动机.自然会主动介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并且因为问题来自真实世界.通常带有复杂性与情境性.是多侧面多视角的.而非以往课本上的“罐装问题”.因此会锻炼到学生解决复杂非良构问题的能力。其次.“设计”意味着学生要动用自己的新旧知识.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非从老师那里获得答案.因此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行为。再者,在想出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势必要和项目组成员互相“合作”、合理取长补短,当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分子时.就会拥有更多对世界的认识与解决问题的想法.这又充分体现了对话性.最后.在方案实施后进行总结反思.能够帮助学生更扎实地在新情境中运用已经构建的知识技能。
  如此一分析.便可知此新项目学习法很好地反映了国际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教学设计专家乔纳森(David H.Jonassen)的八个意义建构学习的品质(主动的、建构的、协作的、有意的、复杂的、情境的、对话的、反思的),它符合当今教学改革的趋势.大量案例实证充分显示了其既有理论上的突破.又有实践上的创新。有研究与运用的重要价值。广大教师不妨在实践中加强学习.重点研究.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学习项目及模型。
其他文献
[摘要]第17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3)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主办,于2013年5月27日至5月31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会议交流中心举行。大会以“知行合一、融会创新”为主题,以期实现“知”与“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推动计算机应用于教育的创新与推广。本次大会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等地的学者、教师及研究生共300多
期刊
[摘要]从2012年开始,以在线课程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纷纷涌现并获得飞速发展。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获取渠道和学习模式,成为网络时代人们学习的新途径。通过梳理和总结MOOC发展的历史,并对MOOC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七个国外典型的MOOC项目作为分析对象,根据对各项目的基本信息进行内容分析确定关键词,从组织机制、平台定位、课程组织、课程资源、教学方式和质量认证六
期刊
[摘要]在信息社会中,網络学习的开展是推进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網络学习绩效水平取决于个性化学习水平的培养和引导。通过介绍与自主学习和網络学习环境的相关概念和分类,分析了網络自主学习环境内涵、特点以及作用。从Web的发展历程以及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支架类型的角度,提出了三种網络学习模式——基于Web 1.0、Web 2.0环境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基于Web 3.0环境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并
期刊
[摘要]基于CTCL研究范式,从“学习之前的认知状况”的角度,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心理进行研究。以“汉字的处理”及“计算机病毒”学习内容为例,采用非概率随意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即将初中毕业的70名学生,对其认知状况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研究表明: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前的认知可以分为术语模糊替换、认知结构不当、认知零星分散、认知黑箱四种类型。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太熟悉的学习内容,学习之前认知类型以认知结构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数字化时代给教师教育提供的挑战与机遇,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全面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开展“下一代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支持系统应用示范”项目建设的实践,并对项目做了简要总结及展望。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教师教育;支持系统;应用示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1)06—0010—08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
期刊
[摘要]网络环境下的异步协作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因为它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延时性交流与协作环境,便于学习者能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参与到学习讨论之中。为了探讨基于BBS的异步协作学习互动过程,通过以案例形式进行实证性研究,其中,运用了会话内容分析法、调查法等方法,对异步协作学习活动中的帖子总体数量情况、各组发帖时间情况、帖子间关系情况以及基于知识建构模型的异步协作学习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因此而改变,在课程和学习被改变的同时.教育在无形中就发生了变化。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工作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CETA7)于10月13日至14日在辽宁大连举行,大会以“技术改造课程、技术改善学习”为主题,围绕视频公开课建设、资源共享课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新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网络教学平台的深度应用等主题展开
期刊
[摘要]为研究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应用的实际成效,提出了一个高校信息化的结构分析模型,将之划分为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科研信息化和学生网络生活方式。以此为基础,研究者利用在线观察、网络问卷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数百所高校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建设和应用中效果最为明显的部分,而教学信息化和科研信息化则对师生影响最大的方面,同时网络生活方式正在成为新一代大学生校园生活最显著的标志。最后对
期刊
由于职业的原因,我一直关注新技术的教师培训工作,从上个世纪的幻灯投影片胶片制作,电视录像节目编辑,到今天最时新的iPad2和1:1个性化教学,我亲自参加和组织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已经远远超过了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  记得1985年的秋天,我第一次给老师们培训计算机操作。每天晚饭后,我们聚集在一个小小的机房里,围着10台ComxPC计算机,我给老师们一条一条介绍BASIC指令,示范英文
期刊
[摘要]远程教育中的学习支持服务可分为“非学术性支持”与“学术性支持”两大类。如果说非学术性支持的目的是“让学习真正发生”,那么“学术性支持”则是在“学习发生”的基础上“使学习达到既定的目标”。与渐趋成熟的“非学术性支持”相比,“学术性支持”的实践工作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助学教师在面向学习内容开展学术性支持时存在着面授时不关注课程整体的系统性、导入过多资源或自立课程线索、倾向应动助学而忽视主动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