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灭绝动物的叫声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古生物学的发展,让我们得以一窥几亿年前灭绝的古生物是什么样的。原来,凶猛的暴龙是有毛的,生活在1.1亿年前的帝王鳄个头真不小,光头骨就有1.8米左右。莱茵耶克尔鲨竟然长得跟节肢动物一样。
  现在,我们对这些远古生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已经十分了解,不过,你知道它们的叫声是什么样的吗?科学家们又是如何复原它们的声音的呢?这听起来好像很复杂,然而,声音实际上就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所以只要弄清楚了生物的发声器官,还原古老物种的声音也不是难事。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古生物学家,一起探索远古生物的声音听起来会是什么样。
  像鸭子的维加鸟
  在约1.86亿年前的中生代,南极洲生活着一种维加鸟。这种古老的鸟类,外形长得像一只巨大的鸭子或者雁,属于雁形目鸟类。维加鸟早在至少66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然而直到1992年,人们才发现它们的化石。不过根据这些化石无法知道古老的维加鸟是否也会发出复杂而多变的鸣叫声。
  2016年底,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鸣管化石,这个鸣管正好来自一只大约生活在6800万年前至6600万年前的维加鸟。鸣管是鸟类的發声器官,位于气管与支气管交界处。当气管内冲出的空气,引发鸣管内鸣膜鼓动后,就会形成鸟叫声。
  不过,仅仅凭借鸣管,还不足以确定维加鸟的叫声,因为鸟类的发音系统很复杂,影响因素包括覆盖鸣管软管的组织褶皱,以及其他的声道结构,所以研究团队还将维加鸟的鸣管化石与12类活着的鸟类、一种古老的水禽化石作比较,随后重构了鸣管的三维结构解剖图。结果表明维加鸟的叫声可能听起来类似于鸭或鹅的鸣叫。
  号子手副栉龙
  在同时代的恐龙身上,并没有发现鸣管,这就说明当时的恐龙或许不会发出鸟类的鸣叫声。那么,这些庞大的动物又会怎么叫呢?
  在电影里,恐龙出场时,总是伴随着“咚咚咚”巨大的脚步声,一声咆哮让人震颤。1993年的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标志性的霸王龙的叫声是用象和狗的叫声经过处理后合成的。现实生活中,恐龙可不会那样威武。
  副栉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约7600万年-7300万年前)的北美洲,它们的嘴巴形状似鸭嘴,是鸭嘴龙家族的一员。然而,更引人注意的是它们头上那个往后方弯曲、修长的冠饰。这个冠饰有什么用呢?
  很早以前,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奇葩的猜测,比如由于鸭嘴龙是潜水动物,冠饰应该是副栉龙的潜水呼吸器,或者冠饰是调节体温的散热器、物种内斗时的武器,等等。不过,最终另外一个猜测占主流——这是它们的发音器。
  副栉龙的冠饰是中空的,内部有从鼻孔到冠饰末端,再绕回头后方直到喉咙的双管,样子就像一个变号(一种古双簧乐器)。在演奏时,演奏者把气吹进去,由变号内部的结构与空气振动,发出声音,副栉龙的发音原理也大致类似。
  研究者扫描了小号手副栉龙(副栉龙的一种类型)的头骨化石,用电脑构建出了冠饰的三维图,然后推断出一些丢失的结构,如鼻子和喉咙的软组织。在计算机科学家的帮助下,最终模拟了小号手副栉龙的声音频率,结果表明小号手副栉龙冠饰发出的主要是约30赫兹的音频,人耳可听到的范围是20赫兹到2万赫兹,30赫兹是一个人类几乎快听不到的低音,不过复杂的鼻窦结构可控制声音的高峰与低峰,也许这些恐龙们能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叫声悦耳的古鸣螽
  “咔嚓、咔嚓、咔嚓”,一阵节奏很快的虫鸣响起,这是灌丛蟋发出来的。灌丛蟋是直翅目蟋蟀科的小鸣虫,它们的鸣叫可不是靠鸣管或者奢华的头饰,而是用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摩擦翅膀。灌丛蟋的一个翅膀底部长着一排列齿,而另一个翅膀底部则有像琴拨一样的结构,当两者快速摩擦时,就像手指抚弄梳子一样,会造成翅膀振动发出声音。
  不过,灌丛蟋的声响略微有点聒噪。相比之下,它们的祖先的鸣叫声可就悦耳多了。
  2012年,中国古生物学家在内蒙古的一个村庄发现了一个古老的灌丛蟋翅膀化石,年代可以追溯到1.65亿年前的侏罗纪。一般灌丛蟋翅膀上的列齿的长度越长,声音频率约低,长度越短,声音频率越高。研究发现灌丛蟋古老的祖先的列齿长度非常长,每根长9.34毫米,当与59种现有灌丛蟋进行对比后,研究者计算出这种古老的灌丛蟋的音频约在6400赫兹左右,而且每次翅膀摩擦持续时间约16毫秒,非常匀称,所以史前灌丛蟋能发出悦耳、纯正、单频率的声音,为了纪念它们如此动听的鸣叫声,这个史前物种被命名为古鸣螽。
  6400赫兹对于人类的耳朵来说,已经是高音了,但对于现在的灌丛蟋来说,这差不多是它们能发出的最低频率的声音。现在大多数古鸣螽近亲会用2万赫兹的超声波鸣叫,听起来非常刺耳。之所以音调变高,是因为高音传播不远,降低了被“耳尖”的猎捕者——蝙蝠发现的风险。
  尼安德特人的发声跟人类很像
  尼安德特人可以说是“史前明星人类”了,因为科学家们发现,现代人的抑郁、肥胖、吸烟等不良习惯,竟然都是因为现代人体内有尼安德特人基因的缘故。那么,这个在生物学上对现代人有重大影响的史前人类,说话声会是什么样的呢?
  早前,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人类经过了大约十万年的进化之后才拥有了复杂的语言交流能力,尼安德特人只会发出简单的咕哝声,然而最近的遗传学证据可能要推翻这一结论。
  2007年,遗传学家在尼安德特人的DNA中找到了FOXP2基因,这个基因是人类独有的基因,就算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黑猩猩也没有,它在人类语言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FOXP2基因缺失,人们将没法说话。这就说明,那个时候的尼安德特人,已经有了构造语音的基本遗传物质。
  此外,喉结是人类具备语言能力的解剖学基础,这种半圆形的骨头在人说话过程中上下移动时,直接影响声带松与紧的张力。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以为喉结这种独特的结构是人类特有的,其他动物虽然也有自己喉结,但只有人类的喉结所处的位置,正好能与喉咙、舌头一起运作,所以,只有人类才有复杂的言语能力。然而,最近,科学家发现尼安德特人竟然也有跟人类类似的喉结,而且运作方式也类似。
  基本结构的相似,可能代表着功能的相似性,所以,研究者推测,这种史前人类或许已经有像现代人那样的发声方式。
其他文献
分布:非洲、西亚和南亚  成年体重:雄性为9~14千克,雌性5~10千克  世上哪种动物最有胆量?如果你查阅《吉尼斯世界记录》,就会知道这种动物长得并不高大,也不凶神恶煞,却当之无愧获得“最无所畏惧”这个称号,它就是蜜獾。  蜜獾遭遇攻击时决不会当逃兵,哪怕对手比自己强大数倍,它们照样勇往直前,和对手干架。这时蜜獾就像发疯了一样回擊对手,简直是不怕死的“热血斗士”。曾有人拍摄到一只蜜獾面对4只比自
期刊
今天中亚沙漠中的野双峰驼的祖先来自北美,而澳大利亚的有袋类动物是从美洲经过南极抵达那里的,这种类型的动物迁徙不是什么很难理解的事情,毕竟亚洲和北美洲、美洲和澳大利亚之间都曾有陆地连接。然而,一些不具备飞行能力的动物,竟然能跨越广阔的海洋,到达偏远岛屿,它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物种大迁徙  在太平洋东部离南美大陆约1000多千米处,有一个面积达7500平方千米的火山群岛,由于气候多样性,且长期与世
期刊
身体缺乏深度睡眠,后果是很严重的。但是如果我们睡太久会怎样?是不是代表我们会休息得更好,醒来的时候会更健康?  研究结果竟然是相反的: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与睡眠7.5小时的人相比,固定睡觉8小时的人,在未来六年内死于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的几率将高出13%;如果睡眠時间达到9个小时,这个数值将上升到23%;达到10个小时的话,就达到了34%。但具体原因目前还不清楚。  此时,你是不是开始担心自
期刊
最近,两位来自加拿大的天文学家在一堆旧的观测数据中发现,有234颗恒星发出了不同寻常的光信号。这些信号具有“闪光灯”的特点,非常像一种通讯信号。于是,他们大胆地推测,这些可能是外星人发来的信号。  但很快,来自国际组织“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的科学家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这些信号可能只是观测误差而已,而不是外星人发来的。由俄罗斯富豪尤里·米尔纳资助的外星人探测项目“突破聆听”也对此进行了回
期刊
太空是个充满魅力的世界,人和物都可以漂浮起来,非常神奇,许多人的职业梦想也许就是做一名宇航员,飞上太空,领略宇宙独一无二的美景。不过,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在空间站工作可不是什么好职业。  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字,共有483名宇航员进入过太空,其中18人在任务中牺牲,死亡率高达3.74%,是人类从事的最危险的合法职业之一。即便安安全全地在空间站工作,宇航员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光鲜亮丽,他们身
期刊
彼得因车祸导致头部严重受伤,陷入昏迷状态。住院几天后,他才醒过来。一位医生首先向彼得介绍了自己,并问了他一些问题,彼得回答了自己的姓名、生日及车祸细节。医生认为他的记忆并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当医生离开他等再次回来后发现,彼得不再认识她了,也不记得她所说的话。医生判定,彼得因车祸得了顺行性遗忘症——一种无法产生新记忆的失忆症。  这是怎么导致的呢?要想理解这个,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记忆是如何形成和存储
期刊
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来自哪里?一种观点认為,地球生命来自外太空,但是究竟始于何处,这还未知。早前科学家们曾经发现在靠近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B2”分子云中,含有孕育生命形式的复杂氨基酸。这意味着,可能像人马座B2这样的分子云就是生命的摇篮,这样的气体云或许能够制造出一些生命基础构造模块。  那么,这个被认为是生命摇篮的分子云是什么样的地方呢?科学家最近的研究发现,人马座B2这个分子云非常独特——它奇臭无
期刊
源于一个大胆想象  今天,恐怕没人相信“天圆地方”,然而以前人们都这么认为。这要感谢前辈先贤,如哥白尼、伽利略、爱因斯坦,他们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气,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爱因斯坦的想象更为大胆。他在头脑里,构建了一处独一无二的实验空间,一切实验都在这个空间进行。这种思想实验最终得到了令人难以置信却无法拒绝的结论。这就是相对论,它颠覆了当时的物理学,也颠覆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16岁时,爱因斯
期刊
没有空气、水和食物的话,想要生存根本是不可能的。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条件对我们的生存也至关重要——睡眠。有趣的是,在生存必需的重要条件中,睡眠排在第三位。  没有氧气,我们大约只能活5分钟;如果我们不喝水,脱水的身体最多能活4到5天;我们可以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生存60天。然而,如果一直保持清醒、不睡觉的话,在10到14天之间,就将是致命的。  人类为什么少不了睡眠?当我们不睡觉时,身体会发生什么事
期刊
哲学家们常常问这样的问题:我是否存在?我们有自由意志吗?现实是什么做的?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  现在,科学家们也开始尝试着回答这些大问题。  我是否只是一个模拟?事实上,你无法知道答案。  考虑一下: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所制造的人工智能逐渐变得强大,最终它们可能会具有意识。现在,有许多研究项目,已经模拟出了一些低等动物的完整大脑,包括每一个神经元,以及它们之间无数的连接。以此构造出来的机器人,
期刊